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燕堂春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星汝
    可余嬷嬷分吩咐她只能跟着看着,不许动手,赖氏也便不去揭穿小晚,只藏匿在了后门外,等着看。

    等了半下午,来往之人都算正常,赖氏却不敢松懈,她直觉不妙。

    长时间盯人,不免有些疲乏,赖氏努力让自己精神一些。

    忽然,方家后门打开,小晚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片刻之后,有个媳妇匆匆上前,与小晚交谈几句,又给了小晚一个荷包,便急忙走了。

    赖氏急忙追上。

    结果让她心惊。

    只到了这处,再跟上去已经不方便,她只能回转。

    抱着账本,赖氏光明正大上门,郑氏把身边除了余嬷嬷之外的人,全都支走。

    “是不是去了林家”赖氏还问回话,郑氏便突然开口问,赖氏心一惊。

    她假忙点头:“回禀老夫人,确实是的;那媳妇给了小晚一个靛蓝色荷包,之后匆匆离去,最后转入了林家下人聚居的巷子,婢子眼见她在巷子口,与路过几个穿着林家仆妇装束之人闲话,应该是林家下人无疑。”

    林家姑娘心慕方承嘉,并紧追不舍之事,京城人尽皆知。

    难道林家长辈觉得林思娴这般太丢人了,想干脆毒死老夫人,逼得少爷丁忧回乡

    不可能啊,若是想要如此,林家早就动手了,还能保住一些林家的颜面,何必等到现在,林思娴已经把林家的脸面都丢光了,林家才来这么一手

    但赖氏也不敢问,静静等着郑氏示下。

    郑氏转着佛珠,冷哼一声,“我且问你,若是再见,你还能认出那个仆妇否”

    “自然是能认出的。”赖氏急忙回答:“婢子把那人面目,记得清清楚楚的。”

    郑氏点点头:“林家势大,声张开来,与我方家也并无好处,赖氏,此事,你须守口如瓶,便是你丈夫和亲儿,也不许透露半分,我自由计较,可知道”

    赖氏极少见郑氏这般冷厉模样,有些害怕,却急急点头:“婢子明白。”

    赖氏带着满心的疑惑下去了。

    郑氏吩咐余嬷嬷自去开库房清点物件,自己跪到小佛堂,在观音面前闭目诵经。

    心中却纷纷杂杂。

    她最开始,也以为是有人要害她,但发现那药只让她作呕,




第0041章 不同意
    方承嘉正要进门劝慰祖母宽心,却又听到祖母郑氏声音:“我年纪大了,那些花俏的首饰也用不着了,你且带去银楼问问,看能不能熔了,重新打成时下小姑娘们喜爱的样式……”

    “老夫人……”屋里余嬷嬷声音颤抖,方承嘉亦是呼吸一滞。

    隆安十一年,废太子谋逆,祖父方堇年身为太子少保,如何能不被牵连

    祖父父亲下狱,需要银钱打点,方家本就不算丰厚的产业,大部分被典卖筹措了银钱,其中,还包括生母章氏的一部分嫁妆,这才让祖父父亲在牢中熬到了那桩事情有了结论,得了生机。

    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祖父父亲被判流放,为了给他们路上打点,好叫他们途中不要被搓磨太过,生母仅剩嫁妆,几乎散尽。

    之后祖母父亲和母亲相继身死,为了他们身后事能体体面面,这次典卖的,乃是祖母和母亲的大部分首饰。

    办完亲人身后事,他们祖孙俩已经是身无分文。

    之前祖父父亲至交好友,虽有心帮助,可方家牵扯的事情太过严重,别人也都是一大家子有老有小,是以,许多人只敢暗中接济他们一二,却也不敢多给银钱,免得他们宽裕起来,被人察觉端倪。

    方承嘉成亲眼看到,为筹措回乡盘缠,祖母抚着祖父赠与的首饰,垂泪半晌之后,咬牙让尚且愿意跟随他们身边的余嬷嬷,去典卖了。

    两人一路辛苦回到江南,又被本家插了一刀,言明他们这一脉,自祖父,至孙儿,已经被除族。

    若非沈家愿意伸手,他们祖孙,怕是早已饿死街头。

    待他们安定下来,陆陆续续接到了一些人送来的东西,方家产业他们不敢帮助赎回,但是母亲和祖母的部分首饰、祖父父亲一些笔、砚、镇纸之类的爱物,却被之前祖父和父亲的好友搜集,并悄悄送来。

    如今祖母所说的花俏首饰,说的应该便是那部分被送回的。

    且不说别人搜集送还,需要耗费多少工夫精力,便只单说这些首饰承载着祖父和祖母情意之事,方承嘉就不能坐视祖母把那些首饰重新打造。

    “不可。”他立即进屋跪下,膝行至郑氏面前:“祖母,您如此做,可让孙儿与六妹妹如何心安”

    郑氏面上懊恼,似乎觉得不该被他听到此事,眼中却闪过得色。

    方承嘉一归家,她便知晓,特特叮嘱了余嬷嬷,演了这么一出,就知道,孙儿定然不会允许自己把那些首饰熔了重铸。

    “这有什么不能心安的,祖母都这把年纪了,难道还要和小姑娘们争俏不成岂不是徒惹人笑话。”郑氏失笑,“放着也是落灰,还不如熔了,给六丫头打套头面……”

    “聘礼丰厚些,才显得咱们家对六丫头的看重疼爱。”郑氏如此说,方承嘉立即摇头:“祖母,孙儿和六妹妹,都非是看重此等俗物之人,祖母不须在这方面费心……”

    他再三恳求,郑氏垂泪答应,“可苦了我的孙儿和六丫头了。”

    方承嘉哄好她,陪她用膳,又服侍她用药,哪知药刚喝完,便见郑氏作作呕,方承嘉着急万分,便要去寻大夫来。

    郑氏急忙拉住了他,“不碍事,只是汤药刚入腹中,胸口烦闷罢了,休息片刻——呕……”

    方承嘉眼眶都红了,更是深深自责自己昨日太过孟浪,吓坏了祖母。

    他侍奉郑氏漱口,见郑氏果然慢慢舒服起来,才松一口气。

    “放心,祖母无事的。”郑氏笑着打趣方承嘉:“定然不会耽误了去给你提亲……”

    方承嘉红着眼:“祖母,不急的,您的身子重要。”

    郑氏听了这句话,忍不住得意起来。

    她的乖孙儿,还是她的。

    方承嘉等到郑氏要安歇,才回自己屋中,如今祖母生病,自然暂且无法为他操持婚事,方承嘉怕沈采苡着急,思虑半天,书信一封,让云枫送去。

    &n



第0042章 得窥心思
    沈采苡想起刚刚境况。

    祖母刘氏名为探病,实则直言告知,大伯父沈琰不同意她装病逼迫三皇子。

    “大伯父不同意孙女装病”沈采苡装作迷惑的样子,诧异询问,“难道大伯父便能忍得下林家对我沈家的欺辱”

    祖母刘氏耐心与她分说:“非是能忍下林家,只是你大伯父说,若这般处置此事,固然能让三殿下出手,处置约束林家,然而也会让三殿下产生被我沈家威逼挟持感觉,为了一个林家,得罪三皇子,总是不美。”

    沈采苡记得,当时祖母说完,握着她的手,说道:“六丫头,你虽然聪敏,可总归年纪小,考虑事情总会有点不周全的地方……不过你放心便是,你受的委屈,你大伯父,总会为你讨回的。”

    “再说,三皇子昨日也曾严厉斥责林思娴,林家今日也送了赔礼上门,已经是服软,死揪着不放,反而不美。”

    “我们六丫头是聪明人,该当知道怎么取舍。”

    沈采苡当时心中有些安慰,大伯父的脑子还是清醒的,能看清楚她这计谋后面的风险。

    但大伯父不知道,她的目的,本就是让沈家和三皇子疏远。

    沈采苡一边听着祖母刘氏说话,一边心中思量,忽而听得祖母刘氏说道:“过了中秋,普安寺便有法会,到时候,祖母带你们姐妹去求个平安如意去。”

    这就是要让她在外面亮亮相,显示一番她“受的惊吓”已经平复,如今身体安好了。

    沈采苡当时自然是靠在刘氏怀里,羞赧说道:“这事情,确实是孙女考虑不周全,被恼恨蒙了眼,还自以为得计,到了祖母面前献丑;幸得大伯父警醒,否则孙女就要连累家里了,祖母,您责罚孙女吧……”

    沈采苡以此糊弄过去,得了刘氏知进退的夸奖,“此次受苦的是我们六丫头,林家的赔礼自然也该当全给我们六丫头,祖母那边,也有两件年轻时候戴过的首饰,就给我们有六丫头戴着玩吧。”

    垂了眉眼,沈采苡轻嘲,若她不识进退,今日这林家赔礼和祖母刘氏曾戴过的首饰,怕是都没份的。

    送走了祖母刘氏,沈采苡眉目间却隐现厉色,坐在窗前,细细思量如何破局。

    她这样,丫鬟自然不敢喧哗,轻手轻脚把林家的赔礼以及刘氏送来的首饰登记造册。

    沈采苡无意识揪着窗边竹叶,脑中半刻不得闲。

    按照原先办法,她只需装病便可,成事全靠三皇子的野心,因此不损半分沈家与自己的名声。

    可这需要家中人配合,他们不同意,她只能启用备用的办法。

    那法子,虽不能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也对自己有损。

    可如今,眼见吴氏兄长得三皇子岳父提携立功升官的消息即将传到京城,比起沈家满门性命,些许清誉,能算得了什么。

    红樱等到沈采苡回神,才把登基好的清单给沈采苡看,沈采苡不甚感兴趣,只瞄了一眼。

    珠翠锦缎,药材补品,俱都不缺。

    “林家倒是挺舍得的。”她轻嗤一声,把清单递与红樱,“不要白不要,且先收着吧。”

    刚解决此事,娇杏便进门来,递了一封书信。

    她唇角含笑,清脆回禀:“姑娘,是方公子的信笺。”

    方承嘉么沈采苡心中高兴,伸手接过,一看之下,眉峰微扬,片刻之后,唇便抿紧。

    “姑娘,发生了何事”红樱询问,沈采苡唇边勾起,笑得有些莫名:“子善说,方老夫人生病了……”因此暂且不能来提亲,他心中十分抱歉,当然也让沈采苡宽心,云云。

    红樱轻呼一声,“那,姑娘可要告知老夫人还是要备些礼物着人送去”

    沈采苡毕竟是个未出嫁的小姑娘,不方便一个人上门探望的,怎么也要让家中长辈带着才好。

    沈采苡眸中阴霾闪现,郑氏这病,可来得真是时候。

    时机这么巧,沈



第0043章 当年旧事
    哥哥说,母亲临去前,最放不下的就是她了,一遍遍交代哥哥要爱护妹妹,母亲临走的时候,眼睛都是睁着的,看向窗外。

    乳母说,母亲走的时候,极想看看自己,却又怕自己被吓到,因此不允许人把她抱过去。

    她人虽然去了,却依然留下了拳拳慈母心,护着她长大。

    郑氏竟然想背弃这份情谊,她怎敢,沈采苡气恨无比。

    若是当年沈家曾挟恩图报,郑氏无奈才允了这门婚事,她如今反悔,也算是情有可原。

    可沈采苡记得很清楚。

    乳母说,母亲当年是另外寻到了人家的,并未想到方承嘉身上。

    乃是郑氏亲自去了,暗示母亲,愿意结为秦晋之好。

    乳母说,母亲当年曾与她说过,似方家这般“曾遭逢大难”者,必“殚精竭虑,以求光复”。

    但方承嘉“既无叔伯帮扶,又鲜兄弟助力”,须得“苦心孤诣”,方可能“有所成就”。

    作为方承嘉妻子,要么“精明强干”,能与方承嘉“砥砺前行”,要么便是“家世极贵”,能对方承嘉“多有助力”。

    沈家当年自己尚且在挣扎中,前途还不明朗。

    母亲当然不敢肯定将来沈家必然能有所成就,但她断言父亲定然“无法有所成”,没办法来提携方承嘉。

    而伯父沈琰,终归隔了一层。

    母亲自然是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这般辛苦的,因此并未把方承嘉列入人选当中,婉言谢绝郑氏。

    郑氏后来再次带着方承嘉上门。

    母亲见到方承嘉之后,便觉其他人再难入眼,可她依然是不喜的。

    因为母亲觉得郑氏“精算计而无慧”、“擅于钻营”,将来方承嘉没有出息就罢了,若是方承嘉有了出息,郑氏极可能“背信弃义”、“另攀高枝”。

    最后在郑氏的殷勤下,母亲又极喜欢方承嘉,才应了下来。

    之后,母亲便尽心竭力开始为方承嘉前途奔忙。

    想到这些,沈采苡心头戾气直冲头顶,恨不能想个办法,把辜负母亲情谊的郑氏弄死。

    不,死了太便宜她了,要让她不死不活,才是最好的惩罚。

    她不是“卧病在床”么,那这辈子,就别起来了吧。

    “姑娘,您怎么了”红樱拣了药材装了匣子回来,见沈采苡脸色惨白双目猩红,吓了一跳,急忙低呼。

    沈采苡被惊,才慢慢捡回了神智。

    她努力压下心底戾气。

    郑氏对她极不满意,甚至不惜装病让方承嘉心急,都不肯来提亲。

    看这个样子,就算自己顺利嫁进去,以后郑氏明面上不会为难她,暗处却也绝对不会少。

    她少不得要和郑氏争来斗去。

    她已经厌烦了这样充满算计的日子,只想舒心惬意,若非那人是方承嘉,她真想弃了这婚约,另寻一个家中人口简单不多事的人嫁了。

    至于那辜负母亲情谊之人,她也定会想尽办法,让那人悔不当初。

    沈采苡捂住胸口,喃喃自语:“可他是方承嘉啊……”

    是啊,偏偏那人是方承嘉啊……

    不为别的,只为了回报这人上辈子的真挚纯粹情意,她也不能那么简单直接的处置事情。
1...1112131415...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