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堂春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星汝
三皇子在把安州铁矿的事情捅到隆安帝耳中之前,肯定会把赵渐东与安州铁矿勾连的线索斩的一干二净,那此事就不会伤到三皇子和赵渐东的利益。
可为何要帮三皇子
现在六皇子被削弱,三皇子却可能因为处置安州铁矿之事有功,进而更让隆安帝看重,从而对六皇子形成压制。
这与燕王之前努力让两人势均力敌的做法背道而驰,高伟彪不清楚沈采苡到底是怎么想的。
沈采苡沉吟片刻。
如果是在知道锦丰郡王与方承嘉的谈话之前,她也会选择削弱三皇子的势力,毕竟这会儿六皇子受损,三皇子也要受损,两人才均衡,三皇子才会更依赖燕王。
而想要打击三皇子,也很简单。
三皇子之前未曾参与到安州铁矿的事情中,但是赵渐东乃是他的人,就算他没参与,也难以逃脱责任。
如果要以此事打击三皇子,只要把安州铁矿的事情,不加掩饰直接捅给隆安帝,让三皇子来不及斩断赵渐东和安州铁矿之间的关系,便可让三皇子受到沉重打击。
但她已经从方承嘉那边了解到,隆安帝想要磨练三皇子六皇子,并让他们互相争斗,从而选出更好的继承者。
故而三皇子的表现,绝对不能比六皇子差。
隆安帝的底线,是不能损害社稷百姓、不能动摇大靖朝的江山,可安州铁矿之事,已经可以算是在到动摇大靖朝根基了,三皇子若是不能与此事撇干净,顷刻间,三皇子在隆安帝心中的评价,便会差六皇子许多。
这会让隆安帝觉得,六皇子比三皇子更适合继承帝位。
沈采苡绝对不能容忍此事的发生。
所以她先把赵渐东的罪证掌握在手中,又去给三皇子通风报信,让三皇子规避风险。
如此,三皇子会觉得燕王不但无奈,且对他多有助力,从而不会防备燕王,反而全心全意去对付六皇子。
同时,三皇子会对赵渐东产生不满,而因为他外部没什么压力,便会起了整顿内部的心思,三皇子内部可能会有动荡。
第三,三皇子功劳越大,越能干,隆安帝就会比较重视,从而逐渐形成对六皇子的压住。
第四,待得三皇子势力越发大,压得六皇子喘不过气来时候,就把赵渐东与安州铁矿曾有勾连的证据捅给六皇子,六皇子那时候,就如同是溺水的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绝对会把事情闹大的;三皇子估计讨不到好。
燕王不许多动手,只须坐山观虎斗便可,省心省力还能达到目的。
沈采苡又把事情琢磨了两遍,觉得没有纰漏,忍不住就有些沾沾自喜。
除了殊丽无双的容貌,她还有聪敏才智,可以说是才貌双全了。
“此事你安排下去便可以,反正在把事情捅给三殿下之前,你也先要处理我大伯父的事情,中间这段时间,足够燕王殿下决定到底要不要这么办,若他不同意,定然会与我联系,那到时候咱们再想其他法子。”
沈采苡倒是想给高伟彪解释,不过事情解释起来,需要费太多时间,沈采苡最近很忙,真抽不出空来。
高伟彪一想也是,便恭敬应下,告退后,前去处理此事。
沈采苡晚上,与沈文和一起,去了沈琰书房,把今天高伟彪禀告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应对方式,通知了沈琰一声。
避免沈琰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做事相冲突。
沈琰如今对沈采苡放心的很,而沈采苡这次的应对,也并无问题,甚至说是考虑的极其长远,沈琰没有道理不同意。
对于他被赵渐东设套的问题,虽然之前已经知道,但因为不清楚具体是何事,沈琰感情并不强烈。
如今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沈琰恼怒又后怕。
“这次我沈家能逃过一难,多亏了你们兄妹俩。”沈
第0167章 双份
沈采苡收到六七本书,除了一本乃是地方志之外,剩下都是讲诉当地风土人情的,包括气候、植物、风俗、衣着、民间传说,等等。
沈采苡很喜欢,她平日里很喜欢看这些,看着,就觉得自己也走遍了天下。
燕王人不错呀……沈采苡高兴了,就又提笔写信,感谢燕王。
燕王收信后,面色不变,矜持点头,并吩咐松墨:“以后每到一地,都需购买地方志与其他书册,赠与沈六姑娘。”
松墨应下。
而后沈采苡就发现,还没等她下一封信寄过去,燕王已经把书册寄了过来,这让沈采苡有些挫败人家东西都已经寄过来了,她当然要写信去谢过,但每次都是干巴巴的两句谢谢,一张纸都写不满,总是显得不够有诚意。
沈采苡正襟危坐,思索该如何处理,才能让燕王知道自己对他的感谢是真心实意的,而自己也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他。
白菊和文竹出主意,“不知道燕王殿下日常用的武器是什么做些剑穗枪缨赠予燕王殿下,也是姑娘的一份心意。”
沈采苡只见过燕王用弓箭,倒是燕王出京时候,背着一杆长枪。
“那便做个枪缨吧,顺便去一趟普安寺,为燕王殿下求个平安符,然后一并送去。”沈采苡接受了丫鬟的建议。
之前倒是忘了,燕王出征的话,她该求个平安符送燕王才对,只是到底用心不够,才疏忽了。
现在赶紧补上。
白菊文竹对视一眼,满是欣慰。
她们是见证过沈采苡和方承嘉的真情的,生怕姑娘转不过来。
有哪个男人能容忍成婚后,自己妻子心里没有自己,反而还惦记着别人呢
就算一时能忍,可总有忍无可忍的一天。
现在见沈采苡渐渐转寰过来,开始在燕王身上用心,两人都很高兴。
存了这个心思之后,沈采苡便与刘氏说起此事,刘氏点头:“该当如此的。”
刘氏便让李氏选了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让众人上山去烧个香,沈采苡如愿求到了平安符,下山之后便开始写信。
燕王已经把她打算要的书本送来,她不好再提请燕王买书之事,但她可以先道谢,然后再与燕王谈谈她在书中看到的趣闻或者怪诞之事,证明她是把燕王送的书,当作了一回事并认真看了的。
沈采苡又说,记得燕王出城时候,英武非凡,让她觉得马上所背长枪,也非是凡物,如今请教了别人,连续做了好几夜,试了好几次,才做出一个满意的来,希望燕王不要嫌弃。www
沈采苡还说,听闻亲朋出行,都该求平安符,以求平安,她之前不懂此事,如今懂了,便也求了一张,送与燕王,希望燕王平安凯旋。
燕王收到信,看完之后,取来自己长枪慢慢摩挲。
枪缨已旧。
赠予他枪缨之人,如今更是形同陌路……其实可以不要这般决绝,若她依然觉得自己依然会无条件支持她,她胆子就会更大。
而三皇子,非是良人。
两人划清界限,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她,以后他们再无更多关系,但,他还是希望她好好的。
燕王垂了眼眉,注视枪缨,而后慢慢取下,换上沈采苡送的,旧的枪缨,被他放置好,收藏起来。
至于平安符……
之前真是从未有人送过。
燕王顿了一会儿,把它收起,藏于身上
沈采苡这么关心他,这是她的一番心意,总不好太过轻慢对待。
至于沈采苡信中所言奇闻轶事,他并未曾看过那些书,倒是真的不知道。
次日,燕王吩咐松墨:“以后买书,要双份。”
松墨当然只能应下,而后他就发现,燕王在途中休息或者是晚上睡觉前,总会看一会儿他之前从不看的这些书。
松墨忍不住好奇,问了一句。
燕王思索片刻,下意识回避了沈采苡写信会提到、他不想看到时候看不懂这个理由,倒是寻了个更令人信服的理由:“多学多看,用不上总比要用时候不懂得要强。”
松墨肃然起敬。
燕王面皮微微发热,垂头看书。
沈采苡继续发着一明一暗两条线路的信,密信乃是商讨大事,明线是做个别人看;而燕王依然喜欢在密信里说完所有问题。
落到隆安帝眼中,就是燕王对沈采苡的示好爱答不理的,他莫名对沈采苡有些愧疚,当着众位大臣的面,赞赏了沈文和几句,夸他为人谦和、做事谨慎。
又让林皇后宣沈采苡入宫,以示恩宠。
林皇后不大乐意,自己身为皇后,合该母仪天下,为何总要给沈采苡做面子捧场
然如今六皇子被禁足,没了人捣乱,三皇子正是卯足了劲求发展的时候,林皇后也不能拖后腿,隆安帝喜欢沈采苡,她不但不能厌恶,反而还得比隆安帝表现的更喜欢沈采苡,才能让隆安帝高兴。闪舞www
因此这次沈采苡进宫,就发现林皇后对她的态度格外的好,林皇后自己虽然不会太过于出言夸赞她,但林皇后身边宫女,却变着法子夸着沈采苡。
沈采苡真有些不习惯,不过她装模作样也是一把好手,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沈采苡和林皇后真是母女呢。
沈采苡应付完皇后,又得了一些赏赐,出宫路上,瞄到了永华宫的影子。
只看了一眼,沈采苡便转头走了。
永华宫最近日子可不会好过,六皇子禁足,私下产业被捣毁,如今啊,六皇子是元气大伤,想恢复,得用很久很久时间呢。
想想就让人觉得特别高兴。
出宫后,沈采苡得到另一个让她特别高兴的消息。
所有知道季夫人和赵渐东关系之人,已经全被高伟彪派人杀死,这意味着,就算将来三皇子和赵渐东想要用盐引的事情来逼迫沈琰,沈琰也可以死不承认。
逼急了,沈琰还能反咬一口,说他们污蔑朝廷官员,为逼迫朝廷官员,不惜伪造假证据。
高伟彪告知沈采苡,这份消息,也通知了燕王。
而高伟彪在处理那些人的时候,也同时在抓赵渐东与安州铁矿勾结的证据,这个也处理的差不多了。
沈采苡就兴奋起来。
那么接下来,燕王就会通知三皇子,说他偶然发现了安州铁矿之事,在帮着三皇子发现赵渐东和安州铁矿有勾结……
五日后,燕王接到了高伟彪的传信,称已经把赵渐东与安州铁矿之前勾连的证据握在手中,并已经奉上。
其中有些是双方书信往来的原件,有些是账本,如今都已经存在了燕王府的密室里。
燕王很是振奋,放下手中的某地地方志,让人把他前几日便已经写好的要交与三皇子的信件取来,再检查一遍之后,吩咐道:“去,把此信秘密送与三哥。”
三皇子接到燕王密信,看着看着,面上就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如今六皇子形同软禁,手下势力又被隆安帝清洗一番,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
燕王又是不搀和的,可以说,如今朝中只有自己一个成年的皇子,
第0168章 尖酸
这段时日,三皇子可谓是春风得意。
首先,查探出安州铁矿之事有功,得了隆安帝难得地夸赞,隆安帝把一部分政务,教给他进行处理,这是对他的认同,也是考验;
其次,在把安州铁矿之事爆出去之前,三皇子便已经知道之后会有一大批官员落马,因此在别人被此事打得惊愕万分措手不及的时候,他事先安排的人,在此次事情中表现亮眼,得了上官的称赞,也让隆安帝觉得尚算是可造之材,少少占据了一些位置。
而在六皇子被变相软禁的时机里,三皇子此刻,便是一家独大。
因为是燕王提醒他,他才能发现此事、得到立功机会,三皇子对燕王,心底很是满意。
六皇子这个弟弟,是竞争对手,要严厉打击,但燕王不是,燕王没什么野心,到时候让他为自己镇守边疆,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对燕王满意,三皇子对沈家也格外友善。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赵渐东。
赵渐东试图脱离他掌控,还差点给他招来滔天大祸,三皇子恨不能活剐了赵渐东。
但如今他手上暂且没人可以替代赵渐东帮他敛财,三皇子短时间里不好动他,但却也开始支持赵渐东手下的各个大掌柜掌权,逐渐架空赵渐东。
赵渐东知道手下人逐渐不听话,是受到三皇子指使在分他权柄,他极其不甘心自己祖辈和自己多年的经营全都给三皇子拿去,暗中,但却不敢违抗三皇子的意思。
眼看损失越来越大,而之前在他面前做小伏低的掌柜,不过几日间,便张狂了起来,赵渐东暗恨不已,忍不住琢磨着,到底要不要投靠别人,从而摆脱三皇子的控制。
赵渐东知道,以自己的身家,以及掌握的关于三皇子的情报,不管是投靠谁,都能获得极大的重视。
无论如何,都比被三皇子把他逐渐蚕食鲸吞来的强。
这个想法,一经出现,就牢牢在赵渐东的脑海里扎根,但他不敢让任何人知道这个想法,因为他知道三皇子的许多事情,若是三皇子知道他要背叛,怕是顷刻间,便会杀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