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长安城这么多人,就算有一半需要剪发,那他们这些修剪长发胡须的匠人也能赚的钵满盆溢。
墨顿恐怕不知道,他无意中的举动,催生了后世一个极为庞大遍布大街小巷的产业,理发业!
“好的,保管让你满意!”匠人毫不犹豫接过两文钱,拿起工具,很快,一个平头很快成型。
当第一个平头出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之后,很快,两个,三个,………………
越来越多的贫苦百姓纷纷效仿,长安城中,平头很快出现在大小大街小巷。
潘家酒楼中!
“潘掌柜,怎么回事,你家的饭菜竟然有这么长一根头发!”一个顾客从饭菜中挑起一根常常的头发丝,不满道。
“对不起,对不起!我这就给你换一盘新的来!”潘掌柜连忙迎上前去,一脸歉意道。
“不用了,我已经没有任何胃口了!”顾客长袖一甩,转身离开,走进了对面一家酒楼中去。
原本有几个想要进来的顾客也停住了脚步,转身离开!”
潘掌柜见状顿时大怒,怒气冲冲的走进后厨,对着炒菜的厨师吼道:“今后饭菜之中,再出现头发,扣除当月工资!”
&
第六百零八章 待我长发及腰
后宫乃是消息最为闭塞的地方,然而随着儒刊和墨刊的报道,墨顿断发之事最终传遍了整个后宫。
长乐宫中,一众公主自觉的聚在长乐公主身边八卦!
“原来姐夫不是出家,而是为了穷苦百姓根治头虱断发!”高阳公主不知是遗憾还是替长乐公主高兴,看着墨顿别有所指道。
豫章公主打着圆场道:“姐夫和长乐关系这么好,又岂能抛下姐姐遁入空门呢再说,头上长虱子,这么恶心,自然要除了干净!”
“就是,就是!”一众公主附和道。
当初长乐和墨顿如此轰轰烈烈的爱情众人皆知,怎能轻易变节!
再加上一众公主就在皇宫之中,自然干净无比,一想到头上长虱子,不由自主的一阵恶心,自然不遗余力的支持墨顿。
“依我说,姐夫一定是想让天下男子都剪去长发,这样一来,天下女子再也不能男扮女装,这样一来,他和长乐姐姐的故事就是天下独一份了。”晋阳公主奶声奶气的说道。
“是呀!我怎么没有想到的,还是晋阳聪明!”一众公主调笑道。
高阳公主心中不由的一阵嫉妒,晋阳公主虽然是童稚之言,但是却说出了另一个事实,墨顿给长乐公主乃是天下最美好的爱情。
最美的情诗!
天下第一份足金首饰!
轰轰烈烈举世皆知的爱情!
而现在这份爱情却即将成为绝响,一旦天下男子短发成风,女子恐怕再也没有女扮男装的可能性了。
这样的爱情任谁不心动,然而这一切都只属于长乐公主,而她高阳虽然备受宠爱,却得来了长孙冲那冷冰冰的回应,如此对比之下,又岂能不让高阳公主失落。
“不过,天下男子皆为长发,姐夫却一头短发,一旦回长安城,恐怕会让朝堂上下耻笑吧!”高阳公主阴阳怪气的说道。
长乐公主看了高阳公主不豫的表情,得意的反驳道:“墨顿断发乃是为天下百姓以身作则,如此无私常人只有敬佩,哪里会有耻笑。”
“就怕姐姐看不惯,一头短发像个和尚一般,恐怕很丑吧!”高阳公主回击道。
长乐公主状若无意道:“高阳妹妹,这就多心了,无论墨顿变成什么样,我都不会嫌弃,不过墨顿也是担心此事,还特意写了一首词解释。”
“词”
一众公主心中一动,一个个用期盼的眼光看着长乐公主,对于墨顿的诗词,谁能不动心,至今那些青玉案元夕,依旧让她们津津乐道,如今墨顿的新词就在面前,她们又岂能按捺的住!
“姐姐,你就让我们看一眼吧!”豫章公主哀求道。
“就是!长乐姐姐,我们就看一眼!”其他公主也是哀求道。
高阳公主虽然俏脸扭到一边,心中却犹如小猫挠痒一般,心痒难耐。
长乐公主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了,这才装模作样的拿出一封信纸,豫章公主顿时迫不及待的一把抢了过来。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一众公主都急不可耐的凑到了豫章公主的面前,豫章公主见状只要将双臂张开,尽可能的让所有公主都看到。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豫章公主不由自主的读了起来,却没有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不由的痴了!
就连高阳公主也不禁沉溺于如此优美的情诗之中,长孙冲虽然也算是才子,但是要论写情诗,简直连和墨顿提鞋都不配!
其他公主也是听着如此优美的情诗,不由的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一脸幸福的长乐公主,
“长乐姐姐真幸福!竟然能够遇上姐夫这样的才子!”良久之后,豫章回过神来,不由脸色一红,对着长乐公主羡慕道。
“你们有一天也会遇到一个全心全意对你们的男人!”长乐公主道。
一众公主点头,但是心中明白,恐怕他们未来的另一半,永远也比不上墨家子了。
“对了,要是姐夫回来,铺十里红妆,姐姐又是否愿意呢”豫章突然狡黠一笑道。
第六百零九章 军步
一日三惊!
墨顿还没有到长安城,而长安城中消息自然第一时间传到了墨顿的耳中!
“墨祭酒,身在远在千里之外,却能搅动长安风云,老夫实在是佩服佩服呀!”高士廉看着旁边一头短发的墨顿,不由的出言打趣道。
“高大人不要再说笑了,小子体单力薄,胆小得很,可受不起这么大的惊吓!”墨顿一脸苦涩道。
“胆小得很以老夫看,你小子胆大包天,我等华夏千年的传统都能够肆意破坏,还有你小子什么不敢做的。”高士廉道。
墨顿顿时一脸失落道:“可是这明明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为何会有如此多反对呢”
高士廉也是不由一顿,他当然知道剪发的好处,否则也不会放任墨顿在军中宣传剪发的好处。
“当年屈原高呼,众人皆醉我独醒,恐怕也是墨祭酒这般心理!”高士廉唏嘘道。
墨顿摇头道:“高大人过誉了,小子哪能和屈原的忧国忧民来比,小子所求的不过是天下百姓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免受寄生虫的困扰。”
高士廉点头道:“所以屈原败了,而你小子还有点希望!”
“有点希望”墨顿不解的看向高士廉。
高士廉点了点头道:“老夫之所以认为你小子有点希望,因为你小子计划不花钱!”
“不花钱”墨顿顿时一脸黑线。
高士廉点了点头道:“如今此方不费一分一文,就能根治顽疾,却要忍受世俗的眼光和非议,如果你小子不亲自带头剪发,老夫自然不看好此方,如今对于穷苦百姓来说,有你带头,医家呼应,自然响应者云集。”
墨顿这才放心,松了一口气道:“多谢高大人点拨!”
高士廉摆摆手道:“先别谢老夫,民间自然无碍,可是朝堂这一关,你小子可不一定好过了。”
墨顿一想到那些老顽固一般的文官,顿时脸色一黑,这一次回长安城来说,定然免不了一番诘难。
“长安城到了!”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欢呼声传来。
墨顿不由的伸头向前看去,只见前方长安城那高大的城墙映入眼前。
“长安城,我们回来了!”墨顿也是心中一阵感叹,他们从长安城出发到归来,一转眼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大军归来的消息自然同样传到了长安城,长安城的百姓顿时纷纷涌出长安城中,一来是自发的拥护得胜归来的大军。
二来,众人则是争相目睹还没有归来就已经传遍长安城的墨顿的平头发型。
“那就是墨家子!”
“果然和画上的一样,留着短发!”
“听说墨家子还专门为其起名叫平头!”
“不过,我怎么觉得墨家子的平头发行也挺好看的。”
……………………
砖道两旁的不少百姓纷纷对着墨顿指指点点。
墨顿面不改色,依旧昂然的坐在马上,丝毫没有露出任何怯色。
高士廉见状,不禁暗自点头,心中对墨顿的评价不由高了几分。然而他却不知道,墨顿在前世留了几十年的短发,自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让墨顿略微失望的是,没有所谓的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的桥段,因为那是李靖回到长安城的待遇,负责接待墨顿和高士廉的乃是墨顿的老熟人,李世民的贴身太监庞德。
“有劳公公久侯了!”墨顿躬身道。
庞德看了看墨顿怪异的平头发型,嘴角抽动,强行忍住道:“墨祭酒和高大人一路辛苦了,陛下和文武百官已经在太极殿等候。”
此刻大军自然不能进
第六百一十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
“微臣高士廉参见皇上!”
“微臣墨顿参见皇上!”
高士廉和墨顿几乎同时行礼道,高士廉采用的乃是文官的礼仪,而墨顿则是武将之礼。
“高爱卿辛苦了!”李世民对着高士廉一脸笑意道。
高士廉不光是朝中重臣,更是长孙皇后的娘家舅,又是关陇世家辈分最高的官员,由他坐镇兰州乃是最佳人选,再加上年龄过大,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的确是不容易。
“陛下过奖了,有砖路之便,四轮马车稳如平地,此乃老夫最轻松的一次赴任!”高士廉道。这一次坐镇兰州,他除了远赴吐谷浑两趟长途跋涉,其他的有四轮马车之便,轻松至极。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一次西征,长安到兰州的砖路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让朝廷越发的重视砖路。
“高爱卿回来的正是时候,正好高爱卿上奏的以工代赈之法,实乃妙计,如今山东水灾已经退去,在百万灾民的齐心之下,短时间之内,已经修好了三百里砖路,还有七百里的砖路路基已经打好!”李世民兴奋道。
在以往的赈灾之中,都是将粮食发放给灾民,在这其中往往会造成贪污**,而且不公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灾民无所事事,很容易惹是生非。
以工代赈的奇妙之处,朝廷发放的粮食并不是无偿的,而是用做工来换取粮食,即为朝廷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还巧妙的控制了灾民,多劳多得,你干得少,得到的少自然也怨不得别人。
一场大水灾之下,百万灾民不但安稳的度过,而且为朝廷修建了大量的砖路,剩下的七百里砖路,正在紧锣密鼓的赶制红砖,一旦红砖到位,砖路即可成型。
而且相比于长安洛阳一段的砖路的造价,使用灾民所修建的砖路的造价不足四分之一,即安置了灾民,又让为朝廷修建了这么多的砖路,这怎能不让李世民满意。
“以工代赈实乃是利国利民之良策,不若将此定为朝廷赈灾之策,定为用例!”高士廉躬身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准!”
高士廉看了看依旧在一旁昂首挺胸的墨顿,心中一动道:“其实此方并非微臣所想,乃是墨祭酒的主意,微臣实在是不敢居功。”
“墨家子!”
顿时百官的目光齐刷刷的盯着墨顿身上,此刻的墨顿起身之后,一直保持一种昂扬的姿势,身体挺拔,让人又不禁眼前一亮,尤其是李靖,墨顿踏入太极殿的第一步开始,他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墨顿的身体,越看眼睛越亮。
李世民自然知道此乃墨顿和高士廉联合署名,不过他想晾一晾墨顿,见到高士廉如此说,李世民只得看了墨顿一眼道:“墨祭酒辛苦了!”
此乃原本李世民的一句客套话,可是却没有想到墨顿竟然身体一挺,猛然高呼道:“回陛下,微臣不辛苦!”
墨顿的声音几乎像是用全部的声音喊出来一般,顿时将整个朝廷震得目瞪口呆。
太极殿乃是朝廷重地,平常百官讲话都是和声和气,哪怕是朝堂争锋,也都是有理有据的争辩,哪里听到过这种声嘶力竭的答话。
李世民也是被吓了一跳,不禁好气又好笑的看着墨顿道:“别人请功,都客套客套,你倒干脆利落。”
墨顿昂着脖子,铿锵有力道:“回
第六百一十一章 舌战群儒
“今日我等乃是采用名家之法,来辩一辩何为孝!”墨顿朝着一众文官郑重道。
对于名家之法,孔颖达自然不陌生,此法自从被墨顿带来国子监之后,在一众学子之中极为盛行。
“理越辩越明!大唐以孝治国,朕也想听听儒墨两家关于孝义的理解。”李世民哈哈一笑道,他虽然看似公平,却实则给了墨顿自辩的机会。
孔颖达冷哼一声道:“何为孝!夫孝,德之本也!孝字,上为老、下为子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极为孝也!”
“孔祭酒所言在理,子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义乃是国之根本,乃是我华夏文明的根基,又岂能任人肆意践踏,定然共愤之。”权万纪冷然道。
……………………
一众文官纷纷附和,顿时墨顿成为千夫所指。
“好了,现在轮到反方发言!”李世民饶有兴趣的当起了裁判。
一众文官这才意犹未尽停下,一个个怒视墨顿。
面对群臣激愤的压力,墨顿深吸一口气道:“墨家崇尚兼相爱,自然也提倡孝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