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二叔公所言甚是,孙儿就是欣赏墨顿的为人,这才与之相交。”孔惠索连忙附和道。
&
第七百八十九章 佛家应对
“大慈恩寺误我佛门!”
济法寺中,法琳大师怒吼道,他费劲了人脉这才将朝堂反佛的浪潮平息。却没有想到大慈恩寺根本不消停,先是歪门邪道的找来了天竺苦行僧来招摇撞骗,结果却被墨家毫不留情的拆穿,被医家吊打。
然而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竟然用慈恩大师的佛骨舍利挽回佛家信徒,这一次的确是是好,问题是效果太好了,竟然引起了儒道两家的强烈反弹,让佛家原本的局势瞬间崩盘。
台下的同仁方丈不由心虚的低下头,他怎么也想不到事情会到这个地步。
“法琳大师息怒!同仁也是一心为了佛门,只是好心办坏事而已。”一旁的会昌方丈双手合十道,在他的周围赫然聚集十多个高僧,恐怕长安城周围的僧人都已经齐聚济法寺来商议对策。
不过想来也并不奇怪,如今佛家陷入了如此危机,这些僧人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法琳大师乃是佛教卫士,护法沙门,更是精通儒道佛,众僧纷纷前来济法寺问计。
“现在就是责怪大慈恩寺也无济于事,如今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度过这次危机。”一个高僧忧心忡忡道,一众高僧纷纷点头道。
法琳大师冷声道:“佛门若是想要度过这次危机,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大慈恩寺停下所有的动作,不可再做任何异常的举动。”
同仁方丈顿时脸色尴尬,冷汗直流,法琳大师的话虽然难堪,却是一点也没有冤枉大慈恩寺,这一次的风波就是因为大慈恩寺而起,大慈恩寺每做一次补救看似效果显著,但是却一次又一次的将佛门拖入深渊。
“不错,此乃紧要关头,多做多错,大慈恩寺还是莫要轻举妄动为好!”会昌方丈附和道,其他高僧也纷纷颔首。其实若是佛门根本不理会墨刊的报道,哪怕名声短时间受损,也会慢慢的恢复,也比如今陷入危机要强得多。
同仁方丈无奈的垂下头道:“大慈恩寺谨记,这就结束舍利法会,从此刻起,立即闭寺反思。”
其实在所有的僧人看来,大慈恩寺的做法可以说没有一点错误,哪怕是他们身处大慈恩寺的背景,恐怕也只能如此,然而如今的形势发展太快,这一套看似完美的方案,在迅猛发展的诸子百家面前却是漏洞百出,这不能不让同仁方丈感到憋屈。
“第二,我等立即发动朝堂关系,不惜代价也要力争朝臣为佛家说话。”法琳大师坚定道。
其实朝堂之中,有不少朝臣都在赶考途中借宿在寺庙之中,这就有了一份香火之情,也有不少大臣乃是佛家信徒,如今诸子百家大都反对佛教,要让这些人为佛教出头,恐怕就要佛家大出血了。
“此乃关系佛门生死,我等责无旁贷!”众僧齐声道。
“第三,立即联系嵩山少林,请少林方丈出面,当年少林武僧曾经救过当今圣上,有这份人情在,我佛门才有一线生机。”法琳大师语气坚定道。
众僧不由眼睛一亮,纷纷点头,不由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法琳大师,此三策一出,他们相信定然可以度过佛门危机。
“可是少林距离长安千里,我等现在去请少林方丈恐怕也来不及了。”同仁方丈皱眉道。如今朝堂形势危机,前去少林求援一来一回之下,恐怕为时已晚。
法琳大师冷笑道:“若是按照平时的速度自然晚了,若是使用墨家前往洛阳朝发夕至的马车,到了洛阳之后,自然会有寺院安排车马前去少林。如此一来,时间足够了。”
“可是如今佛家和墨家的关系”众僧皱眉道。
“这有何难只需乔装打扮一番即可,再说墨家开门做生意,还能不让人坐车。”法琳大师朗声道。
会昌方丈点头道:“贫僧的徒儿辩机为人精灵,应该能担当此任。”
法琳大师赞同道:“辩机此人,老衲也曾见过,的确是我佛门不可多得的后起之秀,有他出马,我等也可放心。”
同仁方丈冷笑道:“不错,墨家万万没有想到最后能够救佛
第七百九十章 奇人傅奕
“百家争鸣!”
太极殿中,李世民不由头疼道,朝堂民间关于佛教的纷争他又岂能不知。他原本想要让百家之争自己解决,却没有想到竟然越演越烈。
世人皆知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然而在朝堂之中,百家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每个百家都在绞尽脑汁的发展自己的学说,主张自己的观点。
如今百家之争也就罢了,自从佛教传入中原之后,又多了一个佛家,这其中斗争最为激烈的当然要数佛道之争,一个异域的宗教,在中原地带竟然短时间内发展壮大,自然犯了不少百家的忌讳,一直以来,反佛的主张从来没有断过,只是没有这一次这么猛烈,儒道墨法医一众百家集体反佛。
“其他百家还好说,墨家掺和什么事情!”李世民看着情报,恨声道,在他看来其他百家反佛还有理由,唯独墨家不沾边呀!而且这一次墨家何止是掺和,简直就是导火线。
一旁的庞德不由苦笑道:“据说这一次并非墨侯所为,乃是怪儒李夫子一力主张曝光佛门丑事。”
“御下不严!责无旁贷,若是第一次不知道,那后来还不知道么!”李世民脸色一板道,不过语气倒也放缓不少。
庞德点头道:“想来是墨侯年少轻狂,一身热血,自然看不惯赵家枉死,妖僧骗人!”
“还年少轻狂,一身热血,以朕看,定然是显摆他的那些异域知识罢了。”李世民毫不客气的说道。
庞德无奈的摇头,以他看,李世民定然是猜的**不离十。
“对了,瑜伽一事可曾探查清楚了。”李世民忽然问道。
庞德恭敬道:“回陛下,瑜伽秘术确有其事,这才天竺商人之间并非什么秘密,那罗此人不过是秘术惊绝罢了,并非是什么起死回生之术。”
李世民这才侥幸的松了一口气,若非墨刊拆穿那罗的骗局,他还想将其召入宫中,为病重的李渊续命呢!要是真的被一个妖僧所骗,他恐怕将会颜面无存。
当下脸色一板道:“朕三番五次下令,破除民间迷信,更是亲自斩泥龙王,却没有想到还有如此多人被妖僧所骗。”
庞德恭维道:“这些人不过是凡俗夫子罢了,又岂能有陛下的智慧。”
李世民脸色一缓,捋须点头道:“传令下去,让各县官府严查假借鬼神长生欺骗百姓之事。”
“陛下英明!”庞德恭敬道,忽然话语一转道:“不过如今朝堂因为佛教之事涌动,除了傅大人之外,又有不少大臣上表,有的主张禁佛,有的主张兴佛,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李世民不由露出为难的神情,他自然知道傅奕陈述的佛家的弊处,然而他曾经受过佛家的大恩,如果冒出处置佛家恐怕有背信弃义的嫌疑。
“墨家每遇到难题之时,都会召集百家之议,集结百家之智慧解决难题,朕这一次不但要召集百家之议,更要召集百官之议。传令,明日卯时,朕在太极殿召开大朝会,商议佛家之事。”李世民一锤定音道。
“是!”庞德应声道。
第二日,天还未亮,整个墨府一片寂静。
“相公!夫君!驸马!”
墨顿正在睡得迷迷糊糊,忽然感觉传来一阵阵呼唤声,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这才发现身旁的长乐公主赫然已经起来了。
“怎么了,天还没亮呢”墨顿不解道。
“夫君忘了,昨日皇宫之中,已经传来消息,让夫君今早卯时上朝。”长乐公主脸上浮现兴奋的神情道,这可是他们结婚之后,墨顿第一次上朝,在她看来,这可是自己丈夫上进的表现。
“上朝!”墨顿这才惊醒,隔着玻璃看着外面刚刚鱼肚白的天空,不由哀叹一声道。
“这也太早了,还不知道从哪朝哪代开始卯时上朝的,简直是灭绝人性。”墨顿恨声道。
长乐公主在一旁伺候墨顿穿上崭新的五品的朝服,这也是他结婚之后,第一次穿官服了。
墨顿剪了平头,并不需要打理头发,节省了不少时间,看着镜子中的陌生的自己,心中暗叹,恐怕这套衣服自己将会长穿了
“天下女子哪一个不盼望着自己的丈夫封侯拜相,出入朝堂,有不少人巴不得上朝,你还抱怨呢”长乐公主娇嗔道。
“封侯拜相,为夫倒不这么认为,这是一些没有入朝为官妇女的心思,一旦入朝为官,恐怕后悔还来不及呢,为夫这只是偶尔一次上朝,要是天天上朝,你就等着后悔吧!”墨顿冷哼道。
“夫君受到父皇重用,本宫有怎么会后悔呢”
墨顿带上官帽,一边走出新房,一边朗声吟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长乐公主不由一愣,没有想到墨顿上个早朝还能吟诗一首,不由捂嘴偷笑道:“那本宫就等着你让我后悔。”
&nb
第七百九十一章 朝堂争辩
随着一声钟响,卯时一刻到了,大朝会正式开始了。
众臣依次进入太极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墨顿并非经常上朝,并无固定位置,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自己老位置。
“陛下驾到!”随着庞德一声尖锐的声音传来,李世民昂然出现在龙椅之前。
“臣等参见陛下!”众臣躬身齐声喝道。
“诸位爱卿平身。”李世民右手虚抬,众臣这才起身。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庞德见到朝堂礼仪已经完成,不禁按照惯例喊了一声。
然而庞德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个苍老的身影越众而出,猛然喝道:“臣傅奕请求陛下灭佛!”
“灭佛!”
顿时满朝文武都目瞪口呆的看着傅奕,谁也没有想到傅奕竟然一刻也不愿意等候,竟然直奔主题,其主张甚至更加激进,竟然从原来的废佛,直接为灭佛。
“灭佛!”就连李世民也吓了一跳,他自然知道佛门有些猫腻,只想着敲打一番,从来没有想过灭佛。
“傅奕,你竟然如此胆大妄为,就不怕触犯神灵么”于志宁怒喝道。
傅奕丝毫不顾众人的目光,傲然说道:“佛者,夷狄之法也!不过是东汉之时才传到中国,如果有神灵那也是,蛮夷的神灵,难道还能管的了我中原之地。”
不少不信佛的大臣不由一阵哄笑,佛教传入中原不过是几百年,可以说根基未稳,再说能够位列朝堂之人,又有几个真的相信神灵。
一旁的颜师古颔首道:“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寺庙——白马寺,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至此,佛教传入中原。”
于志宁不由深吸一口气道:“佛家虽然是外来宗教,但是引人向善,劝导世人,于我大唐多有益处,如果贸然灭之,非但有触怒神灵之危,若是有损我大唐国运,你傅奕岂不是大唐的罪人。”
李世民闻言不由眼神一缩,他虽然大力宣扬破除迷信,再加上墨家破解不少神仙传说,然而对于鬼神的恐惧却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清除的,尤其对于帝王来说,自认为受命于天,对于鬼神之事,更是忌讳莫深。
傅奕闻言却嗤笑一声道:“东汉以前并未有佛教,然而昔日三皇五帝在位,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殷汤亦年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可见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傅奕引经据典,将佛教传入中原之前明君例子一一举出,忽然话语一转道:
“然而从汉明帝时,中原才开始有佛法,然而明帝在位也不过十八年,南北朝时期,朝廷礼佛的越来越多,然而年代却越来越短,只有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生前多次礼佛,最后却被饿死在台城,身死国灭,可见朝堂国运并未和礼佛与否有关。”
不得不说,傅奕的确是准备充分,言辞犀利,引经据典,对比佛教传入前后的政权更迭,驳斥影响国运一说。
于志宁不由闷哼一声,强辩道:“佛门虽然传入中原尚晚,但是能够如此快在中原流传,被历朝历代尊崇,就足以证明其有利于朝廷。”
李世民不由点了点头,佛教虽然有其缺点,但是最大的作用乃是劝人隐忍,这对朝堂的统治有极大地好处,这也是唐朝虽然崇尚道教,而李世民依旧对佛教采取宽容措施。
“或许有少许益处,却是弊大于利,臣请历数佛家罪状!”傅奕昂然道。
“准奏!”李世民面无表情道。
第七百九十二章 救佛
于志宁不禁脸色涨红道:“微臣赶考之时的确是曾经钱财用尽,借宿过佛寺,然而等托人从家里寄钱过来之后,就已经双倍的还给佛寺香火钱了,早已经恩怨已了,微臣一生研读圣人之道,尊崇孔孟之道,又岂会改投他门。
傅奕冷笑道:“老夫当年并未借贷佛寺的钱财,自然也并无钱财纠葛,又何来报私怨之说。”
“好了!”李世民大手一挥道:“尔等都是熟读圣贤之书之人,朕自然相信尔等的忠心。”
按照这么说来,收到佛家恩惠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追查下去,恐怕牵连更多,李世民明智的这个话题一挥而过。
不过傅奕的反击并非没有效果,一些朝堂受过佛家恩惠的大臣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为佛家发话,整个朝堂的气氛不由的凝固起来。
于志宁看到陷入了僵局,不由用焦急的目光看向最前方的一个童颜鹤发的重臣,萧瑀,萧瑀出生于南梁,乃是皇室之后,隋朝萧皇后之弟,南梁佛教之风兴盛,萧瑀自幼受佛教熏陶,自然是佛门的最坚定的支持者。
萧瑀见状,只得出面道:“回陛下,最近几日佛家虽然屡出纰漏,但是那只是大慈恩寺一家所为,并非整个佛寺都是如此,相反大多数佛门极守清规,慈悲为怀。”
萧瑀乃是朝中重臣,话语权极重,其出面力挺佛家,立即让不少人出声附和。
就连李世民也点头认同,李世民在领兵打仗之时,喜欢带着少量侍卫亲自观察地势,在攻打洛阳王世充的时候,当他再一次勘探地势之时,却被王世充的兵马撞见,拼命追杀,最后被嵩山少林武僧所救,更被少林的慈悲胸怀所折服,自然赞同萧瑀此言,不认为少林也会如大慈恩寺一般藏污纳垢。
傅奕看到萧瑀带头力挺佛家,朝堂形势大变,虽然对此形势早有预料,不过这一次傅奕并未有灰心,因为他还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战友,墨家子。
当下,傅奕躬身道:“回陛下,不少佛寺不事生产,逼人赵氏夫妇,抢占良田,包庇罪犯,甚至任由妖僧妖言惑众,欺骗信徒,此乃墨家一力拆穿,我想是否灭佛,墨侯定然另有高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