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亡羊补牢!墨圣果然睿智。”
“菩提本无树…………”
“我愿化身石桥……”
然而长安城之中,除了一众信徒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墨家子的忠实粉丝,当墨家子和佛家争锋相对,一个个经典的典故让众人欲罢不能。
他们或许不懂佛经,然而通过墨家子却再一次了解了佛家,这正是慧园大师所预见的场景。他也许没有墨家子用算学精准预测多年之后的事情,然而对于人心的把握却是炉火纯青,一时之间,借助这场辩论,佛家的原本低谷的声誉再一次飞涨。
普通百姓只会关心故事的精彩,信徒赞颂佛家慈悲,而在诸子百家耳中,却不亚于一场地震。
“佛家竟然主动退让了。”诸子百家之人一个个都不可思议,谁也没有想到,佛家竟然接受了度牒制度,而且直接放弃了免税寺田的特权。
虽然是佛家自主行为,但是在诸子百家之中,却又深层的含义,因为佛家乃是继墨家之后,第二个放弃免税特权的学派。
“而如今是我轮到我道家做选择的时候了。”玄都观中,道家领袖李淳风喃喃自语道。
如今佛家和道家同属于宗教,佛家已经领先一步,如今就要看道家有没有这个决心了。
无独有偶,在孔家之中,孔颖达也同样面临这个抉择,现存的诸子百家之中,墨家因为墨顿为侯爷享受免税,而主动放弃,佛家为了自救同样放弃了免税,那就剩下道家和儒家还享有免税特权。
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乃是孔家,孔家世代居住在曲阜,即是曲阜的象征和荣耀,同时也是曲阜的最大的地主。
据科举举办一来,但凡中秀才的书生就可以免除徭役和一定田产的赋税,而举人则是更更多,足足可以免除数十人的徭役,几百亩地的田税。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人中举,亲戚朋友纷纷将自己的田地挂靠在土地之上,举人不费举手之劳,即可获得不菲的受益,俗话说穷书生,富举人的由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宗室子弟,名门权贵,免除的赋税更多。
孔德胜冷哼道:“我儒家的固然有免税的特权,然而秀才免税田少的可怜,举人虽多,三年才录用多少人,根本不足挂齿。”
儒家所占用的免税额度,自然比不上佛家三百万僧尼如此恐怖,所以孔德胜根本不以为然。
“可是如今墨家和佛家都已经放弃免税,如果道家在同样跟进,我儒家恐怕就落人口实了。”孔颖达皱眉道。
孔德胜不以为然道:“佛家乃是为了自救才不得不壁虎断尾求生,而道家却没有此隐患,你以为道家会自绝生路么”
孔颖达想要再劝,最后却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
墨府之中,几乎所有人都心不在焉,不时的将目光瞄向大门口之中。直到墨顿的马车停在墨府门口,整个墨府不由一片欢呼。
“师傅回来了!”武媚娘一脸惊喜的高呼道,顿时所有墨府中人都迎了上来。
“少爷,你回来了!”墨二连忙上前牵住马车,将墨顿迎了进去。
墨顿点了点头,看到墨府众人一个个目光诧异盯在他的身上,不由不自在的看了看自身的衣物,疑惑道:“怎么了,难道我今天穿错衣服了”
长乐公主微不可查朝许婶使了一个眼色,许婶会意立即上前拿了一身新做的衣服上前道:“少爷奔波一天了,衣服早就脏了吧,许婶正好刚为少爷做了一身衣服,正好换上。”
墨顿疑惑的看了看自己早上刚穿的新衣服,疑惑道:“涨了么,我怎么没有发现。”
“的确是脏了!”顿时所有人都毫不迟疑的点了点头。
许婶不由分说的将墨顿的外套脱下,一脸嫌弃的道:“怎么还有一
第八百零八章 佛道相争
“苦短日高起,从此夫君不早朝。”
第二日,沉浸在温柔乡中的墨顿,还真的做到了自己承诺的诗篇,他的任务已经完成,自然毫不犹豫的缺席今日的早朝。
而太极殿之中,墨家子缺席的早朝却是万众瞩目,在一众朝臣之中,一声庄重的僧袍的慧园大师,格外的显眼。
“启禀陛下,佛家一错再错,却执迷不悟,全赖陛下指点,佛家幡然悔悟,特上自救之折,还请陛下批准。”慧园大师双手合十,奉上一封奏折。
顿时众臣不禁哗然,在此之前,他们自然已经得到了墨家子和佛家辩经的内容,但是真正看到佛家上自救奏折,仍然心中一惊。
要知道佛家可是已经传入中国六百年了,佛家的隐患人人皆知,哪怕是佛家连遭两次法难,却依旧不舍得放弃自己的利益,竟然被墨家子一番言论说服了。
“度牒制度,放弃寺田免税,清规戒律!”李世民看到奏折上的内容,不禁连连点头,佛家上的自救奏折和昨天墨顿汇报的一样。
“佛家此举一来舍身为国,功德无量,二来让自家学说圆满,从此佛法大涨,实乃双喜临门呀!”李世民点头赞道,如今佛家主动上自救折子,让他免受忘恩负义的骂名,又为大唐解决了内患,这才是一箭双雕。
慧园大师躬身道:“此乃佛家愚钝,只顾小家而舍大家,今日幡然悔悟。先有国后有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大唐永存,佛家亦永存,大唐昌盛,我佛家亦长盛不衰。”
“好,佛家有如此觉悟,实乃是天下之幸事,若是天下都如大师这般觉悟,我大唐何愁不兴。”李世民龙颜大悦道,作为帝王,他自然不会拒绝田税的增加。
“大师英明!”众臣也纷纷附和道。花架子人人抬,百官自然纷纷恭贺。
佛家之事早已经在朝中争议太久了,如今以佛家自救收尾,也算是对各方都有交代,对于至此灭佛一方来说,佛家得到了限制,不再危害大唐,自然不再追究;对于支持佛家一方来说,佛家虽然受限,但是却解决了隐患,可以说亦有不少益处,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慧园大师转身像傅奕郑重一礼道:“傅施主有礼了,当年之事,实乃我佛家有错在先,佛家普度众生,却主动未做到这一点,坐视傅施主陷入危局,实乃我佛家之过也。”
傅奕不禁一慌,连忙还礼道:“大师羞煞傅某了,当年之事,傅某并不介怀,在下对佛家同样对事不对人,一心为天下考虑,对佛家有失礼之处,还请大师见谅。”
慧园大师哈哈一笑道:“若非傅施主屡次直言佛家之过,佛家方可幡然悔悟,忠言逆耳利于行,佛家还要感激傅大人呢”
傅奕见状不由心中一愧,不由郝然道:“大师智慧过人,傅某佩服。”
其实傅奕一直死咬着佛家不放,难道真的只是为国为了朝廷么,恐怕当年的恩怨也不无关系,如今见到佛家已经解决了隐患,慧园大师也向他赔罪,原本的执念顿时烟消云散。
若是墨顿再次,定然再次感叹慧园大师的人情攻势厉害,简直是让人在无形之中中招。
李世民见状哈哈一笑道:“既然尔等恩怨已了,实乃朝堂之幸事,想当年朕曾经陷入危局,被少林棍僧所救,至今念起,仍感激少林之恩情。”
慧园大师连忙躬身道:“陛下客气了,少林能够遇到陛下,实乃少林的荣幸,而且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真龙天子,只要少林遇上,都会出手相助,从不图回报。”
开玩笑,如今佛家就是靠着少林对李世民的恩情才得以保全,要是让李世民将恩情还了,那还了得。
李世民作势沉吟一番道:“朕知道大师乃是得道高僧,少林亦是佛家圣地,自然不喜世俗之物玷污佛家清誉,朕左思右想,还是这件礼物最为合适。”
“礼物!”朝堂众人不禁一奇,不由期待起来。
李世民挥手一招,顿时庞德顿时捧着一个长长的卷轴,悄然打开,顿时少林寺三个大字跃然纸上。
“题字”众臣不由一顿,不由想起之前李世民给墨家村赐下天下第一村的题字,这样的招数可以说如出一致。
李世民大步上前,拿起毛笔,在右下角挥毫写下自己的大名,同时拿起玉玺重重的盖了上去。
“少林寺!”
“陛下的亲笔签名!”
“还有玉玺之印。”
百官不由议论纷纷,之前李世民题词
第八百一十章 国之重器
果不其然,当李云艰难的挤开人群,来到墨家村修建的曲江桥对面的时候,顿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在曲江桥的南岸,巨大的钢铁怪物悄然耸立,简直比阅兵式中所展现的攻城武器还要震撼。
“这是什么”老仆人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钢铁巨兽。
“据说是墨家最新的墨技。”
“嗯!好像还是专门为修桥所造的。”
…………………………
人群之中,百姓将自己打听来的消息,争先恐后道。
“老子之前一直看不起墨家子,今日方知墨家墨技是是何等的强大。”
连李云都为之震撼,可想而知对普通百姓的冲击力多大,不少原本对墨家子不满之人也纷纷路转粉。
不错,这就是墨家为了修建曲江桥,专门仿制的后世建桥的架桥机,而且由于技术刚刚研发,不少工序还不够完善,墨家所生产的架桥机要比后世更加庞大了一些,给人的震撼凭添三分。
“这也太大了吧!”几乎所有人都震撼的看着面前的钢铁巨兽。
李云心中的震惊更是难以言喻,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从未正视过的墨家墨技竟然可以达到如此震撼的效果,心中对于墨家村的选择也不由松动了几分。
“你们看,墨家子也来了!”人群之中,眼尖之人看到曲江桥南岸,墨家子的身影出现在架桥机的旁边。
李云心中一震,举目望去,果然看到墨家子的身影,在他身旁陪同着几个人,似乎还有一个是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李云并没看错,墨顿所陪同的正是李世民和佛家的慧园大师。
“此乃墨家最新研制的架桥机,用此设备,一日之间,足以架起曲江桥的桥面。”墨顿昂然向二人介绍道。
墨家研制出如此重型机械,正是宣扬墨家墨技之时,墨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正好他最近奉命和慧园大师接触,便邀请二人前来参观。
“墨家墨技果然名不虚传,老衲真的是大开眼界。”慧园大师看着架桥机庞大的钢筋铁骨,不由震撼道。
“一日之间铺好桥面,据我所知,李春之后人单单修建桥面就已花费了近一月有余,这还没有合拢。”李世民有些不可思议的。
要知道这还是李云在充足的钱财支持下,再加上墨家的墨技才有如此快的速度,要是按照普通的工序,恐怕再有两个月也不一定能够完成现有的进度。
饶是如此,已经是震惊长安各界的速度了,而墨家子所说的更加不靠谱,竟然想要一日之间将桥梁架上。
墨顿得意一笑,正想卖个关子,想起之前的遭遇,连忙改口道:“陛下有所不知,微臣之所以有如此把握,乃是因为架桥所需要之物早已经提前铸好,如今只需要架桥机将其架上即可。”
墨顿说完大手一挥,只见路边一个帷幕落下,数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桥梁梁片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些桥梁巨大无比,全身包裹着灰色的凝固的水泥,触手一片冰凉,而在水泥裸露的部分,一个个手指粗的钢筋裸露,犹如遒劲的老树根一般,给人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李世民看了看已经铸好的梁片,再看看庞大的架桥机,这才相信墨家子的确是没有夸张,他的确是只需要将梁片用架桥机放在桥墩上即可。
可是看着两个同样庞大无比的巨物,李世民怎么看也都觉得不可思议,单单这个梁片恐怕不下几万斤,恐怕普通人就是上去再多之人也无法办到,,而且墨家子竟然用一个造出一个大型机械,一日之内完成。
巧夺天工!,不,这已经不能说是巧了,举起如此重的梁片怎么也说不成巧,然而李世民已经感觉自己词穷了,根本无法形容这种惊天伟力。
&nb
第八百一十章 梁桥
“梁桥!”
李世民不解的看着面前平坦的桥面,要知道这个时代为了便于修桥,几乎全部采用的都是拱桥,利用拱形的曲面张力,来解决承重的难题,可以说是桥梁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而且拱桥造型优美,曲线圆润,有利于排水而且拱起的桥面更是便于行船,更有小桥流水之风韵,备受古人的喜爱。
而梁桥倒不是没有,大多是很多小溪之处,一些行人不便出行,而直接用几根硕大的木材,横跨在小溪的两岸,以便行人通行,其原理,犹如建房子时架在屋顶的梁一般,所以被称之为梁桥。
而谁也没有想到,平日里最为简单,根本不被人重视的梁桥,竟然在墨家子的手中用钢筋水泥赋予了另一番意义。
巨大的桥墩取代了两岸的土堆,钢筋铁骨般的梁片代替了轻飘飘的木材,眼前的钢筋水泥修建的梁桥,简直就是常见的梁桥扩大版,完全没有众人对梁桥简陋、危险的印象,反而有着一种雄壮的感觉。
“墨施主果然不凡,竟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老衲不禁大开眼界。”慧园大师连声赞叹道。
“化腐朽为神奇大师莫非太过于抬爱这小子了。”李世民不解道。
慧园大师合手道:“梁桥虽然平凡,但是却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平坦,无论是车马都可以快速的通过,无需多废力气,实乃百姓之福气。”
墨顿点头道:“大师果然眼光独到,小子当初奉命修建曲江桥之时,就已经发现此地乃是一个交通要道,平日里往来的车辆众多,如果修建拱桥,车马难以通过,于是就想到了梁桥之法。只要曲江桥修建完成,车马行走到此,无需停留,则可以快速通过,方便至极。”
其实拱桥不是不能通行,然而四轮马车出现以后,马车的载重量骤然暴增,拱桥的坡度成为一个巨大的障碍,于是梁桥的优势顿时大增。
李世民看了看两岸的主干道,不由恍然,连连点头。
“百姓日用即道!”慧园大师不由眼神一闪,想起墨家子的理念,不禁恍然墨家果然知行合一。
“不过,微臣还是要向陛下请罪,梁桥虽有优势,但是并不利于行船,如果夏季丰水期,恐怕无法通船。”墨顿遗憾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世界之事哪有十全十美,游船画舫不过是闲暇游玩之物,而百姓通行才是重中之重。”
相比之下,他更加看中梁桥的实用价值。一直以来,并不是没有人想到梁桥有利于通行,然而却没有合适的材料来支撑桥面,这才选择了拱桥,而墨顿修建的曲江桥则是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攻克了桥梁史上的一大难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