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辩机傲然道:“我佛家每每遇到理念不同,都会高僧云集,以辩经而论高下。小僧知道墨施主兼修百家,颇有慧根,今日我等就以佛经来辩,如果墨施主能够用《佛经》将小僧折服,小僧定然心服口服。”

    墨顿晒然一笑,转头看向众僧问道:“尔等的意思呢”

    会昌法师立即护短道:“如果墨施主用佛经辩倒辩机,我等也好向天下僧尼交代,否则恐怕佛家难以心服。”

    在他看来,辩机虽然名声和见识之上不如墨家子,但是单论佛经,辩机早已经是佛家的下一代的翘楚了,而且墨家子虽然也同佛法,但那只是兼修而已,哪里比得上辩机,在他看来,辩机已经是稳操胜算了,自然不会阻拦。

     




八百零四章 佛家清规
    辩机仔细品味墨家子的菩提歇,心中不由沮丧,谁也没有想到墨家子竟然做出了和神秀佛理截然相反的菩提歇,却又如此充满佛理。

    不过神秀的菩提歇同样不凡,让他这样认输是绝对不可能的,当下,辩机朗声再道:“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一切众生’………………”

    众僧闻言连连点头,此乃佛家《无量寿经》之中内容,乃是佛家普度众生的理念,辩机引用《无量寿经》,就是对墨家子用度牒限制佛家人数的不满和反击。

    墨顿闻言,争锋相对的反驳道:“阿难陀乃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正好再也得知其中一典故,相传佛陀弟子阿难在出家之前,在道上遇一少女,从此爱慕难舍。佛祖问他,你有多喜欢这个少女。”

    阿难回答:“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这少女从桥上走过。”

    墨顿的声音充满了磁性,让所有人都不禁沉浸在这份充满禅理的爱情故事之中,哪怕是众僧清修多年,听到这个故事也不禁心神摇动,上一次他们有如此感觉恐怕还是梁祝轰传天下之时,除此之外,再无外物可以拨动众僧的心弦。

    慧园大师再次动容,而墨家子所说的故事虽然他们闻所未闻,都以为墨家先辈从天竺带回来,并未怀疑,而且此故事充满了哲理,简直太契合佛家的禅理了。

    更让众人惊讶的是故事中佛陀阿难为一女子枯守五百年,和辩机引用的佛家的普度众生的理念争锋相对,然而如此矛盾的冲突却在佛家又是如此的和谐。

    “为天下普度众生,为一人可以枯守五百年,阿难尊者不愧是我佛家佛陀。”法琳大师大师毫不犹豫的肯定了墨家子的故事,他当然知道这样的典故对佛家的影响是多大的好处,墨家就是靠墨子秘著的一个个经典的典故声名鹊起,佛家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我愿化身石桥!”辩机虽然慧根不凡,但是佛心并不坚定,闻言几乎心神崩溃。

    梁祝故事,墨家子和长乐公主的爱情故事,再加上佛陀阿难的石桥之恋,无论哪一个都让人为之艳羡,尤其是阿难的石桥之恋更是让辩机的佛心的缺口再次裂大,爱情这种世间最为美好的情感,而他辩机还没有品尝过,就已经彻底失去了了,这让他又岂能甘心。

    好在辩机也知道此刻极为庄重,并未当众出丑,用力压制内心的邪念,执拗道:“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皆苦,唯有我佛入世救众生,我佛家虽然两次遭劫,却是佛祖对佛家的考验罢了!哪怕是会有第三次佛家之劫难,佛家也无所畏惧。”

    虽然辩机此乃强词夺理,但是却得到了不少僧人的赞同,佛家大肆扩展僧尼,允许百姓挂靠土地,虽然损坏了朝廷的利益,但是在佛家看来,却是救苦救难的正义之举,毕竟依附寺庙的众僧大都是走投无路的百姓,却因佛家可以存活下去,这就是大慈悲。

    墨顿心中默然,他当然知道这恐怕是不少僧人的心声,毕竟佛家号称慈悲为怀,若是见死不救,恐怕自己的佛心都会崩溃。

    “来之前,墨某曾经遍阅之前佛家两次法难的史料,固然为佛家可惜,但是却有一些不守规矩之人,破坏佛家声誉,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佛家《清规》,希望对佛家有所帮助。”墨顿朗声道。

    “佛家《清规》”

    顿时所有人一脸呆滞,一个个都不可思议的看着墨顿,要知道墨顿可是墨家子弟,竟然来写佛家的经文。

    而且正如墨家子刚才所说,在大唐以前,佛家一直都是翻译天竺的经书,从来没有华夏的僧人但敢说自己写经文,而如今这份殊荣竟然被一个外人抢先了。

    “墨家子未免太过于狂妄,你就不怕玷污佛祖!”辩机闻言,勃然大怒,一脸讽刺道。

    其他僧人也都用一脸愤然,就连墨家子只不过墨家子刚才菩提歇的珠玉



第八百零五章 说服佛家
    当墨家子亲自登门罔极寺的时候,整个长安城都将目光集中在罔极寺之中。

    在罔极寺前,早已经不知道藏有多少眼线,诸子百家之人,朝堂贵族之人,信佛之人,反佛之人,甚至连中立者都忍不住前来打探消息。

    然而时间一点点过去了,罔极寺却始终大门紧闭,并无丝毫的动静。

    不过罔极寺越是平静,众人越是明白在罔极寺的交锋仍然在继续,毕竟这可是关系佛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佛家尤其能做砧板上的鱼。

    皇宫之中,李世民忍不住放下手中的奏折,问道:“墨顿已经去多久了”

    一旁的庞德连忙回答道:“回陛下,已经进去两个时辰了,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墨顿进入罔极寺已经是太久了,让他等的实在是焦急。所有人之中,最为纠结的可以说就是李世民了,其他人要么是反佛要么是支持佛家,或者是中立人士无所谓,而李世民作为帝王,自然不希望佛家未来走到朝廷的对立面,希望佛家主动约束自己。

    然而另一方面,少林寺又是佛家的恩人,如果墨顿将佛家限制的太狠了,恐怕他又将背负偌大的忘恩负义的骂名。

    难道他不知道二武灭佛的原因么哪怕是他身处二武的位置,恐怕仍会毫不犹豫的的下手,然而玄武门之变他已经落下了不忠不孝的骂名,如果在因为佛家添加上忘恩负义的骂名,那将会名声尽毁,再加上佛家此刻还未恢复,并未对大唐有所危害。

    这才是他不愿对佛家限制的原因,若不是墨顿用神权和王权之争的现状让他为之惊悚,这一次的反佛浪潮依旧会不了了之。饶是如此,他依旧不愿意采用强烈的手段来限制神权,而是让墨顿前来和佛家商议此事。

    “墨顿、佛家!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李世民闭上眼睛喃喃道。如果这次谈判破裂,那就是他面临抉择的时候了。

    墨府之中,同样都在密切关注罔极寺。

    “父皇也正是的,随便找一个大臣不就可以了么,偏偏让墨顿去。”长乐公主忍不住抱怨道。

    墨顿此去可是代表朝廷限制佛家,那佛家还能甘愿束手就擒,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那还了得。

    “夫人放心,若是没有把握,少爷又岂能亲自赴险,而且少爷此次乃是代表朝廷而去,想来佛家不敢轻举妄动。”福伯安慰道。

    墨顿乃是墨家复兴的希望,福伯虽然担心,但也只能强作镇定。

    傅家之中,傅奕不由的焦急的来回走动,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他乃是坚定的反佛派,本以为墨家子乃是他的盟友,可是墨家子却提出了救佛的主张,而如今墨家子代表朝堂前往罔极寺和佛家谈判,立场如何还犹未可知。

    其中众人都是心思难明,焦急的等待着结果。

    而此刻罔极寺之中,随着辩机的落败,墨顿和众僧之争已经到达了尾声,虽然还有个别僧人不情愿佛家受限,但是大多数的高僧都选择了沉默。

    慧园大师苦笑道:“老衲来之前,乃是抱着为我佛牺牲在所不惜的决心来到长安,而如今这个结果却让贫僧从未想到。”

    “功过是非,只有后人评论,诸位能够化解佛家法难,让佛家免收劫难,这份功德足以让诸位佛法圆满。”墨顿正色道。

    “功德圆满!”众僧不由呼吸一滞,原本刚才抵触的心理消散了不少。

    慧园大师暗呼墨家子攻心之计厉害,佛家最为重视功德,墨顿此言可以说正中众僧的软肋。

    “功德圆满老衲并不在意,只求心中无愧罢了,不过老衲自认为佛家并未危及大唐朝政,更和陛下交谈甚欢,为何一夜之间会有如此大的转变。”慧园大师霍然抬头,眼神睿智的向墨顿逼视。

    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此时的佛家并未为患大唐,而且他是挟少林的恩情而来,再加上他之前和李世民交谈甚欢,他已经明显感觉到李世民已经开始倾向于佛家,一夜之间,朝堂的态



第八百零六章 题字
    “墨家子出来了!”

    当墨顿从罔极寺出来之时,几乎所有的眼线都顿时打起精神来,聚精会神的盯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甚至连一个表情都不放过,直到马车扬长而去的时候,一众眼线这才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一幕。

    “谈笑风生,完全没有撕破脸的样子!”

    “莫非是谈成了”

    ………………………………

    一个个眼线心中纷纷猜测,纷纷将自己的打探来的消息传回自家的主子。

    “莫非佛家真的接受墨家子的救佛主张!”

    一个个接到消息的众人,不禁哗然,毕竟墨家子的救佛主张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佛家有岂能甘愿亲自带上紧箍咒。

    “继续打探,务必要知道罔极寺之中墨佛商议的内容。”不少人继续对眼线下令道。

    瞬间,一众眼线再一次涌向罔极寺,墨家子一方只有三人自然不好攻破。而佛家却是众僧云集,佛家又岂能甘心自缚手脚,定有不少僧人心怀不满,实乃打探消息的最佳之处。

    墨府之中,

    “少爷,从罔极寺出来了!”墨二一路冲刺的冲进墨府大门,大声的喊道。

    “真的,那太好了!”福伯用力的拍拍胸口,这才放下心来。

    “那墨顿可曾受了委屈!”长乐公主闻讯赶来,焦急的问道。

    墨二摸了摸脑袋,想了想道:“应该没有吧,还是慧园大师亲自将少爷送到寺门口,看样子没有翻脸。”

    “那墨顿呢”长乐公主松了一口气,问道。

    墨二回答道:“少爷登上马车,就去宫中复命去了,担心公主担忧,这才让小的回来报信。”

    长乐公主点了点头,转头朝着聚集起来的墨家子弟挥挥手道:“都散了吧!该干嘛去干嘛去。”

    “是!夫人!”一众墨家子弟顿时一哄而散,完全看不出刚才还要义愤填膺,冲进罔极寺解救少爷的激昂。

    皇宫之中。

    李世民看着从西市胡商之中收集过来极西之国、大食和天竺的情报,不由的遍体生凉,不由的心生庆幸。

    在华夏,之所以仍旧皇权至上,除了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之外,诸子百家的功劳亦是功不可没,道家虽然华夏传统宗教,地位根深蒂固,但是毕竟是诸子百家之一,根本做不到一家独大。

    而外来的佛家,却因为底蕴浅薄,虽然迅猛发展,全被二武两次发难将隐患扑灭。而今天墨顿肩负的任务则是彻底将神权隐患从萌芽中扑灭,这不由得他不慎重。

    “陛下,墨侯已经从罔极寺出来,正在赶往宫中。”庞德走进殿内,躬身禀报道。

    李世民豁然而去,失声道:“可曾谈成”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没有谈成,恐怕他将会被负忘恩负义的骂名,对佛家开刀。

    “微臣不辱使命。”随着声音,墨顿昂然跨进殿中。

    “佛家真的答应了”李世民不可思议道,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

    墨顿朗声道:“佛家深明大义,深知陛下良苦用心,微臣将陛下的苦心传达给佛家之后,佛家深感自责,当下决定闭寺反省,明日早朝,即上表自救之方案,请求陛下批准。”

    李世民不由深深的看了墨顿一眼,若是真的如墨顿口中说得轻松,也不会耗费如此多的时间这才归来。

    “不要嬉皮笑脸,朕要知道所有的经过。”墨顿呵斥道。

    墨顿这才悻悻的将全部的经过都一五一十的全部给李世民汇报,当说道度牒制度之时,李世民不由惊声道:“五十万度牒!”

    李世民也不由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按照墨顿的计算方式,五十万度牒固然相比二武灭佛时期的二百万僧尼少了许多,依旧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墨顿摇头道:“五十万僧尼并不重要,重要的乃是度牒制度。”

    “度牒!”李世民皱眉不解的看着墨顿。

    墨顿郑重的点头道:“度牒乃是王权控制神权的最为重要的一步,但凡有信徒想要出家,则必须获得度牒,而实际上,佛家僧人多,尼姑少,如果朝廷将这五十万度牒一分为二,僧尼各一半,则可以再一步控制佛家的人数,如果朝廷还是认为僧尼人数太多,则可以加大获取度牒的难度,如此一来,既不会发生二武法难之灾,又可以将佛家隐患消弥于无形,一切主动权则在



第八百零七章 酒肉穿肠过
    就在墨顿向李世民汇报的时候,有关墨顿舌战众僧的消息犹如飞一般在长安城传播。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佛家并没有丝毫隐瞒的意识,而是爽快的将全部的经过一一道出,让一众眼线大呼精彩的同时,也纷纷纳闷,不过众人自然也顾不得这些,赶紧将这些精彩的情节记住,回去复命。

    “师兄为何不下禁口令,反而推波助澜将墨家子和佛家的密议公开。”罔极寺中,法琳不解道。

    慧园大师微微一笑道:“经过大慈悲寺之事之后,佛家在长安城的声望已经降到了冰点,而反而墨家子却在长安城如日中天。”

    法琳大师恍然道:“师兄的意思,是要借助墨家子的声望来提升佛家的声誉。”

    慧园大师毫不犹豫的点头道:“今日辩经,看似佛家处于下风,但却是我等主动退让,为大唐牺牲佛家之利益,除此之外,两首菩提歇,佛陀阿难的普通众生的理念和为一女子的石桥之恋,再加上佛家自律的《清规戒律》。如果佛家不趁此机会推出,他日哪怕是花费十倍的代价,也难有今日的效果。”

    单单佛家自己一家之说自然难以改变佛家的声誉,然而墨家子的一举一动却在长安城备受关注,再加上墨家子虽然看似说服佛家,但是所用的乃是佛家的经典,更是间接证明了佛家的智慧和经典。相信此刻全城关注墨佛两家的辩论,佛家不趁机恢复声誉更待何时。

    法琳大师佩服道:“师兄英明,长安城佛家声誉尽毁,虽然是大慈恩寺之过,却是出自墨家之手,如今借助墨施主为佛家恢复声誉,一因一果,自有天意。”

    且不说佛家的打算,而在此刻长安城早已经炸开了锅。

    “我佛慈悲,为天下而舍身。”长安城中,一众信徒不由扬眉吐气,佛家做出的英明决定,却让他们一吐之前的晦气。
1...222223224225226...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