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刹那间,众人看向桥头上身坐轮椅的年轻人不由肃然起敬,此人正是李云,而此刻渭水大桥的功臣正受一个工部主事的诘难。
“李匠作,你现在不过是残废之身,枯守这渭水大桥又有何用?要是出一点差池,你如何向朝廷交代,不如辞去总工之位,让朝廷另选贤才。”工部主事紧逼道。
李云坚定的摇头道:“大人有所不知,此乃乃是李某一寸一寸丈量出来,所有的结构都了如指掌,定然不会出现任何差错,如果贸然交接,新来之人对于渭水大桥并不熟悉,那恐怕才是最容易出现纰漏,正如大人所说,一旦出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工部主事冷笑道:“那就不用李匠作多心了,我大唐人才济济,自然是有人接受。”
工部主事看着这即将完工的大桥,眼神不由一阵炙热,只要能够接手此桥,一旦完成,那定然是大唐最闪耀的明星,至于修建了四年的李云,谁还记得他。
“不可,就算是有人愿意接手,想要重新掌控渭水大桥构造,也许耗时良久,定然会让此桥延期交付。”李云努力争取道。
“这是不可避免的,就算延期交付相信朝廷也能理解,李匠作只需请辞便可。”工部主事得意道。
李云顿时脸色一沉,恐怕他们延期交付的理由正是他身患怪病的,建桥的功劳被巧取豪夺,而延期交付的黑锅却让他来背。
“李匠作主持修建渭水大桥的命令乃是陛下亲自任命,就是辞退李匠作也许陛下下令,轮不到一个工部主事做主。”墨顿直接上前昂然道。
“是谁……,墨……墨侯!”工部主事勃然大怒,豁然转身想要发火,突然看到墨顿不由呆在哪里,他没有想到蛰伏三年的墨顿竟然这个时候来到了渭水大桥的工地。
“赶快滚,一个小小的工部主事也敢为难李兄!要是再让本少爷见到,有你好看!”秦怀玉伸着拳头,冷哼道。
工部主事气的满脸通红,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好事竟然被破坏了,当下愤愤道:“老夫这就将此事上奏朝廷,看看朝廷是否会让一个残疾来修建渭水大桥。”
赶走工部主事之后,墨顿看向李云不由一阵难过,只见原本翩翩公子一般的李云竟然被病魔折腾的异常消瘦。
“李兄!何至如此!”墨顿连忙上前拱手道。
“此乃相夫氏一脉的荣幸,别说是相夫氏一脉子弟折损三人,在下身染怪病,就是我等皆尽折损于此,相夫氏一脉也会毫不犹豫的前赴后继前来修桥。”李云淡然道。
哪怕是身坐轮椅,李云举手之间,却又让人无法忘记的风采。
“李兄过于执着了,渭水大桥可以慢慢的修,如果要是赔上李兄,那才是大唐的损失。”墨顿劝说道。
李云看了墨顿,郑重道:“墨家的复兴并非仅仅是墨兄一人之责任,我相夫氏一脉也是责无旁贷,如今墨兄蛰伏三年并非仅仅为了避风头,更多的想要维持墨家平稳的局势,三年间渭水大桥的资金并未短缺一文钱,这才有了尔等面前的钢铁大桥,既然墨兄蛰伏,而为墨家扬名的责任,相夫氏一脉自然是责无旁贷,李某区区残躯不足挂齿,墨兄才是忍辱负重。”
众人不禁沉默,这三年期间,墨顿虽然蛰伏,努力保持各方平衡,然而修建渭水大桥的庞大资金,治理毛乌素沙漠的庞大资金同样都是来自于墨家村,单单这份功绩都让人无法忽视。
“墨家三脉!”孔惠索不禁感叹道,三脉虽然理念不同,然而每一脉都是为墨家发展不遗余力。
“身体才是振兴墨家的本钱,百家之中,哪一家的发展也不是一人之力能够完成,朝堂之事,就有墨某来摆平,李兄之任务就是抓紧时间将身体恢复。”墨顿安慰道。





墨唐 第一千一十一章 潜水症
很快,孙思邈带领墨医院的医者前来,墨顿迎上前道:“多谢孙神医赶来,李兄身染怪病,然而却一直都呆在渭水大桥的工地,墨某冒昧的认为,来到渭水大桥才能找到李兄之病的根源。”
孙思邈眼睛一亮,点了点头道:“这的确是一种方法,李小友,你将发病前后的所有经历都给老夫说说。”
李云之病乃是孙思邈闻所未闻,他倒是对其很感兴趣,这才带领医家医者匆匆而来。
李云郑重道:“在下发病大约一年前,当时正式修建渭水大桥桥墩之时,…………………………”
随着李云缓缓讲述,众人这才发现,修建渭水大桥是何等的困难,李云能够一力主持如此局面实属不易。
“在工地之中,常有工人因被割伤而感染,继而得破伤风,莫非李匠作………………”一个墨医院医者怀疑道。
李云摇了摇头道:“工地之中的确有一名相夫氏一脉的弟子被生锈的铁片割伤,而得破伤风而死,在下就已经用吸铁石将整个工地排查了一遍,而且李某也并未受伤。
孔惠索突然道:“听说河流之中,多有寄生虫出没,江南让人闻风丧胆的血吸虫病就是在河水中的钉螺传播,李兄经常下水,莫非也…………”
墨五在两湖之地治理血吸虫病,哪怕是孔惠索远在雅州也是有所耳闻。
孙思邈摇头道:“我曾经仔细检查过李小友的血液,并未有寄生虫的迹象。更让老夫疑惑道,李小友的身体并无一丝患病的迹象,然而却突然不良于行,如今更是借助轮椅,这才是让老夫疑惑的地方。”
顿时医家众人不由皱眉苦思,李云此病简直是怪异至极,明明身体并无疾病,却偏偏不能行走。
墨顿忽然心中一动道:“你刚才说,你经常下水………………”
祖名君点头道:“不错,李兄为了修建桥墩,多次入水勘探,每次都深入河底,良久才上来。”
“看来此病症就是因此而起了。”墨顿叹声道。
“墨侯莫非已经知道了此病的原因。”孙思邈惊讶道。要知道他们医家众人在此也并无一丝头绪,而墨家子竟然这么快就知道了答案。
墨顿点了点头道:“此病并非是医家之病,而是墨家之病。”
“墨家之病!”众人不由讶然,难道学习墨家还能有病,这可是闻所未闻。
墨顿解释道:“常见的病大多是身体出现问题,或者被病虫感染,而此病却牵涉到墨家墨技,故称之为墨家之病,并非吾等常见之病。”
“还请墨侯解惑!”一个医者请教道,众人纷纷将目光聚集在墨顿的身上。
李云更是满怀希冀的看着墨顿,他正是大好年华,却染上如此怪病,又岂能心甘。
墨顿环视四周道:“此病并非是首次发生,在南海一带,有一种职业叫采珠女,这些女子潜入水中,寻找珠蚌采集珍珠,然而随着越是水深的地带,所采集的珍珠却是珍贵,于是就会有不少心细胆大的女子潜入深水之处,寻找更大的珠蚌,采集品相更加的珍珠,久而久之,一些人身上就会出现和李兄一样的病症,当地人称之为潜水症。”
“采珠女多次潜入深水之中,而李兄为了修建桥墩更是屡次潜入河底,这的确有共通之处。”祖名君感叹道。
“好像的确有此事,老夫曾在一本古医书上看到了类似的病症,不过古人并未记载其药方。”孙思邈忽然记起道。
墨顿点头道:“想要治疗病症,就要明白此病是怎么得来的,这就牵涉到墨家墨技。”
“墨家墨技!”一众医者心中一动,他还真的没有听说过,脱离医家体系的病症。
墨顿转向李云道:“不知道李兄还记不记得当初我等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李云不由想起那个改变他一生的时刻,不由会心一笑道:“那是在墨家墨技展上,李某破解了墨家的压井之谜,墨兄信守承诺,支付万贯奖励。”
“不错,既然李兄已经明白了压井之谜,那自然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方可将水从地下压出来,那如此深的河水在头顶上,又岂能没有压力。”墨顿朗声道。
“水压!”李云豁然明白道,“不错,当李某刚入水的时候,并无异状,然而潜入水底之时,就已经感觉到压力从四面而来,难受至极,很快憋不住了,这才不得已上来,然后再次潜入。”
墨顿点了点头道:“问题就在这出水之上,当人体潜入水底之时,身体为了应对外界的水压,自然会在体内产生相应的压力来保持平衡,然而李兄为了多次入水,就迅速的浮出水面,而此时由于李兄快速浮出来人体的压力强,而外界水压骤然消失,没有了水压体外自然就压力弱,体内的压力强,自然而然就…………嘣!”
墨顿说着,双手合拢的手指猛然向张开。
“原来如此!”随着墨顿的口述和手势,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这真的是墨家之病。”一众医者不由感叹道,原来这世间还真的用医家医理解释不通的病症。
“人体最脆弱的乃是耳膜,最先受损的定然是耳膜,如果不出我所料的话,李兄的听力已经大幅度下降了。”墨顿看向李云道。
李云沉重的点了点头,他的症状的确和墨顿丝毫不差。
“还伴随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最严重者不良于行,最后甚至是瘫痪在床。”墨顿凝重道,想到了后世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的传奇经历,竟和李云是如此的相似。
“瘫痪在床,看来李某的病情还未到最严重的时候。”李云开朗道。
不少人不由一叹,李云已经乘坐轮椅了,恐怕距离最严重已经不远了。
“那以墨兄来看,该如何治疗。”祖名君朗声道。
“应该是如何避免日后建桥着重蹈覆辙。”李云道。
墨顿道:“想要避免此病也并非难事,那就是不要太急中水中浮上来,需要每上升一段就停留一会,待身体完全适应了当前的水压之后,再缓慢上浮,如此方可避免此症。”
“至于治疗,其一,就是李兄不可再下水,二来需要静养,剩下的只有孙神医出手调理即可。”墨顿郑重道。
“一切有劳孙神医了。”李云深吸一口气道,一直以来,自己的这个怪病成为了他的心中阴影,如今墨顿解开了病症的原因,反而让他多了几分心安。
“这倒是小事!”孙思邈点头道,今日他倒也打开了眼界。
“田叔,不出意外,工部定然会上书朝廷罢免李兄,那明日就以李兄的事例出一版墨刊,让李兄献身渭水大桥的事例广为人知,不可让李兄不明不白的背了黑锅。”墨顿朝着在一旁偷听良久的田侔道。
“多谢东家!”田侔不由老泪纵横,他环视四周,周围聚集的都乃是大唐年轻一辈的翘楚,李云同样身处其列,但是他的命运最为坎坷,实在是造化弄人,如果墨刊为李云正名,那将是对李云最大的肯定。
一旁的祖名君皱眉道:“可是要在墨刊上为李兄正名,岂不是主动曝光李兄生病之事,定然会在在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天下百姓又岂能愿意让一个身患重病之人督造如此巨大的工程。”
墨顿摆摆手自信道:“放心,一切自然会有我来安排,到时候还需祖兄的鼎力相助。”
祖名君郑重道:“祖某力所能及,在所不辞。”




墨唐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墨莎入学
第二日,一篇墨刊特刊在长安城发行,立即在长安城引起了轰动,只见墨刊特刊的首页赫然是刚刚成型的渭水大桥,和一个坐着轮椅的年轻人。
为了这两幅画,田侔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专门请来了画工最为精湛的墨家紫衣,并连夜雕刻成板,刊印出来。
经过三年的沉淀,紫衣的画工更加臻至完美,简单几笔就将李云和渭水大桥画的极为传神,让人一看都难以忘记。
“渭水大桥还有一年就要完工!而督造渭水大桥的墨家总工竟然得了如此怪病!”
“这可不是墨家,而是墨家相夫氏一脉,听说为了建造渭水大桥,相夫氏一脉可是折损了不少人,现在就连总工也搭进去了。”
“李春之后李云,想当初在墨技展老夫还曾经见过他一面,年纪和墨家子相差无几,本有大好年华,却有如此遭遇。”
“听说李云为了修桥,这才多次潜入河底,最终得了和南海采珠女一样的潜水症,实在让人惋惜。”
“虽然惋惜,可那是渭水大桥,交给一个瘫痪的病人合适么?”
…………………………
长安城的百姓议论纷纷,惋惜者有之,同情者有之,敬佩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反对者也有有之。
一时之间,即将竣工的渭水大桥,和一个瘫痪在轮椅上的总工成为长安城的热门话题,顺便墨家三脉的恩怨情仇也再一次八卦了一遍。
工部之中,工部主事拿着墨刊恭敬的站在工部尚书张亮面前,张亮看着墨刊上的报道,不由眉头一皱道:“看来墨家子蛰伏了三年,已经不甘寂寞了。”
“尚书大人说,这是墨家子的手笔?”工部主事低声道。
“那是自然,相夫氏一脉的李云虽然惊艳绝才,但是做事谨慎四平八稳,这才一直隐藏自己的病情,而墨家子行事天马行空,行事让人捉摸不透,大张旗鼓公开李云的病情正附和墨家子的行事风格。”张亮凝神道。
“这么说来,墨家子想要挟民意来保住李云的总工之位。”工部主事焦急道,如果李云保住了总工的位置,那他的谋划就会毁于一旦。
其实他早就已经发现了李云的病情,然而之前李云对于建造渭水大桥了如指掌,他就是强行接管也无法完工,反而坏事了要承担责任,如今渭水大桥的主体工程已经大致建成,他这才积极挤兑李云,准备摘桃子,可惜被墨家子破坏了。
“民意又如何,那可是长安城北方的门户,又岂能任用一个重病缠身之人,而且墨刊上也承认了李云这个病并无良药,只能休养,几乎不能再上桥了,如何还能督造渭水大桥。”张亮冷哼道。
真正让张亮在意渭水大桥的则是其修建桥梁所需要的巨额钢材,如今渭水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采用的都是墨家村最为先进的第三代钢材,而填充桥面的钢材则不然,用其他作坊生产的第二代钢材虽然效果欠佳,但是同样可用,如此一来,左右渭水大桥采购权的工部将会拥有巨大的利益。
“既然墨家自爆家丑,那就不要怪工部了,立即给陛下上书,请求替换渭水大桥总工。”张亮大手一挥道。
“是,大人!”工部主事躬身应道。
与此同时,工部弹劾李云之时,墨顿同样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因为今天是他要送女儿墨莎去幼儿园的日子。
“不去幼儿园好不好,呜呜呜!”一连串的抽泣声传入墨顿的耳朵,让墨顿仰头向天,满脸无奈。
“父亲,你还不劝劝母亲!”墨莎努力的挣开长乐公主的怀抱,向父亲求救道,今日乃是她上幼儿园日子,她还没有哭,倒是长乐公主搂着她眼泪不止。
“你可是长公主殿下,要是让人看到影响多不好?”墨顿劝道。
长乐公主双眼通红道:“那又如何,三年间,墨莎可是日日夜夜都陪着为娘,如今突然要分开,为娘又怎么舍得。”
“乖,等我放学了,就会回家陪你的。”墨莎奶声奶气的劝道。
眼看着其他小朋友都已经入学了,墨顿和墨莎这才安抚好长乐公主,携手走向幼儿园大门。
“少爷,夫人,小小姐!”紫衣和公孙月看到墨顿三人前来,眼睛一亮连忙迎了上来。
三年的时光,紫衣已经成年,越发的落落大方,而公孙月经常和孩子打交道,更是平添的几分母爱,有着异样的魅力。
“紫衣阿姨,公孙阿姨!”墨莎落落大方道。
墨顿满意的看着幼儿园的一切,点头道:“这三年你们做的不错!”
紫衣二人在墨家村开办了幼儿园,可谓是极为成功,经过三年的成长,幼儿园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是墨家村三岁以上的稚童,都选择上幼儿园,而且幼儿园教出来的孩子,和在家中散养的孩子在教养和行为上简直是天差地别,这更让幼儿教育大受欢迎。
紫衣和公孙月开办的幼儿园专门开在墨府所在的坊市,大都是达贵官人,一经开办,其生源自然是源源不断。
“多谢少爷的肯定。”紫衣闻言顿时笑容道。
“好了,以后墨莎就交给你们了。”墨顿挥手道。
公孙月傲然道:“少爷放心!”
她们开办幼儿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今日墨莎的入学,自然会做得尽善尽美。
“金沙郡主果然聪慧过人,竟然如此懂事,可不比我家的那小子,一直哭闹!”送完墨莎入学之后,一众邻居熟络的和墨顿打着招呼。
“刚刚入学都是如此,过几天小朋友熟悉之后,将会好的。”墨顿一一回应道。
墨顿走了好远之后,只见不少的妇女都向丈夫抱怨道:“都怪你,孩子才三岁,上什么学呀!”
丈夫冷哼道:“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没有看墨家子和长公主都将女儿送了过去,以墨家子的宠爱女儿的性格,上幼儿园没有好处怎么可能舍得,再说,就算给孩子找一个玩伴,日后孩子和金沙郡主熟识,那也是好处多多,要是我们的儿子和金沙郡主青梅竹马,长大后…………。”
贵妇顿时眼睛一亮,这才不再反对进学,忽然想起自己丈夫看向公孙月的神情,不由冷哼道:“日后孩子我来接送,你以后就不用来了!”
而在墨家的马车上,长乐公主却说着同样的话。
“啊!”墨顿不由讶然道。
“你没有看公诉月看你的眼神?哼!”长乐公主不悦道。
墨顿不由苦笑,没有想到后世之中,女子不允许丈夫去接孩子的事情竟然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铁安,掉头去皇宫!”墨顿忽然吩咐道。
“是!少爷!”铁安应声道。
长乐公主讶然道:“去皇宫干嘛?”
“今日乃是工部弹劾李云,为夫自然要为其助阵,正好今日墨莎进学,为夫进宫面圣,你进宫陪陪皇后,岂不是美哉。”墨顿嘿嘿一笑道。
长乐公主不由白了墨顿一眼,却不得不承认,没有孩子在身边,整个人的确是轻松了很多。
马车一路前行,很快到达了皇宫,墨顿跨步迈入皇城,不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大唐,我墨顿又回来了!”墨顿心中昂然道。
:。:




墨唐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
太极殿中,百官云集,如今大唐四海升平,朝堂的财政日渐富裕,可谓是喜报连连,这三年可以说是李世民最为惬意的三年时光。
这让他轻松的同时,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眼神不由自主的朝着最后方的墨顿飘去,然而墨顿沉默不语,这让李世民不禁微微失望,不禁怀念起当初那个不断折腾的墨家子来,那个时候,虽然他对不停折腾的墨家子又爱又恨,可是却过得异常充实。
“回陛下,如今从汉口长江南岸直通岭南的砖路已经全部修完,至此北上太原,南下岭南已经全线贯通,还请陛下检验!”太极殿下,工部尚书张亮一脸傲然道。
这三年时间,同样也工部最为闪光的三年,随着大唐财政好转,拨付给工部的钱财也是水涨船高,在大量的钱财支持下,一条条砖路铺设而来,各项工程纷纷立项,工部的成绩极为喜人,而作为工部尚书的张亮自然也水涨船高,地位超然,成为朝堂之中炙手可热的红人,屡受李世民的嘉奖。
而且南北砖路畅通,更是和陇海线形成在大唐形成十字形交通,所起的作用可以说催化剂一般,瞬间让大唐交通畅通无阻,商旅不绝,可以预想,今年大唐的赋税定然会再次攀高。
“恭喜陛下!至此,我大唐南北贯通,东西便利,天下一家,实乃是盛世之景呀!”宋国公萧瑀一脸喜色道。
南北砖路的修通,对于江南来说好处颇多,这三年的时间,南方仗着自己优越的自然条件,积极推行江南大开发,夏季运水果,冬季运蔬菜,再加上柔佛水稻推广,和水利作坊的普及,这几年江南之地赚得钵满盆溢,发展日新月异,赋税连年暴增,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当初墨顿所设想的江南大开发的前景几乎都已经实现。
这让宋国公萧瑀的地位在朝堂中更加举足轻重,更是成为江南世家的追捧,成为并不逊色于张亮的存在,至于,其他朝臣相比于其他二人可是逊色良多,再加上墨顿的三年蛰伏,更让二人如日中天。
“好,正是有诸卿共同努力,才有我大唐如此景象,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朕替天下百姓多谢诸位爱卿。”李世民心花怒放道,三年的国泰民安,让大唐的繁荣有目共睹,李世民自然也看在眼中,却让他颇为自豪,可惜李渊已经过世,否则定然让父亲看到这一景象。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乃陛下英明领导之功!”群臣纷纷恭贺道,霎时间,整个朝堂君臣相济,一片和谐。
“启禀陛下,臣还有一事想要陛下圣裁。”工部尚书张亮再次躬身道。
“哦!爱卿尽管明言!”李世民心情畅快,大手一挥道。
“在长安城周围,也有一个堪比南北砖路的超级工程,那就是渭水大桥,渭水大桥乃是长安城的北方门户,地位无可替代,靡费颇多,不可有丝毫的马虎,然而天妒英才,渭水大桥的总工李云身患重病,实在不宜再担此重任,还请陛下另选贤能。”朝堂之中,工部尚书张亮躬身道,同时拿出一叠墨刊,分发给众臣观看。
“总工李云。”
“李春之后,李云!”
“墨家相夫氏一脉的李云。”
1...322323324325326...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