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随着渭水大桥有条不紊的复工,关于相夫氏一脉李云和算学一脉的祖名君互为知己的故事在大唐广为流传。
一个是天妒英才,身患怪病却坚持相夫氏一脉的梦想,一个是算学一脉的精英,抛物线的开创者,其算学的学问为渭水大桥修建可谓是居功至伟,而在李云不利行走之后,毅然挑起大梁。
“李兄,以我看此处的承重应该不用再加固,已经足够承重了,这一点,你大可相信小弟,以小弟的算学绝对不会算错了。”祖名君指着面前的图纸,自信道,在算学一道,他自认为无人出其左右。
然而轮椅上的李云却微微摇头道:“祖兄的算学,李某自然信得过,然而祖兄却只计算到了承重,水流、桥身下沉等因素,却忘记了还有一种因素对大桥的影响极大,那就是风力!”
“风力!”祖名君皱眉道,“一点点小风也能对如此大桥有影响。”
“一点点风!”李云摇头苦笑道:“祖兄是没有到过海边,每到夏秋的时候,沿海地带都会掀起飓风,摧房毁屋常有之事,关中之地虽然风力较小,但是也不能排除龙卷风和短时间的超级大风,一旦强风吹拂过桥面,就会在桥面上下形成风涡,犹如水底暗流漩涡一般。”
祖名君眉头一皱,道:风力虽强,应该不可能将如此重的大桥吹倒吧!千古以来,只听说过洪水冲垮大桥,从未听说过风将大桥吹倒的案例。”
李云苦笑道:“那是因为千百年来的大桥都是拱桥,全靠自身的拱形支撑重量,而渭水大桥乃是首屈一指的悬索桥,其一半的重量是需要粗大的悬索支撑,并没有石拱桥那样的重力,一旦遇到了狂风持续吹,形成风力和桥面的共振,李某将其称之为涡振,涡振一起就会引起桥面颠簸,轻则桥面抖动,重则,桥毁人亡。”
李云说完,用力的朝着旁边的渭水大桥的模型吹气,果然只见模型的桥面竟然在风中晃动起来。
“共振!”祖名君心中一顿,他自然知道共振,此乃墨家子的首次提出,但是已经得到了百家的认可。
“墨家学问,果然名不虚传,李兄更是让祖某佩服呀!”祖名君叹息道。
李云晒然道:“侥幸而已,如果不是这一次因为墨兄得知了自己的病因,从而悟出了一些水压气压的道理,恐怕今日李某也难以将造桥之术融化贯通。”
“恭喜李兄,终成一家之言。”祖名君恭贺道。
“这些也多谢祖家的相助。”李云郑重感谢道,二人相视一眼,不由同时哈哈大笑,顿时心生有此知己,此生无憾的感觉。
随后二人一个化身为头和眼,一个化身为手和脚,有时也为学术争吵的面红耳赤,也为建桥精诚合作。
知己难寻,此乃天下人的公认,否则高山流水的故事广为流传,如今有一个大唐般的伯牙子期在眼前怎能不让人惊叹,而且李云和祖名君的传奇经历,并不逊色于伯牙子期的故事,渭水大桥也同样不比高山流水差。
更有长安百姓不惜长途跋涉,前往渭水河边去看正在修建的渭水大桥,当看到雄伟的大桥无不为之惊叹,当看到渭水大桥边那高高耸立的五层高楼,无不肃然起敬。
一时之间,墨家相夫氏一脉的名望时隔千年,再一次在大唐声名赫赫。
江南之地。
杨思齐一身墨服,在其身后跟随者众多弟子,墨家三脉之中,相里氏一脉的墨家村如日中天,相夫氏一脉因为渭水大桥而扬名天下,而唯独邓陵氏一脉只剩他独木难支。
为了让邓陵氏一脉发扬光大,不比其他两脉相差太远,于是杨思齐就开始广收弟子,一时之间,邓陵氏一脉在江南可谓是风光无限,弟子云集。
“师父果然厉害,一出手就为江南解决如此难题。”邓陵氏一脉大弟子邓龙奉承道,邓龙乃是江南庶族地主的子弟,对墨技十分的喜欢,江南大开发刚一开始,就主动拜杨思齐为弟子,成为邓陵氏一脉的大弟子。
杨思齐傲然道:“要论修桥之术,相夫氏一脉当世第一,要论机械之术,墨家村独步天下,而要论机关之术,我邓陵氏一脉从未服过谁,就算是现在满大唐建造银库的公输家也同样如此。”
“有师傅在,我邓陵氏一脉定然大兴。”邓龙等一众子弟朗声道。
“那是自然,墨家三脉千年以来一直都是不分伯仲,我邓陵氏一脉又岂能让其他两脉专美于前。”杨思齐豪气大发。
“邓陵氏一脉传承千年,自然不凡,此刻却和其他两脉也有不少差距,眼下有个机会,却可以让邓陵氏一脉一举超过其他两脉,不知师父有没有兴趣。”二弟子肖登奎郑重道。
“一举超过其他两脉,师弟未免太过心急了,如今相里氏一脉有墨家村这个庞然大物,更有墨家子这个天纵之才,相夫氏一脉主持渭水大桥,李春之后李云名震天下,而邓陵氏一脉,全靠师父一力支撑,我等尚未出师,谈何超越其他两脉。”邓龙眉头一皱道。
他乃是庶族地主,在江南地位地下,而肖登奎乃是江南世家肖家之人,二人常常因为观点不和而争执。
肖登奎冷笑道:“大师兄,小弟可未妄言,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错过,我邓陵氏一脉将会遗憾终生,再无出头之日。”
“千载难逢?你且说说!”杨思齐心中一动道。
“那就是我邓陵氏一脉代替墨家村,主导江南大开发。”肖登奎语出惊人道。
:。:





墨唐 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守闾者不内
“主导江南大开发!”
顿时整个邓陵氏一脉不由呼吸一滞,江南大开发乃是何等弘大的场面,三年的时间,江南大开发的威力已经初步显现,当初墨家子为江南大开发的设想全部应验,江南发展一日千里,
他们身处江南之地,更能看能清楚地感受到江南日新月异的变化,任谁都知道江南大开发的庞大的利益。
“这怎么可能?且不说墨家村愿不愿意,就是江南世家又岂能愿意舍弃墨家村而选择我邓陵氏一脉。”邓龙不敢置信道。
“大师兄,我看你是一心埋头墨技,却从未关注时事,你难道没有发现整个江南之地已经潜流暗动么?墨家村过于贪婪,已经惹了众怒,百姓不满,世家排挤,商人怨恨。”肖登奎大手一挥道。
邓龙顿时怒不可歇道:“这是忘恩负义,三年前,江南是何等的贫困,若非墨家村提供种子,技术,治理血吸虫病,何来江南的今天,如今江南初现繁荣,血吸虫病已经得到了控制,尔等这就准备过河拆桥?”
“就因为墨家出了力,所以墨家就可以拿走大头,留给我们喝西北风么?”肖登奎冷笑道。
邓龙讽刺道:“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利益,墨家子有了投入,自然会有相应的回报,江南得到的好处无人吭声,如今墨家村有了收益恐怕就有人眼红了。”
肖登奎毫不掩饰道:“墨家子曾言,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世家之中也同样如此,江南大开发的红利,乃是我江南百姓享有,而不是供养墨家村,否则宁愿鸡飞蛋打,谁也别想得到。”
邓龙冷笑道:“依我看是,江南世家享有吧!普通百姓又岂能争得过世家们,而且尔等也不愿意放弃江南大开发的红利,否则也不会鼓动邓陵氏一脉自立。”
肖登奎郑重的向杨思齐行礼道:“师父,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如此,世家亦如此,而百家同样如此,此乃我邓陵氏一脉发展壮大的大好机会,甚至有朝一日,由我邓陵氏一脉主掌墨家也未尝不可。”
杨思齐不由呼吸一滞,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真正的墨家巨子,否则当初也不会亲自前往长安城和墨家子竞争墨家巨子之位。
而如今虽然没有人自称墨家巨子,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墨家的确是墨家子在主导,相夫氏一脉之所以有如此声势,还不是墨家子为其构思的渭水大桥。
虽然邓陵氏一脉如今发展势头不俗,但是任谁都知道若不是墨家子不计前嫌,让杨思齐代替墨家村在江南施展墨技,杨思齐恐怕现在依旧孤掌难鸣。
“未尝不可?我邓陵氏一脉可是靠着墨家子才有今天,如今我等突然要忘恩负义,想要取代墨家村主导江南大开发,要是传出去,恐怕会被天下人耻笑的。”邓龙怒声道。
不少邓陵氏一脉的墨家子弟纷纷点头,墨家理念最为公平,对于信义极为看重。自然对取代墨家村心有抵触。
肖登奎反驳道:“我邓陵氏一脉本就起源于战国楚国,我等的根基本就在江南之地。这江南之地本就应该是我邓陵氏一脉的大兴之地,只不过是被墨家子抢先一步而已,如今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
“物归原主,简直是笑话,我邓陵氏一脉的确是出身于江南,然而江南大开发却是墨家子提出来的,这无法否认,我等若是窃取墨家子的成果,此乃极为可耻的。”邓龙怫然道。
“什么是窃取,是江南百姓不欢迎墨家村,又不是我们将墨家村赶走的,一旦墨家村走了,那江南自然是我邓陵氏一脉的囊中之物,天授不取,必遭天谴。”肖登奎继续鼓动道。
“依我看不是江南百姓不欢迎墨家村,而是江南世家不欢迎墨家村吧!想要抢夺墨家村的利益。却又担心墨家村走了之后,江南大开发功亏一篑,这才找到我邓陵氏一脉的吧!”杨思齐淡然道。
肖登奎不由一顿,脸色尴尬道:“也不全是如此,而是这次江南大开发,全靠师傅一人出力,这也是师傅应得的。”
杨思齐淡淡道:“墨家刚刚复兴,根本经不起内讧了,所以想让邓陵氏一脉来攻击墨家村,我劝江南世家还是省了这份心吧!邓陵氏一脉不可能做破坏墨家复兴之事。”
“可是,这可是我邓陵氏一脉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肖登奎继续劝道。
杨思齐继续道:“为师并没有放弃这个机会,江南世家逼着墨家村退出江南的时候,邓陵氏一脉可以继续为江南提供墨技。”
“那太好了!”肖登奎惊喜道。
“不过为师有几个条件。”杨思齐话语一转道。
肖登奎拍着胸口道:“师父但说无妨。”
第一,此事不能和邓陵氏一脉有丝毫的瓜葛,江南世家不可借助墨家村和邓陵氏一脉的恩怨挑事。”杨思齐正色道。
“这个好办,师父有什么条件尽管说,徒儿定然会一并转达。”肖登奎一咬牙道。
“第二,不能亏待墨家村,墨家子毕竟对邓陵氏一脉有恩,此次墨家村退出江南,自身利益不可受损,否则江南既要失去墨家村,又会失去邓陵氏一脉。”杨思齐坚定道。
肖登奎不由脸色一黑,如果墨家两脉接连离去,那所谓的江南大开发将会成为一场笑话。
“其三,为师一生只有一败,那就是败在了墨家子之手,邓陵氏一脉只能保证现有的墨技顺利运转,至于未来墨家子的墨技,为师可未必有把握胜过,这一点江南还需考虑清楚,一旦逼走墨家村,得到了不外乎眼前的利益,而失去的将是江南长远利益。”杨思齐坦诚道。要论墨技,他对于墨家子那是自愧不如,这一点提前说明,否则日后江南发展落后,江南世家可别怪罪了他的头上。
“师父何必扬墨家子威风,灭自己志气。”肖登奎眉头一皱道。
杨思齐大手一挥道:“这一点无需多言,你只需要传达即可。”
“是,徒儿明白!”肖登奎郑重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肖登奎离去之后,邓龙这才皱着眉头道:“师父,我等助纣为虐,是否太不仁义了。”
杨思齐摇头道:“世家贪婪,注定会和墨家村决裂,并非你我能够左右,墨家相助邓陵氏一脉,就是希望汲取五姓七望围剿的教训,如今却果不其然,江南世家果然是一丘之貉,为师如此之做,相信墨家子定然能够理解。”
很快,江南各地纷纷爆出和墨家村的矛盾,东到松江府的租地农户织女,南到岭南的果农,江南各地的作坊和墨家产品的矛盾几乎在同一时间爆发。
墨家村在江南的布局顿时陷入了困境,几乎被排挤出江南,一时之间,天下皆叹:守闾者不内也。”
:。:




墨唐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南北合流
“守闾者不内也!此话应该是追溯到当年墨子和先祖的恩怨之中。”
长安城中,公输鸿仰天长叹道,下面一众公输家子弟仔细聆听,这几年间,公输家同样发展颇为迅速,可谓是人才济济。
“想当初,宋楚大战,先祖公输班相助楚国,制作攻城武器,而墨子相助宋国,制造守城武器,随即,墨子自身出使楚国,在朝堂之中和先祖公输班演练攻伐之术,先祖惜败,最终楚国决定放弃攻打宋国。”
“这么说来,墨子可谓是宋国的大恩人呀!”公输浩感叹道。
公输鸿点头道:“的确如此,然而事情却让人心寒,墨子从楚国归来,路过宋国之时,不巧天降大雨,就来到了一处闾巷避雨,然而守闾者竟然拒绝让墨子进入闾巷避雨,墨子为宋国立下如此大功,却连一处遮风挡雨的之处都没有得到,如此待遇乃是何等的讽刺。”
一众公输家子弟不禁默然,公输家虽然和墨家并不对付,然而对于墨子却保留敬意,看到墨子如此待遇,不禁一阵感叹。
“然而时隔千年,守闾者不内的故事再一次重演,三年前,墨家子提出江南大开发,并为江南提供种子,墨技,治理血吸虫病,可以说墨家子为江南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如今却又被赶出江南,这岂不是再一次被拒之闾外,连最后遮风挡雨的地方也没有了,这和墨子遭遇何其相似。”公输鸿不禁感叹道。
“墨家子!”对于墨家子,一众公输家子弟可是又爱又恨,一方面,墨家子雄才大略,墨家绝技让公输家心服口服,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墨家子在,而墨家村就始终压了公输家一头。
“一个是墨子,一个是千年之后的墨家子,其经历竟然如此重合,简直就是天意。”公输浩叹息道。
“这么说来,墨家村岂不是又陷入了背腹受敌的窘况!”公输轮大喜道。
公输鸿摇头道:“不,墨家村的处境将会更糟,如今墨家失去了江南,五姓七望在中原虎视眈眈,至今双方水火不容,在此之前,墨家还有西域这道线,而如今西域不稳,高昌桀骜不驯,截断了大唐丝绸之路,再加上毛乌素沙漠的不断投入,墨家村的处境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险恶。”
公输鸿说完,顿时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墨家和公输家同属于百家,而甚至墨家还要稍胜于公输家一筹,更有墨家子这等惊艳绝才的人物,如今连墨家子和墨家村都无能逃脱世家们的算计,而他公输家又将会何去何从。
墨府中!
“墨兄,对不住了,这一次柴家也无能为力了,并非是小弟落井下石,而是高昌欺人太甚,夜郎自大自认为是西域大国,又在吐蕃和西突厥的挑拨下,竟然枉顾协议,私自向来往的胡商和唐商征收高额税宽,如今高昌已经和大唐交恶,就连朝廷派遣的使节也已经从高昌撤回。”柴令武一脸歉意,登门解释道。
墨顿摆摆手道:“无妨,三年前,柴兄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已经令墨某心生感激,此乃高昌之过,不可抗力因素,墨某又岂能会不识好歹。”
“多谢墨兄体谅!来年平定高昌之后,柴某还和墨兄合作。”柴令武松了口气,抱拳道。
最近三年,他利用墨家村的精品货物,西域诸国可谓是大发横财,尤其是青龙真药的疗效,更是让柴家商队在西域横行无阻,无往而不利,获取不菲的利益,而他自然不愿意交恶墨顿。
而且他也不认为高昌胆敢一直挑衅大唐,朝堂之中不少将军已经气急败坏了,一个个嚷着要出兵灭了高昌,柴家更是极力鼓动出兵,如果高昌再不识趣,恐怕免不了一场刀兵之祸。
“墨兄告辞!”柴令武点了点头,起身准备离开。
“小弟送送柴兄!”墨顿起身相送道。
“墨兄小心,江南此事颇有蹊跷,据说,五姓七望已经和江南世家达成协议,共同对付墨家。”墨顿将柴令武送到门外,柴令武突然小声道。
墨顿身形一顿,不显痕迹的向柴令武拱手表示感谢,这才转身回去。
“五姓七望、江南世家!”
书房之中,墨顿心中一叹,他原本以为有着江南大开发的利益,江南世家怎么也会等到江南大开发成功之后,再抛弃墨家村,然而却没有想到江南世家竟然如此鼠目寸光,这才短短三年,江南大开发初见成效,江南世家竟然已经忍不住心中的贪婪,想要独吞江南利益。
“世家果然是天下的毒瘤,贪婪愚昧,鼠目寸光,乃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障碍。”墨顿深吸一口气,这一次,他彻底的认清了世家的嘴脸。
“媚娘!”墨顿伸手一招,一直侯在一旁的武媚娘立即上前。
“师傅有何吩咐!”武媚娘英眉一挑道。
“立即传令给江南的墨家子弟,以最短的时间撤出江南,变卖江南的产业。”墨顿决然道。
“啊!”武媚娘不由一惊,不敢相信的看着师傅,如此一来,墨家村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师父难道就如此轻易的放弃,向世家低头么?”武媚娘不解道,这可不是墨顿一贯的作风。
墨顿摇头道:“墨家最为重要的乃是名声,江南百姓认为墨家占据过多的利益,心神不满,如果墨家强留,只会让墨家名声败坏殆尽,一旦墨家撤出,世家的定然会膨胀,让江南百姓见到世家的贪婪,到时候江南的百姓将会怀念墨家何等的仁义,那时将会是墨家重归江南之时。”
“那也不必全部变卖墨家的产业吧!”武媚娘有些心疼道。
墨顿摇头道:“一旦墨家子弟撤出江南,这些已经没有用了,不过江南世家想要全盘接管墨家村的利益,也是痴人说梦,这次墨家变卖产业,能拆分的全部拆分,哪怕赔钱,也要扶持一大批江南庶族。”
墨顿心中冷哼,墨家村虽然撤出了江南,但是并不是不可以给江南世家制造麻烦,培养一大批江南庶族地主,随着庶族地主的崛起,定然会威胁江南世家的利益,那才是江南世家真正的对手。
“是!师傅!”武媚娘郑重道,她知道这一次师父是动了真怒,哪怕是赔本也要摆江南世家一道。
:。:




墨唐 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四面楚歌
“诸位告辞!”松江府,墨五向桑农拱手告辞道。
桑农的心中不由颇为复杂,棉花在松江府普及之后,的确是为松江府立下了不少功劳,种植棉花之后桑农的收入成倍增长,然而人心不足蛇吞象,墨家收购棉花的价格虽然不菲,但是经过织女纺织后的白叠子价格却是相差太多,在有心人的挑拨下,大批桑农心生不满,而且他们已经掌控了足量的棉花种子,再加上自己是地头蛇,墨家是外人,自认为已经可以摆脱墨家的时候了。
“墨先生乃是好人,三年内我松江府人人获利,如今却被我们挤走,是我们对不起他啊!”桑农老者一脸惭愧道。
一个年轻人冷哼道:“我们对墨家已经仁至义尽了,棉花是松江府中的,白叠子是松江府织的,凭什么赚的钱大半都被墨家拿走。”
“你们怎么不想想种子是谁的,若是没有墨家子带来种子,带来种植棉花的技术,或者是墨家子不来松江府,同样可以再造一个松江府,尔等不感恩不说,竟然还恩将仇报,跟着张老爷挤兑走墨五先生。”桑农老者气急道。
“什么恩将仇报,那是墨家吝啬,张老爷说了,只要赶走墨家,今年的棉花他多处三成的价格收购。”年轻人冷哼道。
张老爷乃是松江府最大的地主,家中有人在朝中做官,乃是这次挤兑墨家的主力,为了挤走墨家可谓是下了大价钱。
“墨家仁义,世家不可靠,将来有你们后悔的时候。”桑农老者恨铁不成钢道,然而可惜人微言轻,所有人都被张老爷的高价收购所吸引,根本没有人愿意听桑农老者的劝解。
“墨家竟然摆了老子一道。”张老爷气急败坏道。
听到墨五离去的消息之后,原本得逞的张老爷却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白叠子作坊。
墨五在临走的时候,直接将白叠子作坊拆分成数份,卖给了一众小地主,他原本以为只有自己有实力吃下墨家的白叠子作坊,而且出价极为公道,整个松江府除了他没有能够出得起价格,自认为墨家不会拒绝。
却没有想到墨五宁愿少卖钱,也要将白叠子作坊拆分,卖给了好几家松江府的小地主,经过墨家的三年的经验,如今任谁都知道棉花用途极大,只要能够得到白叠子作坊,定然是稳赚不赔,一个个小地主顿时欣喜若狂,而且墨家拆分过后的白叠子作坊他们也能吃下,当下一个个毫不犹豫的下手。
这些小地主也是当地的实权派,虽然张老爷一家独大,但是几家联合起来,张老爷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威逼利诱也只获得最大的一份份额罢了。
除了白叠子作坊之外,墨家的商队,冷藏运输车辆,各个市场也纷纷被拆分,整个江南几乎掀起了财富狂欢,纷纷瓜分墨家退出留下的庞大市场。
两湖之地。
墨五看着自己呆了三年的两湖之地,这三年内,他竭尽全力,率领医家终于将两湖之地的血吸虫病得到了遏制。
“这一次,是两湖之地对不起墨五先生。墨五先生离去,乃是整个江南的损失。”一个江南医者满脸愧疚道。
如果是其他地方对墨家颇有怨言,然而墨家对两湖之地只有恩情,经过三年的时间,两湖之地血吸虫病疫区缩减了一半,知道了得病的原因,下水之人大大减少,新增的血吸虫病患者断崖式下降,笼罩两湖之地千年阴云的蛊病终于消散。
1...324325326327328...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