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波西米亚国王因为立陶宛大公亚历山大的关系,转变态度,会带着小弟支持马林。而普法尔茨选帝侯,也被马林收买了。
这样一来,马林还需要收买的,大概就是那自成体系的9个公国了。其中,克里弗公国是自己的盟友,不用收买。格德司公国虽然不靠谱,但暂时也是盟友。所以,马林需要收买的。其实就是剩下的7个公国。
另外,对于那75家帝国城市,马林倒是不用担心。要是换成以前,马林也许会担心。但是,自从抱上了吕贝克的大腿以后,这些帝国城市,就容易沟通了。因为,这75家帝国城市,个个都是靠商业起家的。既然要搞商业,肯定离不开汉萨同盟的支持。所以,对于盟主吕贝克,这些帝国城市都要给面子。就算有不开眼的,也不会多,大部分都要给吕贝克的面子。
不但如此,即使是那些领主们,很多也欠着汉萨同盟的钱。吕贝克提出的意见,只要不侵犯到他们本身的利益,他们也不敢轻易反驳。
所以说,马林选择和吕贝克结盟,的确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至少,帝国议会上,那些个帝国城市,就不会为难他了。
不过,让马林感到惊讶的一点是——汉萨同盟副盟主汉堡,居然不是帝国城市
但想了一想后,马林也就理解了。为啥呢?吕贝克势力再大,主要也就针对那些帝国城市,和部分欠了汉萨同盟钱的贵族。但是,帝国城市总数才75个。而帝国议会的席位是330个。
也就是说,帝国议会中,帝国城市是占少数的,无法左右大局。只有那七大选帝侯,组成同盟,才能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汉堡城想加入帝国议会,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呢。
来到沃尔姆斯城后,马林见到了吕贝克大议长塔格法赫特和汉堡大议长海森伯格。这一次,吕贝克和汉堡来参加帝国会议,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是让大家承认吕贝克和汉堡对荷尔斯泰因公国的实际占领;第二就是,让汉堡加入帝国议会,成为拥有投票权的帝国城市。
马林想要求吕贝克帮忙说服那些帝国城市,但吕贝克反过来也求到马林头上。吕贝克求马林什么呢?原来,吕贝克是想让马林作为中间人,介绍他们和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搭上关系。
长期以来,靠着经济手段,吕贝克虽然在帝国议会中把持帝国城市和部分想要借钱的贵族。但是,得到的票数,始终不能过半。因此,吕贝克认为,需要找一个同盟,票数比较多的那种。
原本,吕贝克是想和七大选帝侯接触的。因为,这七大选帝侯组成的同盟,票数是超过了半数的。若是能和他们结盟,吕贝克在帝国会议上的发言权,那就非常大了。
但是,七大选帝侯认为,吕贝克领导的汉萨同盟,在经济上本来就已经很强大了。若是再获得政治上的话语权,将会成为不亚于选帝侯的超强势力。所以,七大选帝侯达成了一致,那就是——绝不同意和吕贝克合作,并保持对汉萨同盟政治上的压制。
无奈之下,吕贝克才想到了同样和七大选帝侯不对付的奥地利。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麾下,可是拥有很多选票的。不提奥地利和勃艮第众领主的选票,士瓦本同盟的票数,也是很多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对丹麦发动战争时,吕贝克和汉堡,愿意和马林结盟的原因。
要是马林没有利用价值,吕贝克和丹麦才不会理会马林。这不,来到沃尔姆斯后,吕贝克和汉堡的两个大议长,要马林帮忙把他们引荐给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以和奥地利达成政治上的同盟。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那些选帝侯不一样,身为皇帝,天生和诸侯们就是对立的。神圣罗马帝国之所以出现75个独立于诸侯之外的帝国城市,就是历任皇帝支持下出现的。而这些城市,原本都是各家诸侯的摇钱树。但在皇帝的支持下,他们脱离个各家诸侯的控制,也受到诸侯们的敌视。
因此,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那些帝国城市,都是和诸侯们站在对立面的。之前,汉萨同盟忙着做生意,没有在意政治上的诉求。
但是,这一次,吕贝克需要合法地占有荷尔斯泰因公国的东半部地区。而汉堡要求成为帝国城市,同时也需要合法地占有荷尔斯泰因公国西半部地区。这样,他们就必须获得盟友。而票数多,而又愿意寻找伙伴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成了汉萨同盟的首选。
另外,马林的盟友克里弗公国和格德司公国,也是吕贝克和汉堡想要拉拢的对象。尤其是克里弗公爵约翰,不但是克里弗公爵,还是马克伯爵,拥有两张议会票。而且,马林自己也是帝国议会成员呢,拥有一张票。所以,马林和汉萨同盟之间,其实是互惠互利的利益同盟关系
第223章 好多的约翰、威廉和查理
马林还有很多地方要求到吕贝克和汉堡头上,于是,自然带着塔格法赫特和海森伯格两位大议长,去了皇帝的行辕,拜访了赶过来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说起来也是苦逼,身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并没有东方皇帝那么有权威。在帝国会议召开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仅仅只是代表奥地利一方势力的龙头而已。主持会议的,是美因茨大选帝侯。当然,皇帝也是列位主席台的,当一个吉祥物。
不过,即使不是有实权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实力还是很雄厚的。不说奥地利本身和盟友士瓦本同盟加起来有几十张表决票,另外,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儿子菲利普王子,一个人就掌握了很多选票。
因为,菲利普王子不但是勃艮第公爵,同时还是荷兰伯爵佛兰德伯爵布拉班特公爵卢森堡公爵鲁西永伯爵等,一个人就拥有好几张表决票,堪称刷票机。
反正,帝国会议上投票时,别人都是攥着一张票去投票的,而菲利普王子是抓着一把票去投的
好在,菲利普王子虽然不孝顺,薄情寡义,但还是个聪明人,知道和父亲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领导的哈布斯堡家族,成为刷票能力最强的家族。当然,在七大选帝侯组成的联盟面前,那点票数又算不上啥了。
要知道,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算上奥地利的一帮贵族,自己的儿子,以及士瓦本同盟,也不过才能搞到65张选票左右。而七大选帝侯,但是三大宗教诸侯,就领衔120张宗教选票。这都还没算世俗选帝侯和他们的一帮小弟呢。
所以,在帝国议会中,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拼票,是拼不过七大选帝侯组成的刷票团的。
当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所以总是被诸侯们阻击,也是因为这货年轻时,表露出了想学习法国,取消诸侯自治权,想搞中央集权的想法。
这个想法,无疑是非常损害诸侯们的利益的。所以,原本并不团结的七大选帝侯,为了遏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中央集权的想法,开始处处与之作对。
就连马林这个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曾经的打手,也因为自家老大想搞中央集权的野心,一开始就受到了大部分诸侯的排挤和敌视。换做其他皇帝,比如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他爹腓特烈三世,就没有像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这样被集体排挤。因为,腓特烈三世压根就没把自己当成过皇帝,而是埋头扩大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盘,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大的诸侯。所以,诸侯们也不排斥他。
但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年轻时,非常羡慕法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曾表示想要打压诸侯,在德意志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诸侯。
消息传出去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顿时成了全德意志诸侯的敌人。即便年长了,不再年轻了,诸侯们也不曾放弃对他的警惕。当初第一次意大利战争,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向帝国议会请求开征战争税,以防止法国人在意大利做大。诸侯们虽然知道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说得对。但是,在他们心里,防止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做大,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诸侯们宁可看着法国人在意大利做大,也不愿意看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作为盟主的反法同盟军队获胜。
因为,若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领导的盟军打败了法军,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名望会大增,有助于其扩大在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并可能促成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搞他的中央集权大业。而这,是诸侯们绝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尽管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特地跑到沃尔姆斯帝国会议上去寻求帮助,但诸侯们就是不理他,导致神罗的军队行动迟缓,没有和意大利军队一起行动,也失去了打败查理八世的机会。
当然,在马林穿越了后,这个结果改变了。马林利用法军半夜看不清的弱点,组织了夜袭,大败法**队,吓跑了查理八世。
而因为马林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部将,所以,马林的胜利,给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也带来了名望,还因为俘虏的赎金,给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带来的大量的金钱。这对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中央集权大业是有帮助的。
因此,马林作为皇帝的走狗,之前自然受到了诸侯们的敌视。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马林虽然还站在皇帝一方,自己却不在亲自领兵磅皇帝打仗了,只是派了弗伦茨贝格带了两个方阵去味皇帝效力。
因此,大家后来怼马林的态度有所缓和。毕竟,马林越来越像一个诸侯了,而不是一个皇帝的鹰犬。
带着两位大议长来到皇帝的行辕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热情地接待了塔格法赫特和海森伯格两位大议长。
实际上,不仅是吕贝克和汉堡需要政治盟友,皇帝比他们更需要盟友。汉萨同盟的能力,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非常清楚。不说别的,吕贝克和汉堡领衔的汉萨同盟,对于那75个以商业为本的帝国城市,影响力绝对足够大,至少可以影响一大半。拉拢了吕贝克和汉堡,等于就是获得了那75张帝国城市选票的大半。
哈布斯堡家族和盟友们的65张选票,加上75张帝国城市选票(理想情况下),已经达到140张选票了。虽然离330张总选票的一半165还差一点,但也只是差25张了。只要超过165张选票,皇帝就能够实现一些自己的意愿了。届时,只要肯付出代价,25张选票,也是可以搞得到的。
所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对待塔格法赫特和海森伯格两位大议长,那是绝对当成了贵宾啊。看着架势,妥妥的一拍即合啊。
忙完了盟友的事情,马林自然需要忙自己的事情了。这次自己想要成功成为石勒苏益格公爵,并让石勒苏益格公国加入神圣罗马帝国,绝对是很大的事情。
这种事情,比一般的事情都要大。所以,它需要达到四分之三的票数,才能确定。
这是因为,一旦神圣罗马帝国公开接纳了石勒苏益格公国,就意味着石勒苏益格公国将会受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庇护。若是丹麦想要把石勒苏益格公国夺回去,就不是面对马林一家了,而是整个帝国。
这种事情,是需要担很大风险的。因此,投票也会更慎重,需要达到四分之三选票,才能通过。
所以,马林需要确保总票数达到248张,才能通过。目前,马林能图谋的,主要是宗教界的120张选票,和吕贝克帮忙弄的75张帝国城市的选票。以及哈布斯堡家族65张选票。
看起来,马林通过是稳的了。但是,宗教界的120张选票,并不会全票都投给马林。即使是三大宗教选帝侯也做不到。因为,是人都有好恶。即使是三大选帝侯,也不能保证那些宗教界的议会成员,是不是支持马林。
按照三位选帝侯的说法,他们只能保证100张选票给马林。另外,那75个帝国城市,其实也不会全投票给马林,即使吕贝克帮忙也没用。因为,这75个帝国城市,有20个是萨克森商圈和勃兰登堡选帝侯国控制区域的城市。
这20个帝国城市,在其他方面也许会给正副盟主的面子。但在马林的问题上,可能会迫于萨克森选帝侯和勃兰登堡选帝侯的压力,不会投票给马林。
道理很简单,这些城市,都处于萨克森选帝侯国或者勃兰登堡选帝侯国,或两国的附属国的境内。如果不听两大选帝侯的招呼,两位选帝侯只要下令设卡阻拦这20个城市的商业活动,就足以让他们就范。
因此,马林现在能保证的,其实只有宗教界的100张选票,帝国城市的55张选票,和皇帝那边的65张选票。总数加起来,只有220张。离所需的248张,整整差了28张之多。
所以,马林需要送礼。主要拉拢那些自成一派的公国和伯国,以及一些自治领。这些选票加起来,绝对超过28张了。
所以,在帮忙牵线后,马林就带着随从们,注意拜访那些自成一派的诸侯们去了
阿尔伯特大人,这次选举,还请您多多帮忙啊。马林满脸堆笑地对着巴伐利亚公爵阿尔伯特四世说道。当然,空口白话是没用的。马林招招手,一个装满金币的小箱子被送了上来,里面放了3000金币。阿尔伯特看到马林这么上道,也就点点头同意了,并愿意帮忙说服自己的小弟一起投票。
接着,马林又去拜访了其他中立派的诸侯了。只是,这个过程,让马林有点懵逼
约翰公爵,我的事情,就劳您多费心了啊。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说完,一箱子金币被奉上。
约翰伯爵,我的事情,请您多帮忙啊。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伯爵的要少点,是一袋子金币。
威廉公爵,请您多帮忙啊。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一小箱金币被奉上。
威廉伯爵,我的事
威廉领主,我的事
威廉伯爵,我的事
查理公爵,还请您多帮忙
查理伯爵,我的事
查理领主,我的
几天下来,马林拜访了几十名诸侯,都晕了。
而让他更晕的是,他拜访的大部分诸侯,都特么叫约翰威廉查理,让他非常崩溃
欧洲贵族起名字太没有创意了,颠来倒去的狠狠是使用那么几个名字。就像法国,从路易一世,一直取到路易十八。要不是王国,估计都路易好几十了
德意志地区三百多诸侯,叫约翰威廉和查理的,比其他名字貌似频率更高。一些国家,都约翰十世以上了。至于什么威廉八世查理九世,也毫不奇怪。
据马林所知,这330个诸侯里,叫约翰威廉和查理的,起码有一百几十个,让马林有点晕。
所以,为了区别这些人,马林特地带了一个小本子,记录下来——这个是某国的约翰二世,那个是xx国的约翰十一世,那个是xx国的威廉四世,那个是xx国的查理八世
要是不用小本子记下来,马林估计称呼别人就能把自己绕晕了
第224章 辩论
虽然很累,但马林还是把几十家诸侯都拜访完了,送出去大量的金币。收到了好处的诸侯们,也满口答应。
之后,马林想了想,再度拜访了三位大选帝侯。只是,因为之前已经重金贿赂过,马林就带了点简单的礼物。不过,在带了礼物的同时,马林还带了新晋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亲笔信。
带上这封信,其实就是为了告诉三位宗教大选帝侯——我是教皇眼前的红人,你们得多支持我啊。
虽然说,三位大选帝侯本身并不需要讨好教皇了。但是,也没必要得罪教皇。毕竟,教皇一怒,来个绝罚,世俗诸侯也许没什么,但宗教诸侯肯定完蛋。另外,三位大选帝侯本身是没有追求了,可他们的家族后辈还有追求啊。
在这个年代,担任各主教国大主教的,就没有一个是平民出身的,基本都出自大贵族家庭。
比如,美因茨大主教伯特霍尔德冯亨尼伯格,就出身于亨尼伯格伯国的王室亨尼伯格家族;科隆大主教赫尔曼四世,也是出身于黑森伯国王室的黑森家族;特里尔大主教雅各布,也是出身于巴登伯国(巴登此时还是伯国)王室。更奇特的是,前一任特里尔大主教,03年2月份去世的约翰二世,是现任特里尔大主教雅各布的亲叔叔
所以说,这些大主教们,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家族后辈们考虑考虑。因为,这个时代,贵族大家族里,有成为教士的后辈,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有可能是亲侄子,也可能是堂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