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我马林一下子还真被问住了。
不过,马林可不是轻易认输的主儿。之间他低头想了一会儿后,抬起头,微笑地对腓特烈三世问道:
请问腓特烈大人,帝国法律上哪一条写着‘不准我马林占领石勒苏益格’了?
腓特烈三世顿时愣住了——尼玛呀,法律上还真没写过这一条不过,你这么说也太无耻了吧
这个还需要写吗?强占别国领土本来就是违法的!年轻冲动的乔基姆一世又跳了出来。
马林顿时乐了——尼玛,你霍亨索伦家族也喜欢扩张,你居然也好意思跳出来。正好,我有话说了。对于勃兰登堡这个诸侯国的历史,马林还是了解的。要知道,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可是后世德国的基础,史料也比较多。
呵呵,乔基姆大人,我可是听说了,您的曾祖父腓特烈一世大人曾经也不是勃兰登堡选帝侯呢
可我曾祖父的选帝侯之位,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陛下因为战功而被奖励的,来路光明正大!乔基姆一世愤怒地说道。
别生气呀,乔基姆大人,我没说腓特烈一世大人的选帝侯之位不合法。我只是想说——当年腓特烈一世陛下也曾尝试过强占波美拉尼亚公国呢,还引起了西吉斯蒙德陛下的愤怒。难道说,您认为,您的曾祖父腓特烈一世大人违法了?
乔基姆一世顿时别呛住了,不知道该怎么说。马林拿他的曾祖父说事,还确有其事,让乔基姆一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一看,立即出来帮忙解围:
腓特烈一世大人这不没有成功吗,所以,他没有破坏规则。
那也是作案未遂啊
你乔基姆一世愤怒地想要和马林决斗,但被众人拉住了。
马林伯爵,你想一想啊。如果,德意志的诸侯们,都像你一样,动不动就出兵占领别人的领土,抢夺别人的爵位,那还不乱套了?要是你马林伯爵看上了我的萨克森选帝侯的头衔,是不是也要派兵,仗着武力来夺取啊?狡猾的腓特烈三世,提出了一个很让马林拉仇恨的假设。顿时,很多诸侯看马林的眼神有些不对了——是啊,要是马林哪天看上了我的爵位和领地,会不会出兵来抢夺啊
情况看起来对马林很不利,不少贵族受到腓特烈三世的话的鼓动,对马林的行为有些不满了。
但是,马林对此早有准备了。于是,他拿出了当初在丹麦和奥尔登堡逼迫下,签署的关于割让耶弗尔地区给奥尔登堡伯国的不平等条约文件,展示给大家看:
我不是无缘无故对丹麦动武的,我马林也不是那种嗜血好战的人。实在是,丹麦太欺负人了。大家请看——这是前年奥尔登堡伯国在丹麦的支持下,威逼我割让耶弗尔地区给奥尔登堡伯国的文书。这可是铁证,证明我不是先挑衅的
那你如何证明奥尔登堡伯国是在丹麦的帮助下威逼你的呢?腓特烈三世知道,这份文书,让奥尔登堡伯国彻底没救了。强占别人的领土,就要有被人反杀的心理准备。但是,马林说丹麦支持奥尔登堡,大家虽然清楚,但那需要证据啊
哈哈,腓特烈大人,这份文件,可不是我和奥尔登堡伯国单方面签署的。上面有丹麦外交大臣霍尔森代表丹麦王国的签名呢,铁证如山啊!
当初,马林认怂的时候,早就料到一点,提出让丹麦签字。丹麦人也不疑有他,或者说,丹麦当时看不起马林。于是,霍尔森就大胆地在那份不平等条约上签了字,和奥尔登堡伯国的签字一起
但现在,却成了马林反击的理由了——你丹麦能帮助奥尔登堡伯国逼迫我割让领土,就要做好自己被割让领土的准备
这一下,机智如腓特烈三世都无法可说了。白纸黑字,比任何言语都有说服力。而这,也是马林的杀手锏
腓特烈三世眼看辩论没有意义了,于是无力地说道:
那就投票表决吧
美因茨大主教伯特霍尔德知道马林拉拢了很多人,对结果心里有数。于是,他同意了直接开始投票。
然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投票赞成马林成为石勒苏益格公爵,并把石勒苏益格公国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的人数,比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想象的多得多
尤其让两位选帝侯大吃一惊的是——三位宗教大选帝侯和其他共120名宗教诸侯,大部分都投了马林的票之前,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以为三位宗教选帝侯肯定会不同意的呢。于是,聪明如腓特烈三世也有些不知所措了
然后,在腓特烈三世和乔基姆一世失望的眼神中,马林以260票的高票,超过了法定所需的248票,成功被帝国议会承认为石勒苏益格公爵。另外,石勒苏益格公国加入了帝国诸侯院,以后,马林将会成为拥有两张表决票的帝国诸侯
第227章 皆大欢喜
接下来,则是另一个重要的议题——被瓜分的荷尔斯泰因公国的法律地位问题。
这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还要复杂,马林那是直接占据了一个公国,只是把公爵从汉斯国王换成马林而已。
但荷尔斯泰因公国,原本是一个国家,如今要分裂成两个国家。这下子,吕贝克占据的东荷尔斯泰因和汉堡占据的西荷尔斯泰因以后该使用什么样的身份,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显然,分裂后的荷尔斯泰因公国,就不能再叫荷尔斯泰因公国了。毕竟,公爵爵位只有一个,到底是给吕贝克好呢,还是给汉堡好?
吕贝克和汉堡提出的意见是——模仿威尼斯的体制,把荷尔斯泰因公国瓜分为两个共和国——吕贝克共和国和汉堡共和国。
但是,德意志很多大贵族,对于共和国这个称号非常不感冒。因为,共和国,意味着无君主。这让很多保守的德意志大贵族非常不满,认为共和国是一个没有秩序,没有君主的畸形国家。
虽然碍于汉萨同盟的面子,吕贝克和汉堡也贿赂了很多诸侯。但是,很多收了钱的诸侯提出——吕贝克和汉堡不得使用共和国的称号。否则,他们即使收了钱,也会投反对票。
经过半天争议,最后马林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给荷尔斯泰因公国选出一位名义上的公爵。然后,这个名义上的公爵签署文件,正式授权吕贝克和汉堡分别统治荷尔斯泰因公国的东西两部分。而这位公爵,无权从荷尔斯泰因公国征收一个芬尼的赋税,也无权插手吕贝克和汉堡的统治区的内政。
也就是说,选一个荷尔斯泰因公爵当摆设。但实际上,吕贝克和汉堡控制区原来怎样,以后还是会怎样,不受任何影响。
这样,那些老派贵族,就不好以反对共和国的名义反对吕贝克和汉堡对各自控制区的统治了。基本上,这是一种相互妥协的办法。
经过商议后,吕贝克大议长塔格法赫特,和汉堡大议长海森伯格共同决定——让盟友马林来担任这个名义上的公爵。然后,再由马林签署文书,永久授权两个汉萨城市在各地控制区的合法统治。
实际上,这种模式,很像是后来的君主立宪制度了。即使成为荷尔斯泰因公爵,也不过是个挂名的傀儡而已。
马林此时正需要汉萨同盟的帮助,自然满口答应。
于是,在下午的时候,吕贝克和汉堡提出,让马林担任名义上的荷尔斯泰因公爵,世袭制。但是,马林将会签署文书,发誓永远不会干涉荷尔斯泰因地区的任何事物,安心当一个吉祥物
这个结果很荒诞,但那些收了吕贝克和汉堡贿赂的老派贵族有了台阶下,也就顺势答应了。至于别人,大部分也都被收买了,自然也没问题。一投票,结果是以250票的票数,惊险通过。
然后,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的地区出现了
之后,马林当场签署文书,永久授权东荷尔斯泰因和西荷尔斯泰因自治,并发誓绝不干涉荷尔斯泰因地区的政务。
只有在吕贝克和汉堡两个汉萨城市每次换届选举,选出新的一届大议长的时候,才需要到马林这边,做个样子,宣誓效忠一下。但是,这基本就是走个过场的事情而已。然后,马林也假模假样地授权新的大议长全权处理东荷尔斯泰因或西荷尔斯泰因的任何事务。
此后,两位大议长在本控制区内做出任何决定,都不需要请示马林了。不像后世的英国女王,起码还有个签字的露脸机会。而马林这个名义上的君主,除了任命新的大议长的时候有一次露脸机会,其他时候,基本就被当空气了,很是没有存在感
不过,马林原本也没想过干涉荷尔斯泰因公国的事务,只是纯粹帮盟友的忙而已。另外,头上多一个公爵头衔,说出去也挺唬人的
最后,就是汉堡市加入帝国议会的问题了。汉堡加入帝国议会,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只不过是多张椅子而已。因此,这个决议的阻力最小,加上有哈布斯堡家族这一派的支持,以及汉堡本身花了很多钱去贿赂。然后,这个议题也有惊无险地通过了。
就这样,这一次,马林和吕贝克及汉堡这两个盟友,都在这场帝国会议上获得了想要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当然,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除了政治上努力,舍得花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这次沃尔姆斯帝国会议,马林和两个盟友,加起来总共花费了80万金币的巨资。而查理五世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总共也不过花费了85万金币。所以,砸这么多钱下去,要是再不成功,那才叫奇怪呢。
恰好,马林有钱,吕贝克和汉堡更是汉萨商业同盟的正副盟主,都是土豪,哪里会在意花钱?对这仨来说,能用钱摆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
即使放到后世,不管老美的选举还是别的民煮国家的选举,不都是用钱解决的吗?
后世的老美,选个总统,花费几亿美元。所以,一般普通个人和小党派,根本负担不起这样的费用,只能出局。川普等当上总统,在没有别人捐献的情况下,直接自己掏钱砸,谁让他是个超级土豪呢
那还是后世,因为有着完善的反贪机制,贿赂有风险。而在16世纪初这个年代,贿赂基本都是公开的,完全没有风险。别人贿赂议员,你不贿赂,你肯定失败
马林非常喜欢这样的机制,因为,他有足够的钱去贿赂有选票的诸侯。要不是没有选帝侯的身份,马林都想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死后,花钱砸一个皇帝来玩玩了。毕竟,查理五世就是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死后,更富格尔家族借了85万金币砸到了一个神罗皇帝。而对于马林而言,85万金币算啥?凑一凑的话,一百多万金币都拿得出,砸个皇帝还不跟玩儿似的?而且还不用跟人借
第228章 爱尔兰形势
爱尔兰岛上,在攻下麦克默罗王朝全境后,爱德华伯爵的大军修整了一段时间,没有立即进攻都柏林。而是等英格兰王室的征粮船把从爱尔兰王室直属领地(thepale)的秋粮征收完毕后,才着手进攻。
英国人此时对爱尔兰岛还不太上心,即使是王室直属领地,亨利七世也是交给了爱尔兰岛上的诺曼征服后留下的三大本土伯爵之一的基尔代尔伯爵来全权代理统治。
所以,英格兰王室几乎不怎么管爱尔兰岛,每年只有征收秋粮的时候,才大规模派船前来。平时,除非发生了很大的事情,才会派一艘小船过来传信。然后,就是一些商人的商船,前来爱尔兰岛做生意了。
在英国王室的征粮船离开后,爱德华伯爵马上传信给法国和苏格兰,请他们开始在爱尔兰岛东部海面上拦截任何想进出爱尔兰的船只。即使是渔船,也只准在近海打渔,严禁离开海岸附近。
然后,趁着当地不注意,爱德华伯爵打着刚被灭的伦斯特王国麦克默罗王朝的旗号,在1503年圣诞节这一天,突袭了都柏林。
因为是圣诞节,都柏林的守军毫无防备。就连基尔代尔伯爵,也因为圣诞节,跑回自己的领地过节去了。
甚至,爱德华伯爵的军队,没有使用出炮击+火药桶炸门的绝招,派人用梯子爬城墙,就轻而易举地攻陷了爱尔兰岛上第一大城市都柏林。
这也难怪,欧洲人的圣诞节,和东方人的春节一样重要,甚至比新年都重要。这一天,是没有人上班的,店铺也都关门。甚至,很多士兵都放假回家了,城墙上根本没有几个人防守。
这种假期给士兵放假的传统,要到鬼子偷袭珍珠港以后,才会在各**队中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即使是在重大节日里,各地军队也会保持戒备,甚至,比平时戒备级别都高。
因为是后世来的穿越者,马林自然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东弗里斯兰军中,每逢过节,都会安排值班人员,日夜值守。
但是,其他的属于本时代的军队,就没有这个传统了。
当马林派去爱德华伯爵军中的丹麦人乔纳森萨希,向爱德华伯爵建议,在圣诞节当天突袭都柏林的时候,还遭到了全军上下的反对,认为这是剥夺人士兵过圣诞节的权利。
不过,爱德华伯爵认为,圣诞节突袭,的确可以做到出其不意,减少攻城损失。于是,他大力支持萨希的这个办法。
果然,圣诞节当天,当爱德华伯爵的大军进入英王直属领地的时候,压根就u遇到任何抵抗。即使大军开到了都柏林城下,也没见城头上有几个守军。就这样,在花费了很小的代价后,爱德华伯爵的大军,就占领了都柏林。
接着,在控制了都柏林后,爱德华伯爵又采纳了萨希的意见,在留下部分守军控制都柏林后,带着大部分军队,去了王室直属领地西边不远的基尔代尔伯国,去攻打基尔代尔伯国首府内斯。
爱德华伯爵的大军攻占都柏林的消息,似乎惊动了基尔代尔伯国。第八代基尔代尔伯爵杰拉尔德菲茨杰拉德,收到了都柏林被贡献的报告。貌似,他正在聚集兵马,打算夺回都柏林。
大概是怕英王责罚,杰拉尔德伯爵并没有派人去找船向英王求救,而是打算自己单干,先收复都柏林将功赎罪再说。
另外,杰拉尔德也没有向邻居奥蒙德伯国求援。因为,在亨利七世任命基尔代尔伯爵单独长官爱尔兰岛政务,取代原先的三大伯爵联合执政开始,奥蒙德伯国和德斯蒙德伯国就和基尔代尔伯国关系破裂了。所以,即便杰拉尔德去求救,也不会有啥好结果。即使请动对方帮忙,也会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高昂代价。
而且,杰拉尔德情报也出现了失误。他以为突袭都柏林的是紧挨着都柏林的伦斯特王国余孽麦克默罗王朝,所以,根本没将敌人放在眼里。因为,杰拉尔德伯爵根本瞧不起爱尔兰岛上的土著军队的战斗力。他认为,都柏林之所以失守,是因为敌人在圣诞节都柏林城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才得手的。若是正面对战,麦克默罗王朝的军队,连基尔代尔的军队都打不过
很可惜,事实上,攻打都柏林的不是杰拉尔德伯爵认为的爱尔兰土著军队,而是精锐的法国雇佣兵瑞士雇佣兵和苏格兰高地步兵
这些军队,在全欧洲也是名列前茅的顶尖战力,比英军主力的战斗力都要强。于是,杰拉尔德伯爵悲剧了
爱德华伯爵率领的5千大军,在基尔代尔伯国境内的某处村庄,和杰拉尔德率领的打算去夺回都柏林的3千多基尔代尔军队相遇了
基尔代尔的军队,还是属于最原始的封建军队。它主要由基尔代尔伯国50名骑士带领的300精锐骑士侍从1000正规步兵和1800名征召兵组成。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是根本无法和法国职业兵及瑞士雇佣兵以及苏格兰最精锐的高地步兵相比的。他们最多欺负欺负爱尔兰岛上的土著军队,用来和欧洲最顶尖的军队对抗
这场战斗值进行了半天,就决出了胜负。两千名瑞士长矛手,直接排成方阵向基尔代尔的军队主动发起了攻击。仅仅两轮,基尔代尔伯爵麾下的50名骑士和300精锐骑士侍从,就战死了23名骑士和150名骑士侍从。在剩下的骑士和骑士侍从们策马逃跑后,瑞士雇佣兵也不停留,直接杀向了基尔代尔伯爵直属的1000正规步兵
瑞士长矛兵可是欧洲步兵之王(不算马林的军队),虐其基尔代尔伯国的所谓正规步兵还不是手到擒来?1个小时后,基尔代尔伯国的正规步兵损失了一半人,剩下的全逃跑了,杰拉尔德伯爵怎么喊都无法阻止手下的逃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