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呃真的?赫尔曼四世愣了下,但很快明白过来——这是教廷要做出相应的补偿了。毕竟,从科隆大主教手里割走最大的明斯特主教国外加一个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的确不厚道。
赫尔曼四世脑子里飞快地进行了得失计算,最终发现——对于科隆大主教国而言,这次亏大了。但是,对于他赫尔曼四世本人和黑森家族而言,却是赚大了
就在赫尔曼四世犹豫不决的时候,马林又开口了:
大人,想来您那位子侄参选主教国的主教,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我这里,有20万金币,请您笑纳
20万赫尔曼四世眼皮子跳了跳。当年,他竞选科隆大主教,贫穷的黑森家族砸锅卖铁,不过才凑出12万金币,并最终帮赫尔曼四世赢得了科隆大主教的选举。20万金币,都快翻两番了呢。竞选选帝侯大主教不过才要十几万金币,竞选一般的主教国主教,七八万绝对够了。马林送来20万,绝对有很多盈余啊
在金币和一个预备主教国主教之位的巨大诱惑下,赫尔曼四世终于平息了内心的怒火,决定支持马林拿下明斯特主教国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的世俗治权。反正,这是教廷的决定,又不是他的决定,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呢
接下来,马林又继续出马,拜访了在科隆大主教国内很有实权的6位都主教大人。这几个人胃口没有科隆大主教那么大,一人砸下去5万金币,就都跪了,表示愿意配合教廷的行动
就这样,马林靠着金币开道,把科隆大主教国最有权势的7位大人物都搞定了。一旦教廷谕令发布出来,科隆大主教国,将不会反对马林取得明斯特主教国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的世俗治权。
当然,赫尔曼四世一再强调,明斯特主教国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的主教叙任权,还归科隆大主教所有。对于这种细节,马林自然不会在意。反正,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大不了,到时候再贿赂科隆大主教,让他选择和自己一致的新主教呗
第242章 马口铁
搞定了科隆大主教国的极为实权人物后,马林没有去明斯特主教国首都明斯特城继续贿赂明斯特主教,而是直接带队回国了。
马林觉得,这个时候,最好还是别让明斯特主教国知道消息的好。若是他们有不好的想法,提前得到消息,容易给他们有准备的时间。
反正,自己的大军准备好了。到时候教廷命令一下,自己直接带着大军冲进明斯特主教国就行。
和科隆大主教和那几个都主教不同,教廷的这个决定,等于是剥夺了明斯特主教的世俗治权,直接动了他的利益。而科隆大主教和那几个都主教,却没有什么直接的损失。所以,科隆大主教和几个都主教容易被说服,而明斯特主教作为利益被损害的当事人,就没那么好说了。
即便,他不能明着反抗,但明斯特主教执掌明斯特主教国多年,暗中给马林使绊子,那还是轻而易举的。
因此,马林打算,来个出其不意。等到教廷命令一下,直接带着大军进军明斯特城。等兵临城下了,再谈判。总之,就是不给对方反应的时间。
另外,因为之前没有考虑过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的事情,马林没有派手下去过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收集过情报。这会儿,也该派人去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收集情报了,免得到时候大军经过的时候,因为情报不足而出问题。
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只是一个弱小的主教国,主要是靠着教廷和科隆大主教的威名庇护,才能安全地存在。这个国家国土小,实力也弱。要不是靠山强大,早被人灭了。
所以,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和明斯特主教国是不同的。明斯特主教那是实力派的,毕竟,全德意志,国土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的都不多,就那么几个。因此,明斯特主教国还是比较难缠的。
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只要自己出动一万大军围城,加上其已经被靠山放弃了,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更何况,马林听说,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的军队,总数只有七八百人,而且战斗力一般。而明斯特主教国,则有五千常备军,属于实力派强国。
毕竟,养活五千雇佣兵,光是薪水,一年就要近9万多金币,不是哪个国家都有这么多钱养活这么多雇佣兵的。由此可见,明斯特主教国的财政状况,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明斯特主教国的那点实力,还不在马林的眼里。若不是担心萨克森选帝侯和勃兰登堡选帝侯横插一手,单独明斯特主教国的5千兵马,在马林眼中,那就是个p。君不见,萨克森公爵的两万几千精锐,都被马林打垮了?5千人马,又算什么?
回到东弗里斯兰后,马林让施瓦茨加紧了对新兵的训练。因为时间紧急,这批新兵,尤其是最后招募的5000新兵,恐怕不能按照原计划训练满3个月了。可能,训练一个多月就要出发。所以,施瓦茨的训练任务很重。
好在,有那200名速成班出来的年轻军官的协助,这批新兵,倒是能尽快地形成一定的战斗力。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200个理论经验丰富的军官指导,战斗力有多高不知道,但完成训练要求,肯定比没有这些军官要快很多。
为了让新兵尽快形成战斗力,单单这200理论功底扎实的军官还是不够的。为此,马林又从老兵里,抽调了1200名老兵,从新兵里,换走了1200新兵。换走的新兵,由老兵带着,自然上手快。而新兵部队,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个老兵作为班长,在这些老兵的带领下,新兵们也能更快地熟悉业务。同时,在遇到战斗时,在这些老兵班长的带领下,能够快速适应。毕竟,有老兵的言传身教,新兵适应起来也更快些。
在出征前,马林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安全的问题
在马林搞出炮击+火药桶爆破的战术后,橡木城门面对火炮,就成了摆设。乔治攻克吕伐登的实例告诉马林——自己国家的城市,也有被敌人用同样的招数攻克的可能。
虽然说,奥里希城已经换上了四扇大铁门,不再担心被敌人的炮击打坏了。但是,别的城市,还没有啊。尤其是石勒苏益格公国那边,随时可能面临丹麦的报复,最是危险。
要知道,丹麦人吃了马林的亏,但显然也学会了马林的招数。若是石勒苏益格公国的城门还是橡木城门,很容易被丹麦人用同样的招数给攻破的。
原本,马林打算等塔拉铅锌矿的锌到位后,冶炼出锌,制造厚白铁皮,蒙住城门,就不用担心敌人的炮击了。毕竟,这年代的炮弹,都是些铁球,加上激发药威力也不大,只要给城门蒙上铁皮,敌人就很难攻破了。
就像东方华夏,城门上蒙了铜皮,刷了红漆,就不畏惧古代滑膛炮的轰击了。但是,在欧洲,用铜皮蒙住城门,是很不现实的。因为,代价太过高昂了。
欧洲可不是大明,明朝那边,银和铜的兑换比,高达1比130以上,铜价便宜得很,自然有条件使用铜皮和铜钉蒙住城门。但欧洲这个时代呢?银铜兑换比是1比15,用铜皮去蒙那么大的城门,绝对是土豪才干得出来的啊
但是,蒙上一般的铁皮,根本没用,几次雨一下,马上就生锈了。生锈的铁皮,炮弹一砸就坏了,根本不顶用。
但是,塔拉铅锌矿,现在刚拿到手,连矿都没勘探出来的,根本来不及制造白铁皮来蒙东弗里斯兰奥尔登堡和石勒苏益格地区的城门。
而给这三个地区的城门都换成大铁门,那代价也太高昂了点,就算马林,也有些承受不起。
一个铁城门至少七八吨重,而且一个城要几个。一个伯国又有几座城总之,那铁的消耗,太过惊人了
眼下的欧洲,高炉炼铁都不普及,炼铁都是用普通的炭炉简单置换,产量低,质量差,但价格却很高。
因此,给三个国家的城市都普及铁门,那是非常不靠谱的事情
想来想去,马林忽然想起了后世铁皮罐头上常用的马口铁。就是把铁皮泡在锡液里热镀一下,很简单地就获得了防锈的马口铁。
马口铁的防锈能力是很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是铁皮上的锡层不能被破坏。否则,那个被破坏的镀锡的点,就会成为铁皮生锈的扩散点。
而镀锌白铁皮,则完美地避开了这个缺点。因为,镀锌层,即使被破坏了一点,只要范围不大,也不是什么大事,而是可以继续使用。所以,马林才会想到使用锌的。而且,爱尔兰塔拉铅锌矿,锌储量很大,而且站到矿石含量的10,储量很大,提炼出来的话,成本会很低。至少,比锡低很多。
但现在,马林没有时间等塔拉铅锌矿出锌了。因为,战争随时会爆发。所以,在思考再三后,马林决定——把储备的原本打算用来造假币的15吨锡,全部用来制造马口铁。
在塔拉铅锌矿出锌之前,先用马口铁铁皮蒙住城门,顶一阵子。等到出锌了,再用白铁皮换下来。
至于马口铁镀锡层一旦破损就容易出问题的情况,马林也很快想到了解决办法
把马口铁铁皮钉到城门上,无非在钉眼上会出现镀锡层的破坏。因此,马林决定,在镀锡前,先把铁皮用铁钉钉出钉眼。然后,再放进锡液里热镀。这样,在把马口铁铁皮钉到城门上时,只要把钉子钉在钉眼中,尽量小心,就不会出现破坏镀锡层的情况。
只要镀锡层不被破坏,马口铁是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的。就算敌军带着火炮来攻,马口铁铁皮蒙住的城门,也可以顶很久的。
事实上,马林这次紧急制作马口铁铁皮,分法给控制区各城市使用,也就是要顶住这一波。一旦马林成功控制住了明斯特主教国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两万大军腾出空来了,有没有马口铁铁皮蒙住城门都无所谓了。谁敢侵犯自家领土,直接怼回去就是了
但是,在马林专心地去征服和控制明斯特主教国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的时候,这段时间内,马林是腾不出手来管别的地方的。因此,发一些马口铁铁皮,给国内的城市的城门钉上,让他们能够顶住一段时间敌人的进攻,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243章 举兵南下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马林这边新兵还没训练好呢,那边教皇的谕令就送达了。当然,为了保密,谕令先送达科隆大主教国明斯特主教国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和东弗里斯兰。留下一个缓冲期,让当事人处理,免得一下子公开,引来外部干涉。
当教皇谕令送达科隆大主教国的时候,除了下面人有些惊讶外,科隆大主教国的7位高层,却稳如泰山。反正是教廷的锅,他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而且,他们好处也捞够了。所以,科隆大主教国也没出啥问题,只是有些教士愤愤不平而已。
明斯特主教国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这边,就直接炸锅了
巧得很,此时明斯特主教国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的主教,都是来自里特贝格伯国(countofrietberg)的康拉德,里特贝格伯爵康拉德五世的第二子。在明斯特主教国,康拉德主教称为康拉德二世。而在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则称康拉德四世。
不过,康拉德主教在1482年就成了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的主教,而到了1497年才成为明斯特主教的。
一人身兼两个主教国的主教,原本,康拉德主教是很受科隆大主教赫尔曼四世的信任的。但是,在个人利益和家族利益面前,赫尔曼四世果断把康拉德主教给卖了
说起来,康拉德主教也是倒霉。他兼任的两个主教国主教,全部被教廷卖给了马林。
哪怕给我留一个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也好啊康拉德主教满含热泪。教皇的这个谕令,几乎让原本大权在握的康拉德主教,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世俗权力,如何让他不悲愤?
权力这东西,和毒品一般,如果从没享受过,倒也没啥。但是,尝试过大权在握的感觉,再失去它的话,就会非常难受。所以,后世的一些领导人,在退位后,都会老得非常快。不像在台上时,那么意气风发。
原本拥有12万平方公里以上的两个主教国的世俗治权的康拉德主教,一下子被剥夺了全部的世俗治权,仿佛是被筋骨被抽掉,让其非常难以忍受。
于是,不甘心的康拉德主教决定上诉。他知道,让教廷完全收回成命,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他决心申诉。比如,保留明斯特主教国面积最大的南半部分。或者,给他保留一个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也成啊
不过,马林是不可能给康拉德机会的。一接到教皇谕令,马林就开始聚集兵马,准备南下了。
经过慎重的考虑,马林决定,挑选5000老兵和7000先一步召集的新兵一起南下。而东弗里斯兰,则留下3000老兵和5000后招的新兵镇守。
同时,东弗里斯兰的民兵,也被召集了3000人,开赴奥尔登堡伯国,接受阿德勒指挥,防备奥尔登堡伯国遭到敌袭。
此外,马林再度召集了1万民壮,充当民夫,运输辎重。主要是,很多火炮和炮弹,以及大量的物资。
而且,有一万民壮随行,也能壮壮声势,吓唬吓唬那些有不同想法的人
出征仪式上,除了远在奥尔登堡伯国的阿德勒夫妇外,全家人都来送行了。老霍夫曼和玛丽夫人带着西蒙艾伯特和安妮,一起和马林挥手告别。安吉拉抱着小凯撒,也在阵前,深情地和马林来了个吻别
而在边上,费丽斯也抱着一个小萝卜头,和马林深情告别。当然,费丽斯没名没分的,可不敢当众和马林拥抱吻别。
去年12月初,费丽斯生下了男孩,虎头虎脑的,但长相很像马林。马林终于是松了口气——自己头上没有绿然后,马林高兴地把这个小萝卜头取名为罗伯特
大家不明所以,不知道为啥费丽斯这个儿子会被取名为罗伯特,但马林会告诉他们,是因为忽然想到了前世语文书上说的那个小萝卜头了么要是说实话,会被狂暴的费丽斯打shi的
嘿嘿,小子,以后希望你能当上教皇啊!有你姥爷照应着,册封一个红衣主教不难,然后你爹我给你准备100万杜卡特金币,不信砸不回一个教皇来看着虎头虎脑的小家伙,马林得意地想到。凯撒继承王位,罗伯特当教皇。而且,这两货都是自己儿子,那感觉,想想就激动万分啊。不过,伟大的罗马教廷,也会迎来他们第一个萝卜头教皇
教皇萝卜头一世哈哈看着费丽斯怀抱里的虎头虎脑的小罗伯特,马林差点乐得笑出声来。
和家人和留守的下属告别后,马林就率领12万大军和1万民壮,带着30们短身管卡伦重炮出发了。
和之前在丹麦用的那十几门18磅的短管卡伦重炮不一样,经过铸炮厂的工匠的努力,已经制造出了24磅级的卡伦炮。而且,它的总重也很轻,只有750公斤。若是30门24磅级的卡伦炮一起发威的话,普通橡木城门根本受不了。
为了迷惑别人,马林下令在卡伦炮外表,都刷了铜漆,让人误以为这是铜炮。试问,现在欧洲,又有几个国家有财力造那么多铜制重炮?谁要是和马林搞军备竞赛,还相信了马林是用铜铸炮的,肯定会被坑破产
另外,明斯特主教国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因为背后有教廷和科隆大主教国撑腰的原因,也从没想过会有哪个诸侯国敢打他们。所以,他们也没有更换铁门的打算。
当马林带着大军杀入北明斯特主教国的时候,这边的军队毫无防备。而且,北明斯特地区,似乎是明斯特主教国的边远地区,开发力度很不够,连城市都没几个。即使有,也都是比镇子大不了多少的微型城市,根本谈不上城防和守军。
在逼降了明斯特主教国北部地区边境的几个哨站后,马林的大军如入无人之境,轻易地就闯进了北明斯特的腹地,无人阻挡
第244章 逼降奥斯纳布吕克
明斯特主教国北部地区,整个西半部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城市,直到大军转向东部,才找到一个城市——克洛彭堡。
这座城市,位于明斯特主教国北部靠近奥尔登堡伯国边境的地区。当初,奥尔登堡伯国依仗有丹麦的撑腰,而且看到明斯特主教国北方缺乏管理,就打起了偷偷蚕食明斯特主教国北部领土的主意。结果,惹怒了明斯特主教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