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是的,大人,我很向往那个传说中富庶的印度,希望也能去一趟印度!
这就是航海家的思维,亚美利哥此行,并没有获得功劳的可能。因为,首先发现权已经被哥伦布拿下了。但是,印度被西方人描述成天堂一般的地方,身为一个大航海家,亚美利哥也有些坐不住了,希望去看看。
马林看着满脸渴求的亚美利哥,忽然想起了前世驴友中很流行的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说起来,这些个大航海家,也特么都是些发烧驴友啊
好吧,既然你那么想去,我就答应了。我会让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把他的航海日志交给你。航行时,你和克里斯托弗的助手们一起做决定,记录航海坐标。另外,我会调拨两艘250级武装商船,作为旗舰,你就呆在武装商船上,务必保证自己的安全!
亚美利哥可是自己的宝贝,马林并不希望他遇到危险。为此,本来不打算把250级武装商船展示给西班牙人看的马林,还是调拨了两艘250级武装商船,一护卫亚美利哥的安全。虽然可能会被西班牙人看走一些秘密,但无所谓。毕竟,自己还有500吨级霍夫曼级战舰没拿给西班牙人看到呢。
谢谢!亚美利哥这个狂热的航海家,很快就回去收拾好一切,然后和船队汇合,并登上了一艘250级武装商船,踏上了前往印度的航程
第238章 阿达的蒸汽机
1502年秋收的时候,马林在麦地里,曾经委托达芬奇去研发蒸汽机。当时,马林随手画了一张蒸汽机原理图,交给阿达,便撒手不管了。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正好马林想起来,塔拉铅锌矿深度高达50米,可能需要抽水。所以,达芬奇的蒸汽机,就显得很重要了。
不管怎么说,机械抽水,总比人抽水要快多了,哪怕是最低级的蒸汽机。实际上,蒸汽机在早期,也就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的时候,就是用来给煤矿抽水用的,没别的用途。
直到后来瓦特改良了纽科门蒸汽机,采用了分离冷凝器和循环系统,降低了水量消耗。而且,还搞出了一套太阳与行星的曲柄齿轮传动系统,才把蒸汽机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为蒸汽机成为动力机奠定了基础
哎呀,糟了,我没把‘太阳与行星’曲柄齿轮传动系统的图样画给阿达,难怪他到现在还没出成果马林懊悔地一拍脑袋,想起来,自己忘记把蒸汽机非常重要的把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传动系统画给达芬奇了。
达芬奇再聪明,也只是个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初的人。因为教廷的思想束缚,使得他不敢和别人交流先进科学知识,有些闭门造车,未必能想出这套传动系统来。
当时,马林因为事儿多,又要想着和丹麦打仗,随手画的蒸汽机原理图,是最原始的单缸立式蒸汽机。而且,只画了蒸汽机缸体部分和简单注释了活塞运动的原理。其余部分,都没有涉及。估计,有阿达烦恼的。
果然,当马林赶到达芬奇的实验室时,看到的是一个上下摇摆的很土鳖的蒸汽机,而且,运行速度很慢地在那上下摆动。至于什么曲柄齿轮传动系统,那是没有的。
达芬奇正紧锁眉头,在考虑如何把蒸汽机运行速度变得飞快呢。因为,当初马林和他说过,要让机器转动,而且运行速度飞快。
这也是马林的认识上的问题了,实际上,在现代,不管是电器还是内燃机,转动速度都是飞快的。
然而,在蒸汽机出现的早期,蒸汽机的运行速度就是很慢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效率比纽科门蒸汽机高多了,但转速也只有每分钟四五十转。而马林穿越前的现代,一台电风扇,随随便便每分钟都能转上500到1500转,完全没法比的。即使到了20世纪初,蒸汽机转速也才达到每分钟100到300转。所以,是马林苛求了,而不是达芬奇做的不够好。
接着,达芬奇很详细地向马林讲解了他弄出来的蒸汽机的结构和原理
这台蒸汽机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最下面一个锅炉,烧的蒸汽,直往上窜。当蒸汽达到一定的浓度,形成一定的气压后,会冲破顶部一个活动阀门,进入上面的汽缸内,把压在底部的活塞往上顶。
当活塞被顶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汽缸侧面会有一个开口,让高压蒸汽泄露掉。这样,汽缸内的气压一下子放空了。在重力作用下,活塞会回落。同时,锅炉和汽缸间的阀门也会闭合。
通过活塞的一起一落,活塞顶部连着的一个类似平衡杆的一端,会在活塞的带动下,使得另一端的一根木杆上下运动。当然,若是有了瓦特发明的太阳和行星曲柄齿轮传动系统,这根连杆就不会是上下直线运动了,而是会通过传动系统,带动一个轮子转动。
另外,因为活塞在上升到顶部时,会有一个开口把蒸汽都释放掉。而水蒸气就是水汽化而成的。因此,锅炉里的水,也随着水蒸气的施放而减少了。若是不补充水,可能会让锅炉烧干了,然后发生爆炸。
因此,达芬奇在汽缸底部侧边,设计了一个给水系统。这个给水系统的管道里,同样有一个活动阀门。而且,给水系统的水容器,设置得较高,有一定的水压。当汽缸内压力较大时,给水系统的阀门是关闭的。但是,当活塞升到最高,汽缸里的蒸汽忽然被施放时,汽缸李的气压急剧降低。这时,给水系统的水压超过汽缸的气压,然后,阀门松动,会喷出少量的水进入汽缸,之后被活塞压入锅炉里,算是加了水。
马林听了整个结构的介绍后,发现——这么特么就是一个纽科门蒸汽机啊
虽然说,这个设计的确巧妙。但是,有个问题,就是给锅炉加水,其实不能在上面加。因为,锅炉里的蒸汽,都是水面形成的。从上面加水,必然会让锅炉里的水上层表面的温度被降低,影响蒸汽的生成。
所以,马林记得,后世的蒸汽循环系统,一般都是在锅炉侧下位置,给锅炉加水的。这样,不会降低锅炉里水的最上层的温度,不影响水蒸气的大量生成。
而纽科门蒸汽机的缺点就在于此,从上面加水,会降低表层热水的温度,减少水蒸气的生成。这样一来,蒸汽机的水蒸气量受到了影响,功率和运行速度就都降低了。
而后来搞出来的从侧下面加水,不但可以避免表层水温度降低的问题。而且,把冷水加入下面,更加靠近燃烧室,也更能快速地被加热。
对啊,水蒸气循环系统马林一拍脑袋,想起了这个蒸汽机的缺点在哪儿了。
瓦特改造纽科门蒸汽机,最重要的就是两点——第一是添加了太阳和行星曲柄齿轮传动系统,使得蒸汽机的运行,从往复式运动,转化成了实用的转动;第二就是,添加了一个带有分离式冷凝器的水循环系统。
当蒸汽机上端的水蒸气泄露出去后,不是直接排到空气中,而是通过一个管道,进入一个管道周围全是冷水的冷凝器里。为了增加冷却接触面积,浸泡在冷凝器水中的管道,一般设计成弯曲的,以强化冷凝器的冷凝效果。而且,冷凝器里的水,是经常更换的。一旦热了,就会换成冷水。而且,冷凝用水,要求不高,啥水都可以,海水也成。不像锅炉里的水,为了防止结垢影响效率,一般都使用洁净的淡水。
水蒸气在冷凝器里凝结成水后,会通过一个管道,连通锅炉侧下方,将冷却好的水,送入锅炉里,形成一个循环。这样一来,锅炉里的水,基本就不怎么损耗了。而锅炉,也不需要经常从外面加水。毕竟,从外部加水,很容易让热起来的锅炉冷却下去,影响蒸汽机效率。
不过,也不是说有了这个冷凝循环系统后,就不用加水了。因为,汽缸的活塞,不是百分百密封的。做功的时候,也会有少部分蒸汽,从汽缸和活塞间的空隙里逸散出去。
所以,即使有了冷凝循环系统。过一段时间,锅炉还是要从外部加一次水的。就像当初的绿皮老火车,靠站的时候,就经常要加水。锅炉的水要加,冷却水同样要加。
因此,为了锅炉安全不爆炸,锅炉侧壁,一般会使用耐高温的玻璃,或者其他仪器,显示锅炉里的水位。一旦锅炉里的水位降低到了危险程度,为了防止爆炸,就需要暂时停机,把锅炉里的水加满。
马林把以前初中时物理老师给讲的瓦特蒸汽机的两个重要改进讲给了达芬奇听,把达芬奇听傻了。然后,这老头仰天长叹:
老夫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没想到啊,那个叫瓦特的家伙,居然比老夫还牛说着,达芬奇眼眶居然湿润了。显然,这货被打击到了。
马林忍着笑,对达芬奇说道:
好了,阿达,别灰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那个瓦特,也就是蒸汽机上比你厉害罢了。比画画,你肯定比他强的!
听马林这么一说,备受打击的达芬奇,才好受一些。然后,根据马林的思路,对蒸汽机进行了瓦特化
不过,马林清楚地记得,瓦特蒸汽机上,还有一个离心式调速器的,是用来控制蒸汽机转速稳定的。
但是,马林上辈子的初中物理老师没有讲这个原理,所以,马林也不懂。毕竟,他又不是机械系毕业的,只是个物理学的还不错的文科生而已。
这样一来,蒸汽机的转速,可能有些不稳定。但管他呢,蒸汽机要求本来就不高,速度不稳就不稳吧。
但本着能做好最好的原则,马林简单地向达芬奇阐述了离心式调速器的原理,大概就是一个锥摆,连接蒸汽阀门,以控制蒸汽输出的速度反正,马林把这个难题留给达芬奇了上位者嘛,就要学会把问题丢给臣属要是自己啥都干,铁定是诸葛亮过劳死的下场
等到瓦特式蒸汽机面世了,那么,用来抽水就容易了。到时候,马林再把阿基米德螺旋拿出来,弄成螺旋式抽水泵,用来抽塔拉铅锌矿的地下水,不要太实用哦
第239章 备战
3月份,去南欧和英国卖粮的船只回来了,也带回了大量的钱币,使得马林一下子从穷光蛋又变成土豪了。
之前,为了方便贸易,马林把所有的现金,都给了亚美利哥带去印度买货物。甚至,还向汉堡借了10万金币急用。
但随着卖粮船的归来,马林一下子拥有了价值超过200万杜卡特金币的现金流和大量的高价值货物。总得算来,这次一亿磅黑麦,一共卖出了280万杜卡特金币的高价格。因为钱币不够,很多粮食商人只好拿等值的货物来换。
有了这笔钱,马林立即派人去罗马科隆等地,开始大把撒钱,贿赂各个相关高层,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支持。
另外,马林继续撒钱,在德意志内陆山区,继续招募了5000山民,作为雇佣军。这样,东弗里斯兰伯国本土的军队,除了8千老兵和7千新兵,总数达到了2万人。当然,阿德勒率领的驻扎在奥尔登堡的那支民兵军队没有算在内。
在马林的督促下,施瓦茨这个东弗里斯兰练兵第一人,再度开足了马力,投入到了训练新兵的事业中去。而且,现在东弗里斯兰伯国适应施瓦茨的练兵方式的老兵很多。随便安排一些出色的老兵,进入新兵中担任低级军官,很快就能把军事训练抓起来了。
而且,巧得很,马林两年前搞的少年军官速成班(见《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347章)基本成型。200名两年前16岁到20岁的聪慧少年,基本培养出来了,而且,也都成年了。
马林趁着军队新建,正好把这200名速成的少年军官,都安排进了新军,成为新军的军官和主要骨干,负责带领这支新军。
这200名少年,虽然是速成的,但也是马林用心培养的军官苗子。这些人都有一定的读写能力,起码能看得懂军令。而且,军事素养扎实,两年来也一直坚持军事训练。加上马林和施瓦茨等人,没事的时候还传授他们带兵的经验。现在,这200人里,能胜任基层军官的基本达到了百分之百。能胜任中层军官的,也有很多。
有这匹军官苗子在,这12万新兵,成军速度,比当初马林招募的5千带去丹麦战场的那支新军还要快。因为,他们的基层军官,多半是素质高的速成少年军官,而不是从一无所知的山民里挑选出来的矮个里的高个。
因为丹麦问题,马林得罪了萨克森选帝侯和勃兰登堡选帝侯两大实力派诸侯。加上丹麦和萨克森公国这两个手下败将不可能忘却仇恨,所以,马林现在潜在的敌人还不少。
要知道,自从马林撤军后,丹麦国王汉斯开始了国内的重建工作。只是,因为联军去年对于丹麦春耕的破坏,使得丹麦一时半会缓不过来。但萨克森选帝侯国和勃兰登堡选帝侯国貌似在支援丹麦重建,可以预见,重建完毕的丹麦,是不会眼看着石勒苏益格公国和荷尔斯泰因公国继续被割占的。
比丹麦更危险的,是萨克森公国。乔治公爵已经打败了西弗里斯兰抵抗军,控制了吕伐登。现在,萨克森公爵乔治已经腾出了手来。
当然,乔治肯定是不敢和马林正面对决的。但是,马林现在要准备带兵南下,拿下明斯特主教国。若是军队数量不够,还是原来的8千人的话,一旦主力大军离开东弗里斯兰南下接管明斯特主教国的话,难以抵挡乔治布置在西弗里斯兰的大军的背后突袭。
所以,为了本土安全,马林特地把本土的军队,从8千扩充到了两万。到时候,在出兵控制明斯特主教国的时候,也不至于本土无人守卫。
而且,萨克森公爵乔治的1万大军,一直部属在格罗宁根,没有撤走,让马林很是担心。单独对战,马林倒是看不上乔治那点兵马。但是,怕就怕,萨克森选帝侯和勃兰登堡选帝侯会组织联军,从东方攻打过来。等自己率主力出征的时候,乔治的这1万兵马,会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因此,想来想去,马林觉得,还是给乔治找点事情做比较好,免得他的军队对自己产生威胁。
于是,马林想到了败逃到格德司公国的原西弗里斯兰总督fyskefrijheid和吕伐登男爵兹特尔,以及顽强活着的西弗里斯兰主帅西瓦格
当然,马林不是还想支持这两个还活着的西弗里斯兰贵族。这两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没有西瓦格有本事。但西瓦格是他们的下属,没有多少话语权,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所以,最实际的情况就是,支持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占领西弗里斯兰。只要查理二世出兵了,才有打败乔治的可能。而且,一旦查理二世出兵,乔治那1万大军,就不可能腾出手来对付东弗里斯兰了。那样一来,马林的军队也就可以安心地区控制明斯特主教国了。更何况,西弗里斯兰抵抗军还剩了3000兵马呢。
想到这里,马林立即写了一封密信,支持查理二世出兵,重新夺取吕伐登。至于攻城办法,和乔治公爵用的办法一样——还是炮击+火药桶爆破。
至于为何如此,是因为马林手下的情报人员发现,乔治的大军在攻下吕伐登后,并没有给吕伐登更换大铁门,而是继续使用橡木城门。这样的漏洞,马林岂能放过?
于是,马林打算,向查理二世提供20门重炮,并提供几扇大铁门。等到查理二世的大军攻下吕伐登后,就给吕伐登换上。这样,乔治就没有办法再度使用马林发明的破城办法了。
只要夺回了吕伐登,查理二世的军队完全可以依托吕伐登,和萨克森公国的大军继续对峙。甚至,可以来个反击什么的。毕竟,格德司公国的正规军,可不是西弗里斯兰抵抗军那帮临时凑起来的军队可比的。
历史上,格德司战争中,格德司公国的军队,就是打得萨克森公国的军队节节败退。查理二世,也远比萨克森公爵乔治更加狡猾和由能力。
当然,狡猾的格德司公爵查理二世,肯定会要求自己出兵助战的。马林决定,先答应下来再说,以骗取格德司公国出兵。
反正,到时候只要教廷宣布明斯特主教国归自己,自己肯定要出兵明斯特主教国的。到时候,就以此为借口,向查理二世说明自己无法出兵是不可抗力呗然后,自己就可以安心地看着格德司公国和萨克森公国相互撕逼了而自己的潜在敌人,也可以少一个
第240章 意外的惊喜
钱到位了,马林也派出了特使去波恩(科隆大主教国驻地)贿赂科隆大主教和几位实权主教。
但是,没想到的是,马林的手下说想要明斯特主教国,却把科隆大主教和几个实权主教逗乐了,以为马林是在开玩笑。有一个主教干脆把马林的手下当疯子乱棍打了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