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是这样的,属下跟着爱德华伯爵攻下了都柏林和基尔代尔伯国后,发现那里,有很多的英国细毛羊,得有七八万只
啊?这么多?马林大吃一惊。
是的,大人。属下在当地打听过,据说是亨利七世下令从英格兰引进,专门用于在都柏林附近的英王直属领地放牧的。因为,英国羊毛贵,养殖这种英国细毛羊,很有赚头。另外,掌权的基尔代尔伯爵,也引进了两三万头,在他的基尔代尔伯国。不过,这次,全便宜了爱德华伯爵了。
这个范高雷,我需要从那里大量引进英国细毛羊
大人,属下已经和爱德华伯爵商议过了,打算向其购买1万只英国细毛羊!
哦?爱德华答应了?
是的,他答应了。毕竟,他在爱尔兰的地盘科克,都是咱们送的呢。火炮也是咱们送的。没有咱们的支持,哪有他的今天?问他买1万只绵羊,还能不给面子?而且,咱们也是给钱的啊!
1万只英国细毛羊?范高雷,这事干得漂亮!马林兴奋地跳了起来。
此前几年,马林从英国走私绵羊,那叫一个艰难啊。几年下来,才走私一两千只。而且,花的代价极高,几乎是正常价格的十倍以上。
然而,现在帮爱德华打下都柏林,却轻松地可以买到1万只英国细毛羊,还是市价,马林觉得赚大了。
科勒,去内库拿5000金币来,奖励范高雷!手下事情办好了,马林是从来不吝啬赏赐的。
谢大人!范高雷也惊喜万分。5000金币,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对了,范高雷,去买那1万只绵羊的时候,你带一批专业的牧民去挑选!
挑选?范高雷有些不解。
对,挑选!你的任务,是挑选年龄小的,健康的英国细毛羊。另外,公羊和母羊的比例,你听好了——1000公羊,9000母羊!
母羊比例这么高?范高雷吃了一惊。
当然,我打算大量繁殖英国细毛羊,自然需要母羊的比例高点。而且,年轻一点的母羊,也能多生几胎,有助于种群的扩大!记住,老绵羊不要!
是,属下明白!
好了,去吧!
范高雷行了个礼,然后就离开了。
实际上,马林把英国绵羊定义为细毛羊,是不太准确的。按照后世的定义,英国绵羊主要属于半细毛羊。真正的细毛羊,目前只有美利奴羊一种。英国的羊,多半是半细毛羊。
但即使如此,英国的半细毛羊的羊毛质量,也超过欧洲大陆的那些粗毛羊的羊毛了,是这个年代的毛纺珍贵原料。
至于西班牙的美利奴羊,却因为只适应南欧的气候,加上官方严格限制出口,难以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
但马林清楚,后世各国的美利奴羊,其实就是挑选各国最细毛的母羊,和美利奴羊公羊杂交而成的。这种杂交羊,羊毛质量略低于纯正的美利奴羊,但质量也算很高的了,勉强能算细毛。
而马林让半细毛的英国绵羊,和美利奴羊公羊配种,为的就是获得适应湿润气候的细毛羊品种。
想了想后,马林派人把范高雷叫了回来,吩咐他买养时,全买母羊,而不是一千公羊九千母羊了。然后,这些母羊都会被送到西撒哈拉去找那儿的美利奴羊公羊配种。
只是,这样一来,苦了那些美利奴羊公羊了。希望它们不要因此劳累而死
要知道,西撒哈拉那边,原先只有100对美利奴羊,公羊才100只。尽管这两年种群扩大,也不过才三百多只公羊。三百多只公羊要应付1万只英国母羊,平均一只公羊有三十多个女朋友,马林已经想象到它们性福而死的画面了
第234章 哥伦布的布
哥伦布在损友的蛊惑下,去了拉斯维加斯。因为马林奖励了他1万金币,所以,哥伦布又足够的钱在拉斯维加斯大肆挥霍。
甚至,连那位损友的消费,他也包了。来到拉斯维加斯,哥伦布宛如进入了天堂一般。这里的毛妹,比他那三十六七岁的老婆,要雪白粉嫩多了。
要知道,欧美女人,30岁后会急速衰老,变成大妈。所以,即使比阿特丽丝这几年因为生活优渥,保养不错,但也是不能和那些年轻的毛妹相比的。
因此,哥伦布沦陷在了毛妹的温柔乡里。叫一次毛妹才3个芬尼,对于刚得了1万金币奖励的哥伦布而言,实在没有一丁点的压力。只要甩出一个金币,就能一次叫20个毛妹过来。
因为天天都要叫若干个毛妹,哥伦布发现——自己的肾不太好了
于是,他改去赌场玩。可惜,因为最近肾亏,弄得他有些老眼昏花,经常估计错误,输了不少钱。
毕竟是50多岁的人了,哥伦布感觉有些吃不消了。不过,哥伦布想起来,貌似马林的宫中,有两位来自遥远东方的神医,据说懂得补肾。于是,哥伦布就来到了奥里希,请求马林让那两位宫廷医生,帮自己治疗肾亏
马林无语地看着脚步虚浮的哥伦布——你丫多大岁数了,还玩这么嗨,不是找死么再说了,毛妹身体多棒啊,你还一天叫几个
不过,哥伦布这厮,除了在航海上伟大点,反正也不是啥好人。据说,在第一次抵达海地岛的时候,哥伦布这厮还强x当地的印第安人幼女,禽兽无比。他没染上梅毒,也算是他的运气了。所以,对于哥伦布去拉斯维加斯找毛妹乐呵,马林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只是,没想到这厮会把自己弄肾亏了
也难怪,这货都53岁了,还特么一天叫几个毛妹,正当自己是铁打的啊?就算是马林这样的年轻人,也不敢那么玩啊
幸好,马林这边有两个蒙古医生,还可以帮哥伦布补回来。东方医术,最擅长的就是药补身体。而西医,只会针对病痛,并不擅长调养身体。即使到了后世,还是找个毛病。
而这个年代的欧洲医生,那就更不用说了,只知道放血和开鸦一片当药物。要是哥伦布找这个时代的西医去治疗,不是被放血而死,就是染上毒瘾
莫日根来了之后,知道哥伦布是马林眼前的红人,自然不敢怠慢。在开了几种自己带来的的并在玻璃温室种植成功的东方草药的同时,莫日根还吩咐下去,去养牛场,割几根牛鞭来,给我们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补一补身体。另外,莫日根还吩咐下去,去海边弄些生蚝来,让哥伦布生吃
就这样,哥伦布留在奥里希,过上了天天喝中药,每顿一根牛鞭几个生蚝的大补的日子。只是,他不知道牛鞭是牛的那玩意儿。要是知道了,非得吐死不可。
另外,马林还让人每天下腰子面给哥伦布吃。毕竟,按照东方的说法,吃啥补啥。哥伦布肾亏,自然要多吃点腰子
这些天,就住在王宫太医院的哥伦布,除了经常看望在马林身边当侍卫的长子迭戈,也经常来找马林汇报工作。
某天,在想马林汇报工作时,哥伦布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了一块白布:
大人,这是我在古巴岛西侧对面的大陆上的一个村庄里和当地人交换来的布匹。不知道什么材料做成的,但是洁白柔顺。
马林接过这块白布,仔细观察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像棉布。然后,他让人找来火把,把布放在上面烧了一个角,闻了闻,果然是棉布。
要知道,羊毛织品燃烧后,会有一种烧羽毛或头发的味道。那是因为,羊毛是动物身上长出来的,里面脂肪类物质较多,烧起来,自然有脂肪燃烧的味道。而棉花,则属于植物纤维,烧起来,味道类似烧纸(纸的成分也是植物纤维)。因此,辨别两种物质,烧一烧就明白。
难道是传说中的陆地棉?马林似乎猜到了真相。
在后世,棉花主要有四大品种——陆地棉长绒棉(海岛棉)亚洲棉(树棉)和草棉。
若是论质量,自然是长绒棉最好。但是,后世华夏主要还是以种植陆地棉为主,而不是长绒棉。长绒棉在华夏,只有边疆省一些地区种植。所以,马林估计,可能是长绒棉对气候要求较高,而陆地棉虽然质量不如长绒棉,但气候适应性更强。
按照前世某本科普书里介绍,这个时代,亚洲地区,主要是以种植亚洲棉为主,草棉为辅。但是,根据科普书所讲,亚洲棉棉绒较粗,只适合纺粗纱,纺织中低档的棉布。而长绒棉适合纺细纱,陆地棉次之。
而陆地棉原产墨西哥,长绒棉原产南美。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因为亚洲棉无论是在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劣于美洲棉花。于是,质量好,气候适应也强的陆地棉,渐渐取代了本土的亚洲棉,成为华夏棉花种植的主流。
这块棉布,根据哥伦布的描述,大概是哥伦布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沿海的村庄里淘换来的。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陆地棉。
如果真是陆地棉的话,那可就发了。陆地棉质量好,气候适应性强,非常适合广泛种植,不像海岛棉那么娇气。
因此,尽管海岛棉质量更优,但马林却更喜欢陆地棉。无他,陆地棉生存能力更强尔。在后世,产棉大国美国,就普遍种植陆地棉。海岛棉不是没有推广过,而是推广失败了。
而马林正打算开垦北美呢,自然要选择适合北美种植的棉花啊。因此,陆地棉才是最佳的选择。
若是,北美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棉花,那样的话,马林就可以搞棉衣棉被了。欧洲西部因为海洋气候,棉衣棉被的需求也许还不大。但是,东欧和北美,冬天都是很冷的。有棉衣棉被,也更能御寒。
而且,毛料衣服,夏天在吸汗透气方面,远不如棉布舒适。有了棉布,夏天也不用穿毛料的衣服了,而是可以穿上更适合夏天的棉布衣服。
想到这里,马林就兴奋地说道:
克里斯托弗,你又立功了。有没有空再跑一趟古巴西边的大陆?
有空是有空,可是您看我这身体哥伦布顿时愁眉苦脸了。他这身体,肾亏还没调养过来呢。这样虚弱地区航海,容易死在大海上
呃好吧,你手下人应该有懂得说阿拉瓦克人语言的吧?让他们跑一趟?
这个没问题,坐标都记录好了,这次过去,也是顺着坐标走,随便哪个船长都可以的。至于懂阿拉瓦克人语言的,我手下有七八个人。他们都还年轻,身体很棒,跑一趟完全没问题。
好,你挑几个人过来,带船再跑一趟那个渔村,想办法要弄到这种布料的植物的种子。记住了,这种植物,叫棉花(cotton,马林只知道棉花的英文名),一定要弄到种子啊,找到种子,有重赏!
明白,不过哥伦布的脸上出现了犹豫的神色。
怎么了?你想说什么?
大人,能否让我的长子迭戈参加这次航行?哥伦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马林立刻秒懂了,这次航行,因为有坐标,根本没啥难度。而哥伦布让自己的儿子迭戈参加,显然是想给儿子积攒功勋来了。虽然迭戈有男爵爵位可以继承,但是,在封建社会混,君主的青睐和自己的功勋,才是贵族安身立命的本钱。迭戈要是不想在自己死后成为一名闲散的贵族,最好能多立功勋,以获得马林的赏识。
好,就让迭戈参加吧,身份是副官!这明显是开后门了。迭戈的经验和能力,显然不能当总指挥。但是当个普通成员,分到的功劳又太少。所以,让其当副官,是对其最大的照顾了。
感谢您对迭戈的提携,马林大人!哥伦布满含感激地向马林鞠了一个躬,然后,找迭戈去了
第235章 伍尔夫.埃斯布兰德
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跟着马林来到东弗里斯兰已经有半年时间了,这半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军队里,认真学习马林方阵和东弗里斯兰军事训练方法。
放假的时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也骑马在东弗里斯兰伯国境内转转。除了秋收那段时间,全军将士大部分都被派到边境保护安全外,其他时候,只要放假,伍尔夫埃斯布兰德都喜欢到各个地方转一转。毕竟,他曾经是迪特马尔申地区军政一把抓的首领。
但转下来之后,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大吃一惊。因为,他发现,东弗里斯兰人民的生活太好了点
虽然说,东弗里斯兰人民,在吃肉上可能还很少。但是,普通的东弗里斯兰人,哪怕是最低级的农奴,平常都能吃上不错的黑面包。不是那种没有经过发酵,而且里面掺杂了很多木屑泥土和石子的黑棍面包,而是比较松软的黑面包。这样的黑面包,在迪特马尔申,只有家境不错的有钱人家才能经常吃上。但在东弗里斯兰,农奴平时都吃比较松软的黑面包,如何不让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吃惊?
事实上,农奴们吃的黑面包,并不是纯黑面包,里面也是掺杂了一些野菜和草糠的。只是,这两种添加物,并不影响面包的松软。而且,这些面包,都是发酵充分了的,所以比较松软。草糠的口感,其实和麦麸差不多。这个时期,欧洲人做黑面包,大部分都是连着麦麸一起做的。所以,加点草糠,虽然比面粉粗,但不太吃的出来。而且,就算是草糠,也是可以消化的,不像石子和泥土,不能消化。
另外,在东弗里斯兰,每一个庄园的居住地附近,马林都是划分出一些自留地的。这些自留地,就是给农夫们种菜用的,种出来的菜,全部给庄园里的人自己食用。
当然,在每个城市附近,马林也会安排特定的几个庄园,全部种植蔬菜,以供应城市的需要。好在现在城市不多,城市居民也少,很容易满足需要。
另外,因为东弗里斯兰是一个沿海国家,渔民很多,咸鱼自然就多。为了照顾渔民,马林还执行了粮食换咸鱼政策。用等值的黑麦,和渔民交换大量的咸鱼,然后分配到各个庄园里,作为农奴的主要肉食。
咸鱼成本低,但营养不比肉差。所以,咸鱼就成了东弗里斯兰伯国境内的穷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基本上,普通农奴家庭,每周都能分配到咸鱼,以补充各种营养。
鱼肉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e,经常吃鱼的人,是不会得夜盲症的。因为,夜盲症是缺维生素a的表现。因为每周都能吃一两顿咸鱼,东弗里斯兰伯国夜盲症的患病率是很低的。
一开始,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还以为只是他驻扎的奥里希附近的百姓生活条件较好呢。结果,他骑马走远点,跑到一些偏僻的地区,一样如此。
当然,有些贵族封地内的农奴,过的比较差点。毕竟,有些贵族比较小气。但是,那些小气的贵族,也没把农奴饿着,只是没有马林名下的庄园待遇好而已。
而在马林的名下的庄园,基本上农奴生活都不错。虽然大家食物的油水比较少,但营养基本充分,人们的精神状态都很不错。
看到这里,伍尔夫埃斯布兰德终于是对马林归心了。他相信,在马林的治理下,国民们是可以过上好生活的。
于是,他开始向马林请教传说中的东方兵法
事实上,马林又不是正儿八经的军官出身,哪里懂得多少兵法?但是,前世好歹也从网上学了不少杂七八拉的军事理论,读过很多经典战役。同时,也读过《孙子兵法,看过央视版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三国演义什么的
这样的水准,在后世是业余的军事发烧友,但是,在这个时代,拿来忽悠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还是没问题的。
无聊之下,马林就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讲了火烧新野水淹七军等经典战例,把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忽悠得不要不要的:
哎呀,‘火烧新野’真是太妙了,这个诸葛亮太牛了,我好崇拜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