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为此,马林事后在纸上写下了“口音很重要”的句子,并一连写了三遍,表示重要程度。然后,派人送给凯撒,让其好好领悟和理解……
(iishu)是,,,,!
第2007章 缺民工
【】(iishu),
事实上,尽管知道口音很重要,可目前北海国内部,却为“标准德语”使用哪边的发音吵翻了天。
英语那边好说,直接采用赵老师口中的“伦敦音”就可以了,没人有意见。即使弗里斯兰人的弗里斯兰语和英语发音有变化,但弗里斯兰人也知道自己是“乡下人”,采用“伦敦音”更符合潮流,也接受了“伦敦音”。至于英格兰那边,人家更没问题了。毕竟,是首都发音,绝对是正确的。
但德语这边就超级麻烦了,按说,马林是鲁尔区人,理当推广鲁尔区德语发音。可是,他的首都是建立在东弗里斯兰地区啊。所以,当地官员以杰弗里首相为首,纷纷反对使用鲁尔区德语发音,而是建议采用东弗里斯兰当地的低地德语发音。甚至,有一段时间,马林也的确采用了低地德语作为标准发音。
但是,当北海国吞并了鲁尔区和包括吕讷堡公国在内的八个诸侯国后,情况再度发生变化。因为,鲁尔区和新吞并的8个诸侯国的官员,纷纷反对使用低地德语。因为,这和内陆德语差异不小。
而且,随着北海国的扩大,使用低地德语的人口占比也在不住下降。若是继续使用低地德语作为标准德语,很容易导致内陆的德意志人的不满。
所以,焦头烂额的马林,后来采用了原本历史上德国人的做法——使用德国中部的汉诺威地方的德语发音作为标准发音。
事实上,作为下萨克森地区东南地区城市的汉诺威,正好位于低地德语区和内陆德语区的交错地区。当地德语的发音,使用低地德语的人听得懂,使用高地德语的人也能接受。
然后,马林就像原本历史上那般,将汉诺威地区的方言定为标准德语发音,并在学校重新推广。
而且,为了矫正其他地区学生的发音问题,马林还从汉诺威地区调集了大批教会成员,去各地帮助学生学习汉诺威发音。
但汉诺威本地人则满脸懵逼,因为,此时的汉诺威,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城镇,还没有成为不伦瑞克的首府,压根就是个乡下小地方。他们完全没想到,自家的方言,居然成了标准的德语发音。
马林也懒得管别人怎么想,为了起带头作用,他都要每天和凯撒一起学习标准的汉诺威发音呢。之前,他都习惯说低地德语了。好在,他穿越后记忆力变强,倒是不难学新的德语发音。而凯撒,则是因为处于最适合学习的少年时代,改变发音更是不难。
但大多数成年的官员,是很难改变发音的了。毕竟,成年人是很难改变口音的。即使马林弄出了标准德语音标,依然很难改变成年人的官员们的口音。特别是像杰弗里那样的老头子,压根就很难改变口音了。
对此,马林也不着急。实在不行,就等学校里的孩子们成长起来,再谋求口音统一嘛。要知道,后世新华夏49年就建立了,五几年就搞出了《新华字典》。但直到21世纪,才在年轻一辈中推广了普通话。对于中老年人不会普通话,后世搞笑的华夏官方也是没辙。就连开国老祖在城楼上的讲话,都用的是福南口音很重的发音呢……
所以,推广标准德语,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而想要教孩子们学会标准的德语发音,首先,要有发音标准的老师。为此,马林下令——以后师范专业在招生时,会将发音标准作为入门门槛。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统一全国的口音,怕是需要几十上百年。反正,马林觉得自己是很难看到那一天的到来了。不过,令他高兴的是,采用汉诺威方言的做法,得到了国内的普遍认同。甚至,连其他诸侯国,都开始采纳北海国定制的标准发音方案,并引进北海国的教材教学。
对此,马林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并且,热情地主动提供教材。但问题是,别人不买账。为啥?因为,北海国的基础教材里,满含着对马林的吹捧和神化。别的国家,自然不乐意接受。
所以,马林不得不让人删改教材,把吹捧马林自己,改成了吹捧日耳曼人和德意志的伟大。虽然不能让别的诸侯国孩子崇拜自己,但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德意志大一统”的种子。等到北海国出兵统一小德意志的时候,这些接受过“德意志大一统”思想的孩子差不多成长起来,也更容易接受北海国的统治。
马林这阵子忙着教育事业,但财政大臣拉比的报告,让马林头疼了……
拉比的报告显示——因为马林秘密从戈斯拉尔的银矿山调走了一万匈牙利壮丁训练成骑兵,这也导致了戈斯拉尔银矿少了1万矿工,严重影响了银矿产量。据统计,这两个月,矿山白银产量下跌20,让财政部门非常不安。毕竟,少了那么多钱,很多事情都办不了了。
除此之外,拉比还提到了另一个问题——不止戈斯拉尔的银矿缺乏矿工,修建北海国道路的部门,也严重缺乏劳动力。
虽然说,马林组建了七八千人规模的工程队,专门用于道路修建,大大地方便了北海国的道路建设。可是,六七千劳动力,对于修路,实在是杯水车薪。
马林倒是可以在农闲时征调农民参与修路,甚至挖河。可问题是,农奴们的主业还是种地,很难专心地去修路。一旦到了农时,农奴们是必须返回庄园的。然后,很多工程就不得不停下来。而且,一等就是很久。毕竟,在没有农业机械的这个年代,农忙耗时是需要很久的。一旦遇到农忙,就很耽误事了。
“除非……除非有专门的民工?”马林忽然想起了后世建设华夏的重要群体——民工。
民工很不起眼,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这些人也很重要。沪海和京城为啥能建设成超级大都市?还不是因为涌进了太多太多的民工?
自从21世纪农业机械全面推广后,农村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去种地。有了农业机械,乡下只需要老人和妇女留守,就能打理好田地。春耕秋收,只要付钱雇佣农业机械去作业即可。而家里的男劳力,则涌入大城市,成为辛苦打工赚钱的民工。
光是沪海一地,1800万人口,但常住的民工就有几百万。而工地上劳动的,基本都是那些民工。可以说,没有那些民工,城市里的基建基本玩不转……
“对啊!北海国基建搞不上去,是因为缺少大量民工!”马林一拍脑袋,终于意识到北海国基建为啥搞不上去了。因为,他忘记了后世那铺天盖地,挤满火车站的农民工大军了……
(iishu)是,,,,!
欧皇崛起 第2018章 武器代购?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谈完火炮生意后,条顿国使者列夫,忽然要求再订购5万套刀剑铠甲,让马林大吃一惊。
“5万套?”马林很疑惑。因为,据他所知,自从“十三年战争”战败后,条顿骑士团的实力大损。即使通过和北海国的贸易,恢复了不少实力,可按照堂弟彼得的说法,条顿国目前最多能凑出7200名由骑士和骑士子弟出身的重骑兵组成的重骑兵军团,一共60个骑兵旗队(一个旗队120人)。
另外,因为这些年贸易所得丰厚,条顿国还可以雇佣2万雇佣兵的样子。这些雇佣兵主要来自德意志,包括目前还属于德意志的瑞士的8000人,此外还有法国和英国的雇佣兵,战斗力倒是很强大。
但是,这些人加在一起也就2万8千人,就算战时临时征召农民充当民兵,最多也就征召1万多人马,主要负责守卫后方城市。所以,武器铠甲根本用不到5万套。再说了,原本条顿国的军队也不是没武器装备。5万套新的刀剑铠甲,意味着条顿国要扩军5万……
可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条顿国压根没那么多壮丁可以征召!条顿国目前也就三四十万人,壮丁人数最多六七万。可是,就算有六七万壮丁,也不可能全抓去当兵。因为,所有壮丁都拉去当兵,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停顿下来,甚至食物供给链都会崩溃。所以,条顿国就算打国战,征召一半壮丁也就不错了,也就是三四万人。
此外,因为波兰和立陶宛的挑拨,条顿国内的贵族和市民,其实并不怎么拥护条顿骑士团的统治,而是隐隐和骑士团有对抗情绪。菲利普大团长继位这些年,尽忙着整顿国内,打压贵族和市民阶层了。虽然现在基本控制住了国内贵族和市民的反抗趋势,可指望他们帮自己打仗卖命,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这批武器铠甲,恐怕并不只是给条顿国军队准备的。因为,彼得堂弟三个月前还来过奥里希,说条顿国目前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过了,还淘汰下大量旧的武器铠甲……
而考虑到最近东欧的各种情报,马林恍然大悟:
“列夫先生,你们是帮莫斯科人采购的武器铠甲?”
列夫脸上顿时一僵,然后重新堆起笑容道:
“陛下果然目光如炬,没错,我们就是帮莫斯科人采购的。听说,莫斯科人要出兵攻打喀山汗国,所以,委托我们帮忙采购5万套刀剑铠甲,以征讨那些不信上帝的鞑靼人异教徒……”
不愧是外交官,列夫的谎言张嘴就来。而且,配合脸上的认真表情,说的跟真的一样。要不是马林早就打听到了莫斯科人的打算,没准还就真相信了呢。因为,莫斯科人的确有对除了强悍且有土耳其当靠山的克里米亚汗国之外的其他三个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动手的想法。
而且,因为立陶宛和克里米亚结盟,向西扩张的代价太大,向东吞并三个小汗国倒是更加可行。所以,列夫的谎言,看起来像真的似的。
因为是盟友,马林也懒得揭穿,于是直白地说道:
“向莫斯科大公国提供武器铠甲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需要考虑到立陶宛人的感受。于勒叔叔是我的亲叔叔,可立陶宛人的大公夫人安妮也是我的亲妹妹。”
“所以,我可以向条顿国提供武器铠甲,却不可能向莫斯科人提供武器铠甲。毕竟,他们和我无亲无故,我管他们去死!”
列夫的脸红了下,但很快恢复过来。他笑着说道:
“陛下请勿担心,卖给莫斯科人武器铠甲,是我们条顿人的事,经过我们倒手,就不算您卖给莫斯科人的了。”
马林还是摇头:
“不妥,北海国生产的武器铠甲,都采用精钢打造,质量和别国的差别很大。若是落到莫斯科人的手里,肯定会被用来对付立陶宛和波兰。到时候,我就没法向妹妹和妹夫交待了。”
“所以,你们向别人采购武器铠甲卖给莫斯科人我不管,但我是不可能卖给你的。当然,作为中立者,你们帮莫斯科人采购武器铠甲的事,我就当做没听到过……”
……
实际上,马林这就是在暗示了——我不会插手你们援助莫斯科人的事。
所以,列夫明白了马林的意思后,就转头南下,去纽伦堡采购武器铠甲了。甚至,还有火绳枪和火炮。
纽伦堡是这个年代德意志南部重要的手工业中心,制造业很发达。之前马林就从这里带走了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线膛枪的工匠。这里的匠人很多,产品丰富。而因为这个年代战乱不休,作为手工业中心,纽伦堡的武器铠甲的制造行业,也是非常发达的。而条顿国的使者,也定然能买到所需的武器铠甲。
虽然纽伦堡的武器铠甲基本都是铁制的,赶不上北海国的钢制产品。但是,对于锻造水平落后的东欧地区而言,绝对都是精良无比的武器铠甲了。有了这些武器铠甲,莫斯科大公国军队的战斗力肯定能上一个台阶,然后,完成对立陶宛军队的装备碾压……因为,立陶宛军队的装备技术水平,是低于德意志地区的。
在这个年代,除开开挂了的北海国不算,欧洲手工业技术最发达的,大概就数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和米兰地区了。其次,就是紧挨着意大利北部的德意志南部地区了。就算是欧洲第一骑士大国法国,其国内的骑士们,也经常派人去德意志南部的纽伦堡等地采购哥特式板甲等精良的装备。
所以,拥有了5万套全新的德意志南部出产的武器铠甲后,本就兵力占优的莫斯科大公国,一定能把立陶宛人摁在地上摩擦。
而这,正是条顿人乐于看到的。因为,立陶宛被莫斯科人打得大败亏输的话,波兰和立陶宛这对基友,就没空管条顿国那边的事情了。他们对利沃尼亚发起攻击的时候,波兰人和立陶宛人肯定忙着抵抗莫斯科人的攻击呢……
没准,若是波兰和立陶宛都被莫斯科人打趴下后,条顿人还能借机收复之前被波兰和立陶宛割去的大片领土……
因此,这次莫斯科人的武器铠甲的采购,其实是通过贸易攒了很多钱的条顿人帮忙垫付的。甚至,他们还让使者列夫,亲自出马帮莫斯科人进行武器代购,以达到扶持莫斯科人打压老仇敌立陶宛人的目的……
欧皇崛起 第2019章 出大事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国与国之间,利字当先。条顿国之所以要夺回利沃尼亚的控制权,还是因为莫斯科的巨大市场。
这些年,虽然在和马林的合作过程中,条顿骑士团完全掌控了条顿国的食盐贸易,还能向马林出口东欧的粗羊毛。可是,这些利润,还是低了点,比不上利沃尼亚的食盐贸易的暴利。毕竟,利沃尼亚可是上千万人口的莫斯科大公国的主要食盐输入通道。就算不过手食盐贸易,光是食盐过境抽税,都能让利沃尼亚人富得冒油。
而条顿国呢?现在才三十多万人口,只有全盛时期人口的三分之一。其国土面积,也从十五六万平方公里,缩水到了3万多平方公里。
最郁闷的是,条顿国的国土,还被立陶宛包围了大半,和利益一致的莫斯科大公国隔开了。显然,立陶宛人是不会允许条顿人在他们国内做生意的,特别是利润高的食盐贸易等。最多,一些利润很低的生意,会同意他们过手。
而条顿国北边的利沃尼亚联邦,倒是连着普斯科夫共和国,可以连接到莫斯科大公国。而莫斯科大公国的食盐贸易,也是经过两国输入。
虽然莫斯科大公国在征服了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后,获得了芬兰湾东边那个狭小的出海口,也就是后世圣彼得堡那个地方。可是,莫斯科人在西欧没有人脉。想要输入食盐,只能依赖汉萨同盟的商人。莫斯科商人想要自己的商船出海买盐,恐怕会被汉萨同盟的商人们联合起来在海上“做掉”。所以,莫斯科人即便拥有了狭小的出海口,食盐进口依旧很依赖汉萨同盟。主要食盐进口流程就是——先由德意志地区的汉萨商人将食盐运到利沃尼亚地区,再由利沃尼亚地区的汉萨商人运往普斯科夫,再运到莫斯科大公国境内……
值得一提的是,汉萨商人运往利沃尼亚的食盐,主要也是从吕讷堡这个“盐都”采购的矿盐。而现在,吕讷堡的盐矿已经控制在马林手里,马林个人占股超过一半。所以,莫斯科大公国的食盐贸易,也有马林的利益在内。
只不过,汉萨商人在吕讷堡拿货的价格较低,只是德意志地区的盐价。而他们把食盐运到利沃尼亚,利润至少翻好几倍。
而马林这次之所以支持条顿国对利沃尼亚动手,除了叔叔于勒的关系之外,也有条顿国承诺以后让马林的商船把销往莫斯科的食盐运到利沃尼亚的原因在内。
这样一来,从吕讷堡将食盐运到利沃尼亚这部分几倍的利润,就会由马林获得了。至于和原本的食盐承运商人翻脸的事情,条顿国表示,由他们来做,不让马林当这个恶人。毕竟,马林和汉萨同盟还是盟友关系呢。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马林才毫不犹豫地向条顿国提供火炮,支持他们攻打利沃尼亚。毕竟,这对他大有好处。
……
另一边,莫斯科人也知道普斯科夫共和国的重要性。因此,莫斯科人早在伊凡三世时期就用武力和经济等手段,逼迫普斯科夫向其臣服。甚至,瓦西里三世在当王子的时候,名义上的封地就是普斯科夫。
目前,普斯科夫内部,就有大批的亲莫斯科派别的贵族。若是打起来,普斯科夫人先要镇压内部的亲莫斯科派,然后才能对抗莫斯科的大军。当然,总体来说,为了保证独立性,普斯科夫大部分贵族还是更亲近立陶宛的。因为,立陶宛相对弱势,不会谋求吞并普斯科夫。
当然,普斯科夫的归属和条顿国无关。可是,利沃尼亚联邦的事情,却是和条顿国息息相关。毕竟,几十年前,利沃尼亚还从属于条顿国呢。如今,却独立了出去,却比原宗主国还大,还富有。
好在,利沃尼亚联邦的势力众多,利益被分散到了当地教会、贵族、商人和条顿骑士的手里。和条顿国相比,利沃尼亚联邦虽然贸易总量很大,可财力分散到了不同势力手中,反倒不如条顿国可以集中利用。
另外,自从1435年骑士团失去了对利沃尼亚地区的控制权后,德意志地区、法国等西欧国家的流浪骑士,也不怎么乐意去利沃尼亚地区了,更多地选择去骑士地位较高的条顿国。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条顿国可以获得更多战力强大的流浪骑士。而去利沃尼亚联邦的流浪骑士,更多则是去做生意的。毕竟,那边商业机会更多些。
如此一来,条顿国就有底气能够聚集起更多的骑士,用于国战。而利沃尼亚联邦地区,能够聚集起来的骑士要少些。而且,他们也不和利沃尼亚联邦一条心。毕竟,从地区的掌控者变成掌控者之一,利沃尼亚骑士团的成员们肯定心里不舒服。要知道,在1435年之前,虽然利沃尼亚骑士团国从属于条顿国,需要向条顿骑士团交税。但是,当时掌控利沃尼亚地区的,都是利沃尼亚骑士团的骑士们。而条顿国,并不会派人来管事,只需要收到足够税收即可。
而起来反抗条顿国,并剥夺了利沃尼亚骑士团对利沃尼亚地区绝对掌控权的那些主角、贵族和商人,以及市民阶层,他们背后的支持者,恰好就是立陶宛人。
所以,这次条顿国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帮莫斯科人采购足够的武器铠甲,好让莫斯科人把利沃尼亚地区反抗骑士团的“叛逆”们的后台给打垮了。这样,条顿国出兵夺回利沃尼亚,就无人干涉了。
……
不过,5万套武器铠甲真的好贵。如果都采购骑士级别的装备的话,一套哥特式板甲,就要几十个金币。一把骑士剑,也要几个金币。这样5万套买下来,估计得要两百多万金币。而条顿国这些年积余的钱财,根本没那么多。
所以,思考再三后,列夫放弃了给莫斯科人购买5万套骑士用的武器铠甲的想法,改为采购普通士兵的武器铠甲。具体就是,普通的皮甲,以及普通的用铁比较少的长矛等,以及普通铁刀和十字弩什么的。这样,一套下来,不过十几个金币。5万套,也不超过100万金币。
实际上,之前条顿国之所以选择向马林采购武器铠甲,除了北海国武器铠甲质量很高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他们原打算是向马林赊账,只支付部分钱款,余下的等战争结束后再支付的。毕竟,若是莫斯科大公国吞并了富有的普斯科夫共和国,一番洗劫下来,不愁没钱支付余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