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所以,想活的好,忍一忍,苟一苟,才能活到最后,笑到最后。这一点,历史上成功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刘邦,比如司马懿,比如德川家康……
马林不知道的是,他穿越后两年,他喜爱的起步文学网上,突然流行起了一股“稳健流”,也就是苟派。究其原因,也是因为苟派做法更加理性合理,更不容易挂了。否则,上来就怼天怼地,真实情况绝对活不过三集。人总是会成长的,读者们也越来越成熟稳健,热血中二终究会被理智稳健代替。所以,苟派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当然,这一点,马林不知道。因为,他穿得太早,苟得也早。
另外,不止马林觉得自己苟,他家崽儿凯撒,也觉得老爹实在是太苟太没骨气了。这特么法国人都没有打上门呢,老爹怎么提前苟了?
于是,14岁的少年凯撒,梗着脖子,跑去质疑自己老爹去了……
看着一脸不服样子的傻儿子,马林叹了口气——14岁啊,正是中二……不对,是中一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孩子,最喜欢当坦克,去拯救全世界了。然后,挨最毒的社会毒打……
这可不行!身为王者,不会苟,就会像项羽那样领盒饭的!
于是,马林耐下心来,教育中二的儿子。为了增强趣味性,好让儿子听得进去,马林就给儿子讲了一个叫阿尔萨斯的国王家的傻儿子的故事……
“那个叫二傻子的王子,本来可以继承一个极为强大的国度,培养成千上万的勇士,替他去战斗,然后躺赢。”
“结果,这傻孩子大概地摊骑士小说读多了,身为王太子,而且是独子,竟然亲自提着大锤上前线去砸怪……这特么的,真二!最终,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被恶魔利用,堕落成了头号反派魔头……”
马林一边对儿子施展“摸头杀”,一边讲述着这个“二傻子的故事”……
凯撒听完故事,歪着头想了很久,然后问道:
“可是父亲,如果太过胆小,会被臣民鄙视的。这样,对君主声望会有很大的影响。”
马林笑了笑,道:
“你说的没错,问题是,苟且也要有技术。就像你老爹我,虽然会服软,可也不是对谁都示弱的。比如那些德意志小邦国,就被我连根拔起,直接灭国了。”
“能让我示弱的对象,都是像法兰西王国那样的顶级强国,一看就很不好惹的。对于这样的国家,就算我示弱,我的臣民们虽然不太乐意,但他们都明白,这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我的名声虽然会有一定的损失,但却不会大。因为,我的臣民们知道,他们的君主很聪明,不是个没脑子的。”
凯撒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父亲,您的意思是,只向那些比你强的人示弱。这样,既是最聪明的选择,也不会太影响名望!”
“是的,孩子。接下来,我和你讲讲东方帝国第二个皇朝的开国皇帝刘村长的故事……还有一个叫司马懿的篡位者的故事……还有个叫德川家……算了,这人还没出生……”
然后,父子俩讨论了一整天关于君主“苟”的艺术……
最后,马林做了总结——苟是手段,不是目的。面对强者可以示弱,但要做好战胜强敌的准备。另外,还需要搞好宣传。就算苟了,也要让宣传部门,告诉臣民们,你们的君主在为这个国家忍辱负重,而不是放任百姓嘲笑君主胆小……
…………
凯撒有了很大的感悟,于是,马林让其闭关,写一篇800字的学后感……
而他自己,则美滋滋地喝着刚煮的蜂蜜奶茶,躺在摇椅上一晃一晃的。
躺在摇椅上,马林歪头看了下,貌似给自己煮茶的那个宦官,是“老司机”啊……
老司机不是名字,而是一个毛子太监的外号。他的名字,本来叫劳尔斯基的。本来是莫斯科大公国一个东正教小教堂的牧师学徒,有一点文化。但不幸的是,克里米亚人洗劫了他所在教堂的小城,然后他就被抓走,还被阉了,最后被卖给北海国,担任北海国宫廷的宦官。
因为识字,加上聪明,劳尔斯基比同伴们更快地学会了德语,并得到了马林的看重,担任马林随侍的宦官。虽然没有品级,但在北海国王宫里有不低的地位。
事实上,虽然有能力,但让老司机很快脱颖而出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名字……
第一次听到“劳尔斯基”的名字,马林直接喷茶了。然后,他大笑着告诉劳尔斯基——“以后你就叫‘老司机’吧!”
劳尔斯基不懂“老司机”是啥意思,但他知道,君主的玩笑之言,也是他必须认真对待的。所以,他自己之后也自称‘老司机’。而且,是发音比较像马林说的汉语“老司机”的发音……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老司机听候您的差遣!”每次听到劳尔斯基一本正经的话语,马林都想笑。
闲着无聊,加上想要觊觎莫斯科大公国的人口,马林干脆就和老司机聊了起来:
“老司机啊,你说,我要是去莫斯科大公国抓点人口来,充实北海国怎么样?”
“当然好啊,陛下您是想要青壮,还是孩子?还是美女?”老司机很配合地和马林聊着。
“青壮?不要!罗斯人太凶悍了,听说罗斯人少年时候就和棕熊打架,狗熊见了罗斯人,也会感到害怕的。要是弄了大批这么凶悍的青壮来北海国,他们叛乱咋办?所以,我还是只要女人和孩子,好管理,孩子长大了还是很好的劳力……”
劳尔斯基目瞪口呆:
“陛下您是听谁说的?这传闻太不靠谱了吧?我是罗斯人,怎么没听说罗斯人少年从小和熊打架的?”
“您说的这种人,若是真有,肯定会被莫斯科大公招募为战士的。而据我所知,莫斯科大公国大部分人,特别是农夫,都特别老实听话,像绵羊一样驯服!”
“像绵羊一样驯服?”马林大吃一惊——咱俩说的是同一个族的人吗?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这个年代的毛子,的确还不是后来的沙俄帝国的毛子。而且,就算沙俄时代,毛子个体战斗力也不强,只有哥萨克厉害点。更多地,沙俄是靠着被称为“灰色牲口”的庞大数量的炮灰兵,来堆死对手的。
毛子真正强悍起来,还得是苏熊时期。吊打全世界的苏熊,让毛子们有了怼天怼地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自信心。这种自信,留给了后来的俄国,才有了后世吊打狗熊的毛子。
而在早期,即使是19世纪,人数庞大的沙俄军队,也被拿破仑打得;连首都都放弃了。最后能打败法国,还是靠着全欧一起群殴,才艰难取胜。而沙俄,也是在拿战后,才获得足够的国家自信的。
在拿战之前更早的时期,比如16世纪,波兰这个后来的废柴,在拥有了翼骑兵后,都能欺负毛子……
“看来是我错拿后世的剽悍毛子代入到现在的毛子身上了啊……”马林立即自我反省,并和老司机更多地聊起了这个年代毛子们的特点……





欧皇崛起 第2027章 百万毛子农奴的遐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在后世,西方的历史学家不认为罗斯人是斯拉夫人,而是认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是东欧地区的入侵者。但在这个年代,却没有这个说法。本地的斯拉夫人,都已基辅罗斯人的后裔自居。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因为欧洲讲究血脉传承。如果不承认自己是罗斯人,就不能继承基辅罗斯大公国留下的一切遗产。因此,不管真正的罗斯人是不是东斯拉夫人,在血统至上的年代,莫斯科人也必须自称罗斯人。
通过聊天,马林得知,莫斯科大公国目前国内的情况很复杂,和马林想的不大一样。马林的意识里,在苏熊控制俄罗斯之前,沙俄是一个贵族、农奴和哥萨克并存的国家。
但劳尔斯基告诉马林,目前并不是这样。眼下,莫斯科大公国正处于一场剧烈的社会变革之中。这场社会变革,不是人们常见的让社会进步的变革,而是一场让社会倒退的变革——莫斯科大公国的自由农民们,正在被莫斯科大公国的君主们,强制转化成农奴……
这是一种社会的倒退,但莫斯科人却是和西欧这边学习的……问题是,西欧这边正在解放农奴成为自由农,比如法国,而莫斯科人则逆向进行变革,又称为农奴化进程……
在此之前,莫斯科大公国因为斯拉夫人的传统,土地是由世袭的波雅尔贵族和自耕农掌控的。但波雅尔贵族因为铺张浪费的社会习惯,已经战争和天灾等影响,为了维持日常,经常出售部分土地来换取资金。因此,在莫斯科大公国崛起前,东欧地区自由农民的数量和掌握的土地的比例,其实是在上升的。
但莫斯科大公国崛起后,一切都变了……
莫斯科大公国虽然是一个罗斯人国家,但是,其发家的历史,就是靠抱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大腿来崛起的。因此,莫斯科人更青睐中央集权的制度,也完整地继承了蒙古人留下的驿站系统,以保持对全国的控制。
但仅仅靠着驿站,也只能传达命令,传递消息,是难以有效掌控地方的。因此,莫斯科大公们,往往会从全国范围挑选愿意为其作战的猛士,然后,赐予他们封地,将他们分封到全国各地去,为他们镇守地方,掌控全国。
不过,要向得到将士们的效忠,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但莫斯科大公是穷比,怎么办?当然是掠夺农民的土地分封给将士们啊……
波雅尔贵族实力不弱,不能直接动手抢。所以,弱小的自耕农,就成了被抢的目标。只要一纸诏书,原本的自耕农,包括他们的土地,就会突然变成大公国将士们的封地。
这个过程,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到16世纪末,基本完成。那时候,俄罗斯大部分土地,基本都掌握在沙皇的封臣手里了。而俄罗斯的农民,也都被转化成了农奴……
其过程有多快呢?据劳尔斯基所说,15世纪末,也就是二三十年前,莫斯科大公国封地不到全国耕地一半,自由民的耕地能占到30%左右。但如今的1516年,自由民的土地,已经不足20%了,而且还在剧烈降低比例中……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是一种社会的严重倒退,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实用性来看,对于莫斯科大公国战斗力的提升,却是有好处的。
将士们接收大公的诏书,获得封地,不是没有代价的。他们付出的代价,就是每代人都必须为沙皇战斗,称为沙皇的忠实走狗。
而每一个封臣,在上战场时也不是独自一人去战斗,而是会挑选封地的强壮农奴们一起。为了提高获胜的可能,并获取战功,封臣们也会对治下的农奴们进行有限的军事技能训练,以提高战斗力。
所以,再后来,俄罗斯农民们失去了自由和财富,但却比先辈们更会打仗了。因为,无耻的大公和封臣们,会要求他们自备武器干粮,随军战斗……
什么?随身携带的粮食不够吃?傻子,你不会去抢啊?所以,后来沙俄的军队,是打到哪儿,抢到哪儿,和“我大清”的士兵一个德行。像是拿战期间,沙俄的哥萨克骑兵,被人视为恶魔。走到哪里,都会烧杀抢掠,不管是敌国境内,还是盟国境内。
……
当然了,这个将自耕农转变成农奴的逆历史进程,不是没有遭到反抗。哥萨克是怎么来的?其实主要来源就是被剥夺了土地的自耕农。他们不甘心土地被剥夺,奋起反抗。但区区农夫,哪里是军队的对手?所以,他们如果侥幸不被杀死,只能选择逃亡南方的草原,沦为哥萨克。
因为这个逆历史进程太过猛烈,导致哥萨克出现得突然,壮大也快。到了17世纪,哥萨克群体已经非常庞大,达到几十万人。
也就是说,哥萨克人的大部分,实际上就是俄国农奴化进程中进行反抗的农民,也是俄国农民中的刺头。
刺头们都跑了,或者被杀了,那么,剩下的,自然都是老实巴交的“顺民”了……
……
劳尔斯基的介绍,让马林恍然大悟——原来,现在沦为了农奴而却没有反抗的罗斯人农奴,都是不反抗的老实巴交农夫啊……
嗯,刺头都去当哥萨克了,剩下的,可不就是老实巴交的农夫么?这样的人引进来,也好管理,不大容易出事呢……
至于他们的下一代,马林会用学校管好他们的。不但要老实听话,而且都要讲德语……
也就是说,等着莫斯科大公国打残立陶宛后,马林出兵,不但要打垮毛子,而且要掠夺大量的毛子农夫……以及……毛妹……
至于那些毛子农夫会不会反抗,会不会逃跑?这一点,劳尔斯基的话很中肯——如果他们想要反抗,在掳掠他们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反抗了。到时候,这些反抗的人,就不带回来呗,当场杀了都行。或者,带回来押去挖煤矿,也是可以的,鲁尔区很缺人。
甚至,在押送回北海国的过程中,还可以故意假装看管松懈,钓鱼执法,看谁逃跑……跑路的,抓住后,都押去挖煤。北海国拥有鲁尔区,可不就缺挖煤工人吗?老实的去种地,不老实的下井挖矿……完美!
这一刻,马林忽然觉得任督二脉被打通了,神清气爽——
“啊,我要打十个……不是,我要100万毛子农奴!”




欧皇崛起 第2028章 停止粮食酿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事实上,马林也是太贪心了。要知道,这个年代,整个莫斯科大公国不过千万人口,壮丁农奴也就两百多万。要是马林掠走百万农奴,绝对算是挖了莫斯科大公国一半的墙角。
而且,事情的后果也很严重。这会严重地改变北海国的人口构成。要知道,北海国目前农夫数量,也就40万左右,耕耘着1200万亩耕地。若是突然涌入百万毛子农奴,倒是不缺地盘安置,但引发的混乱也会是空前的。而马林的死敌们,也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没准,他们会利用毛子,来颠覆北海国。
除此之外,其他敌对国家,也会因为毛子壮丁占比超过北海国一半,来质疑北海国血统的问题,并质疑北海国存在的合理性。
因此,掠来百万毛子农夫的事情,只能想想。但降低下标准,还是可以的。比如,掠夺20万毛子农夫,来北海国为马林垦荒种地。为了不影响大局,可以放在日德兰半岛垦荒种地嘛。只要不一下子丢入德意志核心区域,问题是不太大的。
日德兰半岛两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地盘,总共人口也就三四十万人,有点少。要知道,后世这里可是有两三百万人口呢。当然,后世城市化比例高,大部分人生活在城里。但日德兰半岛地势低平,可开垦土地也不少,两三百万人可能多了点,百万人口还是可以容纳的。
有20万毛子农奴,加上新弄出来的普拉德犁车、耧车和麦钐等工具,可以轻松开垦上千万亩的耕地。而一千万亩,也才6666.67平方千米呢。日德兰半岛超过2.5万平方公里,这点土地还是能腾出来的。
此外,其他地区,也可以少量安排一些嘛。只要占比低点,不会太惹眼的。还有就是,那些桀骜不驯的毛子,全丢去鲁尔区挖煤去!这样,还能腾出不少德意志挖煤工人,去干点别的不太危险的工作呢。
而哈茨山的戈斯拉尔银矿,也是缺少廉价矿工的。目前,戈斯拉尔银矿的主力矿工是几万匈牙利战俘,虽然挖矿好使,可也是觉得有些浪费。马林决定,到时候用毛子矿工,把那些匈牙利矿工置换出来。
不管怎么说,匈牙利人都是天主教徒,是同一信仰的教友兄弟,成天逼迫他们挖矿,罗马那边也会不高兴的。而用异端的东正教徒的毛子挖矿,罗马那边是不会有太大意见的。
至于教廷反对奴隶制?这个马林熟——就说帮教廷把这些毛子转化成天主教徒就是了……
能吓唬威逼改宗天主教的,直接称为和德意志农奴同等待遇的普通农奴。待遇良好,拥有一定的自由度。不愿改宗的?你需要继续劳动改造。此外,镣铐锁链一样不少。甚至吃饭的时候,天主教徒有咸鱼吃,有简单炒菜吃,不愿改宗头铁的毛子,只能吃草糠占比超标的劣质科勒面包……
然后,毛子们的孩子们,每年除了重大节日,都送进学校学德语。不学会德语,不许毕业,全日制关在学校内……马林不要求小毛子们学习多好,只要求德语学好了……有个小学三年级文化,就可以送去田里劳动了。重活干不了,还不能打打下手?
而且,只要教育得好,长大了也可以是合格的炮灰兵嘛……
至于修桥铺路的民工,马林倒是没考虑用毛子。毕竟,民工虽然平时浑身脏兮兮的。但因为走南闯北,往往见识远超一直待在家里的农民。而且,在外面闯荡久了,也就不会肯老老实实地接受管制,待在一个地方了。
因此,马林宁可用意大利人,也不愿意用毛子。毕竟,意大利人本就是个待不住的群体,也不凶悍,是很适合的民工群体。
而毛子,马林是打算培养成无情的种田机器的。北海国本土现在面积都超过10万平方公里了,很缺农夫。去抢点毛子农夫来种地,非常划算。
……
这就不得不说马林和劳尔斯基讨论时提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了——即时战力问题……
马林目光长远,往往喜欢从小培养忠于自己的小孩子,将孩子们培养成狂热忠诚的追随者们。这样,未来被背叛的可能性就很小很小了。
但问题是,这些从小接受洗脑教育的孩子们,是无法提供即时战力的。眼下,保护北海国安全的,基本都是马林从德意志南部地区招募来的雇佣兵,而不是本土孩子们。
虽然第一批少年也成长起来了,可人数毕竟很有限。等到这些忠诚的孩子们成长起来,彻底接过北海国军队的控制权,马林估摸着,得等到10年后了。加上南征北战再需要很久的时间。马林都怀疑,自己能不能活到北海国彻底强大,自己再也不用苟的那天了。
对此,劳尔斯基的意见是——军队需要忠诚,但农夫不需要。农夫只要有足够的军队弹压他们,他们就能老老实实地帮你种地,为你生产粮食……
所以,想要忠诚的军队可以等,想要足够的农夫,却不必等那么久,可以抢点外国农夫回来,称为种田的“即时战力”……
……
马林思考再三,觉得劳尔斯基的意见很中肯——他要的只是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并不需要农夫的效忠和拥护。再说了,不是还有军队镇着场面吗?
因此,马林和几位亲信定下了去莫斯科大公国抢夺至少20万青壮农夫的计划。当然,不止农夫,青壮女子也要。有女人和农夫们组成家庭单位,劳动效率也能大大提高。单个农夫一个人,是种不了30亩地的。但有了女人的帮助,加上先进的农具,种50亩地那是轻飘飘。
所以,这次去掠夺人口,不能只盯着青壮,还要兼顾青壮女人。最好是将成对的青年毛子夫妇一起掠回国,让他们帮自己种地。
当然,小孩也不能放过,毕竟,可以教育成为自己人的嘛。至于毛子里的老人……马林的意见是——在人口大迁移中,那些老人能跟上就跟着,跟不上,丢几块面包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在罗斯地区寒冷的冬天里,他们铁定会冻死的。
对于这一点,马林也没办法。他是个君主,不是慈善家,只能救助能跟得上的。再说了,养老可是个沉重的负担。看看后世养老的支出,就知道那是个沉重的负担了。所以,他只能用简单粗暴的办法——能跟上大迁移的队伍,就养你。跟不上,是你命该如此……
而对于孩子,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是未来,马林会让人好好照看他们,甚至提供比青壮更好的伙食,以及足够的药材,以保证他们能安全支撑到北海国……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北海国有足够的粮食养活移民大军!
……
20万毛子农夫和不低于20万的青壮毛妹,加上孩子,总人数超过50万。从遥远的莫斯科大公国迁移到北海国,沿途时间花上几个月那是基本的。
而按照每天平均每人消耗一磅粮食计算,每天粮食消耗起码50万磅。一个月就是1500万磅以上,几个月就是几千万磅……
而且,他们要坚持到第二年秋收,消耗粮食的总量,估计超过一亿磅……
这还是最低要求了,要知道,这年代,因为缺少油水,青壮一顿饭都能吃几大碗。真要敞开吃,一天消耗几磅粮食都可以。
所以,至少50万毛子移民,也会给北海国带来巨大的粮食压力。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为此,马林需要提前准备大量的粮食,来迎接和养活这些未来将会来到的毛子移民。加上出动大军进攻莫斯科大公国,军队也需要大量的粮食。因此,这粮食,至少要准备几亿磅!
北海国目前的存粮,足有十几亿磅。但问题在于,北海国每年都会拿出大量的陈粮去酿造黑麦威士忌,也就是黑麦二锅头。这个消耗,是以亿磅为单位的。
所以,为了应对毛子农奴的到来,马林下达了一个命令——停止用陈粮酿酒!
所有陈粮,除了即将过期的那批外,其他还能保存的陈粮,全部暂时封存。至于北海酿酒厂的工人们闲下来后干啥……马林想了想——先让他们用黑麦做压缩饼干吧……
1...914915916917918...9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