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届时大战一起,消耗的粮食必定是天文数字。甚至,波兰和立陶宛都可能会向自己求助。马林事先准备好粮食,甚至做好大量压缩饼干备用,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免得到时候准备不充分。战争,是准备越充分越有胜算。
况且,北海酿酒厂这几年持续不断地用陈粮酿酒,其实积压了大量的酒水。好在二锅头是烈酒,根本不怕积压,反而越久越醇。在不愁没货卖的情况下,暂停酿酒,也不影响二锅头的销售。
再说了,等毛子农夫来到北海国,开垦出千万亩黑麦地,等丰收了,那就更不缺粮食了。因此,停止酿酒只是暂时的。等粮食产量因为毛子农奴垦荒出现暴涨,酿酒啥的,真不是个事儿……
欧皇崛起 第2029章 解放农奴和工业化的设想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既然要接纳超过50万毛子青壮、毛妹和毛孩,马林就不得不提前做好打算,来迎接和安置这些人口。
初步预定是安置在日德兰半岛,但那也只是权宜之计。安置在日德兰半岛,也是怕北海国内引发不稳。然后,分批把毛子农奴弄入内地一带,取代内地一些庄园的农奴。
马林的担心是对的,当他和一些大臣磋商,打算引进大量毛子农夫的时候,引起了一些北海国大臣的抵触。因为他们觉得,野蛮的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混居,会引发不可控的危险。好在马林告诉他们,会将他们安置在日德兰半岛,才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事实上,不止那些大臣有顾虑,就连马林嫡系的大臣海德尔都有疑虑。他认为,贸然引进大量斯拉夫人,会破坏国内人口结构,引起社会矛盾。他只赞同引进毛妹和毛孩,毕竟,女人和孩子,是不会让人担忧的。
但马林坚持引进毛子,至于理由,马林的理由很简单——他要逐步实现北海国的工业化!
工业化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工厂,但问题是,劳动力进入了工厂后,田地谁来种?这个问题,也是历史上困扰欧洲的一大问题。
英国能最先完成工业化,就在于它很早进行了圈地运动。大量失地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为了生存,只能去工厂打工。因为失地农民很多,不愁找不到工人,因此,也大大方便了英国工业化进程。
与之相对的是法国,因为农业环境太好,尽管人口超过英国,可工业化迟缓。另外,法国对农民的政策很开明,鼓励自耕农业,导致农民缺乏去城里讨生活的动力。然后,整个法兰西,竟然只有巴黎和里昂等少数几个工业城市,其他广大地区,都是乡下……当然,也有缺少煤炭的缘故,但法国人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真不丰富,全国工人,也就巴黎的规模特别大。
至于普鲁士的工业化道路,除了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外,19世纪人口的飞速增长,也是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很简单的数据对比,就是1800年的时候,法国人口高达2900万,而普鲁士加上其他德意志邦国(不算奥地利那边的),也才1800万。至于普鲁士本身,1800年只有一千万不到,和法国不是一个数量级。
所以,在19世纪初,法国靠着人口红利和全民动员的机制,把整个欧洲都摁在地上摩擦。
但可惜的是,拿破仑战争,在干翻了全欧洲的同时,也让法国流干了血。特别是,壮丁损失极为严重。光是法军就伤亡几十万,算上平民中壮丁的损失,总损失超过百万。
然后,活下来的法国男人忽然惊奇地发现——自己好受女人欢迎哦。因为青壮的大量死亡,留下了太多女人难嫁。然后,法国男人的春天来了。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法国人开始浪了……
原本中世纪开始就很尚武的法国人,开始沉迷于男女之间的游戏。这种游戏,被法国人称为浪漫……
但艹蛋的是,这些法国人浪是浪了,就是不肯多生孩子……
然后,整个19世纪,法国人的生育率就开始狂跌,开始了跌下神坛的失落世纪。
据统计,拿战结束的时候,也就是1815年,法国人口高达3000万,而普鲁士就算天降横财接纳了莱茵兰地区(威斯特伐利亚),也就增加到1200万左右。
此后,两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说起来,普鲁士得到莱茵兰地区也是个传奇故事,而且是天上掉馅饼的故事。拿战结束后,沙俄不愿意和普鲁士分享波兰,所以想要得到大部分波兰,只允许普鲁士保留波兰北部沿海地区,以连接东普鲁士和本土。普鲁士弱小,不敢反对,只好要求补偿。
本来,普鲁士的目标是吞并萨克森。但奥地利不乐意,因为萨克森是两国之间的缓冲。然后,维也纳会议的三巨头(普鲁士只是个弟弟)俄奥英商量了后,就把法国人刚刚吐出来的莱茵兰地区,划给了普鲁士。当时,三国包藏祸心,想要让原本不和法国接壤的普鲁士,顶到第一线,承受法国人的反弹。
但没想到,普鲁士从此添了个超级大礼包——鲁尔区的煤炭……
一开始,普鲁士也没搞工业化。后来,普鲁士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人口压力。而工业化,是解决人口压力的重要手段。然后,从19世纪中期开始,普鲁士开始工业化,接着起飞了……
而法国这边,一边是缺乏煤炭资源,另外一边,法国人只顾着浪漫,忘记了生育的职责,就像后世的人们一样。
然后,到了1870年的时候,法国人口才区区3400万(55年就增长了400万)。而普鲁士,但是普鲁士自身,就从1200万增长到2700万,人口翻番都不止……这还没算上那些被普鲁士吃掉的邦国。1871年德意志统一时,总人口高达4100万,已经甩开法国很多了……
……
所以说,想要国家工业化,除了需要资源,还需要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就像后世的华夏为何能迅速起飞?因为人太多了!官方仅仅只是放开了人口流动,就有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让工厂不愁招工。仅仅是廣東一省,吸纳民工数量就多达3000万人。这可是劳动力,不包括老弱!而法国当时人口才六千多万,几乎能达到法国人口一半!
眼下,北海国和后世的普鲁士一样,得到了鲁尔区这个煤炭资源宝地。但是,严重缺乏劳动力!
北海国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几乎和英格兰差不多大。但问题是,英格兰有三四百万人,而北海国只有两百多万。
其中,劳动力最主要的主力,就是大约40万农奴。熟悉历史的马林知道,想要工业化,就要先解放农奴!
但是,这不现实!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如果农奴被解放了,谁去种地?没人种地了,粮食从哪儿来?
此外,如果去当工人了,若是过得还不如农奴,谁乐意啊?没准,会发生工人暴动的……
所以,马林左思右想,想出了一个主意——我引进毛子农奴,来代替德意志农奴去种地。然后,解放本土农奴,去工厂当工人。
当工人嘛,自然要优越一点。就像马林前世小时候,要让工人感觉到身份的优越性。比如商品,要优先供应工人,什么都要比农民优先。要不然,后世到了21世纪,城里有些二货的优越感是哪儿来的?还不是当年的优先政策造成的……
但马林深知,刻意让本国农奴过得比工人惨,工人开心了,农奴会不满的,可能会暴乱。
所以,从毛子那儿弄来农奴,欺负下外国人,就没什么问题了。这样,既能让转化为工人的本国农奴找到优越感,降低暴动的可能性,也能保证农村地区的稳定。毕竟,身为外来者的毛子农奴不是本地人,不敢嚣张……
此外,也不是所有本土农奴都被送去工厂的。也可以留下一部分人在农庄里,手持武器,监督那些毛子农奴,免得出乱子……
……
这就是马林对北海国工业化的设想——解放本土农奴去当工人,让毛子农奴代替本土农奴种地……
欧皇崛起 第2030章 生死一条龙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推行工业化进程,不但可以让北海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且,这很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集中利用。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10万青壮,如果分布在各地庄园,那么,为这些人服务的医院、商店、道路和学校,利用率就不高。而且,数量要求会很多。甚至,教堂都要修建很多座。
但若是把这10万青壮都集中到一个城市力,很多资源利用率就会变得很高。医院、学校、教堂和各种商铺,所需的数量就会大大降低。而利用率,却可以变得非常高。
其中,马林最重视的,就是医院的作用了。人口的集中,可以让马林将实力最强的医生们,安排在重要的医院里,为居民们服务。这样,人们的寿命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此外,妇女的生育安全,也能得到大大的保证。
等妇女们安全生下孩子,马林还会在城里建立大量的幼儿园、小学,保证孩子们安全长大。这些人长大了,就是北海国未来的劳动力,以及军人。
因为医学人才的短缺,马林现在是无法在全北海国都建立水平足够的医院的。有些偏远乡村,虽然能够建立医院,但却没有合格的医生可以派过去,很是头疼。
另外,水平高的医生,也是有追求的。他们更乐意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不乐意去偏远乡村。所以,乡村医生的水平,可以想象了。这一点,在21世纪也是如此。人往高处走,厉害的人,总会乐意待在大地方的。嗯,房子太贵把高素质人才逼回老家,这个是例外……
至于工厂带来的环境污染?马林表示,只能尽量解决问题,但不可能因为这点毛病,就停下工业化的步伐,这是蠢,不可取。
马林想了想,20世纪的华夏,工业化时期,貌似大家也是这么过来的嘛。那时候,城里人用蜂窝煤炉在弄堂里做饭。生病了,去医院打一针抗生素……
好像大家过得也很快乐呢……
蜂窝煤这个已经出现了,也是马林现在的重要财源。至于抗生素……马林觉得,似乎可以找化学系的大学生们着手开始研发了。
到时候,人们生病了打一针抗生素。拉肚子了弄点黄连素,得疟疾了来点青蒿素……这样的社会多完美啊!
至于经常闹瓦斯泄露和爆炸的煤矿矿井,这个就交给外来民工吧。比如法国人,还有意大利人,毛子也行……
不过,工业化时代,也有个问题要解决,就是妇女生育的产假问题。若是任由工厂主们自由发挥,生孩子的女工肯定会被他们无情地开除。
因此,马林决定——大量设立皇家工厂,保证妇女权益。特别是,保证妇女生育的权益。
比如产假这个问题,马林觉得,有了皇家工厂的利润,就可以大量补贴怀孕和生孩子的妇女。几个月的产假?不不不,马林觉得,给两年产假很合理。等到孩子断奶了,还可以送进各地的皇家托儿所……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想着想着,马林竟然发现,他的这些设想,好多都很像后世改开前共和国的各项举措。反复思考推敲,竟然发现完美没毛病!
生活在单位保障一条龙,从生到死都管的城市里,的确什么都不担忧,难免会生出优越感。甚至,因为太优越了,工人们不但生产有热情,生孩子也很有热情——反正国家包了。
所以,后来太公发现——哎呀,你们工人阶级太能生了,工作岗位不够了呀!得,都去下乡吧,有岗位接纳的除外……
但那时候建国才多少年啊?第一代工人们还没老呢。直到七八十年代,第一批工人们大量退下去,下一代才有顶岗机会。但这些工二代,没有他们祖辈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当大规模顶岗后,国企也迎来了衰落。说白了,老子是大工匠,儿子未必有技术。纯粹子承父业,本就不科学。
因此,马林吸取教训,不会出现顶岗的制度。但是,他可以多开办技校,培训工人子弟们技能,通过考核了才给岗位。这样,就不用担心顶上来的人不是那块料了。
然后,所有工厂进行统一安排,不是一定要本厂子弟才能进入本厂。别的厂的子弟,一样可以安排进来。只看技术能力,有能力的,安排去好厂好岗位,没能力的,只能干粗活重活了……
此外,工人们因为生老病死都被包了而释放出的生育热情,马林是求之不得啊!只要他们敢生,我就敢养!是在工厂不够岗位了?不是还有美洲的殖民地吗?这和下乡青年让农民们分粮食养着不同,美洲可开垦土地太多了,随便哪儿开垦点肥沃土地,都能吃撑了……
我美洲那么大,不怕你孩子生多了没法安排,就怕你生的不够多……
马林巴不得民众们每家生个十个八个甚至十几个呢,因此,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是首要的。
但首先这要资本,所以,他们在工厂为自己辛勤劳动,创造价值,而自己,则拿出部分利润,包下他们的生老病死,甚至全家人的生老病死。
为了鼓励国家人口增长,马林甚至打算在工厂外墙上贴标语——你们使劲生,国家帮你养!生死一条龙!
……
马林越想越开心,没想到,掠夺毛子农奴,能带来这一系列的巨大好处。田有人种了,就可以把德意志农奴解放了去当工人。学我大华夏,工人从生到死一条龙,就能让工人们安心劳动和安心生孩子。其中,生孩子是重点……
为此,马林还打算,学习东方文化,赐予那些被解放的德意志农奴以姓氏,让他们产生家族荣誉感和承担上家族传承使命。这样,他们生育的热情就会更高。
在后世,很多人狂喷宗族观念,认为是封建文化糟粕。俗不知,就是这种被唾弃的封建文化糟粕,能让人产生生孩子,特别是生更多男孩子的强烈愿望!
后世的专家们想尽办法去刺激生育率,都没效果。因为人心变了,拳师们都不想当生育工具了,人口必然会出现危机。改变了传统,必然会导致一定的反噬。反倒是思想落后的农村,生育率还是高涨。但说实话,那种落后思想,对女性确实不太友好。可完全抛弃传统,也的确愚蠢。起码,家族传承的思想,就不应该抛弃。没有了家族的羁绊,生不生孩子对现代人来说真无所谓。
不过,那是后世的问题。这个年代,女性压根谈不上什么地位。马林愿意给他们两年产假,生孩子还让他们去医院,还给孩子从生到死一条龙保障,不知道多仁慈了!
加上赐予农奴姓氏,给他们家族荣誉感和使命感,也更能激发他们生孩子的热情。然后,也会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毕竟,孩子多了,生老病死马林可以包,你孩子吃零食国家也给你包?别过分了啊……
而且,这也不是红色工厂,工人也没那么大权利。身为管理者,是可以惩治他们的。一旦有消极怠工的,是可以扣钱的。可以引进泰勒的计件制嘛,这样,既能显现出工人的优越性,也不担心他们消极怠工,简直完美!
马林在笔记本上唰唰写下了一句话——从生到死一条龙,我为你们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生孩子了吗?
欧皇崛起 第2031章 西蒙弟弟,报答你哥的时候到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随后,马林又着急海德尔、施瓦茨、科勒、绍尔等亲信,继续就引进毛子农奴的事情进行商讨。主要是细节问题,方向已经定下,但细节也很重要。不说决定成败,但细节弄不好,也会很麻烦的。
这时,绍尔提出了一个问题。绍尔是做军队监察工作的,他发现,在一支军队中,如果来自一个地方的人过多,很容易导致抱团。比如一个250人的连队,若是某个小地方的人总数过半,往往这个小地方来的首领人物,说的话可以堪比连队长,至少是副连队长。若是连队长经验和威望不足,很容易被这个小团体头目给架空了。
因此,绍尔认为,农庄里的毛子农奴也是如此。可以保留家庭,但最好不要把原本同村的人大量放在一起,免得他们抱团。
一句话,就是打散了重组。若是不打散重组,一个庄园的农奴全是莫斯科大公国某个村子的人,而个别管事,很可能被这帮人团结起来针对,只要有人站出来主导和煽动。
而科勒也是搞情报的,他甚至提出,最好把不同口音的罗斯人放在一个庄园里,使得这个庄园的人无法团结。自动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就无法团结一致,对抗北海国官方了。
最好的,就是让庄园里莫斯科人和乌克兰人同在一个庄园内,人数差异别太大。虽然莫斯科人和乌克兰人同属罗斯人,但莫斯科人属于东北罗斯,乌克兰则是西南罗斯。长久的分开,使得两大族群的语言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化。现在,两族的人已经很难用语言正常交流了。
如今的乌克兰地区,乌克兰人大约200万人,比莫斯科大公国的罗斯人少很多,但数量也是很庞大的了。
立陶宛大公国虽然征服了乌克兰地区,但对当地的掌控力很弱。或者说,有点掌控不住。因为这些年立陶宛大公国在和莫斯科大公国的争斗中处于下风,立陶宛人自然没有精力去管理乌克兰那边,导致那边有点失控。
之前,马林让西蒙买下基辅地区作为领地,立陶宛大瑟姆(议会)也只是开始疑惑西蒙为啥买那里,但也没多加阻拦。主要是,那里实在不在立陶宛人的视线里。后来,立陶宛甚至把乌克兰给了波兰王国。可见,立陶宛大公国对乌克兰地区和当地的乌克兰人多么不重视。
而如今,西蒙抵达基辅建立伯国也有一年多了,还在马林的大力资助下,建立了使用全套北海国武器铠甲的飞翼骑士团,在当地也算混得风生水起。
马林忽然意识到——西蒙这个臭弟弟,似乎也到了报答自己这个哥哥的时候了……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当初,马林花钱给西蒙买下基辅,可不是让这家伙去自己爽的,而是让其去负责帮自己招募乌克兰人的。
不过,之前西蒙尚未在当地站稳脚跟,连基辅城都没修好呢。如今,一年多过去了。据说基辅城在用了大量北海国运去的水泥后,已经基本修好。而基辅周围地区,也吸引了大量当地人,进行了垦荒。
此外,在马林巨资的支持下,西蒙还招募勇士,组建了2000人规模的飞翼骑士团。其武器装备,和波兰的翼骑兵差不多,都是半身甲,无马铠,使用北海国出产的弹簧骑枪,以及钢制马刀。这些飞翼骑士,都是西蒙托齐格蒙特一世帮忙,在波兰和立陶宛境内招募来的没有出路的小贵族子弟。
因为是刚开始,所以只招募了2000人。但在未来,马林打算让西蒙把规模扩大到6000人以上。但是,真正西蒙自己掌控的,其实只有1000飞翼骑士,其他5000人,都是马林养着备用的。
除此之外,西蒙还按照马林的指点,在基辅城周围,兴建了几十个哥萨克村庄。这些哥萨克村庄,每个村子都有100户人。西蒙庇佑他们的安全,并只征收一成赋税。不过,一旦爆发大战,全村人每户都要出一名哥萨克骑兵,为西蒙作战。作为回报,大战爆发当年,一成赋税免除。另外,他们还可以分到一半战利品。
因为东欧地区在金帐汗国时期就实行了普遍征税制度,因此,当地人对于税收倒也不会像西欧农民那样抵触。甚至,一成赋税算是相当良心的了。而这一成赋税,西蒙还要拿出一半来兴建天主教堂呢。这是西蒙得到的特别权利——代征什一税。
一般人是得不到这个权利的,但他哥马林是教皇女婿,为他求个这个权利,还是很容易的。而西蒙,也承诺拿出一半税收,来修建天主教堂,在当地推广天主教。而将当地哥萨克转化为天主教徒,是很容易的。因为,哥萨克是一个宗教很模糊的群体,也不在乎信啥宗教。转化他们的信仰,比转化普通农夫更容易。
在基辅地区,非天主教徒,承担的赋税是天主教徒的两倍。因此,大多数哥萨克,都皈依了天主教。
五十多个哥萨克村庄,可以为西蒙提供五千多哥萨克轻骑兵。因此,西蒙目前在乌克兰大草原上,绝对属于豪强中的豪强。能比过他的,也就只有能拉出4万骑兵的克里米亚汗国了。但克里米亚汗国是北海国的贸易伙伴,每年都要出售很多马牛羊给北海国,他们自然不会找金主的弟弟的麻烦。而西蒙,也不会脑残到主动挑衅强大的克里米亚汗国。因此,双方倒也相安无事。
而且,克里米亚人这些年忽然发现——原来卖马牛羊就能赚钱,不需要去拼命了,连去莫斯科那边抢人口的动力都不强了。此外,他们还学会了当中间商,从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甚至诺盖人那里低价买来马匹、牛和绵羊,然后转手卖给马林。如此,他们也能过得非常滋润。只有缺毛妹了,才会偶尔出动一次,去莫斯科大公国南部地区打秋风。
通过贸易,马林变相地让克里米亚汗国变成了“打架”次数变少的“温和”国家……
这样的环境下,西蒙的乌克兰伯国,自然安全得很。西蒙的最大敌人,也就是莫斯科大公国和乌克兰大草原上的马匪了。但莫斯科大公国目前正在谋划夺取斯摩棱斯克,没工夫理会西南方向的西蒙,西蒙也刚刚将伯国搭好架子,也不会找死去招惹莫斯科大公国。倒是那些草原上的马匪,被西蒙清理了好几遍。两千飞翼骑士,加上每次最少出动两三千哥萨克轻骑兵。这规模,不管大小马匪,碰上了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现在乌克兰大草原靠近基辅周围的地区,那叫一个治安良好啊,简直可以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形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