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交代完任务,马林就吩咐彼得先回去了。他给了彼得一个月的假期,彼得去年结婚了,联姻对象是克里夫公国的一个男爵家族,是他父亲上司菲利普大团长亲自介绍的。马林的意思是,让彼得尽快播种,若是能留下后代再去执行任务,这样对于勒叔叔也好交代些。
事实上,北海国又不是只有彼得适合执行这次任务。主要是,马林也想给彼得一个立功的机会,好给他爵位提一提。另外,以彼得的名义建立一个彼得堡,也是马林的恶趣味在作祟。他其实很想知道,若是后世毛子还出一个彼得大帝的话,看到涅瓦河口的近两百年历史的老彼得堡,心里会怎么想……





欧皇崛起 第2035章 缺船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彼得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好在现在莫斯科大公国的武器铠甲还没采购到位,等发动战争,估计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彼得有足够的时间去修建坞堡和“渔用码头”。
但有一个问题,可能比彼得修建彼得堡还要紧迫。那就是,运输移民用的船只问题!
修建彼得堡和码头,只要舍得投入资金和人力,几个月的时间,怎么也能弄好基本框架。但船只供应,真的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普通一艘船,即使马林采用了后世分工协作的造船方式,最快也要三四个月才能造好。而这个年代的造船厂,一般造船周期普遍在半年以上,甚至超过一年。
半年甚至一年才造一艘船,这个效率,不是一般低。而且,远远不能满足马林的需求。要知道,届时运送的移民,可是超过50万人。若是船少,那就麻烦了。什么?你说分批运?
人少还行,人太多,分批反而不是个好选择。从彼得堡那边坐船到日德兰半岛,超过1500公里的海路,以这个年代帆船的速度,至少要半个月以上。这还是风力强劲的时候,遇到弱风时节,甚至单程要1个月,来回就是两个月。就算风季,来回也要一个月以上。
可是,马林要这些移民不是来走亲戚的,是要来种地的。而种地,需要和老天赛跑,抢种抢收。在后世,有一个名词叫做“双抢”,就是说的抢种抢收,和时间赛跑。
全面机械化时代,抢种抢收并不突出。毕竟,机械效率太高了,且无视天气。就算稻麦受潮了,还有烘干机烘干了。可在人力时代,种田无异于和上天赛跑,争取一切时间。
若是分很多批次运输移民,这第一批移民在那垦荒播种了,第二批还没来。第三批第四批更是遥遥无期……然后,最后一批过来的时候,秋收早过了……
所以,农时是不等人的,移民越快抵达日德兰半岛,就越能早点垦荒种地。但马林了解了下,目前北海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商船数量少得可怜,只有区区20艘。而且,多半是250级武装商船,运力有限。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波罗的海地区是汉萨同盟的势力范围。马林目前只是插手食盐贸易,而且主要是充当了批发商的角色。就这样,汉萨同盟都很不满了。若是再扩大规模,两家是要翻脸的。
虽然说,论武力,马林根本不怕汉萨同盟,可汉萨同盟的政治影响力比较大。马林想要在帝国院混,还需要汉萨同盟的政治支持。加上东欧基本是贫穷的农业国,油水也就那样,所以,马林之前在波罗的海只投放了20艘250吨排水量的小商船。而且,主要是用来运送食盐的。
20艘船,就算每船超载,装了200人一船,一轮也就能运送4000人。要是运输50万人,岂不是要运125个来回以上?125个来回,就算按照1个月一次来回的最快速度算,也要125个月,就是要运10年以上……
这怎么行?然后,马林又让科勒去统计了其他船只。他愕然发现——因为调集了40艘船去远东,目前欧洲北海国商船总数才110艘。算上20艘战舰,按照没搜500吨级战舰当两艘250级商船算,也就150艘商船的水平。
150艘商船,一轮也就运输3万人。运送50多万人,依旧要16次以上……算起来,要两三年的时间……
这可不行!
50万人,一轮就运完,需要250级商船多达2500条!
按照吨位需求,就是大概要62.5万吨级的总排水量。但问题是,据统计,德意志除北海国外最主要的海上势力汉萨同盟商船数量,总吨位也就10万吨左右,相当于400条250级商船……而且,其中很多船,都是内河小船,不适合走大海航线。真正适合走海上航线的,也就吕贝克和汉堡的四百多条排水量百吨以上的商船。就算把这四百多条船都雇佣了,也不够用来运人的。而且,人家商船有自己的长期商业合同,逾期是要赔偿巨款的。马林想要雇佣,人家能挤出一百条来,就算不错了。
所以,最终还是得靠自己啊!
怎么办呢?汉萨同盟是别指望了。那么,马林把目光投向了德意志意外的地方……
英格兰排除掉先,因为,目前英格兰正在防备法国人的加莱船呢,船只不是被征用,就是不敢出海。所以,只剩下三四个国家可选——尼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威尼斯……
但问题是,马林绝对不愿意西班牙、葡萄牙和威尼斯人的商船踏足波罗的海。这一点,汉萨同盟亦然。毕竟,这是外部海上势力,最好不要轻易引入波罗的海。要是请他们来运一次移民,下次他们还来做生意,难道要不惜一战?单独葡萄牙还好说,三个国家,马林也不想的最干净……
那么,只剩尼德兰了?据统计,貌似尼德兰现在船只总吨位就有七八万吨,快赶上汉萨同盟了,已经有了起来的迹象。只不过,如今的尼德兰,还是渔船占主流,超过总吨位的一半。剩下的,才是商船。而且,主要是阿姆斯特丹和安特卫普等重要港口的商船。其总数,大概有两百多条,阿姆斯特丹和安特卫普几乎平分天下,但阿姆斯特丹稍微多些。
马林虽然在阿姆斯特丹大量投资,将造船厂改造成精美家具厂,生产高档家具。可是,原先尼德兰的商船,却还在继续运营。倒是原先造船厂的造船工匠们,基本都转入了家具厂里。毕竟,马林给的多……很多手艺很好的老牌造船工匠,马林都给了每天1先令甚至更高的工资。为的就是让他们收手,不再造船。
因为缺船,马林决定,这一次,尝试下购买尼德兰的商船,尽可能把尼德兰的商船都买过来。这样,可以废掉尼德兰的海上贸易能力。至于原来的船主、船长和水手们,马林给出了多个选择……
对于船主,马林是积极帮他们转行。可以帮他们兴建家具厂,无偿和他们共享家具制造技术和原料。当然,也可以以优惠的批发价,让他们开店铺,经营北海国殖民地运来的商品,包括从明朝弄来的远东特产。只要他们不再搞海上贸易,可以拉他们一起发财。
但马林同时也做好了另一手准备——如果死硬地继续经营海上贸易,不介意让手下客串海盗,击沉他们的商船。或者,雇佣尼德兰当地的盗匪,洗劫光他们家里的财物。
至于船长,则是必须雇佣走,而且是全家都搬去北海国那种。不肯的,若是改行还好,不改行,就不介意让其出点意外了……
水手们倒是好解决,可以招募,也可以招进家具厂打工。这个工种技术性不强,除了一些技术很厉害的老水手要招募走,其他人其实无所谓。
马林迅速派人去尼德兰,对尼德兰的商船展开了求购,而且是溢价求购。但反馈不是很好。只有一半的船主动心,另外一半,则无动于衷。即使马林手下开出帮其转行的优渥条件,也无法打动。
马林有些火大,但一打听,其中大概三分之一的船主,竟然是尼德兰当地贵族。甚至,有部分船只还是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儿子菲利普公爵的。这就有点难办了,贵族,不好动啊……




欧皇崛起 第2036章 买船、造船和缺钱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思来想去,马林决定——对于不合作的普通人船主,就按照之前的计划,一面在海上搞他们的船,一面派盗匪去动他们家的财富……直到他们航海生意经营不下去……
至于贵族船主,马林不好动,但可以采用正常的商战形式,来打压他们。比如,派船和他们竞争。故意压低运费,来挤垮他们……
但考虑到北海国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良好关系,马林也不能用北海国的名义去搞。因此,马林想了个办法——假借汉萨商人的名义……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尼德兰海上贸易的兴起,本就伴随着汉萨同盟的打压。原本历史上,尼德兰之所以能够在16世纪崛起,是因为丹麦王国在冲突中战胜了汉萨同盟,让汉萨同盟失去了北海霸主的实力和威慑力。加上青鱼产区转向北海,给了尼德兰挑战汉萨同盟的机会。
但目前,汉萨同盟如日中天,原本该和汉萨同盟打得不可开交的丹麦,被马林伙同汉萨同盟给搞垮了。所以,汉萨同盟在北海上的贸易地位很稳,打压尼德兰海上贸易的能力也很强。
至于为何汉萨同盟放任北海国的海上贸易?这也是无奈的事情,汉萨同盟需要马林陆上势力的支持,只能放任马林发展海上贸易。
而且,北海国的贸易很特殊,他主要从事粮食、食盐、酒水、香料和东方特产等少部分领域的贸易。利润虽高,但规模不算很大。而且,和汉萨同盟重合的地方也不是太多。最大的冲突点就是食盐贸易了。但马林占据了吕讷堡盐矿,成了汉萨同盟商人的供货商,汉萨同盟自然只能忍着点了。
不过,对于尼德兰的海贸商人,汉萨同盟就不必客气了。别说那些尼德兰小贵族,尼德兰的主人菲利普皇子,汉萨同盟都可以不太在乎。只要不动手攻击菲利普皇子的商船,正常的商业打压,菲利普皇子也无奈。为啥?汉萨同盟在帝国议会席位众多,哈布斯堡家族也不敢太得罪他们。惹怒了他们,汉萨同盟几十个城市代表,就会联合反哈布斯堡的贵族们,一起怼皇帝……只要菲利普皇子不脑残,就不会轻易和汉萨同盟撕破脸……
所以,马林假借汉萨商人的名义,去尼德兰经营船运,打压尼德兰商船,还真合情合理,还让人没脾气……
为此,马林一面收购能收购的尼德兰商船,一面开始布局,针对不卖船的那些尼德兰普通船主和贵族。
然后,马林从尼德兰收购走上百条海船。同时,把大部分船长都雇佣走了。至于死活不肯走的船长,马林只好安排科勒去整他们了……
之后,马林又让科勒安排在汉萨城市潜伏的一些间谍,以船主的名义,带着部分船只,进驻尼德兰,开始和尼德兰的船主们竞争。他们的手段很简单,就是安排间谍紧盯着那些船主。只要他们可能接下某些订单,他们就立即捣乱,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去抢订单。如果这些船主想要夺回订单,继续压价,那就基本没啥利润了……
这个过程,只要坚持做下去,迟早会把那些不肯卖船的贵族船主们挤兑得经营不下去。然后,被迫转行。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估计要几年时间。
……
只不过,就算挤垮了尼德兰的海上运输业,也没法在一年内为马林获得充足的船只来运输移民。
对此,马林只好做了两手打算——一方面,他开始考虑让部分移民走陆路。虽然时间长点,但总比傻等要强。至于陆上运输粮食成本高,马林也只能认了。
另一方面,还有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马林决定造船!
眼下,马林能动用的运输船,算上尼德兰买来的,也就两百多条,和2500条的需求相差太远太远。
所以,马林第一时间给北海国的造船厂下达了命令——停止一切军舰和渔船的制造,全力制造商船。当然,为英格兰制造的多佛尔船不受影响。
而且,为了照顾渔业,新建的部分商船,会做出一些改动,使之适合捕鱼,成为商用和渔用都可的两用船只。或者说,可以用为远洋捕鱼。
除此之外,远在纽约长岛的造船厂,也要发去命令,暂停大军舰的制造,改为全力制造250级商船。美洲那边,造船用的红橡木取之不尽。而且,风干好可以立即用来造船的红橡木就堆积如山。只是改变下造船规格,难度不大。
而从大名宝船厂带回来的几千造船工匠,经过长期培训,现在也都适应了制造欧式的龙骨帆船。几千人一起开动,上百人一组,可以同时制造几十艘商船。按照北海国分工协作造船法的效率,三四个月一轮,就能出几十艘商船。一年可以造三轮以上,至少可以造一百几十艘,甚至200艘。
但这还不够!
200艘加上本土的两百多,也就四百多艘船,距离2500艘还差了很远很远……
……
怎么办呢?马林想了想,只能先去西班牙和葡萄牙采购船只了。水手船长不用你的,但买你的船用,还是可以的。虽然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卡拉克帆船和卡拉维尔帆船是大西洋船只,并不太适合半内海的波罗的海。但是,勉强凑合下也能用。
威尼斯的桨帆船则不考虑,为啥?因为桨帆船需要水手太多了!
一般一艘卡拉克帆船,像是哥伦布探险美洲的那种一百多吨的船,只要40个水手就能操控。但如果是桨帆船,像是加莱船,有150支船桨,至少需要150个划桨的桨手。加上船长和操控船帆的水手……特么的,光是桨手和水手就把船塞满了,还装个鬼的移民啊?
因此,马林只能考虑买卡拉克帆船和卡拉维尔帆船。但同样的问题,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又不是不过了,不可能把船都卖给你。因此,马林估摸着,能买到200艘就顶天了。
此外,他还打算向两国的造船厂,订购200艘,争取在一年后交付……这样,一半的船只需求就达到了、
但马林觉得还不够,于是,他打算再新建造船厂造船!
不过,造船的木料好解决,造船工匠难弄啊。培养一个合格的造船工匠,起码两三年。这还是天才,普通学徒,甚至要7年。
马林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造船工匠来源——尼德兰和英格兰……
正如之前所说,阿姆斯特丹原本十几家造船厂,都被马林收购,改成了家具厂。但是,那些熟练的造船工匠可还在啊,只是改为造家具了。
十几家造船厂,每家都有上百造船工匠的。加起来,一两千人没问题。
马林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造船工匠,都拉去造船。只要有木料,这些造船工匠随时都能复工的。至于废掉荷兰造船的问题,不急于一时,先造完船,接着造家具呗。
而英格兰那边,造船厂也多得是。其全国造船工匠,起码上万。马林只要肯给钱,出高价。让他们一年内提供300条船应该没问题。
这么一算,都能解决上千条船了。至于四五百条船的缺口,马林也没啥办法。大不了,再拉一趟。或者,剩下一批改走陆路了……
只是,这样一来,花费的钱财那就非常惊人了。马林觉得,自己又要穷了。上千条船,就算每条船1000金币,也要上百万金币啊!而溢价购买和加急造船,更是要贵上几成,一百几十万金币是跑不掉的,总价说不定破200万。
而北海国虽然用粮食折现,200万金币是小意思。可问题在于,这些粮食马林还要藏着掖着,不能拿出来变现。而且,就算他想要变现,外界也未必有那么多货币来买。金银短缺,在美洲金山银山开发前,一直困扰着欧洲。此外,北海国那些存粮,还打算用来养活那些移民呢……
那么,如此缺钱的自己,是不是要去搞点钱来花花?比如,去阿兹特克帝国抢点黄金白银?
貌似,科尔特斯那混蛋在阿兹特克帝国可是抢了堆积如山的金银来着。而马林之前就派工匠去帮助阿兹特克帝国开采银矿,现在几年过去,阿兹特克帝国金银应该很多了吧……




欧皇崛起 第2037章 不打仗,改忽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马林想的其实没错,当初,他派银矿工匠进入阿兹特克帝国,帮助阿兹特克人开银矿山。如今,阿兹特克帝国,确实迎来了白银生产的大爆发。
在马林派去工匠苏克的帮助下,阿兹特克帝国在首都特诺奇提特兰(墨西哥城)附近的苏提皮科发现了一个大银矿。阿兹特克皇帝蒙特祖马二世也是够壕气,他直接发动战争,从四周邦国掳掠了10万青壮,来帮他开采苏提皮科银矿。短短两三年,竟然产出了几万磅白银。而随着银矿开采步入正轨,今年银矿估计产量能达到10万磅以上。
科勒去海外情报司去查了档案资料,发现新送回来的情报提到了这些。
“10万磅白银!”马林的眼睛眯了起来……
那可是45.3吨啊!相当于121.6万两白银,能铸造出6047.9万个标准的芬尼小银币!这算下来,就是100多万金币!
不但如此,派去特诺奇提特兰的银矿工程师(也是特派间谍)还上报了一个让马林震惊的消息——阿兹特克帝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单单特诺奇提特兰城里,王宫、神庙和豪酋们拥有的黄金,就有两三万磅。
其中,王宫和金字塔神庙里黄金最多。除了作为贵族的佩戴饰物外,黄金另一个重要使用场合就是神庙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祭司们,往往像印度妇女一样,喜欢全身挂满金饰,极为耀眼,也叮叮当当的。
贵族们也喜欢金饰,但没王宫和神庙那样数量巨大集中。当然,贵族数量多,加一起也是数量可观的。
这么多金银,马林几乎激动得想学习科尔特斯,发动战争,把金银都抢过来!而且,他也有能力办到这一点。
按照原本历史,科尔特斯会在三年后发动战争。别看科尔特斯只带了600多人登岸,但后来古巴总督派来抓他的殖民军对被他收编,使其手下达到2000人之多。另外,一些当地反对皇帝蒙特祖马二世的酋长,也被他欺骗,跟他一起进攻特诺奇提特兰,总数几万人。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宗教问题!
倒霉催的阿兹特克人流传着“白神”的神话,误以为科尔特斯一行是所谓的“白神”派来的神使,认为他们一行是阿兹特克神话故事中神灵寇帝斯魁萨克派来的使者。所以,开始皇帝蒙特祖马二世都没敌视他们一行人。
只是后来西班牙人暴露了丑恶嘴脸,大肆抢夺金银,甚至强买强卖,才激起阿兹特克人的反抗,出现了所谓“悲痛之夜”。
对于这个宗教问题,实际上,北海国派去的银矿工程师兼间谍克莱夫,最初也被阿兹特克人当成了寇帝斯魁萨克的使者。当时克莱夫一脸懵逼,解释说不是神使,因为自己不是教会的,无法沟通神灵。
但这几年克莱夫帮助阿兹特克帝国找到了苏提皮科银矿,并指导阿兹特克帝国工匠们,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矿山,引入了北海国冶炼白银的鼓风炉。这样,才有了苏提皮科银矿的产量爆发。
蒙特祖马二世对克莱夫的工作非常满意,认为克莱夫即使不是神使,也是白神派来帮助阿兹特克帝国的。克莱夫当时灵机一动,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否认,只说这是神的指引……
说到这里,马林忽然有了新的想法……
“也许,我们可以派人假装神使,去影响这个国家。这样,就不用出动大军去征服了。至少,目前不用……”
马林这么考虑是有原因的,阿兹特克帝国疆域面积很大。单是打败阿兹特克帝国很容易,可事后长期驻扎就麻烦了。然后,人家也是会反抗的好不。
对于强势的君主,从来不怕刚正面,但害怕层出不穷的造反起义。比如强大的秦朝,正面刚掉六国,可最后却倒在了六国起义军手里。
马林不认为会被连钢铁武器都没有的阿兹特克人能打败北海国军队,可现在真不是时候!
在打败法国之前,北海国是不适宜大规模派兵去美洲的。不但容易泄密,而且容易造成国内空虚。要是被法国联合德意志诸侯国给端了老巢,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至少在欧洲局势稳定前,不能出兵。
本来,马林是打算学习科尔特斯,派出少量军队去执行这个任务的。但是,克莱夫的报告给了马林一个提醒——也许,可以利用下宗教手段……
所谓的宗教手段,自然是用忽悠手段,假扮神使,然后影响阿兹特克帝国,顺利弄到黄金白银……
而且,马林在这个领域不是新手,段位还比较高。要知道,他早就利用了北海国大主教泰勒,帮他忽悠士兵,忽悠全国百姓了。现在,北海国各地教堂里,充斥着泰勒大忽悠的徒子徒孙们,卖力地忽悠着人们相信上帝,以及……效忠马林和马林的子嗣……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很显然,装神弄鬼忽悠人这方面,泰勒是大宗师,马林则是大宗师的主人……
于是,马林给科勒下达了任务——挑选一个忽悠能力强,语言天赋好,而且信仰不那么狂热坚定,懂得变通的泰勒的门下弟子。当然,要可靠……
然后,这个人会先学习阿兹特克语言,必须是特诺奇提特兰口音。学好了语言,就去冒充神使,去特诺奇提特兰执行任务……
1...917918919920921...9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