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欧皇崛起 第2041章 “千金市马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对于这一批意大**工的到来,马林非常重视。这批意大**工并不多,只有500人,分乘三艘商船从意大利沿海地区而来,在埃姆登港靠岸。
他们来到北海国后,将会被送去埃姆登周边地区,修建村镇级的水泥板路。就是把水泥制品厂生产的水泥板,铺在夯实的道路地基上。然后,由北海国修路的老师傅们,用水泥粘合好。其中,这些没什么技术的意大**工,主要从事夯实路基、搅拌水泥和搬运水泥石板的苦力活。用后世的话说,他们就是工地上的小工,主要从事辅助工作。
其中,夯实路基主要用北海国灌水的巨大钢筒来反复碾压。虽然由牛拉着钢筒碾压,但碾压前后,需要在路面上铺砂石和石灰等防水材料,也是要人力的。而且,搬运砂石和石灰,也挺耗费劳力的。至于搅拌水泥,这个年代没搅拌机,纯人力,很要体力,也比较辛苦。而把沉重的水泥石板用手推车搬到施工路段,并拿着铺在地面上,和后世搬砖很类似。
只不过,和后世搬砖高工资不同,在北海国搬运水泥石板,工资可不高,只有2芬尼每天。而负责用水泥粘合水泥石板的北海国修路工们,最低每天也有3芬尼的工资。这大概就是大工和小工的区别吧。毕竟,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其实并不值钱。后世搬砖之所以工资高,纯粹就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火爆,加上后世人懒,没人肯吃苦,才被炒高的。
现代人都是大爷,自然觉得搬砖辛苦,拿高工资合理。但在21世纪以前,大家都能吃苦,怕苦的是少数,所以,搬砖自然就不稀罕,也不会拿到高工资了。
特别是这个年代,很多人都快活不下去了,还敢挑三拣四嫌弃辛苦?只要给钱,再苦也有人肯干的。特别是,马林给的薪水真心不低。最重要的是——包吃包住啊!
包吃包住啥概念?住也就罢了,都肯出来当民工了,就不在乎条件了,啥地方都能打地铺,只要能遮风挡雨。但吃,这个年代在欧洲,真心成本高昂啊!
特别是在意大利,粮价比北海国高很多。北海国粮价是黑麦每磅1芬尼,而意大利地区,因为战乱,黑麦都飙高到两三芬尼一磅的水平了。
就算掺杂大量的野菜和木屑,每个成年劳动力,在干重活期间,每天最低也要消耗超过1磅的粮食。按照这几年意大利的粮价,价值都超过工钱了!
除了包吃住,马林还会给每个民工发几套粗劣的工作服。这些粗劣的工作服,都是用廉价的劣质粗羊毛纺织而成,但胜在结实耐造。毕竟,粗羊毛比细羊毛抗拉强度要更高些。
而且,马林还学习清朝的沙雕军服,在衣服外面用墨水写字。当然,不是写什么兵勇卒,而是写abcd。
因为图省钱,所以,发给工人的粗羊毛衣服都没染色,哪怕是最廉价的染料都没染。所以,在上面写字也比较容易认。
其中,最初级的外国民工,衣服前胸后背都写着大大的“a”字,表明是最低级的民工。而北海国本土民工,最低级的则是“b”。而民工里有技术的大师傅,则分为“c”和“d”两个等级。“c”自然是外籍民工大师傅,“d”则是本土民工大师傅。
这不仅仅是用来区分身份的,也是发薪水的依据。实际上,铺水泥石板路时,负责用搅拌好的水泥粘合水泥石板,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这份工作,北海国基建公司会优先本地人,和拿了北海国“绿卡”的移民。所谓“拿了绿卡”,就是指全家都搬来北海国的意思。
马林之所以故意压低外籍民工工资,其实就是为了刺激他们全家移民北海国。这样,北海国人口才能快速增加。每天悬殊1芬尼,一年下来可就是365芬尼,价值6个金币呢。虽然民工每年也有假期,肯定不会干满365天,但5个金币的悬殊肯定有。长年累月下来,头脑里有生意经的意大**工,肯定会有不少人忍不住全家移民的。
......
而且,在伙食上,马林可不会亏待他们。他们在本国,吃的面包,面粉能占一半都算高级,大多是掺杂了很多的野菜、木屑,甚至泥土。而马林让北海国基建公司给外籍民工们吃的面包,最多掺杂20%的草糠。同时,还会提供大量大白菜作为时鲜蔬菜。当然,大白菜不是油炒的,而是水煮的,只是水煮菜里滴了点油。然后,放点盐。这有些像后世的减肥菜做法,但放盐重一些。因为,干苦力活的人盐分流失比较多。少油还好,少盐的花,民工们会没力气的。
之所以少放油,倒不是马林小气。而是,眼下北美大豆产量还比较有限,供应量不足,本国居民尚且没普及,怎会优先供应外籍民工?所以,滴一些油,飘在水煮大白菜最上面,已经算高级了。
含面粉8成的黑面包,搭配滴了油的水煮大白菜,在后世可能是贫穷或者减肥的象征,可在这个年代饱经战乱的意大利穷人看来,却是很好的美味了。至少,比他们在家乡吃的强太多了。关键是,管饱啊!
而且,马林为了刺激外籍民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干活最出色的一批外籍民工,马林还会每周提供一条咸鱼作为奖赏。有时候,也会奖励一份工头才能吃到的油炒菜,或者很有德意志风格的图林根香肠。
不要小看这些玩意,也许后世人吃肉都能吃腻,咸鱼和香肠,就是最普通的吃食。可在穷得被迫出国谋生的意大**工而言,绝对时珍馐美味了。而且,咸鱼什么的,北海国真的不缺。因为渔民队伍的扩大,和这些年大渔船的拖网捕捞的推广,现在北海国渔获量增长速度惊人。现在,马林名下的庄园,农奴们已经能做到隔三差五地吃上咸鱼了,其他贵族庄园的农奴,也能时不时吃到咸鱼。也只有其他食盐短缺的国家的穷人们,人们才会把咸鱼当难得的吃食。
......
出于对头一批意大**工的重视,马林亲自视察了埃姆登城外临时搭建的民工营地,并用跟安吉拉和费丽斯学来的意大利语,亲切地和民工进行了交谈。
当然,他也不是空手来的。大佬视察,空手来多没面子啊?而且,接受视察的人心里也会腹诽你小气的。
这不,马林派人送来1吨咸鱼,差不多2200磅,够500意大**工吃几天呢。除了咸鱼,马林还送来1吨图林根香肠,和10桶黑啤酒,够这些意大**工爽好几天的。而且,这只是第一批。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有几批食物赠予。
事实上,马林这不过是在“千金市马骨”而已。他只是想向意大利人表明一个态度——来北海国当民工,过得会很好!很爽!
毕竟,没多久就要年底了。这批意大**工干不了两个月,就要回国过圣诞节和西历新年了。到时候,他们回到家乡,肯定会和乡邻们讲述北海国见闻。这段时间他们过得好,回去后讲出来,也就更能吸引意大利穷苦百姓。
北海国去招工的人吹牛,是没什么人信的。但若是头批来的民工回去介绍他们的亲身经历,他们的亲朋好友乡邻,就容易相信了。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意大**工愿意来北海国修桥铺路。然后,也会有人留下,成为北海国新的移民......
而且,马林也不算骗他们。“千金市马骨”的食物赠与活动,虽然不长久,可平时面包和滴油水煮大白菜可是管够的。至于酒水、咸鱼和香肠什么的,拿到每周的先进,就能获得奖励。实在不行,每天2芬尼的工资呢,你可以自己花钱买啊......不说每天能买到好酒好菜,偶尔买点,完全是负担得起的......




欧皇崛起 第2042章 新《威尼斯商人》和背锅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说到钱,北海国现在真不缺。不说大量的廉价黄铜用于铸造黄铜币,就是银币,也是丝毫不缺的。最猥琐的,就是马林用镍白铜拿去法国,换成真正的金银的操作了。而最扯的是,法国人一点都没看出来,反倒是很喜欢北海国用镍白铜铸造的假德涅尔银币。
而且马林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法国德涅尔银币,在意大利地区也是硬通货。
这不难理解,法国是西欧第一强国,也是第一农业大国。意大利人口众多,但山地为主,所以每年需要从法国进口大量的葡萄酒和粮食。别看意大利火山灰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小麦。可是,小麦地在山谷河谷中,并不多。意大利人,更多的还是吃大麦做的食品。也进口法国的大麦,以及德意志的黑麦作为补充。所以,意大利粮价才会一直昂贵。
既然每年大量进口法国农产品,那么,法国货币在意大利当然好使了。毕竟,可以直接拿法国货币去法国买粮食嘛。
同样地,法国也很流行意大利钱币。毕竟,每年法国也从意大利地区进口不少的手工业品和艺术品,双方联系很紧密。
所以,现在马林有了新的主意——他打算先在意大利北部地区铺开镍白铜铸造的德涅尔假银币。然后,通过意大利方向,流入法国。这样,以后就算出事了,马林也能引导舆论,把锅甩给意大利人。反正,意大利商人名声也不太好,很适合背锅。君不见,莎翁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正是讽刺意大利奸商的杰出作品。
除此之外,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万年背锅侠身份——犹太人。
犹太人可以说是欧洲千百年来的“御用背锅侠”,只要经济出问题,犹太人总会被拉出来鞭挞,成为绝佳的背锅者。
总之,在二战结束以前,黑犹太人在欧洲就是政治正确,是顺应民意……
马林已经让北海国铸币厂铸造了超过1亿枚假德涅尔银币,而且还在爆产量中,说不心虚肯定是假的。所以,在一边狂捞好处的时候,马林也在想办法找人背锅了。
很显然,意大利商人很适合背锅。而意大利商人中的犹太商人,更是适合得不得了……
但如何让意大利犹太商人背锅呢?造谣的话,没证据,会被人反驳的。而且,马林现在也不想暴露法国德涅尔银币有假币的事实。毕竟,自己还要借此狂捞一笔呢。现在揭露,等于自毁财路。
因此,马林打算,用潜移默化的手段,先黑一波意大利商人,和意大利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先把他们的名声搞臭,然后,等到他们臭不可闻了,就算假银币事件爆发,到时候只要稍微一引导,就能甩锅给意大利犹太商人。
如何潜移默化?马林是有现成经验可学的,这就是莎翁的《威尼斯商人》……
莎翁的影响不用说,而这部喜剧中的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也是其中最出色的戏剧之一。更重要的是,这部剧因为太受欢迎,从诞生之日起,整整黑了犹太商人几百年,是犹太人被攻击的重要理论依据……
所以,犹太人的苦难,莎翁也是有份的。他的《威尼斯商人》太流行,也导致看过《威尼斯商人》的人们,普遍对犹太人的观感很差。只要人一煽动,就容易被人利用。
传说,小胡子当年反犹的时候,《威尼斯商人》就是重点推广剧目。甚至有人说,小胡子小时候因为看过这剧,心里从小就萌生了对犹太人的偏见……
当然,马林不管小胡子咋地咋地。他知道,没有比犹太商人更适合的背锅对象了。而且,像是《威尼斯商人》里面犹太商人夏洛克的形象,也不完全是杜撰的,是有很多原型的。
就马林所知,这个时代的犹太商人,就是没什么节操的玩意儿。
当然,身为商人,这个年代的商人大部分都没啥节操。只不过,犹太商人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已,比较突出。人们不愿意黑自己的同族商人,然后,没有祖国而且还是异教徒的犹太商人,就把锅全给背了……
马林不歧视犹太人,相反还比较器重犹太人。比如,他的财政部官署里,就有不少犹太人大学生在职,帮他打理财务,他们干得还不错。
也因此,虽然马林早就在奥里希建立了剧院,也抄袭过莎翁的戏剧,但就是没抄过《威尼斯商人》。主要是,他必须考虑手下犹太人的感受。另外,也必须考虑准盟友国家威尼斯的感受。
但现在不一样,马林需要找人替他背锅。倒不是马林有多害怕法国,而是他爱惜声誉。要是一个堂堂国主,被揭露出来大肆铸造假银币,会被所有人鄙视的。因此,必须找个背锅侠。而且,是背得动锅的人。要不然,随便找个路人甲背锅,别人也不信。
很显然,威尼斯的犹太人,这个双重身份很适合作为靶子……
威尼斯人垄断香料贸易数百年,赚取了惊天的利润,早就被全欧洲所嫉妒。而犹太人也是大赚特赚,名声更是臭大街。两者结合起来,说他无辜都没人信……
……
马林要做的,就是把《威尼斯商人》这部在大学校园里戏剧社团里参演过的莎翁戏剧,给搬上舞台,并传遍欧洲,让人自动认为——意大利的犹太商人不可靠,很缺德……
不过,为了把铸造假银币的锅甩实了,马林还特地修改了原版的《威尼斯商人》,增加了一段夏洛克带着一群伙计给金币磨边和铸造假银币的剧情。
如此一来,有了这段剧情后,随着该剧在欧洲流行开来,人们就会潜意识地认为——铸造假币,肯定是犹太商人的手笔……然后,他们辩解都没啥用……
……
只不过,身为威尼斯的准盟友,以及需要照顾北海国犹太人官员的感情,马林决定,这事不能让北海国出面搞,得找个“小号”来办这事……
马林想到了在法国当间谍的约翰.拉菲,本来想在巴黎上演该剧的。可一想法国现在和威尼斯是盟友,应该会顾及威尼斯人的面子,因此不妥。
然后,就只能选西班牙和英国了。两国都是法国的死敌,和威尼斯关系,自然也很差。由他们来黑威尼斯和意大利的犹太人,很是合适。
只不过,马林在西班牙势力较弱,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推广《威尼斯商人》这部剧,阻力不小。
所以,只能先在英格兰推广这部剧了。而且,马林也打算给莎翁留个名。然后,新《威尼斯商人》的署名作者还是莎士比亚,尽管莎翁还没出生,就特么得到了世界级戏剧的署名权……
马林打算利用在英格兰的北海商会的各种渠道,先在伦敦全面铺开新《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戏剧。然后,再让英格兰这边的手下,去西班牙寻找演出合作伙伴,并把剧本翻译成西班牙语版本的,让西班牙本土的实力派帮忙推广。只要这部剧在英格兰大火,西班牙实力派的人,也会乐意帮忙推广的。毕竟,他们也赚钱。
然后,这部被马林加了料的刻画犹太商人铸造假币情节的新的《威尼斯商人》,就会成功把锅甩给可怜的犹太商人,而让马林这个真正的罪魁祸首置身事外……
等到事发的那一天,人们看多了《威尼斯商人》,恐怕第一反应就是——犹太商人又作妖了……
想想就觉得老惨了……当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欧皇崛起 第2043章 你叫克虏伯?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这种黑暗的事情,马林自然是交给自己的黑手套科勒去办了。而马林,则需要保持白莲花形象。只不过,在看到犹太人财务副大臣拉比的时候,马林总感到莫名心虚。
不过,好在没人会知道这缺德事是他干的。而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马林假装面无表情。实际上,他只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而面无表情,其实也是个常用的领导套路。没表情嘛,看起来才深不可测,让人没法琢磨。而表情太过丰富,很容易被人揣摩出真实想法的。
“嗯,不错。”马林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没发表多余的看法,让拉比心里惴惴不安地离开了。
抛开心中杂念,马林随手拿起笔记本,看到了之前自己关于推动北海国工业化的计划。于是,他突然决定去视察一下克鲁姆赫恩的钢铁厂。
都说钢铁工业是工业的基础,是国家工业的命脉所在。没有钢铁工业,机器工业就没法发展。没有了机器,就谈不上什么工业了,只能停留在手工业时代。
所以,钢铁工业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除非,你不想发展工业了。或者,有外国钢铁企业能稳定地为你提供钢材。但是,不发展工业意味着止步不前。而这个年代的外国,只有铁匠铺,没有钢铁企业,比北海国都差。所以,只能自己发展钢铁工业了。
而且,钢铁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枪炮质量,属于国家安全范畴,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马林这次打算,要强化一下北海国的钢铁工业。
......
之前,马林为了办这个北海国最大的克鲁姆赫恩钢铁厂,从北海国各地抽掉了上千名熟练的铁匠师傅。而后,为了未来的扩大生产,还塞了几千铁匠学徒进厂。前两年还塞了一批小学毕业的“高材生”进去当顶级学徒。
如今,马林就是想看看,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钢铁厂,如今怎么样了......
在半身甲卫士们的簇拥下,马林走进了这个北海国最大的钢铁厂......
说是钢铁厂,其实分为好几个部分。一部分是炼焦厂,将从鲁尔区通过明斯特运河运过来的焦煤,加工成焦炭;第二部分则是高炉,用焦炭将铁矿石还原成铁水,并浇铸成锭;最后一部分,自然是炼钢厂了。就是用坩埚炉或反射炉将铁水再度精炼,精炼成钢材。
但炼钢厂生产的钢材,主要用于铸炮和****,以及制造弹簧等精密的器械。而普通工农业生产,其实用高炉炼出的生铁就够了。因为铁水里添加了生石灰去除硫和磷,导致北海国的生铁锭质量很高。至少,比法国生铁锭的质量要高。
先在,德意志南部的纽伦堡等工匠众多的城市,特别喜欢用北海国出产的生铁锭,去锻造板甲。同样,奥地利那边每年也要从北海国进口大量的生铁锭,用于武器铠甲的打造。
但北海国打造武器铠甲都用钢,不用生铁。只有外贸型的武器铠甲,才会用铁锭去打造。更多地,北海国把铁锭加工成了农具,用于农业生产。这一点,可羡慕坏了其他欧洲国家。要知道,铁制农具,这年头在欧洲也是稀罕物呢。
因为战争频繁,加上武器铠甲的价格更高,铁匠们更多地把钢铁都拿去打造利润更大的武器铠甲了。至于农具?还是就拿木制的凑合下吧,只有贵族和富裕地主家,才能用得起铁制农具。当然,也有石匠用石头帮忙打造的石器农具,但这种农具,对付比较软的土块还行,对付太硬的,很容易损坏。
只有北海国,因为克鲁姆赫恩钢铁厂的存在,铁器供应充足,大伙儿可以用铁制农具干活,效率都提高了不少。而像是普拉德犁车这种耗费铁料很多的农具,让别国的贫穷农夫看了,能看了眼直。
但别的国家的人不知道,马林对于克鲁姆赫恩钢铁厂的产能,是很不满意的。
要知道,克鲁姆赫恩钢铁厂,目前才几座五吨级的小高炉,日产铁才30吨。就算全年开工,年产铁也就1万多吨的样子。
也许,这个产能,在这个时代很牛比了。但马林知道,在农业时代,这个产能的确足够大了。而且,只是用于制造农具和普通用具,也够用。
但是,如果要搞工业,这点产量就是毛毛雨了。随便一台蒸汽机,重量都是按吨计算的。就算是“轻便”的单缸柴油机,也重达几百磅。所以,只要搞大规模的机器,就离不开海量的钢铁。
而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也是建立在18世纪初搞出了搅炼法炼铁,让英格兰铁产量从3万吨暴增到15万吨,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
马林这次来,就是打算推广一些新的生产方法,来提高铁产量的。虽然他不是专业人士,但他理论知识比这个时代的工匠们高级多了。
......
钢铁厂管理者,兼首席大工匠史蒂芬,亲自带着一群铁厂的高层,在大门口欢迎马林的到来。
“欢迎您,尊贵的陛下!您的到来,是克鲁姆赫恩钢铁厂所有人的荣幸!”
马林笑了笑,没在意这恭维的话。自从成为一方诸侯后,他听到这样的恭维话实在太多,早免疫了。
“带我去看看厂里的设备吧,同时,把厂里比较出色的年轻一辈工匠都叫来。”
后面一个吩咐,才是马林最看重的。厂子设备什么的,只要砸钱,总能弄得到。而培养年轻的工匠,才是最重要的。
史蒂芬厂长安排人去找那些年轻工匠去了,在马林接见那些年轻工匠前,史蒂芬先带马**了一圈。其实也没啥好看的,因为,在得知马林要来视察后,这些人肯定会战战兢兢,就算平时不够努力,这会儿也会好好表现自己的。除非是突击检查,一点都不通知的那种,才会看到一些事情。但马林更重视安全,所以一般都是先通知对方清场的。闲杂人等,肯定要先清走,才能保证安全。所以,有了准备后,马林也没指望能看出啥不妥。想要知道不妥,还不如让科勒派人私下查呢。
走马观花看了一圈后,马林来到会议厅,准备接见那些出色的年轻工匠。在年轻工匠们自我介绍的时候,一个名字被报出来后,马林惊得直接喷茶了:
“什么?你叫克虏伯?”




欧皇崛起 第2044章 克虏伯钢铁厂?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一个长得像大圣贝尔的毛脸大汉一脸幽怨地看着马林:
1...919920921922923...9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