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北海国的造船厂里,可是有不少从明朝进口的桐油和生漆的,都是这几年走太平洋航线运回来的。
这几年,马林并没有从明朝运多少丝绸和瓷器回来,反而运回来不少的桐油、生漆和铜钉等造船的材料。而且,还运回来不少铜锭、铁锭和硝石等战略物资。
也就是明朝对铜管制比较严,没能进太多货。但也不是弄不到,毕竟,明朝那么大个国家,总有搞违禁品走私的。就连明末那种情况,都有人不停走私铁器和棉花等战略物资给后金呢。而且,也不能全怪晋商,朝中很多权贵都有参与。
所以,说是禁止铜外流,防止钱荒,可马林还是采购到了不少铜锭,总共有七八万斤。没办法,这年头,大明外贸还没打开,大海商汪直估计才刚出生,纵横东海还得有三十多年。
加上葡萄牙在马林的暗中阻挠下,还没打开明朝市场,连走私都没发展起来。所以,明朝这会儿,银子超值钱。马林麾下的东番伯爵府的总管孔泰(孔泰:我不是太监那个总管啊),稍微花点银子,就买到了很多铜。
至于铁锭,那就更容易了。东番岛对岸就是胡建,盛产闽铁。而且,价格便宜,才十几二十文钱一斤,一两银子能买五六十斤。而一个杜卡特金币……嗯,在明朝黄金便宜,所以,北海国都是把黄金换成白银后,再去明朝进货的。
其实,北海国钢铁工业已经很发达。但因为铁矿来源成问题,而且品味不高。所以,从大明进口闽铁,再放入反射炉内进行二次熔炼,还是很划算的。而且,因为闽铁质量好,比用洛林铁矿和卢森堡铁矿冶炼出来的铁含磷和含硫都要低些。所以,从明朝进口闽铁的铁锭,再回来二次熔炼成钢,还是很划算的。主要是,洛林和卢森堡的铁矿石质量真的很差。特别是,洛林铁矿,含磷很高。即使用了生石灰造渣,都较难清除。不像硫,生石灰清除起来相对容易些。
严格来说,即使用了反射炉,脱硫效果还行,脱磷效果,有点不是太好。在后世,早期的平炉炼钢,脱磷效果也比较差。
直到后来,人们直接用了顶吹氧气的转炉法,脱磷效率才大大提高。因为,氧气进入铁水搅动,可以和铁水里的磷高温下反应造渣,从而将钢铁的磷含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达到使用要求。当然,平炉通入氧气,一样可以脱磷。通入空气的话,氮元素容易渗入钢中,造成钢铁易老化变脆。
不过,马林可没有条件弄出纯氧,而且还是大量供应。若是量小,弄伏打电池制造点氧气出来可以。可工业上大批量使用的氧气,还是免了。主要是,没有大功率发电机,无法提供足够的电能来电解水。什么,你说工业氧气制法不是电解水?大佬,分离空气制造氧气,光是提供零下183度的超低温,马林只能跪着说“臣妾做不到”了……
其实,用柴油机发电,也不是不可以制取大量的氧气。但问题在于,柴油稀缺啊。在开发出大油田之前,柴油机的柴油也要省着点用的。所以,工业制氧就是个传说。
再说了,这个年代,火炮和火枪管壁都造得死厚死厚的,就是怕炸膛。因此,用洛林铁矿的矿石,貌似勉强也能用。
但这终究是隐患,小口径时还好,上了军舰,大口径炮,马上就出问题。英法两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时候,英国人的舰炮,不但有用反射炉二次精炼的技术优势,其铁矿石比法国的洛林铁矿好,也是重要原因。这也导致,很多时候,法国舰炮老炸膛。
当时的科学技术搞不清楚原因,只好怪洛林矿石质量差了。就连二战德军,都特么依赖瑞典和挪威的优质铁矿石,就是不肯用洛林铁矿的矿石制造火炮和枪管。当然,用来制造农具和日常用具,洛林铁矿的钢铁还是合适的。
现在北海国的钢铁也是,从洛林进口的铁矿石,多半用来冶炼民用铁器。比如,锄头、镰刀、菜刀什么的。这些玩意不需要和别人的铁器碰撞比拼,差一点没事。
而卢森堡的铁矿石,质量要比洛林铁矿好很多。至少,没有多少硫和磷。因此,之前北海国的火器,基本都采用卢森堡的铁矿石冶炼出来的钢铁制造。洛林的铁矿石,只能用来制造日常用的铁器。
当然,马林也很缺德。洛林铁矿冶炼出的钢铁,确实不太适合用来制造火器,因为质量不好。可是,若是给马林的对手用呢……
所以,马林这个缺德的,也经常用洛林铁矿冶炼的钢铁,制造火绳枪,用于外销。但他也知道要脸,所以,这种容易炸膛的破枪,都是以路人甲路人乙的名义,送到德意志南边的纽伦堡和奥格斯堡等地销售的。至于炸膛出事了怎么办?问路人甲路人乙去,与我北海国何干?
而且,这些劣质火绳枪,马林派去售卖的人,也是选客户的,专门选马林的对头卖。譬如很多反对马林的对头,就会被销售者盯上,不幸买到这批火枪。
在21世纪依然有效的回扣大招面前,那些负责采购的诸侯麾下官员,很容易中招。而且,这些洛林铁矿产出的钢铁打造的火枪,外观上完全看不出质量有什么不好。甚至,做工还很精美。
很多火枪上,都刻着“汉斯大师制造”的德文字样。这特么就很坑了,德意志地区叫汉斯的一抓一大把,铁匠协会开会的话,你喊一句“汉斯大师”,估计一群人答应你。
到时候出了事,到底是哪个汉斯大师出的问题?抱歉,这时候汉斯大师们都不会吭声的……谁要是站出来解释,说“我不是”,来个否认三连,可能嫌疑会更大……
然后,“汉斯大师”就成了德意志地区一个很著名的梗。只要是刻着“汉斯大师制造”字样的火枪,人们都会避之不及,视之为不祥之物,绝不会购买。
后来,因为这个梗,德意志地区很多叫汉斯的打造火枪的工匠,被逼无奈之下,要么转行打造别的,比如打造菜刀什么的。要么,干脆改名叫海因里希(亨利)或威尔海姆(威廉)等同样常见的名字。总之,没人敢再叫汉斯这个名字了。除非,他不想在火器制造这个行业混了……
(注:汉斯(hans)又叫约翰尼斯(johannes),是约翰尼斯的缩写,也是英文名称约翰的德文叫法)





欧皇崛起 第2120章 造船太快,水手跟不上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当然,“汉斯大师”要名声臭掉,还是需要不少年的。现在可不是网络时代,某个品牌出事,吃瓜群众能第一时间知道。眼下,因为消息传递的严重滞后问题,就算出事,消息传播开,也要几年。
甚至,某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也许永远无法得知那些出事的消息。即使是交通便利的地区,也只有附近的地区很快知道。然后,国外什么的,传播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即便是本国,传递速度也是以月为单位的,还得是交通便利的地区。
所以,在若干月或若干年之前,马林尽可以大肆盛产“汉斯大师”铭文的火绳枪,坑害对手。其中,被马林重点盯上的,包括法国,还有德意志敌视马林的诸侯。而敌视马林的诸侯里,洛林公爵是其中的代表。嗯,用洛林铁矿生产出来的劣质钢铁制造的火绳枪,卖给洛林公国,很合情合理。
但以后,马林就未必肯买洛林的垃圾铁矿石了。因为,挪威北边的希尔克内斯的优质铁矿,已经在开发了。等到那边开发好,就可以用船大量运输回北海国,从而摆脱对洛林铁矿的依赖。
不过,人家洛林铁矿也不缺买家。毕竟,这是一个生铁锭都很稀罕的年代,铁矿天然就是受欢迎的物资。
而西欧地区,缺乏铁矿,知名的也就洛林铁矿,还有英国的一些铁矿。西欧的大陆上,铁矿很少。当然,还有卢森堡的铁矿,以及尼德兰南部的列日铁矿。不过,之前没有人注意到这两个铁矿。
卢森堡铁矿,在马林的指点下,倒是提前进行了开发,只是规模还不大。还有就是,运输不便。毕竟,卢森堡铁矿深处内陆山区,运输太麻烦了,远没有就在海边的希尔克内斯方便。
而列日铁矿,目前还没开发。而且,列日随位于尼德兰南部地区,但目前其实不在哈布斯堡家族的治下,而是归独立的诸侯国——列日主教国统治。马林不愿意招惹教会诸侯,所以,也就没提醒列日主教。
列日所在的南尼德兰,后来属于比利时。而列日,也是比利时独立后最重要的工业区,军火工业极为发达。19世纪的时候,沙俄还在列日订购过制式步枪。后来,列日出现了世界注明的军工企业——fn,其盛产的fn突击步枪,鼎鼎大名。
另外,列日地区也是有煤矿的,煤铁都有,才成就了后来列日工业崛起的基础。甚至,不仅是列日,林堡地区的南部,也就是后世荷兰林堡省南边那个长条形地区,也有煤矿,也是荷兰唯一的煤矿区。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矿。到21世纪的时候,不管是比利时还是荷兰,煤铁矿都挖完了,都开始依赖进口。但话又说回来,这个年代钢铁需求如此小,这些不大的煤矿铁矿,若是利用好了,也是大有可为的。
只是,因为马林对技术的严格保密,到现在欧洲其他国家都还没有获得不错的钢铁冶炼技术。甚至,火炮普遍还都是铜炮呢。只有英格兰,才部分开始铸造火炮,但也不是主流。主要是,英格兰现在冶铁技术也不是很过关,铸造的铁炮,比铜炮容易炸膛。但英格兰也没办法,主要是,英格兰缺乏铜矿,而且铜价很贵。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尝试用铁代替铸炮。
在16世纪初,英格兰因为使用的是生铁铸炮,所以质量很不好,韧性很差。大概要到16世纪中后期,冶铁技术进步后,采用熟铁铸炮,质量才会好很多。
这里说的是原本历史上的事,马林这个穿越者嘛,直接上马英国人18世纪才搞出来,且对法国保密了很多年的反射炉,直接弄钢炮,质量不知道好了多少。也就是之前硝石紧缺,限制了火炮的使用。但现在因为土硝提取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北海国的火炮,也会进一步解封,释放出强大的力量……
……
这一天,马林正在吩咐科勒,派人去德意志南部推销“汉斯大师”火绳枪的事情,但吩咐完了之后,科勒并没有走,而是欲言又止。
“怎么了,科勒,有话直说!”
“是这样的,陛下,您之前吩咐,用烘干法造船,紧急制造大批船只出来……嗯,有点小问题……”科勒想了想说道。
“小问题?什么问题?难道是木材问题?我不是安排北美那边送一批木材回来了吗?而且,纽约的造船厂,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生产一批250b的船只的。”
“不是木材问题,相反,木材最不是问题。即使北美的木材运回来不方便,这不还有丹麦人的挪威和瑞典南部的木材嘛。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去法国和荷兰购买木材。”
“那问题是啥?”马林不解。
“是水手问题,我们国内的水手不够用了。上百艘船,一艘要40名水手,100艘就是4000人。船我们可以快速造出来,可水手,没法一下子找4000人啊!”
马林顿时愣住了,他之前只考虑到可以快速造船,却也没想到,那么多船,是需要很多水手的。至于从别的船抽调?别开玩笑了。一旦战事爆发,所有船都是满负荷运作的,不存在空闲的船。所以,需要新招募4000水手。但新招募的水手,不是那么快就能上手的。若是几百人,倒也好解决,别的船挤一挤,也能抽出部分人手。4000人……难啊……特别是,这新造出来的船,上来就要满负荷运转,根本不给新手水手适应的时间。要是新手操作失误,让船只触礁沉没,一沉就是死几百人啊……
“要不,我们去英格兰招募水手?出高价,应该能招募到4000个水手的!”
英格兰是航海大国,总共得有几万水手。而这些水手也不是满负荷工作的,空闲时间很多。因为收入有限,这些水手们还经常会客串海盗,抢劫法国的商船。
当然,最近几个月英格兰商船很不好受。因为法国人搞出了加莱船,对英吉利海峡的威胁极大。很多英格兰商船,都不敢走英吉利海峡航线了。不少水手,也因此暂时无事可做,经常在码头酒馆喝酒惹事。
若是此时去招募,倒也能招募到足够的人手。大不了,出高价雇佣。眼下,还没物价革命,英格兰那边物价也不高,水手日薪不过两三个便士。马林出4个便士的日薪,外加提供一些酒水,肯定能吸引到不少水手前来。
“只是……我们的舵轮技术……”科勒提醒道。北海国的船已经全面更换为容易操作的舵轮,而其他国家的船,还是用撬棍来驱动尾舵呢。而且,这些英格兰水手,也都适应了撬棍操作,未必适应舵轮。
“那就通知造船厂,把所有舵轮都更换成老式的撬棍尾舵!”反正都是寿命很短的消耗性船只,无所谓先进不先进了。也许,这轮运输完毕,这些船就可以拆了当柴火烧了。
“好的,我这就派人去英格兰招募熟练水手!”




欧皇崛起 第2121章 安培之死和牛家村的牛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缺水手的又岂止是这些“下饺子造船法”制造的这批低寿命船只?马林在英格兰、西班牙、葡萄牙和威尼斯订购的大批船只,也是需要新水手的。这些新水手,北海国也提供不了。
那没说的,继续在英格兰多招点呗。但在威尼斯订购的船有点问题——那些船很多是桨帆船,英格兰水手搞不定。
“那就去招募意大利水手呗!”马林对此不以为意。反正,都是意大利地区现成的桨帆船,意大利水手也熟悉。而且,也不存在什么保密不保密的问题。
“不过,尽量别招募威尼斯水手和威尼斯船长!”马林想了想,不放心地吩咐道。
威尼斯人可是非常精明的,马林担心威尼斯人派来间谍,偷学到舵轮式尾舵的技术。虽说他们驾驶的是意式的桨帆船,但难免会有和北海国本国的船只接触的时候,若是被学去了技术……
对此,马林也没啥办法。和科勒等人商议后,只能采用编队分开的办法,尽可能避免本土船只和他们的接触了。当然,不拒绝英格兰水手操控的250b式的商船和他们接触。大家都是撬棍的,没什么好学习的……
甚至,马林还规划了港口,新式船和旧式船不管在北海国本土还是在罗斯地区,停靠的港口都不同。这样,就避免了被人偷学技术了。
说起来,马林就是个保密狂魔,经典的华夏人老工匠做派,技术总喜欢留一手。嗯,这种人,阻碍科学进步……
这不,之前达芬奇就为这事和马林大吵过一架。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叫安培的来自法国里昂的小伙子,来到北海国游学,并慕名拜访了达芬奇。
达芬奇和这小伙子一聊,发现这小伙子真是个天才啊。于是,就打算收其为徒。
马林对达芬奇这边监控得很严,很快知道了情况。于是,马林赶紧派人过来,询问小伙子,愿不愿意全家搬迁到北海国来,永久定居,并向他效忠。
实际上,这就等于是同意其师从达芬奇了。但让马林没想到的是,小伙子安培是个死心眼,非要效忠法国王室。而且,言语中,对马林这个暴发户式的君主,表达了不屑的意思。
于是,马林立马火了,要求达芬奇放弃这家伙,而且,也不允许这家伙入境了。结果,达芬奇爱才心切,和马林吵了起来,认为马林思想狭隘,科学应该是无国界的。
马林没和达芬奇吵架,而是沉默应对,似乎妥协了。但几天后,安培回里昂安排留学事宜时,被强盗杀死在法国境内。
达芬奇愤怒了,觉得马林是在浪费天才。但马林这时候说话了: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国籍和立场。他不愿意效忠于我,就不该得到北海国的战略资源!”在马林心里,达芬奇的知识,也是北海国的战略资源。
要是换成后世,各国科学都很发达的情况下,真没必要这么做。因为,大家差别不是很大,最多是代差。
可是,达芬奇的科技水平,在马林这个穿越者的点拨下,领先了时代几百年,基本属于天与地的差别了。
若是这个叫安培的小伙子,把领先几百年的技术学到手,再回去为法王效命,那马林可就要面临巨大的威胁了。
所以,他宁可和达芬奇闹翻,也要杀了这个天真的天才。
随后,马林也不装了,北海国的大学,也开始拒绝接收外国学生。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绝对禁止留学生。倒是明斯特城的明斯特大学,以神学和法学为主,不涉及理工类,可以接收留学生。
当然,马林还是留了后门的——凡是愿意全家搬迁过来,且发誓效忠北海国的,也可以录取。但是,他们以后不会被允许离开北海国。
这个公开的条件一出来,不但达芬奇怒了,大学里很多来自德意志其他地区和意大利地区的老师们,都来找马林理论。
马林只能解释——公共教育资源也是国家的,不是为个人服务的。没有道理用北海国的教育资源去培养别的国家的人。考大学真和个人努力无关,前提是有个大学让你去考。之前,还要有中小学让你去上……
教授们还是不太满意,马林只好放绝招了——撒币!
每个教授都领到了一袋金币,作为努力工作的“奖金”。像达芬奇这样的大佬,奖金都是用箱子装的……
然后,大家怒气都消散了。毕竟,利益受损的又不是他们自己。马林的禁令,他们只是一时出于义愤表达不满。但说到底,又没损害他们的利益。再说了,北海国现在普及教育,他们真不缺学生和好的学生。
而且,马林说的也对,他辛辛苦苦创办大学,也不是为别人甚至敌人服务的。所以,倒也合情合理。
什么,你说后世老美高风亮节,招收全世界的留学生?大哥,你是不知道老美的实际情况啊!
老美为了阶级固化,特地搞出了“素质教育”,专业放羊公立学校的穷学生们。结果就导致,其本土的科研精英不够用。而华夏推行公平的全民教育,唯分数论胜败,大搞内卷。虽然残酷,但最后胜出的,多半是精英。
所以,老美也愿意接收这些华夏精英理科生。而且,极力拉拢。反正,这些理科精英,再老美没有根基,还不是任由资本家搓扁搓圆?说白了,就是个高级打工仔而已。而如果使用本土的精英,则很容易形成本土小势力,和固有阶级产生冲突。至于华人科学家?亚裔这个大族群都在老美被排斥呢,你是个人才又如何?敢扎刺,随便忽悠个没脑子的黑人小哥,就能在地铁上把你打晕了。
至于文科生,人家倒是随便你来多少。因为,文科生是去消费的,又不学技术。所以,老美对理科生留学签证很谨慎,文科生则宽容很多。最奇葩的是,有人竟然去老美学习历史……嗯,学习人家两百年的历史?抱歉,能去老美学文科的都是成功人士的子女,人家上学也不用考,人家学了回来,还敢鄙视清北的……
你问如何不用考试入学哈尔滨佛学院之类的枯树藤联盟的大学?这个简单,有简单粗暴的,直接捐资几千万上亿,混个校董。校董的儿子,你知道的,直接入学,还能欺负别的学生……咳咳,这是电影里的桥段……
这个是土鳖的手法,容易被人鄙视。可别以为人家是热心助学,不然为啥不助清北?清北要考,一般推荐信没用啊……
而真正高明的,是私下交换。毕竟,这种公开撒钱,容易被人骂撒币。比如,给目标大学的某个校董的亲属的企业,送一个利润丰厚的订单。那边也心神领会,给你一封分量很重的推荐信。
或者,直接高薪聘用某个人脉很强的人,让他托关系弄到推荐信,也能轻松进入。还有的,不是富豪,但是,属于可以决定别人前程的,也可以通过前途交换,来换取推荐信,不用花一分钱。甚至,地位到了一定程度,人家主动给你搞来推荐信,摊桌子上放一排——令郎/令爱想去哪里?随便挑一封……是哈尔滨佛学院,还是牛筋舰桥?
当然,那些直接捐钱当校董的,也不是真傻。人家当了校董,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可以自己发推荐信。推荐自己儿子上学,可能会被别人嘲笑儿子笨,但可以和别的校董互通有无啊。哦,我推荐你儿子来我当校董的名校,你推荐我儿子去你当校董的名校。
这是基本的,还可以拿来弄订单。比如,有权发订单的某个老板或者某某管事的,甚至,银行管放贷的。哦,你家小孩要上大学了?学习差?没事,我这有推荐信,可以免试去哈尔滨修佛……要不要来一封?然后,单子或贷款就妥了……
……
咳咳,好像歪楼了……
马林在想,那个被他弄死的叫安培的小伙子,会不会是两百多年后那位大神级的安培的先祖?哎呀,这岂不是断了安培大神出现的机会?
不过不要紧,他祖先死了,安培的贡献也不会消失。因为,安培定理已经被编入了教科书里。嗯,不是中学教科书,而是大学教科书,而且是,高难度的选修课的。毕竟,这年代学电学还是新事物,非常高大上,中学生学了也没实物参考,难以理解,还是让大学生头疼去吧。
而且,安培定理这个名字,马林也不会改变。至于出处?哦,是东方一个姓安名培的墨门大宗师搞出来的定理,和法国的安培无关……
其实吧,马林对安培还没啥怨念。因为,他当初没在电学上感到过无力。倒是刚上高中时,力学分析差点把他整崩溃。明明在初中物理都是九十多分,结果高中第一次月考,物理48……那是他物理第一次不及格。后来,他就被打击得失去信心,去学了历史……即使后来物理成绩回到了七八十分,也有心理阴影了,不敢再去尝试物理。
1...947948949950951...9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