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太上老牛
而为了确保莫斯科大公国能赢,且把立陶宛大公国打残,马林打起了格林斯基的主意……
欧皇崛起 第2114章 奥斯曼人的铁索火炮车阵战术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时代变了,从马林插手东欧事务开始。波兰和立陶宛,也不是从前的波兰和立陶宛了。比如,马林帮助齐格蒙特一世,提前搞出了大名鼎鼎的波兰翼骑兵。一旦莫斯科大公国和立陶宛发生冲突,马林可以肯定,齐格蒙特一世会派遣翼骑兵帮忙。毕竟,两国不但都是齐格蒙特一世为君主的国家,也是牢固的军事同盟。
波兰为立陶宛举国动员出兵也许不可能,但派遣翼骑兵出战,还是可以的。而齐格蒙特一世手里的5000波兰翼骑兵,就是此战最大的变数。
若是马林不干预,莫斯科大公国这一战胜负都未可知。更何况,齐格蒙特一世当初在马林的建议下,还和克里米亚汗国结盟了。其结果就是,一旦立陶宛出兵,不但可能会有几千波兰翼骑兵帮助,还有可能有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骑兵帮忙。
这么一算,马林越来越觉得莫斯科大公国没有稳赢的把握了。别看莫斯科大公国军队人数多,拉起10万大军都是轻飘飘的。但是,这些人大多是刚放下锄头的农夫,打顺风仗或者打对方同样出身的征召兵还行,对上波兰翼骑兵和鞑靼骑兵,真不是数量优势可以解决的。
所以,马林必须要想办法,让莫斯科大公国稳稳地赢下这一仗。但貌似现在莫斯科大公国也没啥很厉害的人,就这个格林斯基,虽然说表现突出,可那也是因为莫斯科大公国目前贵族的能力太差劲。这导致,瓦西里三世只能在矮子里面选高个,只能依赖他了。
当然,这也和瓦西里三世之前对莫斯科大公国的清洗有关。为啥要清洗呢?因为当初莫斯科大公国的贵族们不太认可瓦西里三世继承大公之位啊。
别说那些贵族,就连瓦西里三世的老爹伊凡三世,都不愿意让瓦西里三世继位。原本,伊凡三世是打算让早逝的长子伊万的儿子季米特里继承大公位的。可惜,后来瓦西里三世发动叛乱。为了保住国家不被分裂,伊凡三世只好让给瓦西里三世成为继承人。
在去世前,伊凡三世嘱咐瓦西里,希望他不计前嫌,照顾好大侄子季米特里。结果,瓦西里三世满口答应,但伊凡三世去世后,出尔反尔,立即把季米特里丢进了监狱。两年后,季米特里就死在了监狱里。
而且,当初伊凡三世长子伊万的死,和瓦西里三世的母亲带来的宫廷医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因为涉嫌谋害伊万和伊万的儿子季米特里,莫斯科大公国的老牌贵族们,认定他们母子是篡位者,对他们很反感。瓦西里三世也知道,所以,登位后进行了清洗,搞掉了很多老牌莫斯科大公国的贵族。
这也导致,他手里无人可用。格林斯基一个从立陶宛叛逃过来的降将,因为和莫斯科大公国的老贵族们没啥瓜葛,加上有点能力,倒成了瓦西里三世十分信赖的将领。
格林斯基这个人吧,能力还是有的,比这个年代欧洲大部分贵族要强一点,但也只是强一点。他之所以表现突出,是因为当年在奥地利的留学和服役生涯,学到了一些东西。
比如火炮这玩意,东欧目前还没流行。但格林斯基当初见过意大利战争,甚至作为奥地利代表,亲赴意大利观摩过。所以,他知道这玩意在攻城中的好处,还知道集中使用火炮。
若是没有波兰翼骑兵和可能出兵的克里米亚鞑靼骑兵,莫斯科大公国还真是稳赢。可因为这两个变数,他的能力,就不好使了。
说到底,格林斯基的能力,也就是比这个年代东欧的贵族将领们高一点,但也没太离谱。
原本历史上,莫斯科大公国围攻斯摩棱斯克,居然用了两年才攻克。当然,一开始莫斯科军队并未动用太多火炮。到了后期,格林斯基才发现在山头上架炮攻击斯摩棱斯克城薄弱点的办法,最终攻克了城市。
而这个时空,因为马林的出现,导致火器更加盛行。所以,格林斯基也提早发现了火炮集中使用的好处。
但问题是,这对野外决战没啥好处。因为,这些火炮是被用于轰击城墙的,而不是野外对战中攻击波兰和立陶宛的军队。
……
所以,马林要做的,其实就是教会格林斯基如何使用火炮……
怎么教?当然不是他亲自下场,而是动用在奥地利的北海国间谍!
格林斯基在因斯布鲁克,和皇帝陛下商讨火炮购买事宜。但皇帝陛下调集150门火炮给格林斯基,也需要时间。
另外,格林斯基调集购买150门火炮所需的资金,也需要时间。毕竟,这年头买东西,用的都是沉重的金银,不像后事数字货币和支票那么方便。
因为双方都需要时间准备,所以,格林斯基暂时就逗留在因斯布鲁克。没事的时候,会去下榻之所附近的酒馆喝一杯。
格林斯基可是个东欧人,而且,据说是鞑靼人后裔。所以,爱好喝烈酒,那是基本操作。因为不缺钱,所以,这货经常去酒馆里点烈酒,喝得醉醺醺的。没事的时候,还和酒馆里的人吹牛比。这货当年在奥地利呆过很多年,所以,奥地利方言的德语说得很溜。
马林的办法就是——派一个间谍过去那个酒馆,跟格林斯基一起喝酒吹牛。吹牛时,把火炮的正确用法告诉他。
所谓火炮的正确用法,其实就是对付骑兵的办法。波兰和立陶宛都是骑兵为主力的封建领主制国家,重骑兵非常重要。想要正面打败两国,就必须正面怼翻两国的板甲骑士,以及波兰翼骑兵。
如何用火炮对付骑兵?这一点,奥斯曼帝国给出了标准答案……
奥斯曼帝国在和波斯以及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战争中,将火炮排在阵前,放在站车上。同时,把站车之间用铁链连接起来,防止敌军骑兵冲入阵中。
这样一来,敌军的骑兵无法冲进来砍杀,但炮兵可以轻松把对面骑兵打得人仰马翻。
除此之外,奥斯曼铁链车阵后面,还可以安排火枪手和弓箭手射杀对方骑兵,或骑兵的战马……
这种战术,在这个年代相当先进和难对付。即使是马林这个穿越者,也会感觉很棘手。
当然,身为穿越者,马林绝不会让手下傻不拉几地硬冲这种铁索车阵。道理很简单,这种铁索车阵,虽然牢固难以攻破,可也行动不便。只要绕个圈,跑到对方背后发起攻击不就好了?
但这个时代的人不一样,特别是骑士阶层。他们非常看重荣耀和勇气,马林作为现代人,也许懂得变通。而这些骑士们,除非吃过大亏,否则不会愿意避开敌人锋芒的。因为,他们觉得那是懦弱的表现。
用卡恩那个傻大个的话说——“真男人,就该正面怼。绕到别人背后的,是基佬……”然后,他被马林抽了一顿。因为,马林就喜欢绕后攻击……
因为不知变通和没见识,波斯萨法维帝国和埃及马穆鲁克王朝都在这个铁索火炮车阵面前撞得头破血流,两家的精锐骑兵也被打残,导致两国都一蹶不振。
波兰人和立陶宛人显然没见识过土耳其人的铁索火炮车阵,毕竟,两国虽然和奥斯曼帝国发生过边境摩擦,但还没打过总决战,不知道奥斯曼帝国主力的战术。
而且,这个年代消息闭塞,加上欧洲和奥斯曼帝国的信仰不同,双方基本没啥来往,自然不会知道奥斯曼军队的战术。
马林要做的,就是让北海国的间谍,以“去过埃及的威尼斯商人”的名义,和格林斯基搭讪。然后,把之前奥斯曼和埃及之间爆发的“达比克草原战役”的过程,给格林斯基描述一遍。以格林斯基的智商,肯定就能掌握火炮的用法了。毕竟,他的能力还是超过这个时代一般的贵族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强。不然,也不会来奥地利一口气买150门火炮了……
欧皇崛起 第2115章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得知了马林打算教会莫斯科人这种炮车铁索连环的战术,北海国的军务大臣,马林的心腹之一施瓦茨表达了强烈的反对。
“陛下,这种战术太可怕了,很难破解。即使是北海国的骑兵,也很难突破这种防守。您可是打算之后进攻莫斯科人的,若是他们掌握了这种战术,加上买了150门炮……这……简直难以战胜啊!”
作为马林麾下最高级将领,和最有能力的军事统帅,施瓦茨也不得不佩服奥斯曼人的这种战术,在这个年代近乎无解。
马林笑了起来:
“哈哈,施瓦茨,你头脑也僵化了。没错,这种战阵的确很难突破。但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正面攻击啊?”
这个年代的欧洲军人……哦不对,是大部分年代的欧洲军人,都比较崇尚荣誉,崇尚正面血拼。所以,一战时,才发生了上百万法国士兵硬冲德二帝国的马克沁机枪阵的蠢事。
但在东方,这种事较少发生。且不说伟大的十六字游击战绝技,就是鬼子,战术也是非常灵活的。
一般而言,鬼子很喜欢在正面硬撼的同时,派出小规模但是火力强大的部队,从侧面突袭敌人的阵地。
当然,这种袭击侧面的小股部队装备精良。为了能火力压制对手,他们一个14人的战斗分队,竟然会携带一两挺歪把子轻机枪。甚至,会携带很轻便的掷弹筒,专业用于清除对面的机枪阵地。
所以,鬼子用于迂回包抄的部队,规模虽然不大,但火力很强。而掷弹筒的清除机枪阵地甚至炮兵阵地的能力很强,还很方便转移,不容易被对方炮兵反击。
反观果军,头脑僵化。大概是留学欧美的教官学习到了欧洲军官的死板教条,坚持不知变通的阵地战。然后,被鬼子的迂回包抄和火力突击打得晕头转向。加上完全没有制空权,和缺乏对付鬼子薄皮坦克的反坦克炮,自然被打得大败。
所以,单论战术,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军和法军,都比不上鬼子。在东南亚战场,英法的殖民地军队也输得干脆利落。当然,这也和殖民地军队素质比本土军队差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双方战术,鬼子胜出,更加灵活。
但是,这种战术也有缺点,就是迂回包抄的军队,不能遇到枪林弹雨……具体点就是,最好对面缺乏机枪或冲锋枪……
因为,这种侧面突袭,打的就是对方的薄弱点。但要攻进去,对方必须火力要比突击队更差。若是只有步枪,没有机枪和冲锋枪就更好了。
可惜的是,二战时期,无论是三德子,还是美军,或者苏联军队,火力都很强大。
三德子的mg通用机枪就不说了,人家还有mp—40冲锋枪贴脸招呼。鬼子的一两挺歪把子真扛不住,三八大盖,在贴脸战斗中,更是没啥用。就算鬼子想拼刺刀,也得问问人家冲锋枪答应不答应。
美军和苏军一个德行,都普遍装备了冲锋枪。美军有汤姆逊和勃朗宁,苏军有大名鼎鼎的波波沙。突击小队也是人肉凡胎,不是带钢板的坦克,被冲锋枪贴脸招呼,直接秒躺。
所以,二战中鬼子打装备差的果军,或者装备差不多的东南亚英法殖民军队的时候,一路平推碾压。但遇到火力不足恐惧症的老祖苏军,以及子弹不要钱的美军时,顿时突袭战术就失灵了。
而且,就算坦克突袭侧翼都没用。因为,美军有对付薄皮坦克的巴祖卡火箭筒。苏军嘛,人家血厚功高(相比日军的坦克)的t-34成千上万,无边无际……
但实话实说,若是在大家都缺少机枪、冲锋枪这类犯规的武器的时候,日军的侧翼包抄突击的战术,真的很有效。至少,比一战中硬冲德军机枪阵地的英法联军那帮傻缺强太多了。
因为硬冲德军机枪阵地,法国损失了一代人。为了弥补人口,结果变成了法兰西斯坦。英国人好一点,因为有印度人代为流血。但因为军官必须带头冲锋的规定,英国没损失一代人,但损失了一代贵族。然后,一战后,贵族阶层彻底失势。而平民阶层是不在乎殖民地的,只在乎国内。所以,一战后,英国慢慢失去了对殖民地的掌控。除了实力下降的原因外,平民资产阶级对土地的漠视,也是重要原因。
……
当然,那是后来的事。若是换成这个年代别的欧洲贵族来指挥战斗,奥斯曼这种炮车铁索连环的战术真的很难破解。
可对于看多了战争剧的马林而言,却是再简单不过了。
首先,奥斯曼帝国的炮车,和后世的可移动炮架是两个概念。可移动炮架,可以快速地移动火炮,转换方向,甚至转移阵地。
可是,这个年代的所谓炮车,其实就是把光秃秃的炮管放在大车上面。因为需要运输方便,加上怕后坐力太大震散了大车,所以,炮车上的火炮,一般都是两三磅级别的小炮。
而结阵的时候,大车的车轮下面,还要钉下木桩,固定住大车。不然,要是因为后坐力后退,车阵就会瞬间散了。一旦阵型散了,对面骑兵分分钟冲进来屠杀。
所以,这种车阵,非常死板不灵活。若是正面冲击,那是正中其下怀。可要是绕到后面或边上,结阵的人立马傻眼……
且不说大车有多笨重,就是拔掉卡住车轮的木桩,解开拴一起的铁链,就要耗费很长时间。等你重新布置好,也许对手又绕到别的地方去了……
因此,只要不是脑子有坑正面冲击炮阵,绝对不会被击溃。
当然,换成马林来布置,这炮阵也可以布置得更完美。具体就是,用工兵锹在两侧挖两道壕沟,壕沟里放尖桩和铁蒺藜……来来来,欢迎来冲击侧翼,二道坑欢迎您……
至于绕到后面?对不起,北海国军队有预备队在后面等着你……
北海国的预备队可不是这个年代欧洲军队惯例把新兵藏在后面,而是真正的生力军。也就是说,北海国的预备队,战斗力也许不如最前排的精锐老兵,但绝对比新兵强多了,可以用来正面冲击敌人。
因此,北海国军队很难被包抄。实在是,其防御布置得跟刺猬似的,难以下手。
除了壕沟外,马林的军队一般会随军携带大量可以在车头插长矛的俞大猷独轮战车。哪怕是运动战,你想冲过来,北海军前面、侧面甚至后面的士兵,随时可以把独轮战车的两个脚爪摁入泥土内,矛头朝外。这时候,独轮战车极为牢固。就算重骑兵撞上来,也非死即伤,人仰马翻。
而且,车后面还有一群火枪手等着呢。还没冲到近前,火枪手就把敌人给放倒了……
……
当然,以上是防御方式。至于进攻,也是花样百出。黑衫骑士这种无耻的风筝流骑兵,早就出现了。而且,还是和半身甲的翼骑兵搭配使用的。
黑衫骑士去放风筝的时候,不怕对方板甲骑士来追。只要敢出来,铁定被耍到死。至于轻骑兵,倒是黑衫骑士的克星。但问题是,黑衫骑士有翼骑兵保护。对面的轻骑兵冲上来,和半身板甲的翼骑兵对上,也绝对不是对手。
所以,打莫斯科大公国,马林肯定会带上黑衫骑士和翼骑兵这种“狼狈”组合,绝对能把对方气吐血。莫斯科大公国地处东欧,对马林的手段还不是很熟悉,更加利于马林战术的发挥。
而且,马林最近还搞出了极为变态的改良版“一窝蜂”。这玩意轻便易携带,杀伤力还很恐怖。并且,其发射场面宏大,很有震撼力。在带来杀伤的同时,也能震慑对手,打击对方的士气。
等到开战的时候,马林打算让“无耻军团”(黑衫骑士的外号)带上几十上百筒改良的“一窝蜂”,在侧面给莫斯科军队来几发,打击对方的士气。
为此,马林还特地让人设计了便于携带,可临时发射一窝蜂用的铁支架。毕竟,这玩意不能在马背上发射,一窝蜂的尾焰,容易把马毛烧掉,且动静太大,容易惊马。但他们可以把一窝蜂放在支架上,然后坐在马背上,用绑着火绳的长杆点着引信后,立即驱马跑开……
听到马林这么猥琐的战术,施瓦茨不得不由衷赞叹。论脑洞,他不得不服马林。当然,有句话施瓦茨没敢讲出来,只敢在心里说: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欧皇崛起 第2116章 我很善良和物理控评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欧皇崛起最新章节!
也不怪施瓦茨心里腹诽马林,实在是,这个时代的大环境就是如此。除了非常灵活变通的东方世界外,欧洲这边,死板教条,崇尚刚正面才是主流。
施瓦茨虽然是落魄出身,可也是骑士后代,最崇尚骑士精神。而骑士精神,崇尚牺牲和英勇。所以,欧洲骑士们,包括受到骑士精神影响的普通战士,都认为死在正面对决中是一种荣耀。
另外,绕开对手好不容易布置好的正面防御,也有违骑士精神里面的诚实和公正。毕竟,在死板的欧洲人眼里,正面对抗,才是公正的体现。绕开正面,有失公允,属于不尊重对手。
而马林从小看着战争片长大,是太祖在军事方面的超级粉丝。所以,他的价值观,和这个年代的欧洲人是截然不同的。
马林不被主流贵族接纳,除了因为他被看成皇帝走狗,其打仗不守规矩和鬼点子百出,也是诸侯们厌恶他的原因。
在东方,马林这叫智计百出。但在这个年代欧洲人死板的认知里,这就是不荣誉……
马林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绝不会为了得到一帮思想僵化的老贵族的认可,就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所以,大家只好相看两厌喽。
甚至于,就连马林的手下,对马林的不少行为,也不大认可。当然,他们不是反对马林,就是觉得赢得不够光明正大。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马林手下的军官也是。能打胜仗,他们肯定不会拒绝。这不但意味着荣耀,还会有奖赏和战利品获得。
当然,因为获胜的手段不太常规。因此,他们也很遗憾,觉得荣耀不够圆满。
比如,在向亲朋好友吹嘘自己的战绩的时候,这帮北海国的军官,只能强调战果,对于战斗细节,不愿意描述得太仔细。毕竟,听起来有些不光彩。
就好比打败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那场战斗,那是夜袭加上伏击,在欧洲人看起来很不光彩。而夜袭,在古代欧洲,一般只有强盗才经常干。
不过,北海国的军官也不是那种死板教条的人,也不会因此和马林离心离德。毕竟,打胜了,好处多多,谁不想要好处呢?
再说了,用夜袭和埋伏这样的手段,污名都被马林担了,他们只是服从命令。所以,能拿好处,他们为啥不干?
所以说,这个年代的欧洲人,属于既想当那啥,又想立牌坊……好处和荣誉都想要……
能在马林麾下效力的,基本都是接受了马林的行为的人。要不然,早就走人了。或者说,这是一群务实的人……
当然,务实归务实,心里面吐槽马林几句,还是免不了的。就连施瓦茨这个头号马仔,心里都经常吐槽马林手段不光彩呢。不过,表面上,施瓦茨就差喊出“日出东方,马林不败;文成武德,一统江湖”了……
倒是科勒和绍尔,大概是给马林当黑手套当久了,内心难免黑暗化。所以,很认同马林的做法和想法,非常合拍。
另外就是,学校里新培养起来的那帮孩子们,很认同马林的做法。别误会,不是他们内心黑暗,而是……他们狂热崇拜马林,马林放个那啥,他们都会说好香……
这也不奇怪,在网络和科学那么发达的21世纪,很多无才无德的小年轻都有很多脑残粉呢,马林身为一国的君主,更不用说了。而且,无才无德小年轻只会骗孩子花钱,马林却能给孩子们这个年代很好的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加上学校老师们可以现场控评……嗯,毫不奇怪……另外,鲜肉的黑粉最多被禁言,马林的黑粉,是要蹲号子的……
别以为马林没有黑粉,比如在不莱梅,就有上千家被因为被灭国而被集中居住的老贵族家庭。而马林对不莱梅地区,也是很重视。谁特么敢在公共场合说马林坏话,很快就会有一个科勒手下的特工找上门,一句“道友请留步”……不对,是“阁下请留步”,马上就把人带走了……
当然了,北海国的特工没有执法权,只能把人带走。而且,必须是被带往警局。若是重犯,则是带劲不莱梅驻军营地。
嗯,北海国的官方人员也不会粗暴对待这些老牌贵族。毕竟,要注意影响嘛。但是,奥里希那边很快会莫名收到一封推荐信,认为被控制的那个发表反对马林的言论的老贵族“骨骼清奇,天赋异禀”……嗯,伊斯帕尼奥拉岛需要您这样的优秀殖民官员!
伊斯帕尼奥拉岛是哪里?海地岛呀!目前,这里可是梅毒的大本营啊。送到海地岛,不准带家眷。也不提醒你有问题,等你憋不住了,和当地的女孩……嗯,妥了……不关我们的事,是他控几不住寄几……哎,我北海国痛失良才,呜呼哀哉……
贵族子弟嘛,都很“热情奔放”的。喜欢“追求爱情”的。什么?你说你可以控制住自己?好,我把你放逐到一个梅毒感染率很高的地区。然后,限制你外出和别人接触。同时,放几个中招的好看小姑娘在你身边伺候,穿着清凉……
人说当兵三年,母猪看着都眉清目秀。更何况,特么的边上有好看小姑娘,穿着清凉……
还不上道?咱办法多得是,可以来点爱情小说,就是描述稍微大胆点的爱情小说,让人看了“内分泌失调”,火气大涨那种……食物里,再给补一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