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大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期门郎
在李铮盛怒将皇甫思平派来的使者赶出去的同时,与他在浚嵇山两军对垒的阿史那特勒,也是已经受到受降城被攻破,可供六万大军使用半年的物资全部被焚毁或是沦为安西和呼延氏战利品,而且朔州的军队正在集结,准备突入自己的老家漠南之地的消息后,当场就是吐血。
这吐血到不是那阿史那特勒气性大,受不得半点屈辱失败,恰恰相反这阿史那特勒还是非常能隐忍的,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以庶子的身份,打败他那些出生比他高贵的多的哥哥弟弟,夺得突厥太鲁部的首领之位,也不会当初以弱胜强,击败降服孛古和师卑两部,所以这阿史那特勒还是有极大心胸的。
&
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然大战(四十七)
幸好的是这荼蘼耶除了佛法以外,还懂得一些医术,救了当时因为早产的而有极大概率夭折的阿史那特勒一命,作为阿史那特勒的救命恩人,在阿史那特勒长大后就拜其为师,更为重要的这荼蘼耶虽然出生天竺,但不想其它天竺高僧那样醉心佛法,不管世事,荼蘼耶因为颇多,所以极富有谋略,经常能够给阿史那特勒提出极好的意见,更为重要的是这荼蘼耶超然于外,从不居功自傲,所以极得荼蘼耶的器重信任,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有谁能劝诫阿史那特勒,也是只有这位国师荼蘼耶了。
从一开始就一直是捏着一串佛珠闭目,嘴唇微动,暗自念经的荼蘼耶似乎是感觉到直射向他后背的那些焦急眼神了,终于是不再念经,放下佛珠,睁开双目,看着咬牙切齿满脸愤懑的阿史那特勒,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后,说道:“平常时刻,可汗虽然不愿与老僧学习佛法,但也总应该是沾染了一丝佛性,应当是明白怨憎之苦的坏处,身受此苦者,不止是心被煎熬,心智也是处于混沌之中,被蒙蔽被遮掩,可汗想想现在可汗虽说的真的是自己心中所想,还是体内的心魔在冲动盛怒下做出的武断决定。”
帐中的诸位突厥将领和大臣,满心希望这荼蘼耶老和尚能劝住自己的可汗,不要做出不理智的决定,所以颇为期望,以为这在突厥太鲁部中很是道高望重的老僧,会说出这么的至理名言来规劝可汗,但只听得这老僧只乱扯了一堆什么佛法,颇为平淡,帐中的突厥诸大臣和将领颇为失望。
但让这些突厥将领和大臣,所想不到的是,在他们听来是平平无奇,只是一些假大空大道理的规劝之语,却是颇为有效,荼蘼耶刚刚故作高深的说完,那阿史那特勒就立即怒容骤消,诚恳的对荼蘼耶说道:“多谢国师指点迷津,本汗差一点就铸成大错了。”
素来刚强的阿史那特勒竟然如此快,如此干脆的就认错,直接是让帐中的其余突厥将领大臣们傻眼,纷纷暗道:“这老僧使得什么妖法”
其实这些突厥将领和大臣所不知的是,阿史那特勒也许在一开始听到坏消息,知道要功亏一篑时,是有过极少一段时间的要尽起全族之兵与安西相争的,但现在的阿史那特勒已经冷静了下来,也是知道自己刚刚在怒火中烧下做出的决定,胜机极但他的可汗,是他新建的突厥汗国的最高首领,虽然现在这可汗还没有大汉皇帝那么大的威信,必须得君无戏言。
但作为一国之领袖,一部之头领,出尔反尔总归是不好的,所以意识到自己在盛怒之下做了错误决定后,阿史那特勒就需要借坡下驴,正好这时从小就看着阿史那特勒长大,素知其想法的老僧荼蘼耶战了出来,给了借口,所以阿史那特勒才转变的如此之快,并非是荼蘼耶使用了什么妖法。
阿史那特勒不愧是拥有枭雄之姿的人物,既然已经决定放下心中的怒火,不做一时的意气之争,那就是放下了,开始细致考虑善后撤退,还有抵御敌人反扑之事,于是将这些问题跟手下将领大臣阐明,让他们各抒己见,解决这些难事。
其中在安西
第四百九十二章 燕然大战(四十八)
对于阿史那特勒的疑问,提出交换俘虏之事的也速丁明显是有全盘考虑的,他立即就是向阿史那特勒禀告道:“可汗睿智,安西的确无论是领地还是军队素质上都与我突厥不相上下,但他们也有缺点,也有自己的不足,我们要置换出被俘的将士,就要抓着这点做。”
“安西所缺的是什么”
阿史那特勒隐约猜到一些,但还是向也速丁询问。
“是汉人,我们部族中虽然有许多汉人原意为我大突厥效力,但又更多得到汉人却是冥顽不灵,不愿合作,只能是被贬为奴隶,对于我大突厥来说价值极不如用来换我军被俘的军士。”
也速丁说出答案后,继续向阿史那特勒解释道:“据臣所知安西所据有的领地,虽然是原本的汉帝国领土,曾经因为大汉帝国大加经营,屯田移民,而让这些土地上汉人占据绝对数量优势,但后来这些地方多被异族攻破,汉人多遭屠戮,现在这些地方的汉人相比原来锐减了五六成,已经不能对其它民族占据绝对的数量优势,所以安西急需引进汉人,以确保他们控制之地的安稳。”
“据臣下估计,我们部族出五六名汉人奴隶的代价,就可能换回一名我部族的被俘战士,虽然看似数量很多,要是赎回所有被俘的我方将士,可能整个部族中所有的汉人奴隶都要给了安西,但可汗那些士兵可都是精锐之士,不是奴隶可比的,没有了奴隶我们可以再行去抓取,但没有了这批精锐士兵,没有五年时间可训练不出来同样一批的精锐士卒。”
阿史那特勒点了点头,说道:“孰轻孰重,本汗当然是知道的,那么谁愿为使,去与安西谈判,将我军被俘的将士给救出来。”
对于去与安西谈判之事,帐中的突厥诸大臣倒是都不争不抢,因为都是明白这是一个相对艰难的任务,因为现在突厥是失利弱势的一方,去求施放俘虏,一定会被多加刁难,是吃力不讨好的,所以没有人敢接下这任务,最后有失受降城之罪,同样急需戴罪立功的沙虚闾接下了这任务。
目送沙虚闾离开后,阿史那特勒又是向帐中诸多突厥高层问道:“诸位有何法击败朔州那些蛮子。”
问完后,阿史那特勒恨恨道:“原先在筹划西征前,我本是将离的极近的朔州当作首要的攻击目标,但因为顾忌大汉朝廷,还有那并州的匈奴贱种刘渊,才放过了这些朔州蛮子,没想到他们真是好胆,竟然敢来捋虎须,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我决定了我们西征的目标改一改,不去侵占更远的燕然草原了,就是攻打朔州,最起码也是要将河套草原给攻略下来。”
旁边的左国相库思老立即接口道:“如果可汗真有侵吞朔方之心,现在就是好时机,我们可以引君入瓮,前期佯装战败,将朔方军吸引到漠南腹地,而后再行包围歼灭,使得朔方为之一空,任我们予取予求。”
库思老的建议让阿史那特勒双眼发亮,点头说道:“好,正是如此,我们就这样去做,只不过如果真按照计划,将朔方军的主力全部歼灭,那么安西军会不会插上一脚,这一次他们竟
第四百九十三章 燕然之战(完)
阿史那特勒听后说道:“我能放弃辽西辽东之地,反正这些土地城池就在那里放着,如果那天不高兴了,还可以抢夺回来,至于对那魏王,我也可以向前表示顺从,反正我们突厥人卧薪尝胆已经百年了,在卧薪尝胆一次也没有什么,不过以我们现在突厥部的实力,当大汉的附庸有点贬低了,我们愿意与大汉以兄弟之国相称,而至于汉人奴隶之事,如果沙虚闾与安西军的和谈顺利,那么所有的汉人奴隶肯定是全部都要交到安西军手中,我突厥自然就不再使用汉奴了。”
库思老对于阿史那特勒认怂讨好燕国魏国的举措很是不满意,因为他资历老,是阿史那特勒父亲留下的大臣,所以倒是能倚老卖老,说道:“可汗,如果要有求于人,最好就做的彻底一点,爽快一点,不要含含糊糊的,要能够对症下药,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那魏王曹庸野心勃勃,一心想要让自己的曹魏取代已经延续千年的刘汉,他需要巨大的威望和信心,如果我们在他的劝说下同意重新与大汉联系,以兄弟之国相称,那么多于曹庸在汉人中威望的提升又能有多少,我看几乎是没有,反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汉人有多骄傲,我想可汗是知道的,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央之国,是天朝上国,而我们其它外族,包括我们突厥都是蛮夷,在他们眼中我们这些蛮夷,是天然与汉人野蛮,差上一等的,所以可汗说要与我们新建立的突厥汗国与大汉结为兄弟之国,在汉人看来不是对他们的尊敬,而是羞辱,这让曹庸如何在汉人中提升威望,曹庸又岂会答应帮助我们拖住晋国。”
阿史那特勒自小就与很多汉人接触,也熟读过许多汉家诗书文章,他其实是足够了解汉族这个民族的,还有大汉帝国这个帝国,知道曾经多次打得罗马和波斯帝国毫无还手之力,称霸天下的汉人心中有多么的骄傲,哪怕他手下的高句丽军团里多少纯种的汉人,但他依然是感受到哪怕这些汉人向他表示臣服,愿意成为他和他的汗国的爪牙,但内心中并未是真正的臣服,反而对他和突厥有或多或少的抵触和鄙夷,是看在荣华富贵和自己性命的面子上,才向自己臣服效忠了,更别说是那些不愿为他效力,被贬为奴隶的汉人,更是一身傲骨,刀剑临身,也不愿为突厥效力,他们对于自己汉人身份的自傲,对于突厥的藐视,让阿史那特勒心悸。
所以库思老说得那些道理,阿史那特勒都懂,但他心中也是自傲,不愿自己辛苦建立的新突厥汗国低人一等,所以才在明知汉人骄傲禀性的情况下,还提出要与大汉帝国平起平坐,成为兄弟之国之事,而不是直接称臣纳贡,以全曹庸的面子。
即便是库思老如此卖力的劝说,阿史那特勒还是无比抗拒,说道:“以兄弟之国相称,我已经很是给那曹庸面子,总不能让我建立的突厥汗国,还没建立两三年,就向人称臣纳贡吧!那到时候,其它势力还有我的臣民们,该怎么看我,怎么看新的突厥汗国。”
 
第四百九十四章 战后
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安西与突厥太鲁部之间达成协议,以每十名汉人换一名突厥被俘士兵的比例兑换战俘,之所以比例那么高,超出了当初献计的也速丁的预期,是因为安西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因为相比安西需要汉人充实人口,突厥这一面更是需要赎回那些被俘的士兵,而且安西这提出的十名汉人赎回一名突厥人的条件中,没有规定这十名汉人是否都是成年人,是否都是健康的,所以无论男人女人,还是老人孩子,或者是在旁人眼中无用的病人残疾人,安西是统统要的,所以才将交换比例提高到如此之高。
除了普通士兵外,安西给被俘突厥军中的各级将领,更是开出无比高的价钱,普遍是一人换一千到五千不等的汉人,被俘的三鹰纳牙阿和四鹰阿速台,因为是阿史那特勒的爱将,更是突厥太鲁部的颜面,所以价钱无比的高,一人换了三万名汉人,一人换了两万五千名汉人,最后突厥人如果要将所有被俘的近四万突厥士兵,还有大小百余名千骑长,翕侯和万骑长等中高级将领全部赎回去,最起码是要八十万汉人,整个突厥太鲁部那里有那么多汉人奴隶。
但突厥太鲁部也是有办法的,他们本族没有,但他们的许多附庸势力是有的,也都是喜欢蓄奴的游牧部族,从这些游牧部族身上倒是可以弄来许多的许多的汉人奴隶,尤其是孛古和师卑两部,它们是当初攻破辽西辽东之地的主力,擒获的汉人奴隶何止百万,即便是已经过了五六十年了,这些汉人奴隶因为虐待屠杀,还有没有生育权利等原因,已经少了一大半,但剩余下的起码还有二三十万人,结合上突厥太鲁部原本拥有的三十多万,近四十万汉奴,还有其它附属部族中的汉人奴隶,再用那些不是汉人,并无汉人血脉,但会说汉语,长得也有点像汉人的高丽等国的奴隶充数,终于是让阿史那特勒筹集到了近八十万所谓的汉人奴隶。
等着八十万汉人奴隶集合到一块后,阿史那特勒一见就有点后悔起来,因为这时阿史那特勒才是想起,如果这八十万勤勤恳恳的奴隶一被抽走,那他的突厥本部,还有其它的附属部族,就会陷入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虽然这八十万人中并不存在如兵器工匠等对突厥至关重要的拥有高级技艺的俘虏,都是一些日常帮助突厥等部族放牧种地的从事低端工作的奴隶,但因为数量太多,一旦被抽走,短时间内补不上来的话,那么突厥和其附属部族的经济肯定是会受到重大影响的。
而且阿史那特勒现在也是想起,安西也是我自己的生死大敌,虽然说现在的他,已经在库思老的劝说下,改变了攻略方向,不再将燕然草原当成首要的攻略目标,但阿史那特勒心怀远大,知道自己如果真是要复兴突厥汗国的话,那么这燕然草原,河西之地和安西之地是必然要取的,所以这现在占据这些地方的安西就也是它的敌人,而且凭着安西展现的实力,很可能是他未来所遇
第四百九十五章 换俘
八十多万人即便放在拥有火车,飞机和公路的现代社会,要从千里之外的一地转运到令一地,也是要颇费一番功夫的,更不用说是现在李铮所在的这个中古世界了,转运八十万人的难度不下于大一场大战役,更不用说一路上可能遇上沙尘暴,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各种疫病的威胁,其真正的难度肯定是比打一场大战役来的大。
为了将风险减少到最低,尽量减少安西军的损失,安西和突厥太鲁部之间因为有共同利益,倒是在释放汉人奴隶之事上配合默契,突厥这边并没有一股脑的释放所有的汉人奴隶,而是分成十批,每一批七八万人,而且为了保证这下战俘的体力,突厥人还给这些释放的汉人奴隶中的老弱者配上马,还杀羊宰牛,给常年吃不到多少荤腥的汉人奴隶们进补。
而安西这边作为这些汉人的同胞,更是不惜血本,不仅派大量马匹来迎接,而且也宰杀许多在燕然之战中缴获的牛羊,一路上供给肉食,以维持这些汉人奴隶的体力,更是派出军队护卫,随行三千多名军医,调集大量帐篷和御寒的衣物,一路看护保护。
在这样种种的举措下,这八十多万汉民倒是最后大部分都安全抵达了安西,一路上死亡的不到因为各种原因死亡的不到五千人,对于这个时代的道路状况,医疗条件来说,真得是一次奇迹了。
当然这么大规模的人流流动交换,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达成的,即便是安西和突厥太鲁部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也是耗费了两月时间,再加上突厥太鲁部集结这些汉人奴隶的时间,一共花了三个多月,双方才完成这桩交易。
而在这三个月中,李铮和其安西大都护府,已经为即将新到来的同胞规划好了家园,其实库思老劝阿史那特勒的话也是没错的,如果真的是其它势力来安置这八十万汉人奴隶,那么肯定是要耗尽大量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实力大损的。
但可惜的是安西并非是普通势力,因为李铮有作弊器的存在,所以安西人力物力多的让人难以想象,就单单是指人多是农人的汉人奴隶分发农具一事,其它的势力,因为多没有属于自己的炼铁厂,所以铁料稀少,有足够的铁料多选择作为刀剑盔甲,其下的多少农人还在用着传了几辈,很是破烂的农具,有些甚至直接就不是铁和其它金属所制的,而是木器或是石器,工作效率何其低下,而对于有多座炼钢厂,手里钢铁资源丰富的安西来说,却是可以直接给手下的农人们分发钢铁农具,让他们更为事半功倍。
再说建房之事,虽然李铮没有未雨绸缪到知道这一次击败突厥人后,会用俘虏置换来如此多的汉人同胞,所以也就没有先在领地内各处建房,但自李铮掌控大权后,从后世来,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李铮,极为优待工人工匠,在他的主持下,安西统治境内的各类工人工匠数量,提升了十倍不止,而且安西因为多次对外战争胜利,掠夺巨量财富,再加上境内
第四百九十六章 洛阳朝廷
汉庭给李铮的官职是安西大都护,北庭都护,还有河西大都护等官职,基本是将李铮所占的三地,全部名正言顺的让李铮给统治了,而且还正式封李铮为骠骑大将军,同时还给了李铮征讨西方失陷领土的权利,也就是李铮已经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攻略羌族所占之地,还有河中大都护府了。
汉庭之所以给李铮如此多的好处,如李铮心愿的给了李铮所有他想要的权利官职,除了李铮准备充分,带了许多能够证明自己可以名正言顺的身兼多职的证据,最重要的就是敦煌李家给的那份当初荥阳王写下的谁能收复河西七郡,谁就为河西大都护的血书,让身为荥阳王四世孙的章和帝,根本就找不到理由反驳,再加上李铮让使团带着许多的金银珠宝去贿赂朝廷的重臣,所以才能如此顺利。
但其中还有一个先前李铮所不知道的因素,那就是汉庭内部的党争,现在在洛阳的这个名不副实的中央朝廷,之所以是在洛阳立都,而并非是一直以来都是大汉帝国的都城,断断续续当了近七百年国都的长安,就是因为这个中央朝廷是由中原世家大族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所以便立都于洛阳。
但现在百多年过去后,原本洛阳皇室与中原世家大族间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裂痕,荥阳王本人包括他的后代们,虽然很是感谢当初中原世家们在皇位继承争斗中的鼎力相助,但也深恶这些中原世家的跋扈揽权,不甘心成为只能是敲图章的傀儡,所以将以长安以及长安周围一圈郡县为核心的关中世家们引了进来,想这让两个原本就是死敌的政治集团,互相对立争斗,好让皇室能够制衡,不使得一家独大为威胁威逼皇权。
这个办法倒是也是一个好办法,但这个办法能够行之有效的前提条件就是,那在位的皇帝,必须得有能力,懂得制衡之道,打压这头,再打压一下这一头,要懂得把控度,这看起来容易,但实则操控起来是极难的,前三任在洛阳的皇帝,虽然都不是英明神武的中兴大才,但也颇有手段心机,倒是能把控中原世家和关中世家相争的尺度,得以不至于内耗过大,让中央朝廷能够在众敌环伺下挺立许长时间。
但现在换上这位七岁登基,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虽然据说素有大志,要复兴大汉帝国,但心机不密,手段幼稚的章和帝刘宇后,中原世家与关中世家之间的矛盾完全就是已经激化,现在十五岁的章和帝刘宇,登位不过八年,就已经八年,就已经换了十一任丞相,比大汉帝国历史上那些在位三四十年,五六十年的帝王,换得更多更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