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大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期门郎
但要真正实行这羁縻之策,还必须先将突厥太鲁部给赶走,将北部大草原全部收取下来,所以在刚刚打完张掖河之战后,李铮和手下众将,就开始谋划如何在北部草原击败突厥回鹘部之事。
首先就是补充参与东征各军的损失,虽然在这个第二阶段的东征中,安西军一直采取主动,表现出巨大的战略优势,但还是有很大损失的,特别是在攻打酒泉城和张掖城的两场攻城战中,更是死伤颇多,总计阵亡两万三千多人,还有千多人重伤,短时间内无法归队或者说是已经不能再成为汉军了,实际上也可算作是减员了。
鉴于这种情况,李铮在张掖河一战后,就命令参与东征的部队立即到材官部队中挑选优秀兵员充实到自己军中,同时将损失最为严重,短时间内补充太多无有经验材官,必然造成战斗力减弱的碎叶军和疏勒军给调回西面,同时将开战后就留在西面实力保存完好的双河军和焉耆军给调到东面来。
再加上李铮抽调已经又经过两月有余调到训练,已经能堪当大任新河西军中的个营两万军马,还有河西之地新编的几个材官营,在短时间内,李铮又是在张掖郡内集结其一支总数超过二十万的大军,这时东面也是传来好消息,
第四百四十五章 燕然之战(一)
正在筹划北上对突厥太鲁部战争的李铮也是敏锐了发现手下大部分兵士,开始变得低落迷茫之事,对此李铮倒也是没有很好的办法,只能是将全军召集起来,再宣扬一次复兴帝国的荣耀,但这些豪言壮语倒是激起一些安西军士兵的战斗热情,但效果并不明显。
李铮有些着急,但过后却是洒然,他手下的安西军只不过是短暂的丢失目标而失落,并非是因为畏惧敌人而心生胆怯,所以不必执着的去宣讲宣扬的去提高全军的战斗力或是战斗决心。
等到李铮将来率领他们深入帝国内部,让这些安西士兵看看经过玄黄教起义这场大浩劫后,满目疮痍的国土,还有军阀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后,这些安西军中的大部分人的思想觉悟必定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安乐,而是会跟李铮一样拥有拯救家国,拯救民族的使命感,会比以往更为热情的跟随李铮而战的。
但为了振奋士气,好应对接下来的对突厥太鲁部的战争,李铮也是想出一个能够一下子就振奋士气的方法,他可是勒石记功,学着汉军先辈那样,在河西走廊的诸多名山大川,还有东征以来所有安西将士曾奋战过的地方,全部都是放上雕刻有,在东征中立下大功,或是牺牲将士的石碑。
李铮这一招自然是极大的振奋了安西军的士气,所有名字上了石碑和没有上石碑的安西将士,一想到如他们的大都护所说,这石碑能保存千年,他们的后代子孙甚至千年后的人都能看到他们在现在立下的丰功伟绩,个个都是激动不已,浑身颤抖,甚至连灵魂都在抖动,士气自然是高涨,迫不及待的寻找下一个敌人。
李铮略施小计,就让安西全军为其效死命,但他不可能满足云集在张掖郡的二十多万现在求战心切的安西军的要求,一同北上,他必须得在新征服的河西走廊东段留有足够的守备力量,即便现在能够威胁河西走廊的势力,除了他正要率军对付的突厥太鲁部外,已经没有其它,南部的南安羌部被安西打残,东面的大汉凉州军阀和朔州军阀,也都未展现出来敌意,但李铮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在河西走廊留下足够的守备力量。
一番分配后,李铮将二十多万大军中的大半,都是给分配出去,驻守在河西走廊东段三郡的各地,其中在南部至关重要的拨谷关是李铮格外注重要守卫之地,不仅给拨谷关增派一万余,刚刚从西线调拨过来的生力军焉耆军中兵士,还将老成持重,善于防守的焉耆军军主张公瑾给派了过去,将王孝杰给换了出来。
一千都准备完毕后,李铮在武威的李赛为总留守,负责河西走廊东段三郡的防御工作,而后亲自率领十二万步骑大军,还有两万回鹘附庸军北上,要与突厥太鲁部一决雌雄。
在李铮率军北上同一时刻,在北部草原的姑且水,安西军先头部队韩文鸯和段寄奴所率领的三万精锐骑兵,还有秃发部的七万大军,正在西岸堵截突厥太鲁部军的渡河。
这河西北部草原,其实是很大的一块
第四百四十六章 燕然之战(二)
但不管这些处机部人如何体魄健壮,能抗击水流的冲击,他们一过河中央后,就是立即遭到对岸安西军和秃发军弓骑射出的箭雨,大部分都是纷纷中箭倒下,被湍急的水流卷往下游,少部分则是狼狈的逃回东岸,但他们也是没有免于一死,全部都是被突厥太鲁军的统帅阿史那特勒,毫不留情的以临阵脱逃罪下令处死。
在处决了这些处机逃兵过后,阿史那特勒大手一挥又是让第二批处机部的士兵下水,向对岸冲去,这些处机部的士兵似乎是被逼疯了,个个张狂大叫着,如不住狼啸的恶狼般向西岸冲杀而来。
“突厥人在试探我们的深浅,不要将弩具暴露出来,依然是弓箭。”
“对面的阿史那特勒不知为什么一定要派这些装备差的处机部人来,徒增伤亡,据说此人是一英主,但现在看起来并没有表现出多么英明,上一次他能够打赢蒲奴水一战,是因为蒲奴水有段河道窄,水流又不湍急,而且我安西军到的又不多,所以才让他能够取胜。”
“也许他是有别样的打算,难道是想消耗我们的箭矢或者说是排除异己将燕然草原上那些原住部族消耗光,好方便他以后的统治。”
在西岸边韩文鸯和段寄奴的讨论中,千名飞骑和一万名秃发部厄色勒奴兵的下马来到岸边,开始用威力更大的雕弓,向已经冲到河中央的处机部士兵抛射箭矢。
秃发部在先前得到过安西的援助,虽然对于安西来说国之重器的各种甲胄和弩具支援给秃发部的不多,但制作精良的各种弓箭,倒是支援了近五万把,包括弓骑马上使用的角弓,还有威力更大但只能脚踏实地时才能发射的雕弓。
除了弓外,秃发部现在使用的箭矢,也不再是原本他们所使用的粗制滥造的粗铁箭头的箭矢,而是安西军支援给他们的精钢箭头的箭矢,破甲威力剧增。
千飞骑和一万秃发部厄色勒奴兵抛射的箭头极长极重的重兵箭,这种箭矢最是适合用于抛射,因为其箭头沉重而且尖锐,产生的下坠力道更大,更能增加破甲的概率。
现在面对只身穿皮甲的那些处机部士兵,倒是不用考虑什么破甲不破甲的,连安西军自己装备的明光甲铠,都很容易在两百米范围内被重兵箭给洞穿,更别说是现在只身穿皮甲,拿着一面破木盾的处机部士兵了。
在一轮箭雨侵袭肆虐过后,河中央立即就是啊啊啊的惨叫声连绵不绝,这些处机部士兵仿佛是被暴风骤雨摧残的庄稼,一片片倒下,血光四溅,死亡者和伤兵一个个都被川流不息的河水个卷走。
因为有了前车之签,河中央的处机部士兵这一次没有再在遭受箭雨,死伤惨重后就立即是后退,而是继续往前猛冲猛打,因为他们后撤不仅会立即被阿史那特勒派出上的突厥兵斩杀,而且更是其家人也是会被贬为奴隶,所以他们不敢后撤,只能迎着安西军的箭雨向前猛冲猛打。
这条一人战败,全家获罪的军法,本不是制度松散的处机部能制定出的,这是阿史那特勒带来的严苛的突厥军
第四百四十七章 燕然之战(三)
更有原本是作为护卫阿史那王室所存在的宫帐部落秃发部,不思本职,反而狼子野心的向汉军,出卖阿史那王室,告知最后一任可汗白眉可汗的藏身位置,致使突厥汗国灭亡,可见这种松散分封制的弊端。
太鲁部痛定思痛下,决定学习他们的近邻大汉帝国,开始实行州郡制度,开始中央集权,但这州郡制度实行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这大草原毕竟不比长城以南之地,实在是太过于广阔,而牧民又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各部族彪勇凶悍难服管教,是很难是真正的划分郡县。
如果在大草原上真就那么好按照汉法来统治,那么在当初大汉帝国打败匈奴帝国,鲜卑帝国和突厥汗国后,早就是已经在大草原建立州郡县,施行真正的汉家统治了,那里还用受降诸如太鲁部这样可能留有祸心的手下败将,搞什么羁縻之策。
突厥太鲁部即便是游牧民族,有又在游牧民族中很有威慑力的阿史那家族坐镇,但他们也是很难在自己所掌控的大草原内,降服万族,真正做到编户齐民建立郡县,施行严苛的统治。
但阿史那特勒却是发现如果是打败或是征服其它部族后,倒是很容易就能达成他的目标建立郡县了,比如太鲁部在东方击败降服孛古部和师卑部后,就各从这些部族身上划割下一大块土地,建立了松漠郡和饶乐郡。
所以觉得掌握到诀窍的阿史那特勒,便想着在西征中将要被征服下的第一块土地燕然大草原建设为自己汗国的第三个郡燕然郡,所以阿史那特勒才那么严酷的对待处机部等投靠了他的部族,因为在他眼中这些并非真心归顺而只是想成为自己汗国附庸,只想捞好处的部族,跟与自己相争燕然草原的安西汉军和秃发部一样,都是自己的敌人,在阿史那特勒的心中要灭掉它们的优先度,甚至要超过安西军和跟他们太鲁部有血海深仇的秃发部。
阿史那特勒见处机部的首领如此识相,终于是带着整族归顺,而不是还抱着独立自主的心思后,也是不再为难处机部的首领了,而是转头看向燕然草原上的又一原住部落合林部的首领察哥,说道:“察哥族长,处机部的勇士已经证明了他们的武勇和对突厥汗国的忠诚,现在该是你们合林部的勇士表演了。”
在一旁看着处机部士兵是如何被逼上前线送死,而处机部族长黠斯又是如何为报自己部族勇士的性命,而向阿史那特勒卑躬屈膝请求的察哥,那里还不明白阿史那特勒想干什么,为了避免自己部族的勇士少受点伤亡,也为了自己少受点屈辱,那合林部的族长察哥,立即就是恭敬的对阿史那特勒说道:“我合林部绝对支持可汗将燕然草原化为燕然郡之策,也愿意服从汗国的管教,不止可汗是否有副郡守之位给我。”
阿史那特勒对察哥的识时务大为赞赏,说道:“自然是有的,将要建立的燕然郡那么大,光有一个郡守可管不过来,当然是需要许多副郡守的。”
“多谢可汗赏识。”
虽然察哥久在边远的燕然草原,但他对于汉帝国的郡县制度还是比较熟
第四百四十八章 燕然之战(四)
安东都护府在众多敌人的围攻下失败后,部分军民得以从榆关或是海上撤回帝国本土,但还是有大量只留在辽东和辽西,被孛古部和师卑部等敌人俘获,贬为奴隶,这些眼光有限的胡虏部落并没有意识到这群俘虏的价值,但当时已经蠢蠢欲动,预谋反叛独立的突厥太鲁部可是清楚的。
深刻了解大汉帝国的突厥太鲁部明白,像安东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等边疆区的汉民,与大汉帝国本土那些承平许久的汉民是不同的,这些汉民更为坚韧强壮,而且军事素养更高,是非常理想的兵源。
于是希望自己这一方能有顶尖步兵的突厥太鲁部,就以买苦力的理由向孛古部和师卑部,甚至是远隔千里的朝鲜人买汉人战俘,一下子就买了三十多万人,将整个部族所存金银用掉大半,当然这散十多万汉人奴隶并非全部是青壮年,都是适合当兵的兵源,里面还有一多半是俘虏儿童,因为太鲁部想着要收这些汉人士兵的心,所以每买一个可以成为士兵的汉人奴隶,就连他的亲人一同买下。
当初,突厥太鲁部从这三十万人中抽调出大约四万精壮,打算全部遵循突厥汗国的传统,编练为汉罗姆奴兵,但汉罗姆奴兵只是剑盾兵,是辅助突厥汗国攻城的,作用单一,战力不强,对于初衷是想得到一支精锐的大汉帝国式野战步兵军团的时任太鲁部首领阿史那太鲁来说并不满意。
但训练成大汉帝国的野战步兵军团,需要大量比如蹶张弩,臂张弩、战戟和玄铁甲等武器装备,更是需要许多有经验的汉军军官,这两个条件当时太鲁部都是不满足,所以阿史那太鲁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正如俗话讲的打瞌睡有人来送枕头,就在阿史那太鲁想将新得的四万优秀边缘,训练成汉罗姆奴兵时,正好大汉帝国内的玄黄教起义愈演愈烈,竟然击败了两支大汉帝国最强的边军河西军和河中军,在急需扑灭这起义下,汉帝国的中央朝廷出了昏招,竟然开始分给各地的统兵大将和封疆大吏募兵权和财权,这酿成了后来的军阀混战,诸侯并起,还有一点就是请番兵进帝国内部参与平叛,这条政策也是后患无穷,直接就是养肥了像突厥太鲁部这些原本就包藏祸心的部族。
突厥太鲁部军队入汉帝国内地平叛好多年,不仅是搞足了足够的汉军制式武器兵甲,而且还罗了许多汉军将领,终于是将属于自己的汉军式样的野战步兵军团给练成。
其后的几十年间,因为汉帝国内的玄黄教起义几次复起,而后又是军阀的混战,很是民不聊生,所以许多汉人,甚至整队整队走投无路的汉军逃到突厥太鲁部,突厥太鲁部手下的汉军式样的野战步兵军团的规模越来越大。
为了彻底的掌控,或者说是让这支野战军团对突厥太鲁部忠心耿耿,突厥太鲁部的历代首领除了给予野战军团的诸将士许多的赏赐和特权外,最重要的就是帮他们改名,将他们叫为高句丽人,将他们组成的军团命名为高句丽军,想要他们割舍民族情怀,死心塌地的跟随着突厥太鲁部。
可能突厥太鲁部高层觉得大汉的辽
第四百四十九章 燕然之战(五)
这两万所谓高句丽军排成的阵形,是汉军野战步兵常用的推进阵形,之所以排成前排密阵,后排疏阵,是因为在最前排的甲士,装备这玄铁甲和重橹盾等强力防御装备,需要在在前线组成严密的盾阵,防御住敌军的远程攻击和骑兵或冲阵步兵的冲击,而后排的蹶张士和引强士等远程步兵,还有装备刀盾和双手重兵器是突击步兵的锐士,需要不停的转化位置,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获得良好的射击角度,或是出击发动冲锋的方向,所以采用了类似鱼鳞阵的有空隙的疏阵。
“原来这就是那群汉奸叛徒组成的高句丽军,也并不怎么样,要是我安西劲卒在此地,那么一轮冲锋,一轮冲击,就能将这些叛徒给冲溃灭杀。”
西岸统兵的两名安西将领中,段寄奴虽然并非纯种的汉人,但他心中对汉帝国无比认同,视大汉帝国为自己的本国,华夏族为自己的本族,是自己一生所奋斗和维护的信仰,所以他比汉人更为汉人,对于对面高句丽军中那些投降突厥,甘愿当突厥鹰爪的汉人很是蔑视,说话的语气中尽是嘲讽和让人森然的杀意。
而真正的汉人韩文鸯却不像段寄奴那样义愤填膺,心怀仁义的他,倒是很能理解敌人或者说是对手的难言之隐和痛苦,说道:“他们中很多也是迫不得已的,家人都在突厥人的手中,不为突厥人效命也是不能。”
“或许里面是有迫不得已的,但更多的是贪图富贵的真汉奸,待会我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段寄奴对于韩文鸯为对面高句丽军中的汉族士兵开脱之言很是不以为然。
“准备用什么战法对付这些叛徒。”
韩文鸯虽然有仁慈之心,但绝不是妇人之仁之人,看着开始要渡河的两万高句丽军,眼神骤然变得冰冷无比。
“自然是要全歼他们,即便不能全歼,也是要重创这些叛徒,让那所谓的突厥可汗看看,上一次他打赢蒲奴水之战是多么的侥幸,是因为我段寄奴,大汉安西鹰扬将军没有在的原因。”
段寄奴自信满满,接过了全军的指挥权。
安西军与秃发军说是说是同盟联军的关系,但其实真正做主的还是安西军,毕竟秃发部还未在燕然草原站稳脚跟,在面对死敌突厥太鲁部人时,秃发部所有的粮食和兵甲刀剑箭矢补给之物,都是依赖于安西军的支援,所以也是不得不听从安西军的命令。
在联军的实际统帅者段寄奴的命令下,西岸安西和秃发联军的一线兵力开始有了变化,原本在最前线的八千飞骑和一万余名厄色勒奴兵,立即收起步弓后撤几步,他们的前排立即就是被大约五千名身穿各种各样服装和甲胄,乱哄哄的游牧弓手占据。
这五千名一看就不是精锐之军的士兵,是秃发部在进入燕然草原不久后,收服的一支亚冈卡骑兵,来源都是燕然草原上的马匪,或是因为反叛盗窃等各种原因被赶出自己本部落的闲散人员,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十恶不赦之徒,内心**极大,渴望财富美女和土
第四百五十章 燕然之战(六)
随着一阵如千鸟振翅的尖鸣声,两万高句丽军的头上突然就是飞出一片由大量箭矢组成的乌云,这片乌云急速飞升,急速向前移动,在就要移动都对岸时,突然就是向下猛坠,根根箭矢就如一头头看准目标开始俯冲的猎鹰,开始向下方的那些秃发部炮灰狠狠扎刺而去。
虽然说是说炮灰,但毕竟不是只站在那里光挨打不还手的木桩子,面对箭雨的侵袭,这些在燕然草原上游荡多年,躲过数次凶险危局,非常懂得趋利避害的炮灰,立即就是举盾抵挡。
炮灰们的行动是迅速,但他们的盾牌实在是太粗劣了,许多连蒙皮都没有,只是一块木板,于是虽然现在高句丽军模仿的是旧式的汉军训练而成的,装备着旧式汉军的制式装备,只是用蹶张弩和步弓,而非是安西的新式的汉军,装备威力更强的神臂弩,还有经过改造威力更强的安西制式步弓,而且使用箭头更尖更长更重,更适合于抛射杀伤敌军的重兵箭,但这些炮灰手中的盾牌还是无法抵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