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哪家的姑娘啊。

    包宝脸色微红,声若蚊蝇道:太常寺博律郎葛松葛大人之女。

    太常寺博律郎葛松。

    马晋轻念一句,葛松这个人他不认识,博律郎这个官他倒是知道。

    博律郎,正七品,在太常寺主管音律之事,职责多是配合礼部在祭祀宴享或一些重要大典中,负责声乐器乐歌舞事宜。

    类似于朝廷官方认证的音乐舞蹈总监咳咳这是玩笑话,不过这个官确实不算什么实权要职,在太常寺可能还有点分量,但整个朝堂来论,就是个清水衙门的小官。

    这也让马晋松了口气,别看包宝是他大徒弟,出门在外,谁见了都得尊一声包大爷,但归根结底,包宝只是个厨子,哪怕是七家鼎香楼总厨,他也是个厨子,天生底子摆着这。

    要是包宝真看上什么王公重臣的女儿,就是马晋舍脸去撮合这门婚事,人未必肯卖他马晋面子。

    而包宝看中的这个博律郎之女,不客气的讲,她爹的身份地位上和马晋之间颇有些差距悬殊。

    有马晋这个师父挺着,哪怕包宝无官无职,只是个厨子,也不算人家低嫁,甚至某种程度来说,其父葛松一介七品小官和马晋论上亲家,还有些高攀之嫌。

    当然,这是马晋作为包宝长辈师父的考虑,对于包宝本人来说,恐怕还没考虑到这里

    和人家姑娘怎么认识的。

    见徒弟和对方家世合适,没有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非让他师父去抓鹅的狗血剧情,马晋也有闲心八卦一下包宝的情事。

    要知道,马晋收了十几个弟子,其中亲传八人,属包宝和他最亲,这几年,他是眼睁睁的看着包宝长大成年,从一个白白嫩嫩的小胖子,变成如今一个白白嫩嫩的大胖子。

    直到现在,马晋还记得当初一个身穿黄衣小胖子,愣头愣脑的闯进鼎香楼,询问他是这里招厨子吗。

    此时此刻,见当初那个小胖子也要去拱人家的白菜了,马晋心中不免升起吾家有徒初长成的沧桑和成就感。

    听得师父发问,包宝便支支吾吾的说起了他和那位葛姑娘的相识,或者说他相识人家的经过。

    故事不算新颖,包宝喜欢的那位葛姑娘是个爱吃的性子,鼎香楼又是京城有名的饭馆,所以,其便经常跟着闺中好友或家人来鼎香楼一品佳肴。

    来的时间长了,葛姑娘便被某头肥狼看着了,而后这头肥狼就动了春心,对人家大献殷勤,只要葛姑娘到场,某肥狼就亲自下厨做菜,将满腔的情意赋予菜肴之上。

    包宝的厨艺不必多说,比之宫中御厨,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怀着小心思,手艺更是发挥了十二成,那菜做的,称之为绝品佳肴,毫不为过。

    葛姑娘是个吃家,一尝就吃出了异处来了,起先还以为自己运气好,碰上了酒楼大师傅掌勺,但随着她每次来鼎香楼,包宝都亲自下厨,葛姑娘也察觉到不对了,于是,在葛姑娘的细究之下,某肥狼现身相见。

    说到这,马晋不由得插上一句,自打包宝当上鼎香楼总厨之后,多是掌控大局,亲自上灶做菜可是非常少了,哪怕是他,一个月也吃不了几次。

    和葛姑娘一比,生动的表明了什么叫有了媳妇忘了师父,最关键的这媳妇还特么没到手

    不过,事实证明,不懂得孝敬长辈的人,下场是可悲的,所以某肥狼还没表明心迹,就被冰雪聪明的葛姑娘发现了端倪。

    于是,人家自此再没在鼎香楼露过面

    包宝眼巴巴的守了大半个月,察觉到不对,便跑来找师父马晋问主意了,对此,马晋只想送他一个字。

    该!

    叫你见色忘师,活该!

    但话是这么说,看着包宝蔫里蔫气那样,马晋也是满心恨铁不成钢,用手使劲拍了一下椅背,向包宝大声问道。

    你喜欢她吗。

    喜欢。

    包宝斩钉截铁道,旋即又耷拉着眉毛:可是她对我

    那又怎么样。

    马晋摆了摆手。气势磅礴的打断了包宝的话,而后为自家大徒弟打气道。

    喜欢就去追,追不到就强咳咳,追不到也至少证明你为此努力了,你这般还没付诸什么行动,怎么就知道你不行,也许人家姑娘就看你真诚,应了你呢。

    师父,我行吗?

    包宝被马晋的话激励了一点信心,但还是又有些犹豫。

    当然了,你看看师父我,当初我和你师娘眉咳咳两情相悦之前,不也就是个小小的七品御史,就是靠着我不懈努力的奋斗,才打动了她。

    马晋为了激励包宝,还拿自己做起了例子。

    师父,您当初是靠什么打动的师娘,抱得美人归。包宝一脸好奇问道。

    主要是师父长的俊俏,你师娘看中了我的美貌,嗯,当然了,这点你有点难度,不过不要紧,男人还是看内涵的。

    你看师父,长的玉树临风不说,能力也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是样样精通,而且还擅长拳脚兵法,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你说我真的优秀的男人,你师娘能不动心吗。

    马晋也是聊嗨了,腆着个脸吹捧自己,直到看着包宝一脸懵逼的模样,才略显尴尬的止住了话头。

    算了,你和师父我不能比,这样,师父教你一招,那位葛姑娘不是喜欢吃吗,你就投其所好,想法给她送些可口的吃食,只要勾住她的胃,还怕留不住她的心吗?

    另外,你再打探一下那葛姑娘除了喜欢吃还喜欢什么,你也想办法借此露露脸,双管齐下更为稳妥。

    师父,您还别说,我还真晓得那葛姑娘还喜欢什么,她爹是博律郎,所以从小就喜欢乐器之道。包宝兴奋的回道。

    这还说什么。

    马晋一拍大腿,乐道:明日我就给你寻两个顶尖乐手,叫你乐器。

    我不要外人教我。

    谁知包宝听了马晋的话,却使劲的摇了摇头:我可不想叫别人老师,师父,您不是当时清苑文会的琴赛魁首吗,不如您叫我吹喇叭吧。

    马晋:

    那特么叫唢呐,你能不能别乱说,我容易想歪




第五百一十五章 一字百金
    包宝的愿望马晋最终没有满足他,他整天忙的脚不粘地,哪有功夫去教其唢呐。

    反正当初郭同和彭善都跟他练过一阵,虽不见得吹的多好,但教包宝一个新手是绰绰有余了。

    于是,包宝就被马晋这个无良师父打发给了自己的师弟,同时,出于让包宝多元化发展的角度,马晋还是让人请了几个乐师入府,教授其另外的乐器。

    此外,因为包宝这件事,马晋还想到了另外一件事,眼见着颜妍那肚子快六个月了,自己是不是该给里面的儿子/女儿来个胎教了。

    于是,当晚某人抄着一支做工精细的新唢呐,跑到颜妍面前吹了两段,一曲《男儿当自强,一曲老版水浒里武松醉打蒋门神时的插曲,个个曲调激昂慷慨,气势磅礴。

    然后,他就被感受到明显胎动的颜妍踹去了书房

    不过因为马晋这么一闹,颜妍也也对其说的胎教一词动了心思。

    只是,马晋吹的唢呐,她是不会再让肚子里的孩子听了,所以颜妍让人进宫给贤妃递话,调了几个宫廷乐师到公主府,在她闲暇时间奏乐做胎教。

    而因为颜妍这个决定,某个正憋着劲学乐器的肥狼也沾了不少光,学乐进度一日千里。

    四月初十

    继京城的八家店外,天津的鼎香楼分店,在总掌柜孙友福的积极推动下终于开业了,马晋当初提出的餐饮帝国计划,在他重生的第四年,终于走出了京城,开启了新的版图。

    值得一说的事,在天津分店开业后的第二天,在马晋的要求之下,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天津大麻花罾蹦鲤鱼炸烹大虾等一系列后世天津本土名菜美食,正式在鼎香楼九家店上线。

    这也算是马某人,对未来天津美食的蓬勃发展,出了一把子力气。

    而就在孙友福带领着鼎香楼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新华安逸这边也不甘寂寞,四月十二日,新华发售了《杂志合集的第一部《故事会一。

    当日京城京外总销量破五万,次日再添四万,安逸预估最后差不多能够突破二十万,算是给《杂志合集开了个不错的开门红。

    此外,同仁堂飞马车行四马蹴鞠场新华社杂志社也在一齐的向阳发展,利好不断,把马晋原本就丰厚无比的身家,继续提高。

    生意上不让马晋操心,他也得以有时间继续伺候颜妍,不过一件事的突然发生,让马晋不得不从悠闲的日子里脱离出来。

    景康帝突然重病,病倒龙榻三日不起,好不容易在诸葛老头连同太医的医治下,逐渐病愈后,其身体也较之前憔悴虚弱了许多。

    马晋曾携颜妍在其病愈后,进宫看望过景康帝一次,发现以往一头乌黑头发的景康帝,两鬓竟多了些许白色,脸上的皱纹也多了不少,之前中气十足的声音也有点发飘,和马晋夫妇聊了一会,就道乏了,让他们退下。

    马晋曾偷偷询问过诸葛老头景康帝的病情,据老头说,景康帝这是每日勤理政事,还不忘照顾后宫,积劳成疾。

    平时看着景康帝身体不错,只是些劳虚,其实是底子早就空了,此番由病为引,一下爆发开来,对景康帝身体损耗很重。

    用诸葛老头的话来说,要是景康帝放下繁重的政务,另外戒了女色,认真调养个两三年的功夫,活到花甲不成问题,如若不然,其还能撑五年,就算是得天之幸。

    诸葛老头的话并不是光和马晋说了,景康帝本人也知道,所以在大病初愈之后,景康帝除了兵权之外,其余朝廷政事大肆放权给了太子颜易,并将每日一行的早朝换成了五日一次。

    可以说为了身体考虑,景康帝准备逐渐的退居二线。

    而且前朝之事慢慢放权之外,后宫景康帝也做了安排,先是下旨将贤妃立为贵妃,统领后宫,而后就将之前的几个宠妃各自找了个由头,打发的远远的,并且安排人守卫在乾清宫附近,严禁有后妃跑过来勾引他。

    可以说为了多活几年,景康帝算是下了血本了

    等景康帝这一通折腾完,时间也到了五月,三年一次的清苑文会又要开始了,而这次的清苑文会组织人,特地找到了马晋,请他去做评委。

    前文说过,清苑文会主比琴棋书画以及诗词歌赋五门,因为马晋这两年的名声,文会就想请他去做书法和诗词歌赋这两门比赛的评委。

    天知道马晋除了一首《临江仙之外,还有什么著作,倒是书法,不是马晋自傲,托几年几年笔耕不辍的福,如今的他也能勉强算的上一个书法名家,做个评委也够格。

    于是,在文会那边的不断盛情相邀,马晋也不好推辞,只得点头应下。

    嗯,主要是马晋也想试试当评委的滋味

    说来也是好笑,三年前,马晋初出茅庐,让景康帝赶鸭子上架的逼上台同靳涛比乐,靠着取巧拿了个琴赛魁首,三年之后,他竟然成了台下德高望重的评委,真是世事无常。

    五月初五

    清苑文会在清苑上正式开始,当日第一轮比的是琴赛,由一个白姓青年,凭借一支玉萧,获得了魁首之位。

    次日棋赛,魁首竟然是一位少年天才,年仅十三,就力压各路弈道俊杰,名躁京城。

    第三日书赛,终于轮到马晋出场,不过当日的主角却不是他,当今大乾第一书法名家,七十五岁高龄的王芝王老前辈的出现,让马晋再大的名头,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敬陪次席。

    不过,赛间评点选手作品时,老爷子曾开口夸赞了马晋的书法,说其笔下有二王之风,如果认真磨练之下,有希望成为书坛巨匠。

    当时马晋还不觉得老爷子这话有什么了得之处,一直等他回家,郭同一脸惊喜的告诉马晋,他的书法在外面的市价涨了一倍,马晋才算真正了解王老爷子这话的份量。

    不过话说回来,他马某人如今也能一字百金了吧

    :那个我今天生日,求点月票和打赏不过分吧n_n



第五百一十六章 马评委
    景康二十年五月初九

    清苑山

    前文说过,清苑山位于京城西北角,靠近护城河,风景秀丽,是京城极少的清雅之地。

    清苑文会的场地是靠近清苑山山脚下的一块空地,靠山的方向是看席,或站或坐着前来观看热闹的观众百姓。

    而不靠山的方向则搭了一个台子,专门留作比赛之用,台下不远处摆着几个专座,留以评委所坐。

    此时的马晋,就坐在四个评委坐席中居中靠左的位置,在他右侧的是礼部尚书白正明老大人,他们二人两侧,则分别是正三品翰林院掌院学士冷青书,以及号称大乾诗坛双杰之一的李瑞阳。

    他们四人,正是今日清苑文会诗词歌赋赛的四位评委。

    其中这四人,马晋不必多讲,无论是其在文坛士林的地位还是他的官职,哪怕春闱当个副考官都够了,做个小小文会的评委,绰绰有余。

    一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冷青书也是如此,其本就是朝中有名的清贵之员,士林大贤,之前所说的会试春闱副考官,人家做了两届,要不是官职低点,以他的学问和名气,主考也做的。

    此番要不是马晋插一杠子,坐在评委席中间可是人家冷学士。

    另一位李瑞阳,外号小太白,虽然无官无职,但凭借作得一手精妙诗词在大乾文坛颇具名声,和南方另一位杜姓才子,号称大乾诗坛双杰,文会此次也是费了大力气,才请其来做诗赋赛的评委。

    至于白老尚书嘛,要论作诗写赋,另三位评委除了马晋,谁都能甩他十条街,就算是马晋凭借自己的真本事,也未必不能胜其一筹。

    按理说,白老大人做不了诗赋赛评委,但架不住他资历老身份高,另外加上和文会组织人的关系好啊。

    此次文会五门赛事,除却棋赛一场,白老大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没掺和外,其余四场白老大人都位列评委,堪称劳模级的存在。

    所以马晋几人对白老大人的存在早已心中有数,反正老头辈分大地位高,只要不捅出娄子,由人家耍呗。

    就算捅出娄子也不归他们管,马晋等人也懒得操这闲心。
1...252253254255256...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