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反而因为马晋和老头熟识,趁着比赛还没开始,还和白正明说笑了一阵,当然,马晋也没忘了冷学士,这位可是有真才实料的学问人,马晋在心里很敬重这种有真本事的。
至于剩下的那位小太白嘛,不是马晋看不起人家白丁之身,不与之相交,而是其要效仿李诗仙,来个安能折腰事权贵,对着马晋这位驸马爷一副不屑为伍的意思。
人家一副清高隐士之范,马晋也不好热脸贴人冷屁股,按照礼数打了个招呼就由他自便。
马晋几人在台下聊着,台上也来了个司仪诗赋赛赛制规则。
诗赋赛的赛制规则不算难,选手每五人一同上台,由评委出题,台上选手在两柱香的时间内写出作品,体裁不限,诗词歌赋皆可,然后由评委挨个评点后,按照甲乙丙丁四个级别打分。
评价为甲的,直接晋级,评乙的待定,由评委视赛事情况决定晋级与否,其余评价淘汰。
选手晋级后,四位评委再各出一题,题材不限,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全部答出,四题综合考较之下,最佳者为之诗赋赛魁首。
司仪宣布完规则后,第一批选手,五个气度不凡的青年就上了台。
之前说过,清苑文会原本是文人切磋论道之所,后来因为一些人在此争名夺利,把文慧搞得乌烟瘴气,导致被朝廷一度取消,后来在景康帝爷爷宁德帝那一代,才重新开办。
而重新开办的文会较之以前,多了许多不同,最大的两个变化就是,一为以前的文人论道切磋变为正式比赛,二则上台参赛露脸的规定只能是三十岁以下的后辈。
那些扬名立万或者年龄超出的文人,能耐大的当个评委,没能耐的就只能混个看热闹的观众了。
所以,此番来参加文会的,无一不是京城甚至是京畿附近的年轻俊杰。
尤其是这个诗赋赛,琴棋书画这四门还有个专精此道,或者是职业乐师棋手的来参加,但能来诗赋赛的,几乎都是熟读诗书典籍的年轻士子,这里面很多人有可能是大乾文坛未来的中流砥柱。
能在这群人手里夺得赛事魁首,几乎等同于才气横压同代,甚至能引来朝廷的注意,招贤为官。
也因此,诗赋赛一直是文会五赛最重要的一场,其魁首也是文会五赛魁首含金量最足的。
此番上来这这第一批五位青年士子,随便挑出来一个,都能算的是一位博学才子。
搁言情话本小说里,随随便便都能勾搭两个富贵人家的小姐,外加一个深情艳鬼和两只化了形的骚狐狸
当然,任他们本事再高,如今初出茅庐,都得老老实实听台下马晋四位评委的。
咳咳,废话不多说,此轮题目一个风字,两柱香后,交由我们评点。
见选手上台,小太白继续清高孤傲,其余马晋三人互相谦让了一番,就由马晋先开了口,至于题目,这都是几人之前商议好的几个,马晋直接从中拿来一个用了。
马晋说完就闭了嘴,台上的几人也不敢同四个评委套近乎,虽然他们心里巴不得和马晋几个多聊会。
不过想着一会还有评委评点这项,几个选手也只得先静心比赛,再图其他,于是,五人坐在台上有专配的桌案前,开始自己的创作。
两炷香的时间一闪而过,在司仪的通报之后,台上五位士子纷纷将自己的作品交付于文会的书童,由他们呈给马晋四人评点打分。
风这个题目不算生僻,古今以来,也有不少名篇著作,作诗作赋都有迹可循,再加上台上五人都不算什么庸手,所作词赋皆算不错的作品。
马晋和冷白二人看遍了五张词赋,互相点了点头,刚想再谦让一番,开始评点打分之时,旁侧传来一声倨傲之极的声音。
写的什么陈诗滥词,都是些狗屁不通的无病呻吟,文会怎么让你们这群废物进来参赛,文坛年轻一辈的没人了吗
马晋慢慢敛去笑容,眉毛微挑,和身侧冷青书对视一眼。
有好戏看了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一边砍头一边活埋
李瑞阳这个人马晋听说过,自比大乾的诗仙李太白,当然,其诗才比不比得上李白另说,但性格之傲,绝不次于青莲居士。
李白敢叫权宦高力士脱靴,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李瑞阳也整天一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嵩人的臭德行。
天老大,地老二,皇上第三他第四,估计就是李瑞阳最佳内心写照。
不过,李白有个能容他随便撒野的盛唐之世,大乾朝可不惯着这位小太白,都不用高力士这种皇上身边的大权宦,几个实职的四五品官员就能轻松玩死他。
于是,眼高于顶的李小太白,因为这个狂傲性子,吃了几次大亏后,也学老实了,虽然还是那副臭德行,但起码知道谁不是自己能招惹的了。
不然按照其以前的性格,还给马晋点头打招呼?没当面直接啐他一脸,指着他鼻子大骂马晋弄臣贼子,就算这位爷今天心情好。
马晋实在不知道文会组织者怎么想的,费劲巴拉的把李瑞阳请来,以这位的脾气,这不是擎等着找刺激吗。
不过,他只是个评委,评点打分是为正职,捣乱平事他也管不着,李瑞阳只要不招惹他,把这清苑文会折腾成啥样也同他马晋没什么干连。
于是,看着正一脸嘲讽对着台上狂喷的李瑞阳,马晋饶有兴趣的吃瓜看戏。
啧啧,就是可惜身上没带瓜子
马晋乐得看戏,一旁的翰林院冷学士也没什么出头的意思,低头拿着毛笔写写画画,装起了哑巴,唯独和文会关系匪浅的白老大人,看着势头不对,想开口拦一下,只是那李瑞阳喷的太猛,老大人张了几次嘴,愣是没插进话去。
你看看你写的这句,穷冬风雪后?你写诗的时候脑子里装的是屎吗,也不看看如今是什么时节,一看就是拿以前做的老诗糊弄我们。
你说你就算要拿老师充数,也得弄个合情合理的诗句吧,这般敷衍我等,也就是看在文会的面子,否则早就让人撵你滚蛋
就这般愚蠢之物,也敢腆着脸同我姓一般李,我们李氏是做了什么缺德坏事,才不幸摊上你这个不孝子孙,得亏你不是我的晚辈学生,否则我拼着做大牢,也要为李氏清理门户,省得你将来丢人现眼,辱没祖宗
还有你,看什么看,高处大风紧,丝雨朦朦吹消散?简直就是无病呻吟,空洞之极,似这般酸诗酸句,青楼里的婊/子都懒得看,你拿来玷污我的眼睛,我真恨不得抽你两大耳刮子解解气
李小太白火力全开,将台上的五个士子一个个喷了个遍,言辞之激烈恶毒,连马晋这个以喷人为业的言官大佬,都为之侧目,更何况台上这五位当事人了。
台上五位青年士子,两个被骂的痛哭流泪,可怜非常;一个被骂的脸色苍白,摇摇欲坠,马晋都怕其一个不好再死在台上;还有一个索性直接下台,弃权离开。
只剩下最后一位,还算有些心胸,被李瑞阳喷完,强撑着最后道了句谢,没失了风度,不过看其那涨红的脸色,也能瞧出其内心远不如那么平静。
老李表现完毕,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态度颇为温和的请马晋三人继续点评。
他也不想想,他都把人骂成这样了,马晋几人还怎么评,反正晋级是不可能了,安慰两句就淘汰得了。
于是,马晋站出来做了次打圆场的老好人,出言安抚了五嗯四个受伤的心灵后,同冷白二人随便来个淘汰的分数,送这几位可怜青年回家。
之后,趁着第二轮比赛还没开始,白老大人语重心长的同李瑞阳聊了几句,大体的意思让他评点的时侯稍微收敛点,不要把文会搞砸了。
李瑞阳无所谓的点点头,既不答应也没拒绝,冷着脸等待下一轮选手上场,白老大人无奈,只能让马晋个冷学士一会帮忙搂着点,别让赛事失控,二人自无不可。
但白老大人的打算很快就付诸一炬,第二轮五位选手交了作品后,人家李大诗人照例开喷。
除了一个工部郎中之子,在其或有意或无意的放水之下,还算没失态之外,其余四位,直接让老李骂跑了仨,剩下一人在白老大人好说歹说的劝住留下晋级。
而之后,老李更是舌战王朗的诸葛丞相上身,上来一个骂一个,上来两个喷一双,硬生生的把清苑文会的诗赋赛,变成了李瑞阳毒舌秀。
其喷人程度之可怕,甚至于到了最后两轮,剩下的选手说什么不上场了,可见一斑。
不过,有了李瑞阳这个小太白这般一闹,这诗赋赛的流程也快了许多。
也是,这都快成闹剧了,能不快吗。
侥幸晋级的几位选手,战战兢兢的做完题目,交了作品连评点都没敢听就下了台,堪称最没气势的一届文会诗赋赛晋级选手。
马晋几人随便打了分,评出一个诗赋赛魁首,结果发现这魁首吓得回家了
清苑文会从宁德帝时开始进行比赛形式,至今差不多五十年,还是第一次评出魁首,人却没影了的呢。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了吗!
马晋不知道那个费劲巴拉请他来做评委的组织人现在是什么心情,反正他要是那人,估计已经派人在外面守着,等着套李某人的麻袋,准备拉往一旁的小西山挖坑活埋。
嗯,也有可能是砍头,要不就是先砍头后活埋或者先活埋后砍头一边砍头一边活埋
反正说来说去,千刀万剐了这厮的心都有。
而最让马晋佩服的就是,这位爷闯了大祸,反而一副没事人的样子,怒斥文会组织者是怎么做事的,为何没了诗赋赛魁首云云,巴拉巴拉的指着人家鼻子又是一通大骂。
马晋在一旁看着那组织者的脸色,都怕其从怀里直接掏出匕首一刀捅了这不要脸的。
好在白老大人看事情不对,赶忙把二人分开,然后温声细语的让李瑞阳先离开,不然他真怕这出人命。
估计是老李也察觉了不对,昂着头对着这群俗人之士横眉冷对一番后,傲然离去,而马晋和冷学士看没热闹可看,也纷纷告辞离去。
在回去的途中,马晋骑着墨麒麟,脚程快,正遇上先行离开的李瑞阳,看着一人一马傲骨铮铮的小太白,马晋突然脑子一热,凑上前去。
李先生,有没有入仕的打算啊,我可以推荐你到都察院
第五百一十八章 言官不是“言”官
道旁
李先生我可以推荐你到都察院
马晋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他自己没觉得什么,却把昂然驾马向前走的李瑞阳惊得不轻。
李瑞阳抬手勒紧缰绳,眼神诧异的看着面前的马晋,左右看了看,有些不确定的指了指自己。
五驸马,您是和我说话吗。
许是马晋的话有些触动了这位狂傲不羁的小太白,其对马晋言辞间竟破天荒的第一次用了敬词。
看着神情明显变得恍惚了的李瑞阳,马晋笑了,上前一拉李瑞阳的马绳,亲热道。
此间除了我后面的几个护卫,可不就只有伯祥你了,走走走,这不是说话的地方,西城门正好有一家鼎香楼,我们去那细谈。
李瑞阳还没来的及说话,马晋就一拽他的马绳,其座下的马儿就老老实实的跟着墨麒麟这匹驹王跑了起来,直奔西城门的方向而去。
途中,李瑞阳望着前面的马晋,几次面露挣扎的想要说话,但一直到西城门鼎香楼分店,也没曾开口。
西城门鼎香楼
马晋难得来一趟西城门这,可把分店诸人激动坏了,先是专门腾出一间店里最好的包厢供马晋几人坐着,而后茶果点心毛巾热水一应器具美酒佳肴净拣好的呈上来,另有掌柜带大伙计旁边随时听喝。
其殷勤迅速的服务速度和贴心程度,让没少来鼎香楼吃饭排队等候李瑞阳频频侧目,不过再一考虑马晋是鼎香楼的大东家,他也释然了。
端着人家的饭碗,还能不好好伺候吗?
马晋倒是没有李瑞阳想的这么多,论伺候人,谁也比不上宫里的那些从小就精心调教出来的内侍。
而颜妍贴身伺候的那群人,且都是贤妃特地从宫里选出来的派到女儿身边的,在宫人中都属拔尖人物,伺候起人来,那叫一个周到妥帖。
沾颜妍的光,马晋在家里也被这些宫人伺候惯了,眼前分店众人的殷勤招待,在他眼里也就是能得个用心二字罢了,要说多舒服讲究,远远谈不上。
当然,这些都是旁支末节,有没有都无所谓,马李二人如今真正的注意力都在马晋刚才的那句话上。
马晋举荐李瑞阳入都察院为官!
马晋说这句话虽然是脑子一热,但也不是没有丝毫考量的,否则他也不会拉着李瑞阳跑到这鼎香楼来细谈。
李瑞阳这个人,怎么说嗯口才着实了得,其号称诗坛双杰之一,作诗的本事马晋还没见过,但喷人的本事,马晋刚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马晋自认自己也算个嘴炮了,和人对喷起来也是胜多败少,但和这位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以马晋刚才的观察来看,方才李瑞阳看似火力全开,实则还是因为有所顾忌,多少收着点了,不然要是让其真拉来开架势,肆无忌惮的狂喷,估计刚才的情况还要恶劣一倍。
如此喷人功力,再加上那副臭性格,这李瑞阳简直就是个活祢衡
而马晋为何突然惦记上了这个活祢衡,还要开口举荐其到都察院为官呢,原因很简单。
他手底下或者说都察院,如今正需要李瑞阳这样的特殊性人才。
前面说过,因为上次的清风行动,马晋和都察院得罪了太多的人了,如今在京官员,除了刚从外面提上来补缺的,原来的官员几乎有七成人看都察院不顺眼。
要知道,因为清风行动罢免废黜的官员虽多,但因其被训斥降职罚俸甚至调离冷衙门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这群官员多是无甚大错,但失小节,都察院清风刮倒那群贪官污吏的时候,也捎带脚的喂了他们两口土。
虽不至于让他们为此和都察院不共戴天,但不满和抵制还是有的。
于是,本就在朝中不怎么受欢迎的都察院,如今更是被京中各大衙门针对,除了几个清贵衙门还和都察院有点联系外,其余六部五寺顺天府这些衙门的官员,几乎逮着机会就给都察院的御史们添点堵。
当然,这种情况多是在中下层官员发生,上层的大佬不会下场掺和,但是,有没有在后面推波助澜就不一定了。
毕竟这些都察院的御史言官,在朝中可不怎么遭人喜欢,哪怕是顶尖大佬也没少被他们弹劾,若有机会落井下出口闲气,估计大佬们也乐得看热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