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锦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金镶鱼
从乔藴曦对凤氏与沈媛的称呼,外人听出了她对两人的区别。
“那个山庄,我听说里面收留了一批孩子”问这话的是巫宝艳。
众人都朝乔藴曦看去。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现在在确认,不过是想套点别的消息。
乔藴曦没什么好隐瞒的,“是,按照侯爷和将军的意思,安排了一批孩子,刚启蒙一个月,还不知道成效。”
“怎么会弄到山庄,之前都是在别的地方。”
“又不是需要偷偷摸摸的事,在哪儿都一样,关键是孩子们能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山庄近一些,我也可以随时过去看看情况。其实,就是一无心的举措,没有别的意思,你们不用想那么多。至于镇远侯之前用来培训孩子的基地,嗯,侯爷有别的安排,我就不知道了。”
一个妇人,哪会知道男人们的事
若不是鲁老夫人把手里的事物交给她,她根本就接触不到这些。
“乔乔,你见到沈家军了”巫宝艳羡慕地说道,“皇朝的人都知道,镇远侯手里的沈家军才是真正的沈家军,是当初跟着镇远侯帮高祖皇帝打下皇朝的沈家军后裔,人数不多,却是精英中的精英。虽然从未在人前露过脸,可在镇远侯的带领下,打了不少胜仗。南疆那边,我们与蛮夷的几次大作战,都是真正的沈家军开道,才赢得那么漂亮。”
巫宝艳的兴奋带动了周围的人,众人纷纷附和,说着对沈家军的敬畏。
不管这些敬畏里有几分是真实的,至少现在这些人表现出来了敬佩。
“可惜啊,就是无缘一见,”巫宝艳遗憾地说道,“别说我了,就是我父亲都没见过。”
“沈家军神龙见首不见尾,岂是我们轻易能见到的”不知谁尖酸地说了一句。
乔藴曦笑了,“军人、军属是重点保密对象,他们的资料若是轻易泄露出去了,对他们与家人的安危都是巨大的威胁。我们总不能在沈家军为皇朝百姓的安危付出的时候,把他们的家属放在危险中吧”
“那倒是,”巫宝艳极力附和乔藴曦的话,“所以,我听说,沈家军的家属都是被安置在别的地方也是在军营里吗”
忽闪的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乔藴曦,仿佛只是单纯的好奇。
“这个我不大清楚,不过,我想应该没有。”
“怎么会”巫宝艳不大相信,“乔乔,就像你说的,万一被人要挟,那……”
“沈家军很低调,他们的家人也很低调,都是跟了侯爷三代以上的人,这点素质与觉悟还是有的,谁没事的时候,为了吹嘘自己,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可能他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却没有人知道。这样的人,称得上是无名英雄,更值得我们敬佩。”
“那是,那是。”
周围附和的声音有几许心不在焉。
“其实,你们想表达对沈家军与军属的敬意,可以募捐点物资、银子什么的,有多大的能力,尽多大的力,也是对沈家军的支持。”
众人敷衍地笑了。
笑话,有那些银子,可以买多少好料子,做几套时新的衣衫,谁愿意捐出去
自己都还不够用呢!
乔藴曦端起桃花酿抿了一口。
若是真心要做,不用她说,这些人自然就会去做。
强人所难什么的,不是真心实意的,何必呢
“乔乔,沈家军的人是不是特别厉害他们是不是都骑战马战马是不是与我们平日里骑的马不一样,更威风凛凛,更有本事”巫宝艳越说越兴奋,止不住话头了。
乔藴曦眸光微闪,放下手里的酒杯。
“战马与普通马的区别,就像我们普通人与将士们的区别一样,上战场,是要保家卫国,是要杀敌的,不仅要自保,还要剿灭窥视我们皇朝的敌人,战马也是一样。在战场上,它们是将士们的伙伴,笨的,蠢的,没本事的,怎么上战场”
第398章 巧合还是故意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堂上。
第二天老皇帝上朝的时候就得到了南疆八百里加急战报。
事情比老皇帝想象得严峻得多。
没有一点征兆,战争说爆发就爆发,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小打小闹的游击战,而是真枪实弹的,面对面的几场激烈厮杀。
三场对战中,镇远侯的沈家军胜了两场,最后一场双方不输不赢。从早上打到傍晚,便各自收兵回了各自的阵营,听上去有点儿戏,可是战场上的事谁都说不清楚。
送战报的人是老皇帝的人,几场战役的大概经过信上写得很清楚,老皇帝就是想找茬也找不到借口,战场上的事转瞬即变,谁说得清楚
这次作战的主力沈家军是年前老皇帝换上去的那一批,队伍中有老兵也有新兵,能有现在的战绩,说明大家磨合得不错,老皇帝已经很满意了。
但看南疆战事吃紧的程度,估计还有更大的战役在后面。
因为镇远侯请求支援了!
这是镇远侯镇守南疆几十年破天荒地第一次!
可见,这次战役有多严峻!
可是整个皇朝除了镇远侯之外,还真找不出一个人能与他并驾齐驱,也找不到一支可以与沈家军旗鼓相当的军队。
老皇帝因为一夜的焦虑,双眼猩红。
虽然看上去很疲惫,可心里的烦躁让他精神抖擞,目光炯炯。
朝堂上的众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瑟瑟地埋着脑袋,谁知道老皇帝下一个点名的会不会是自己
如果是旁的事情还好,可是去边关,上战场这种事情……
呵呵。
别说文官了,就是武将也都是不愿意的。
过惯了太平盛世的日子,谁愿意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用自己的性命去搏
成了还好,升官进爵不在话下,可若是败了,性命都没了,再多的荣华富贵都是白搭。
见没人应声,老皇帝怒气冲天,“怎么满朝的人都找不出一个可以上阵迎敌的”
能上战场的人自然是有的,可大家都习惯了。
习惯了什么
习惯了把边关的事交给镇远侯,习惯了清闲的日子,哪还有当年的雄心壮志
啪!
老皇帝一巴掌拍在龙椅上,朝堂上的众人纷纷哆嗦着跪下。
“怎么,我们皇朝除了镇远侯就再也找不出别的人了那留着你们这些人还有什么用是不是到最后,朕的位置也要留给镇远侯”
“皇上息怒!”众大臣纷纷求饶告罪,却只字不提上前线之事。
南疆,南蛮子,擅长用蛊用毒。
一般的厮杀还好,加上这些龌龊的手段, 镇远侯都没有十成的把握,更何况是他们
这次商议无功而返,老皇帝带着滔天怒火回到御书房。
三皇子端木清已经候在那里了。
看到最器重的儿子,老皇帝脸色稍霁,“你怎么来了”
“父皇,儿臣为南疆战事而来。”
老皇帝皱眉,“怎么,你想替朕御驾亲征”
“父皇,之前儿臣在沈家军里呆过,与沈家军的将士们比较熟悉,儿臣过去,容易被大家接受。”
老皇帝挑眉,若有所思。
三皇子继续说道:“之前儿臣在沈家军,从一个小兵做到队长的位置,军中将领都认可儿臣的能力。儿臣认为这是儿臣的机会,既可以助儿臣树立军中威望,又可以助父皇拉拢人心,在百姓中笼络到更多的口碑。”
老皇帝没有应声,脸上却多了几分动容。
三皇子再接再厉地说道:“父皇,如果儿臣在军中拉拢到更多的军心与民心,日后兵符到儿子手中也是民心所向! 如果镇远侯在南疆出了什么意外,或者因为决策上的错误损失了什么,父皇要收回兵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最后这句话才是三皇子要说的重点,也是老皇帝心之所动的原因。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这次南疆的战役及其严峻,把你放在那么危险的地方,朕放心不下。”老皇帝是真的偏宠三皇子,所以即使知道这次是个机会,也不愿意三皇子御驾亲征。
想了想,老皇帝突然问道:“你二哥呢”
三皇子诧异:“二哥不是在府中养病吗”
养病
呵呵!
“发生这么大的事,他还有什么病可养的你回去的时候顺道去你二哥府中,叫他滚过来见朕!”
“是,父皇。那儿臣去南疆的事”
老皇帝还在犹豫,“朕再想想。”
三皇子得了老皇帝的旨意,回府的时候顺道去了一趟二皇子府,没见着人,府中的管事也说不出二皇子的行踪。
三皇子冷冷一笑,没多做停留。
留在御书房内的老皇帝,还没做出最后决定——是否要三皇子亲征南疆,结果就有内侍进来说二皇子遇袭,受伤!
老皇帝震惊。
“怎么回事”老皇帝心力交瘁。
南疆的事情还没搞定,儿子又受了伤,接二连三的破事儿,搅得他心神不宁。
内侍说道:“回皇上,二殿下在近郊的庄子上养病,得知南疆出了情况,匆忙赶回京城,没想到在路上遇袭。”
&nb
第399章 难以决断
“那按照你的意思,镇远侯更应该把二殿下带到南疆去,帮其博取军功,这样二殿下更容易成事。”
两派争论不下,端木清烦躁地皱眉。
“这件事先暂时放下,父皇已经对老二有了疑心,我们静观其变就好。”
“殿下,那您赶赴南疆事……”
“父皇肯定会派兵,只是将领的人选绝对不是本殿下!”端木亲笃定地说道。
“殿下,属下认为,我们的重心还是放在京城。军功与民心固然重要,可殿下没有的军功,其他几位殿下也没有,但是殿下比他们多了圣心与民心。”
端清若有所思。
几个兄弟都不曾在军中任职,不知是父皇忌惮还是另有打算。直到上次他代替父皇御驾亲征到了军中,从小兵做到队长,至少军中将领认可了他的能力。
父皇这边,这些年一直让他帮着处理公务,他在民间也有一些威望和口碑。
而且,他最大的依仗是父皇对他的偏宠。
哪怕这段时间他状况频频,父皇明着削弱了他手里的权利,但是私底下在别的地方补偿了一些,所以在几个兄弟中,他仍旧是父皇心里“太子”的最佳人选。
纵使他没有把老二作为竞争对手,可老二到底是兄长。父皇这些年之所以没有立太子这也是原因之一。
后宫中,虽然他的母妃一人独大,可老二的母妃也圣宠不断。如果不是因为凤印在他母妃手中,他和母妃说不定还要被压一头。可以说他的母妃与老二的母妃是旗鼓相当的对手,而且老二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他的外祖家。
这一直都是他的短板。
就是现在,他与老二斗得如火如荼,如果不是因为老二有个太子太傅的外祖帮他撑着,老二早就出局了
所以趁着现在父皇对老二有所怀疑,他应该斩草除根!
“殿下,二殿下名下的产业,除了‘蜀绣楼’,所剩无几,这是我们的最佳时机,而且属下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
端木清颇有兴趣地朝谋士看去。
“殿下,黛姨娘最近频繁地向乔藴曦的钱庄借钱。属下买通了‘蜀绣楼’的伙计,‘蜀绣楼’早就入不敷出,为了维持账目平衡,乔二爷自己掏银子做平账目,以为系自己在二殿下身边的分量。”
“这倒有点意思。”端木清眼底的趣味更浓。
谋士继续说道:“殿下,若是二殿下的账目出了问题,黛姨娘还不上银子,闹大了,二殿下在圣上面前失了圣心……”
“远远不够。”端木清摇头,“本殿下与老二之间的争斗,你来我往几个月都是小打小闹,伤不了彼此的根本,别到了最后反倒让老四渔翁得利。既然要斩斩草除根,要的就是彻底摧毁。”
……
二皇子府。
二皇子烦躁地在床上躺了两日,到了“蜀绣楼”汇报账目的日子,乔二爷上门了。
这种事每次都是乔二爷亲自出马,这次也不例外。
二皇子名下基本上就只剩下了“蜀绣楼”,其他两个铺子虽然还在,可基本上已经没有进账。唯一值得二皇子欣慰是,两个铺面都是他自己的,不用担心亏本的事,只要铺子还在,大不了到最后租出去就行了。
心里虽是这么想的,可不到最后,二皇子也不愿走这一步,毕竟这样就意味着他输了。
因为身子不方便,所以二皇子是在软榻上召见乔二爷的。
手里有了银子,乔二爷的账面做得相当漂亮。
就连二皇子都忍不住说了一句,“这个月‘蜀绣楼’生意不错。”
比不上鼎盛时期的账目,可也算是缓过了气儿。
乔二爷一脸春风得意,“殿下,‘蜀绣楼’的实力本就在‘锦绣’之上,现在虽然多了个京锦,可到底是新秀,新鲜感过了,大家还是认可老品牌。不管是底蕴、手艺还是口碑,‘蜀绣楼’都是京城得天独厚的一份。当初‘蜀绣楼’风光的时候,‘锦绣’与‘云裳’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