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聊天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叫天

    刘兴祚一听,心中不由得无语:你说反了!

    不过他并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但随后想想,还是有点不放心,就又交代道:记住,他的话你必须要听,不得有任何违背,记住了么?

    啊?吴二狗感觉指挥使说得有点严重,不过随后他觉得明白了,便点点头道:大人放心,我会注意这点的,一定不会让普度众生把我踢出去的!

    刘兴祚听了,再度无语,你奶奶的,老子说得其实不是这个原因!

    不过,他还是忍住了,再交代了一些吴二狗做事的原则后,便飘然离去。后面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安排,不用他来操心。当然,原则还是有的,吴二狗成为锦衣卫掌控京师江湖(黑道)事情棋子的这件事,就只有刘兴祚本人和始作俑者崇祯皇帝两人真正全盘了解。

    崇祯皇帝在得到刘兴祚的禀告后,便给吴二狗打赏了50成就值,顺便私聊交代道:成就值用差不多了我再给你打赏!

    没想到吴二狗看了这话后,就马上给他回话了:好歹我和你都是锦衣卫的人了,这成就值能否多给一些?

    崇祯皇帝一见无语,谁和你都是锦衣卫的人了!

    他没理这吴二狗,成就值爱给谁多少就多少,这是群主的权力,至于你吴二狗的理由,咔嚓掉。

    崇祯皇帝正想从聊天群中退出来,却见一条私聊丢了过来,仔细一看,却是钱富贵的:奴酋皇太极和科尔沁部族在郊外再次会盟,定于明日要出征,教训阳奉阴违的朝鲜!

    一见这话,崇祯皇帝立刻回复道:能打听出来有多少人马么?

    群主,您就饶了小的吧,那具体的数字,小人一个汉人出身的,要是敢去打听,肯定会被他们怀疑。不过小人猜测,建虏和蒙古人的总数应该不会少于两万。钱富贵有点叫苦地回答道。

    这么说,皇太极在前前后后差不多搬走了建虏六成左右的兵力,还拉上了科尔沁部族,看来是真准备打一次大的了!

    崇祯皇帝皱着眉头想着,便马上再追问道:还有什么消息?

    建虏这么大的动作,肯定不会不管宁锦一线。如果能了解到建虏具体的作战计划就好了。然而,这个难度太大了。

    果然,只听钱富贵摇头道:没有了。哦,对了,听说这次的会盟,本来奴酋皇太极还向科尔沁部族再次提出联姻,准备再进一步加强和科尔沁的关系。没想到呵呵那个联姻的对象跑了!

    崇祯皇帝听得有点惊讶地回答道:跑了?

    对,跑了,找不到人了。钱富贵似乎对这方面八卦得比较多,那女的其实是个老女人了,都二十二岁了还没嫁人,喜欢疯跑。前阵子曾来沈阳看过他姑姑和妹妹,都是之前嫁给皇太极的。然后被皇太极看到了,据说皇太极为此朝思梦想。呵呵,想想皇太极那么英明哦小人是说皇太极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结果为啥就非要喜欢一个老女人呢,结果还跑了,这下好了,呵呵

    他的话语中,不免带了不少幸灾乐祸的意味。崇祯皇帝听完了也没往心里去,至少这事和大明的关系不大。或者说,科尔沁部族既然已经有两个女人嫁给皇太极了,这一个嫁是不嫁,对他们两家的关系也影响不了多少。

    不过说起来,那个女人还真是有点特立独行,在这个时代,二十二岁了还不嫁人,也真够可以的?

    忽然,崇祯皇帝的脑海中,闪过了后世的一个词,有点惊讶地想道,她不会是不喜欢男人的那种吧?

    这事儿听了也就当一乐,崇祯皇帝很快抛开了这个事情,又追问了钱富贵没有其他事情后,就准备联系魏木兰,向卢象升通报这个最新情况。

    可就在此时,高应元也私聊他了。

    感谢天魂黑鸦,无聊过客08,hzangdd的打赏!




341 大明参谋长联席会议
    陛下,莽古尔泰到辽阳了,有命令明天开拔。高应元禀告道,这次的兵力据说有两万人,有正蓝旗,镶白旗,正白旗的军队。不过俺和韩五哥合计过,只有正蓝旗是正儿八经的,其他两旗,那些头目都不认识。好像还有一个,原本应该是正蓝旗的参将,不知道为什么去正白旗了。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皱眉一想,然后马上要求道:你说得这情况很可疑,最好再确认下,看是否是正蓝旗的人冒充了另外两旗。

    好的,陛下!高应元立刻答应了一声,而后稍微一犹豫,就又补充道,俺和韩五哥都估计了下,正蓝旗中真正的女真鞑子大概就一千人不到,其他都是汉蒙等其他族的人,有可能建虏此次实际兵力根本就没有两万。今天比较匆忙,没看全。明天找机会,俺和韩五哥会再留意下其他两旗。

    崇祯皇帝听了,有点肯定自己的一个猜想,马上私聊钱富贵道:沈阳和蒙古人会盟,并且明天要出征的建虏军队是哪几个旗?

    小人想想!钱富贵先回复了一句,而后就开始数了起来,正黄旗正白旗,镶白旗

    听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等钱富贵说完,就马上又发了私聊过去:明天大军出征,你注意观察下正白旗和镶白旗两个旗,看他们的头领是谁,兵力多少?

    钱富贵听得莫名其妙,这两个旗有什么问题么?不过群主要求,他也没办法,只好答应了一声。而后想起一事,又连忙回禀道:小人今日从主子豪格那听到了个消息,说奴酋皇太极正在筹划组建蒙古八旗,就是仿女真八旗另外再建个蒙古八旗出来。好像说是等这次打完朝鲜回来就会着手这事。

    原本的历史上,汉军八旗还有蒙古八旗都还要过些年才会有。可这个位面,因为蝴蝶翅膀的扇动,历史早已走偏了。不但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跑掉了,而且蒙古八旗也提前开始实施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倒有点诧异皇太极似乎对蒙古诸部掌控地更为厉害了。否则的话,肯定不会想到要建蒙古八旗。这要算起来的话,该不会是吴三桂去塞外屠了两个部族,引得那些入关的部族恐慌,最终彻底投靠了建虏?

    这念头只是一动,便马上抛开一边,毕竟眼下不是探根究底的时候。崇祯皇帝感觉得到的情报还是少了一点。要是辽东在聊天群中的人多一些,能发展为密探的话,再多几处渠道收集资料,那就更准确,也能更及时。如今要想得到比较准确的消息,就只有等明日钱富贵和高应元的回报了。

    他这么想着,眉头一皱后,马上私聊刘兴祚道:刘卿且在聊天群中关注着,如果有合适发展为锦衣卫密探的人,报给朕审核。

    刘兴祚一听,自然不可能不答应,其实,他早就有留心这点了。只是因为聊天群乃是崇祯皇帝的地盘,没有允许,他不敢这么做而已。

    崇祯皇帝交代完了刘兴祚,正想交代曹化淳时,才想起来他已不是东厂提督,而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去帮自己处理政务了。如今的东厂提督,已是年轻宦官王承恩了。

    聊天群系统倒是提供了定向加人的功能,不过成就值要一万,如果用于随即加人的话,这得加多少人!更为关键的是,如今的成就值只有3243,还不够定向加人用的。

    崇祯皇帝有点犹豫了,是不是该出宫一趟,去民间走走,多收集一些成就值来加人?

    想了一会后,他还是决定先等几天,反正把王承恩加进聊天群的事情也不用急在这三两天。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先去御花园溜达一下,小小地赚点成就值。对了,顺便去看看田贵妃吧,小娘子古灵精怪的,又有十八般才艺,和她在一起倒也快活。

    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二天,崇祯皇帝前后收到钱富贵和高应元的回信,证实了他的一个猜想:就是那莽古尔泰领着的镶白旗和正白旗完全就是假的,是正蓝旗的人冒充的。这也就是说,建虏用大部分兵力,加上蒙古仆从军前往征讨朝鲜,为了防备宁锦明军,就让莽古尔泰去虚张声势。

    得到这个情报,崇祯皇帝立刻传旨内阁辅臣闵洪学,兵部尚书申用懋京营总戎满桂觐见。同时,他又联系刘王氏和魏木兰,让她们两人喊上孙承宗和卢象升,准备开远程会议。而他自己,则带着御马监掌印太监高时月摆驾武英殿。

    等人一到齐,崇祯皇帝就把大概的情况说了下,而后严肃地询问道:诸位爱卿,我大明该如何应对?

    这个远程会议比较麻烦的是,聊天群中的那两位并不能看到武英殿内的图像,没法直接参与。只能由崇祯皇帝自己来传达同步。他在说出口之后,正想对刘王氏和魏木兰再叙述一遍时,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就又开口道:诸位爱卿且先想想,不急着回答。

    而后,他立刻传旨,让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和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觐见。差点把这两位忘记了,把他们叫得来,刘兴祚转述现场内容给魏木兰,通知到卢象升;而曹化淳则负责转述现场内容给刘王氏,通知到孙承宗。这么一来,就不必他亲力亲为了。

    于是,曹化淳和刘兴祚赶到后,就分左右站在皇帝两侧,说起来,这也符合他们的身份,而后就一动不动,当木偶摆设了。

    等大家都各就各位之后,崇祯皇帝便严肃地问了:诸位爱卿,想必想得差不多了吧?哪位卿先来说说?

    这几个人,都是知兵之人,而且算是大明兵事中地位最高的几个人了。这种会议,让崇祯皇帝隐隐有那种大明参谋长联席军事会议的感觉。

    对于参谋制度,他早就有规划,准备在新军中筹建师级参谋部。不过眼下还没实施,一切等新军训练一段时间决出各级军官后再开始筹备。



342 围魏救赵
    陛下,臣以为,建虏军力太盛,而朝鲜在名义上已不是我大明属国,出兵救援的话,并不合适。兵部尚书申用懋职责所在,先开口摆明态度道。

    说完这话之后,他看了眼皇帝的神态,并没有看出什么,便又补充道:不过我大明可行围魏救赵之举,令宁锦一线明军出动,迫使建虏退兵,至少也能减轻朝鲜的压力,事后也好有个说词!

    崇祯皇帝听了,看向其他几人。

    闵洪学跟着点点头道:臣赞同围魏救赵之举。

    高时月有点拿不定主意,最稳妥的办法是附和,不过那样并不出彩,难以引得皇帝器重。他忽然灵机一动,便奏道:奴婢以为,或者这是个光复辽东的好机会。我大明可一边令朝鲜务必抵抗,拖住建虏,同时也给朝鲜君臣以信心,告诉他们我大明将出大军去救。然后我大明集结边军,趁建虏大军陷于朝鲜战局之际,以雷霆之势直击沈阳。之后能守则守,不能守便再退回来,至少捣毁了建虏根基不是?

    这个最有前景,可是,现实么?崇祯皇帝心中摇头否认。

    他看几个臣子都说过话了,便缓缓地说出自己的见解道:朕以为,建虏这次接二连三地增兵,最终集结了大军前往朝鲜,很可能目的有二。

    底下的臣子听到皇帝自己也来分析问题,不由得都抬头看着他。他们的眼神中多少都带有一点疑惑,至少在申用懋看来,皇上是年轻人,不甘示落,想要显示下自己的军事能力。可皇上你才多大?

    京师都没出去过一次!上一次的京师保卫战,是因为有满桂在,且当时皇上你也放权,就让满桂排兵布阵,这是明智的。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觉得自己能分析军国大事了吧?

    第一,朝鲜一直心向大明,从骨子里就鄙夷建虏这等蛮夷,对于建虏的要求一向阳奉阴违,这肯定让奴酋恼怒。只是之前在忙于和大明的战事,所以无暇腾出手。

    如今因为没有晋商给建虏提供粮食,就凭辽东的气候,更为关键的是,没有安心种田的农民,因此建虏的粮食必须另寻解决之道,如此一来,朝鲜就在奴酋的考虑之中了。这次出兵,肯定是想彻底征服朝鲜,从朝鲜获得粮食供应辽东的建虏。

    崇祯皇帝说完了第一个目的后,他就发现,底下几个臣子看向自己的目光,似乎有点不同了。

    第二,卢巡抚身为士卒,领东江军士前后两次吃掉了建虏的运粮军

    听到这里,申用懋等人都吃了一惊,连忙问道:陛下,这是何时之事?

    崇祯皇帝一听,这才想起来似乎没有告诉他们,便笑了下回答道:并没有过去多久,不过报捷奏章应该快到京师了吧。朕可以先给诸卿说下具体的情况。卢巡抚亲临皮岛,带两千选拔出来的东江军力

    听到皇帝把两次战事的经过和结果简要地说了一遍后,辅臣闵洪学不由得感叹道:卢巡抚集中己方优势兵力,在局部形成对建虏的压倒性优势,此等战事堪称用兵之典范,妙,妙啊!

    哈哈,卢巡抚当是杀得痛快,杀得过瘾!一直没有开口的满桂,听到这里时,不由得略微有点失态地大声说道,似乎很钦佩卢象升在建虏军阵中杀进杀出。

    陛下,此乃大捷啊!申用懋面带喜色,向崇祯皇帝说道:光是女真鞑子,就有七八百人被歼,呵呵,奴酋定然心疼得很!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微笑着点头道:对,朕就是要说这点。卢巡抚在昌黎之战中就已经给建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又到了东江那边,连战连捷,建虏能有多少兵力给卢巡抚打?朕可以断言,有卢巡抚在东江领军的话,建虏将寝食难安,必然无法集中精力再和我大明打大规模的会战!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用很肯定地语气下结论道:因此,朕以为,建虏领军出征朝鲜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拔掉东江这颗钉子!

    有理有据的一番说辞,让武英殿内这几个臣子都连连点头。申用懋更是忘记了之前他还觉得崇祯皇帝年轻,没什么经历,肯定说不出什么见解的想法,笑着回应道: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

    其实,崇祯皇帝根本就不是什么没有见过世面的年轻人。他的见识,真要说起来,是远超这个时代的任何人。如今他贵为皇帝,又掌握了最全面的资料,对建虏的了解也多,因此要分析出这两个目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此时,他见几个臣子都赞同他的分析,便回转头来说道:因此,朝鲜之战,我大明不能不参与,但怎么参与,还得诸卿一起合计。之前所言,围魏救赵是个法子,朕也赞同。至于集结边军直捣沈阳,孙卿怎么看?

    他这话一出口,顿时把底下几名臣子都说懵了。孙卿?哪个孙卿,这里有孙卿么?按皇上的意思,应该是指孙承宗吧,可他远在山海关啊!

    武英殿内沉默了片刻,只听曹化淳向崇祯皇帝一礼道:孙督师以为,莽古尔泰虽然虚张声势,可也有实打实地正蓝旗在手,还有其他兵力相辅,如果就关宁军的兵力,想要击败他,恐怕不现实!

    申用懋等人听得张口结舌,怎么回事?孙承宗附身曹化淳了?这活见鬼了啊!不过他们也是有城府之人,没有第一时间就惊讶出声。而且稍微定神之后,他们也听出来了,好像不是附身,而是曹化淳在转述孙承宗的话而已。

    他们正想着,只听曹化淳又开口了:孙督师以为,如若关宁军要出动,首先粮草筹集需要时间,但宁锦前线并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足够的大军打到沈阳。如果从关内调拨,就算有足够的粮草能调拨到位,也很可能失去了战机。另外,如若我军出动,莽古尔泰用坚壁清野之策,而后等我军后勤线长了后,派骑军切断后路,我军怕是危险,还有



343 卢象升的提议
    离城野战,此乃建虏之所长,我军之短也。以彼之短,攻敌之长,非良策也!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就心中来气。要按照这样说的话,那还和建虏打什么鬼,就永远要被动挨打了!

    不过他也很快就静下心来,这事儿又不是才知道,现在正在训练的新军,不就是为了能和建虏野战么!只是很可惜,新军才刚开始训练,赶不上这场战事了。

    曹化淳说完这些话后,就闭口不语了。他瞧着那几个人看着他的眼神有点奇怪,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过他就当看不到,这事儿无须向他们解释。

    看到崇祯皇帝的眼睛扫向自己,闵洪学先放下孙承宗有没有附身曹化淳这个事儿,向皇帝躬身一礼奏道:臣以为,如要击溃莽古尔泰之军,我大明当从数量上获取优势。可如此一来,粮草亦是问题。

1...130131132133134...6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