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不加思
崇祯行
作者:不加思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第一章:死而复生
    公元1628年,也就是崇祯元年,龙年,戊辰。

    这个时候,天下虽然已经有了乱象,但是却还没有到十年后那种天下糜烂的程度,相反倒还有几分中兴的样子。

    老闯王高迎祥,这个时候队伍不过刚刚开张,而日后闻名天下的闯王李自成则还在陕北当他的邮递员。

    至于后金,此时则是一个要完的节奏。

    先是在两年前,老汗努尔哈赤被宁远的红衣大炮炸成重伤,不治身亡;又是新汗皇太极逼死了自己的庶母,八旗贵族内斗不已。

    后金高层的内耗,削弱了他们本来就不丰裕的实力,这种削弱很显然的反映在了满洲武士战斗力的下降上。

    去年,也就是天启七年,明军取得了宁锦大捷,英勇善战的满洲武士损失惨重。

    据说就连皇太极信任的堂弟济尔哈朗这样的大人物都被明军火炮击伤,一般的马甲、步甲,那更是不知道死了多少。

    但最紧要的喜讯,则是魏忠贤的倒台。

    信王登基以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把魏忠贤和客氏给除掉了。

    此时,崇祯元年正月初六,刚刚过完破五,年味还浓厚,在济南府内的一所不大不小的四合院里,一场火锅宴正在举行。主人是远近闻名的神医胡宏图,而客人们则是在济南府还够得上名号的大夫们。

    胡宏图,五十多岁,面目清瘦。

    他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的神医,而且是济南府的医学正科,是正正经经的从九品官。

    明朝除了在京师设置有太医院之外,还在各府设置了医学正科,各州设置了医学典科,甚至于是各县都有一个医学训科。

    这个医学正科,虽说看起来是个小官,但是权力却很大。

    他不仅管理着医生资格的发放,而且负责处理和医生相关的各种官司。

    济南府的庸医们但凡治死了人,只要找到门路给这个胡神医一些银子,都会得到保全。

    当然,这个官也不是白当的,每年从济南往京师进贡的药材,都是要由胡神医采办。

    不要小瞧这个采办,宫里面给的银子,从来就没有够过,大多数是要医官们自己垫付。

    有钱有势才配当这个医学正科。

    一个大夫设若不是医术精湛,怎么可能有钱有势所以有钱有势的必然是医术精湛的。这个逻辑虽然混蛋,但却是大明王朝的顶层设计所认可的。

    既然吃的是火锅,那么这场宴会的质量是由羊肉的质量所决定的。

    胡神医既然要请客,那么在吃上,就一定要够有面子。这次吃的羊肉,是专门从临朐买来的青山羊。

    临朐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却有着齐鲁大地少有的好山好水,这里出产的羊肉,自小吃的是百草喝的是山泉水,肉质细嫩、有一股草药的芳香。

    “胡大人破费了,老朽尝出来了,这羊肉一定是羔羊肉!”

    说话的是济南府的医士曹丹,照



第二章:柳保泰醒来
    左军都督府,山东都司,济南卫武选黄册:第八辈:柳庆,万历二十八年,柳庆十五岁,济宁人,故济南卫指挥同知柳含嫡长男,柳含已载前黄。第九辈应袭舍人柳保泰,济南卫左所正千户柳庆之嫡长男,柳庆已载前黄,天启五年柳保泰十五岁,按例支米。

    明太祖平定天下之后,约定和功臣们一起享福,于是复兴了世卿世禄的好制度。但是谁能够承袭这些爵位,如何管理天下武官的家务事,却成了一件大问题。喜欢搞统计的洪武大帝,当然不会放过给功臣和他的子弟们上户口这一项重要的工作;形成的文件就是所谓的武选黄册。

    随着明朝的灭亡,这些文件被清朝接收,而清朝灭亡以后,这些户口则跟着其他旧文档,一起被北洋政府装进了八千个麻袋,卖到了废纸回收厂。这就是所谓的八千麻袋事件。

    柳保泰,北师大历史学研究生毕业,费尽了心思,终于在中国档案研究所谋了一个劳务派遣的工作,月薪两千元,包吃住,主要任务是整理这八千麻袋明朝档案。

    说是八千麻袋,这个时候只剩下一千麻袋不到了。

    “今天倒是真有意思,竟然在故纸堆里面发现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一个人!”

    作为研究明史的一个小小的研究生,柳保泰不禁为这个古人担忧了起来,这位叫做柳保泰的仁兄在天启五年十五岁,到了崇祯十七年天下巨变的时候也不过是三十四岁。

    柳保泰又看了看武选黄册,在济南卫这个地方停留了良久,不禁又叹了一口气。

    他当然知道崇祯十一年后金大掠山东的事情,这位柳保泰当时大概是二十八岁,又是济南卫的军官户,想来是跑不脱的。

    正在他下神的时候,忽然起了烟雾,进而警报大作。

    “不好了,着火了!”

    点校室在档案库的最里面,今天是腊八节,除了柳保泰以外,大家都回家过节去了。

    出于一个档案工作人员的觉悟,柳保泰,急急忙忙地跑去关防火门。

    火是从外面烧起来的,虽说关上了防火门,但是随着火势越来越大,氧气逐渐稀薄,柳保泰逐渐的失去了知觉。

    “插播一条短讯,中国历史档案馆发生不明原因火灾,据消防队消息,一位工作人员不幸遇难。”

    崇祯元年的春节,格外寒冷,因为这两年年景还一般,城里的年味倒是很浓厚。

    在着浓厚的年味里面,有一家人却魂不守舍。

    这家人正是济南卫左所正千户柳庆,柳老爷家。

    他们家的公子,也就是应袭舍人柳保泰,在天启七年腊月的时候,因为在城里的春香楼喝花酒不给钱,让人脱光了衣服,光天化日之下扔到大街上示众。

    这柳保泰是一个少爷秧子,哪里遭过这样的羞辱,回家之后,一病不起。

    柳庆本来想为儿子聘请济南府最有名的胡宏图来治病,但是谁曾想,这胡宏图张嘴就要五十两银子;没有办法,只好经人指点请了据说同样厉害的曹丹曹郎中。

    这曹丹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收费只要十五两银子,似乎很是可靠。

    来了之后开了副叫做还魂汤的药,这已经连着吃了十天了,似乎没什么用处,但是却退烧了。

    一家人觉得这是药到病除了,连忙请曹大夫来看。

    但是那曹丹见了却直摇头,说舍人柳保泰这是回光返照,后事什么的要早预备了。

    也没开什么方子,但却也拿了一两银子的诊金。

    柳庆虽然是有世卿世禄的武官,但是眼下大明朝文贵武贱,早就已经不是当年的样子。

    正五品,岁该俸一百九十二石。内本色俸七十五石六斗,折色俸一百一十六石四斗。本色俸内,除支米一十二石外,折银俸五十三石,折绢俸一十石六斗,共该银四十两八钱一分。折色俸内,折布俸五十八石二斗,该银一两七钱四分六厘,折钞俸五十八石二斗,该本色钞一千一百六十四贯。

    大明朝发工资都是按照大米来发的,一百九十二石米,约合三万斤,但是里面实际只发放十二石,余下的都是给打了折扣的。

    本来就打了折扣,再加上文贵武贱,文官折银,一石米能折一两银子;但是武官只能折二钱五分银子。

    至于什么折布,说的倒是好听,五十八石,但是算起来却只有一两七钱银子。

    至于折钞,那更是可笑,明朝发行纸币就没有什么准备金的意识;这些钞票早就贬值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可以说是废纸一堆。

    正五品的千户大人,每年工资只有二十两白银,外加一千八百斤粮食。

    根据大明会典,十五岁的舍人就算是成年了,可以拿六石的口粮,柳保泰刚刚领了不到两年就病倒了。

    “真是人财两失啊!”柳庆心里当然是痛苦的。

    他这个时候莫名的怨恨起来躺在病榻上的儿子。

    “这个逆子,学什么不好,非得学人家喝花酒;如今又丢人、又丢命。”

    柳庆起身在中堂里踱着步子,边走边骂逆子。

    柳保泰既然快要不行了,当然要准备后事,只是这年关上,哪里有人来处理。

    “丧葬费就要五两银子!”

    想到这儿,柳庆不禁老泪纵横,他心里一横,吼道

    &n



第三章:悔当初相见
    吃完了高宏图的药方子,柳保泰的病也好了大半。

    眼看着元宵节将近,柳保泰申请去街上逛逛,柳庆当然是同意的,但是为了防止这小子再去什么不良场所;特意吩咐一个叫赵盈的小旗陪同。

    赵小旗,今年五十四岁,早年间曾经试图去考秀才,可惜累年不中,最后只得承袭了家里的小旗职务,权当糊口。

    别看这赵小旗科举不顺,但是对儒家那一套那是相当的信服。妥妥一副封建卫道士的丑恶嘴脸。

    “舍人郎,莫看,非礼勿视!”

    济南府城,在过去还是足够宽敞的,但是等到了成化年间,德王就藩之后,地方就不够用了。

    说起来也很可悲,德王本来应该去德州的,但是第一任德王非常羡慕济南的繁华和泉水,索性闹起了脾气。

    “德州有沙尘暴,我实在是没法在那里生活啊!”

    柳保泰心里想,如果德王当时没有闹脾气,非得在济南就藩,是不是他们这个家族就不会再崇祯十一年遭遇到那等灭顶之灾

    可是转念一想,崇祯十一年完蛋不了,等到大明朝灭亡的时候,不照样完蛋

    大清朝可不认什么明朝的王爷,找了个私藏印章的罪名,把在北京的二十几个亲王郡王,统统砍了脑袋了账。照理说杀前朝的皇亲国戚,应该有点优待吧,至少别大街上就砍啊!可是大清朝的摄政王,他是多么有个性的人啊,他就不。

    那一年,京师的百姓算是开了眼界了,二十几个王爷一起杀头,这种事情,可不是天天见的。

    “走,咱们去德王府看看灯。”

    因为是元宵节,又因为这两年山东的年节还不错,所以今天晚上并不宵禁。

    德王府是世袭罔替的,但是德王的庶子们则要减等,于是以德王府为中心,又形成了东西向八个小王府。

    今天是元宵节,德王府的灯展,一家主办,八家协助,透露出了珠光宝气。

    和别的藩王不大一样,德王在济南的风评还是很好的,至少没有欺男霸女,谋夺百姓家产这种事情发生。历代德王曾新建或重修了千佛山寺院、北极庙、碧霞宫、太平寺、后宰门关帝庙、星宿庙、火神庙等众多名胜古迹,部分建筑保存至今;此外还刊刻了《前汉书》、《云庄乐府》、《儒门事亲》、《张文忠家训》、《张文忠诗集》等古籍传世,对济南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当然,明朝管理藩王十分严苛,他们是绝对不能够干涉军政的。

    有一年荒年,德王爷本来存心要发慈悲,开设粥场,结果听说有人要弹劾他市买人心,便也只能作罢。

    这件事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是柳保泰听赵小旗说的。

    “舍人郎,快看,这彩灯真是精美啊!”

    赵小旗中不了秀才,那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个老头都当爷爷了结果玩心还这么重。

    见过大世面的柳保泰当然没有觉得这个灯盏有多么的了不起,只是悻悻然地附和,心不在焉地甚至想要回家了。

    就在这个时候,身边忽然围上来了六七个壮汉。

    那赵小旗,一看急忙忙地把柳保泰拉到一边去

    “想必是有贵人驾到了。”

    柳保泰应了声,躲了开来,却听见一个银铃般的声音道

    “这位公子,似乎对王府的灯展,不怎么感兴趣啊!”

    说话的是一个公子模样的人,穿着一袭锦绣宝蓝棉袍。

    柳保泰一眼瞥过去,但见得这位公子十四五岁上下,俊美非常,双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掩不住一身雍容华贵的气息。

    柳保泰心想,这公子定然是女扮男装不假,只是不知道是何方的神圣了。

    一想到自己眼下,正好是多事之秋,于是一拱手道“小可有些事情,



第四章:一字千金
    柳保泰这一场病,花了家里将近二十两白银。

    一开始柳庆倒是还不说什么,但是眼瞅着柳保泰身体越来越好,竟然有了点生龙活虎的样子。

    这抱怨声也就来了。

    提亲的事情,也就没了下文。

    受不了家里的压力,柳保泰不得不想一些赚钱的法子。

    舍人,照例是没有什么事情的,只是需要每天早晚各去指挥使衙门点一次名。

    仍旧是自由身的柳保泰就琢磨起来一些发财的路子。

    在赵小旗的指点之下,他在城外的一间破庙里面,支起来一个代写文书的铺子。

    写一封二百字的信,大概能赚五文钱,一天下来也有三十几文的收入。

    他是学历史出身的,小时候又学过书法,写出来的东西,不比寻常的秀才差;不多久就成了小有名气的写手。开始有些人找他代写田契、房契,这个的话就不能按照代写书信来收费了,写一份契约,是要收三百大子儿的。

    这一天,忽然有一个着黑缎子棉袍的老头带着三个壮汉找上门来。

    那老头颇有派头,来了就吩咐把破庙里面的闲杂人等轰了出来。

    柳保泰心下诧异,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什么人,于是恭敬地起身行礼。

    那老头直勾勾地瞪着柳保泰,半晌道
12345...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