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炎垅

    他这翻话让李世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忙拉着李密的手说:“如此甚好,已后你我就是唐国同僚了,但都是为唐国尽忠效力,共图大业。虽隔千山万水,以后定有后会有期之时。”一旁的李建心里在嘿嘿冷笑,暗念道:【李二,你这就迫不及待的笼络人心,培植自己势力了。可惜本公不能如你所愿】

    他脸上却挂出一副可亲的笑容说:“二弟,二位将军,现在已是初冬季节,我看这天气,不知什么时候就要落雪了。所以我等还得尽早赶路,否则一旦落雪封山就耽误了行程。”

    李世民回应说:“兄长放心,我这就准备瓦岗弟兄们的行程,小弟已备了酒宴,宴后大军即可启程。”

    在李建成的催促之下,当天午宴后,李密就点起瓦岗众将和三军在李建成的引导下,浩浩荡荡的向太行山开去,他们将通过井陉进入晋州。

    大军行进到第二日,前后长达十里的部队如同一条长蛇全部钻入井陉山道。井陉长达两百里,至少需要两天一夜时间才能完全穿过。

    当夜,五万大军沿着井陉山道露宿过夜,沿着山陉是一路的兵卒们用于取暖烧饭的篝火,将整个山谷照的通亮。此时已有亲兵为李建成,李密等高级将官搭起大帐,生起暖炉。李建成吩咐亲卫们取来早就准备好的酒食摆了一桌,并让人将李密,魏征以及一些瓦岗高级将官请来喝酒。

    三杯酒下肚,众人话语就多了起来,先是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而后聊起瓦岗军早前的辉煌历史,此时,李建成突然话题一转,变了语调的厉声问道:“李密,你可与我那二弟李世民有所交易”

    帐中众人俱是面色一变,不懂李建成何意。李密脸色不快的问道:“世子此话何意”

    李建成阴冷的笑了声说:“我且问你,是你们主动来投的唐军,还是李世民早就和你们联系过,我那二弟是否将尔等笼络为朋党,为他所用”

    听了这话,李密一股血气就涌上脑门,他几日之前还是一路反王,而且一年前是这天底下势力最大的反王。这心理角色还没转换过来,此时让一个后生如此质问,能不气上心头身后的众将也是忿忿不平,怒睁双目,有的人甚至将手按在刀柄之上。

    &nbs




第五十章 静待时机
    此时,李建成在上百精锐的簇拥下,带着一个人登上了一个车辕之上。他高声喝道:“我是唐国世子,我向诸位保证,只要放下手中刀枪,并归入我唐军编制,皆赦免无罪,并赏酒肉一顿,白银五钱。若你们还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此人吗”说罢他将身边的那人拉到火炬之下。

    众瓦岗兵卒在火把映射下,看清此人面孔,大多老兵和等级较高的头目都认识此人,正是李密麾下的左长使魏征。此时的魏征表情漠然,对着车下众兵卒抱抱拳说道:“诸位,听本官一句,放下武器,降了吧,不必要做无谓的抵抗。也不用怀疑唐军会杀你们,因为魏公还有一些主将都已经死了,你们已没有威胁。杀了你们对唐军而言反倒是个损失,唐军何必杀你们呢”

    瓦岗众兵卒听了此话,才陆陆续续的将手中刀枪抛掷在地上,兵刃金属落地碰撞之声不绝于耳。早有准备的几队唐军靠了过来,将这些兵刃一一收拢。第二日,这支徒手大军跟随着唐军行出井陉,而后被大散分配到李建成麾下的各个军旅之中。李建成自带着十几颗人头去向李渊邀功。

    ……

    东都洛阳皇宫内,杨广端坐在大兴殿的朝堂之上。一个大木盒子被皇宫内侍端了上来,小心翼翼的放大龙座前的案几之上。盒子被内侍打开,一个被石灰硝好的人头赫然出现在杨广面前。正是李密的人头。

    顷刻间,堂下传来群臣一片贺喜之声。谁也没想到对隋王朝威胁最大的一路反贼之首就这样被斩杀了,百万规模的瓦岗军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土崩瓦解。

    但杨广却高兴不起来。李渊主动送来李密的人头,让他丧失了一个对李渊动武的绝佳理由。如果强行征伐至少名义已经归顺直接的唐军,那么可能又唤起平定地区的民众对自己穷兵黩武的记忆。

    而且如今李渊治下的地域广大,兵多粮足,实力已不容小窥。他的军队虽然没有瓦岗军顶峰时的百万之众,但亦有三十万之多,而且全是号令统一的军队,而非瓦岗军那样各路豪强拼凑起来的队伍。

    所以最后的结果如果是讨伐比较顺利还好说,稍有挫折很可能再次导致天下民变。

    殿下有一人突然发话说:“陛下可是为了没有理由征讨李渊而忧心臣倒是认为假以时日,着李渊军中必然生变。那时他们不仅因为内耗实力大损,也刚好给了我们出兵的理由。所以我们只需耐心等待,以静待变。”

    杨广放眼望去,原来是光禄大夫虞世基在说话。自通济渠打通,隋军收复河南之地后。原本留守江都的百官以及江都皇宫中的皇后,嫔妃宫人们都被接回东都,这百官中就包括虞世基。

    “哦,虞卿何出此言啊”杨广发问说。

    “启禀陛下,这一点陛下应该比臣清楚,因为陛下和那李渊是表亲啊。李渊如今年岁已高,其膝下有三个最成器的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幺子李元吉。这三子皆能文能武,独掌一方之辈。在李渊开创当下所拥有的基业时,三子都功不可没。尤其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所以他们都有继承唐王王位的资历。但是唐王的王位却只有一个,此二人虽说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但自小就不合。长大成人后更是水火不容……”

    &nbs



第五十一章 晋阳惊变
    李密被杀的消息传到李世民耳朵中时,一股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当然他并不是为了李密而悲,而是他认为父兄把自己当成外人,从开始就隐瞒了这个计划。这种悲愤很快就转化成了疑虑和恐惧。

    李世民知道,李渊不大可能会拿他怎么样。但他相信,李建成一旦某天登上王座,清除掉他这个最具威胁性,最看不顺眼的亲弟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他深恐自己遭遇和隋廷废太子杨勇一样的命运。

    在以后的半年时间里,他不断被来自公开和秘密渠道的各种各样的消息刺激着。公开渠道就是晋阳唐王府直接来的公文,敕令。秘密渠道是他在晋阳设的几个眼线,只是他不知道这些眼线中其实有两个是听命于东都方面的。

    大业十五年,深秋落叶之时。一道唐王李渊亲自下的敕令又从晋阳传来,令他独自回晋阳听任,大名总管府以及本部兵马全部交由李元吉管理。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沉了下去,前些时,他就知道了李渊染病的消息。据他的眼线花费重金打探,这病虽然是慢性病,也不会当即毙命,但却是绝症。李渊的阳寿长则也就六七年光景,短则两三年内可能就要归西。

    这个节骨眼上,突然给自己来这么一份调令,明摆着是要剥夺自己兵权啊。莫非李建成要出什么花样李世民回想起李密是怎么死的,背上已是起了一身冷汗,将内衫都湿透了。他立刻吩咐亲兵将自己帐下那些亲信将领全部召唤来商议。

    众人一番议论后,他的首席谋士房玄龄拱手说道:“如今,是国公当断之时。要么依令回都,是否引颈待戮,不得而知,只能听天由命,不,是听人由命。要么就此决断,公开自立。”众将皆随声附喝。

    李世民摇头说道:“不妥,若我在河北拥兵自立,这唐国就要一分为二。这样我李氏骨肉相残,却让那杨广占了便宜。若河北河东晋州两方斗的元气大伤,那杨广岂不是能轻松将我唐国灭掉”

    房玄龄微微一笑说:“国公,属下所说的自立不是割据河北,对唐王自立。而是要国公取而代之,登上唐王之位,最后自立于隋廷。”

    众人听了皆是一惊,李世民手下大将长孙无忌马上回应说:“那还不是要河北河东两方相争吗”

    房玄龄摇头继续说道:“不一定要出动大军攻城掠地的去打。别忘了秦国公也是唐王的亲生儿子,也是有资格继承唐王之位的。”

    李世民手下另一员猛将尉迟恭将头拨的像拨浪鼓一样,脸上露出揶揄的表情说:“房先生,你想说服唐王让国公继承王位,那不是白日做梦吗这一点,我这个粗人都看得明白,怎么你个读书人还看不出来。”

    李世民此时却是明白过来,愣愣的说道:“你是要我发动兵变”房玄龄没说话,却重重的点了点头。整个堂室之中一片寂静。

    ……

    数日后,李元吉带着亲兵卫队来到大名,李世民热情的将他迎入公府之中,长谈半日。

    几日后,李世民与李元吉变了交接手续。将大名兵马的印绶全部交予他。在此期间,尉迟恭,房玄龄等一批李世民府下的能臣猛将办理了辞呈,说是舍不得与李世民分开,情愿做李世民的门客。

    &



第五十二章 杀兄弑父
    如同以往,李建成在数十长林军的护卫下沿着晋阳的主街来到王宫门前。近大半年来,李渊染疴在身,内外事务皆由世子李建成打理。唐国的权力由此逐渐集中到李建成手中,他在此期间组建了自己的亲兵卫队,约三千人规模的长林军。兵士皆为河东各军营中千里挑一出来的精壮之士,配置最好的甲胄装备。

    此时的李建成是心情舒畅的,他春风得意的策马而行。近段时间对李建成来说太顺利了。他本以为驻守河北的李世民不会甘心就范,已做好了一番腥风血雨的准备,暗中调集河东晋北的各路大军向河北方向调动集结,没想到一纸敕令就将李世民调回。

    现在李世民已经回到晋阳,已是如同案板上的鱼肉,瓮中的王八任由自己摆布。当然,自己肯定不会杀了他,毕竟是同母的同胞兄弟,自己不想做这么绝也不想留下个弑弟的恶名。如果不是因为李世民过于野心表露,处处露出要夺他世子之位的獠牙利爪,他甚至都不会想去剥夺李世民的兵权。

    李建成正琢磨着将李世民安排到哪里去时,一行人已经来到王宫门前。李建成将双腿一夹马腹,百余人就跟着他进聊唐王宫府。门前的守卫并没有阻拦,不得带兵甲入内的规矩对李建成无效,因为王宫的禁卫大多由他的长林军所充当。

    李建成在宫苑内走着走着,突然觉得哪儿不对劲。他放缓马速,将思绪认真捋了一遍。猛然,他知道了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这一路而来,所遇到的王宫禁卫俱是眼生。

    虽然说长林军中有多达数百人被派到王宫中担任关键位置的护卫,李建成不可能人人都认识,叫出名字。但长时间打照面,每个人的脸孔总会在自己脑中有个印象。而今天从宫门到前殿这百余仗距离一路行来,却发现无论是门卫,还是路上碰到的两小股巡逻禁卫,脸孔却是个个陌生。而且那巡逻禁卫与自己的队伍相遇时,表情怪异。

    想到这,李建成暗自念道:【听说李世民随身还带有三千亲卫兵甲。这点兵力虽然在周边屯兵上十万的晋阳中如同一滴水存在。但若是那李世民狗急跳墙,突然发难,用这三千兵甲突然袭击…】想到这,李建成已是一身冷汗,自言自语说:“还是小心为上。”遂喝令道:“调转马头,回府。”

    说罢他就策马向宫门外疾驰而去,此时传来一个悠然的声音:“大哥,你要去哪”李建成扭头一看,正是他的二弟李世民,而且披甲戴胄,全副武装,连马身上也披挂了一声厚皮甲。而且身边还跟着尉迟恭这名悍将,后面亦有百余名玄甲铁卫。

    “哦,是二弟啊,这么早就来了。大哥我忘拿了一样东西,要赶回府上取回来。”李建成故作不以为然的表情说道。

    “大哥莫急,请大哥先行借小弟一件物件。”李世民继续笑嘻嘻的说道。

    “你要借什么东西”

    此时李世民表情突然变的扭曲起来,喝道:“借你项上人头一用!”说罢就弯弓搭箭,一箭向李建成射来。李建成已有准备,将头一偏,箭矢从脸颊旁掠过,但将耳朵却被射掉一半,顿时血流不止。

    李建成也



第五十三章 热兵器霹雳弹
    和大多城池一样,晋阳两条主街交叉之处是一个小型广场。今日又是一批尸首倒在血泊之中。大批李建成的亲信甚至被怀疑为其亲信的下属都被以谋反的罪名斩首。长林军中的高级将领也皆未能幸免,尽管兵变当天,李世民亲口对他们承诺既往不咎。

    至于李建成,李元吉的家眷,下至刚出生不到一年的婴幼,上至皓发老翁老妇,也皆被处斩。只有李建成的妻妾得以幸免,被充入后宫后,当晚就被李世民奸淫。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在大名也发动了兵变。大名毕竟是李世民苦心经营数年之久的地方,大名兵变的风险比晋阳小多了,也容易多了。仅仅半天时间,李元吉和百余名亲卫就被乱箭射死,长孙无忌完全掌控大名以及大名总管府所统辖的河北。

    大业十五年冬,李世民就迫不及待的登基称帝,国号唐,公开与杨广分庭抗礼。

    李世民晋阳兵变以及他登基称帝的消息先后传到东都洛阳的皇宫内。杨广听闻又高兴又惊讶,高兴的是这李唐发生的一切都是在自己的意料之中,正合己意,隋军有了讨伐李世民的合理名义。惊讶的是李世民如此心狠手辣,不光杀了自己同胞兄弟满门,连自己的亲生父亲也杀了。

    在杨广自己的回忆中,杨勇并非是杨广诏令赐死,而是忧豫成疾,又被杨广故意忽视,没得到好的医疗条件,病死在冷宫之中。而杨广的父亲杨坚更不可能是如隋唐史料中暗示的那样是被杨广毒杀的。

    发生这个时空中的历史事件与原有时空中的隋唐史所记载的相去甚远,不知是因为本身就有差距,还是在李唐主导的史书编纂中进行了大量歪曲。

    现在的杨广相信是后者,他自言自语说道:“李二啊李二,你果然心狠手辣,杀兄弑父夺嫂的事也干的出来。而且你还以己度人,把老子我也认为是你这样的人,把你自己的事迹加到老子身上。但是这一世,你的命运就没那么好了,欺瞒后人的把戏也得逞不了。”

    因李世民兵变公开谋反,杨广很快召开了一次专门的朝会,商议如何讨伐李唐。

    经过此前一年多的休养生息,从黄河南岸一直到南海之滨。从东海日出之地到巴蜀雪山,甘凉戈壁。大半个天下都已安定下来。洛口仓的三千大窟再次被填满。运河水道上的商船络绎不绝,东都,长安两大巨城人群川流不息。整个隋朝的国力得到极大恢复。

    尽管如此,杨广对集天下之兵大举讨伐李唐的策略还是很抵触。正所谓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三伐高句丽导致天下动荡的事还在时时刻刻警醒着他,更何况他的罪己诏中早已向天下子民保证过不会再有枯竭民力,兴天下之兵的事。若如今再广征天下之兵,北伐李唐,岂不是自食其言。因此他一口回绝了虞世基征招天下百万府兵和劳役,云集东都,长安,濮阳而后兵分三路征讨河北河东的方略。

    杨广认为对李唐北伐的总方针还应该是重兵防御,精兵突击的战略。既在双方控制区的交界线上关键战略位置,集中部署重兵进行防御。只出动少数几路精锐之师深入其腹地进行速决。若不能速决则立即撤回防区,长久如此消磨对方实力,终会迫使李世民与隋军决战。



第五十四章 兵进上党
    杨广万万没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狂妄到首先对自己发起进攻。就在杨广带着天兴军顺着通济渠赶回东都时,唐军兵分三路开始了南征。

    东路由长孙无忌统领,率五万大军自濮阳渡河南下,直取汴州。中路由李世民亲自率领自孟津南渡黄河直逼东都洛阳,西路由尉迟恭统领从河东西渡黄河,直取长安。虽然唐军来势汹汹,但是隋军却有着严密防御部署以及强大的黄河水师。

    在北方造船业远不如南方,唐军难以打造大量适合在黄河水道上行驶的战船以及培养大量水手。但对于拥有江淮的隋军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存在,大量适合黄河水道的战船以及训练有素的水手早就源源不断的通过通济渠进入到黄河。

    杨广回到东都没多久。唐军就因为后方粮草补给难以运输到前线,导致李世民的东西两路大军过河不久就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

    而李世民亲率的中路大军就更别提了,连河都过不了。与段达统帅的五万隋军府兵和一万骁果禁卫隔在孟津隔着黄河对峙。李世民恐日久生变,不得已,下令让东西两路唐军分别撤回河北,河东。

    他这个决断可谓及时,只要再晚几天,杨广就会做出部署,完成对东西两路唐军的全面合围。

    但是,侥幸逃出生天的东西两路唐军在隋军乘势追击下依旧伤亡不小,在过黄河过到一大半时又被赶来的隋军水师截杀,没能过河的全部被隋军斩杀或俘虏。
1...6869707172...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