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炎垅
“怎么办,跑不掉了,朕该怎么办啊。”旁边的太监眉直皱,对赵能说道:“陛下,不如咱们降了吧。想那岳飞也不会加害陛下,先帝赵构不还活的好好的吗。”
“对,对,降了,至少能保住朕的性命。”
大汉岳朝四年五月,宋帝赵能投降,汉军攻陷广州。听闻消息的连南夫在广西自尽,韩京在韶州向牛皋投降。
平定岭南后的汉帝国,在燕京一线集结重兵,合计有五万近卫军,十万国防军,以及二十万做为辅兵的州县内务军。共计三十五万汉军,分兵七路在当年的七月盛夏向金国最后的地盘发起总攻。
此次作战非同寻常,因为这是汉军首次进入“金源”之地作战。进军之前,岳飞再三向三军将士强调了军纪。就是简单的几条,一降者不杀,二不掳掠奸淫,三征用房屋和物资时给予金银抵偿。但是对于顽抗以及诈降的女真营寨,实行彻底摧毁屠绝的政略。
汉军的进攻异常顺利,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攻入了黄龙府,占领了黄龙府西南所有城池,并且还能将统治稳固下来。
就在汉军要继续北进,直捣上京时。他们遇到了最大的困难
第一章 战火中的少年
眼帘中,广域的水面上满是残破的巨型木制战船,它们有的身上的火焰还在燃烧,升腾起滚滚浓烟。有的已沉没,搁浅在湖底,只露出挂着残破风帆的桅杆和翘浮起的船尾。它们周边还不停的有小型的敌船在穿梭。
鼻中满是硝烟和血腥的气味,水面上随处可见漂浮着的尸体,敌船上的兵士还在用弓弩以及火铳射杀着还在水中挣扎的兵卒。
耳中总能听到凄厉的哭嚎之声,喊杀之声,呼喝之声,羽箭破空的呼啸之声。
“快,大船太慢了,将圣上的遗体和二皇子转移到小船上来!”一名将官声竭力嘶的喊道。
“二皇子,请速速随卑职下到小船上!”另一名将官的话音在耳边响起。
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少年这才惊醒过来,他就是本卷的主人公,刚刚魂穿没多久的夏华,这一世他的名字叫陈理。陈理的目光又转到一具中年人的尸体上,他头颅上插着一支箭矢,应该就是致命所在。这人虽是披甲戴胄,但甲胄之下赫然是明黄色的锦绣龙袍。
陈理知道,躺在自己面前的这具尸体就是著名的历史人物,陈汉政权的开创者陈友谅,同时也是他这世间的亲生父亲。
伴随着“嗖”的一声厉响,一支利箭几乎是擦着陈理的耳边掠过。此前与他说话的亲卫,看着他发呆的样子,以为他吓傻了,二话不说将他拦腰抱起,顺着缆绳向靠拢在大舰旁的小船落了下去。
这小船说小,但只是相对这巨型战船而言,并不是那种只能搭载几人十几人的走舸舢板。亦是能装百十人大小规模的船只。陈理下到甲板上后不久,就有两三只敌船向这边追来。
大舰之上的汉军兵士和已经下到小舰上的陈友谅亲卫们张弓开弩,向来袭的敌船疾射。一些兵士开始装填火铳,片刻后,火门铳也开始砰砰做响。
密集的攒射打的来袭敌船上的敌兵不敢露头,乘这个时间,陈友谅的遗体也从大船上放了下来。亲卫将官高声喊道:“扬帆,全速向南撤退!”不久,这艘轻型快船便向西南方疾驶而去,将本方巨舰和敌方战船都甩在身后。
这是公元1363年的秋季,蒙元帝国对华夏神州长达约八十载的统治已接近尾声。红巾军大起义的烽火席卷天下,从白山黑水的辽东到烈日炎炎的岭南都能见到头裹红巾,手持钢刀,铁矛的红巾义军的身影。
然而,红巾军面对的敌人毕竟是在数十年前横扫半个地球的蒙古帝国铁骑。经过十余年的争战厮杀,北方的红巾军还是为蒙元所剿灭,但南方的几股红巾军势力却在江淮一带扎稳了脚跟。这其中最大的三股势力就是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三人。
如今陈友谅和朱元璋的较量似乎也已经结束,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水战中大败给朱元璋,他率领残余舰船试图于湖口突围进入长江时,遭到早已埋伏在湖口和南湖嘴的水陆吴军伏击。最后陈友谅本人被流矢所毙。
按照正常的历史路径,朱元璋很快就会完全消灭陈汉政权,接着向东吞并张士诚地盘,再扫荡盘踞在福建,两广的方国珍等势力统一南方。最后北伐中原,奉蒙元为正朔坐稳江山,周而复始的进入下一轮循环。但这个时空的历史因为夏华的到来,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天色很快就黯淡了下来,眼看后方的追兵都已摆脱,刚才竭尽全力的兵士还有船工们顿时慢了下来。
“看,
第二章 兵部尚书张定边
陈理继续提高声调说道:“如今,父皇身死殡天,皇兄亦为吴军所虏。此乃大汉生死存亡之际。诸君务必与我同心同德,重振我大汉。诸君只要保全我回到德化县与张定边将军会合,就是大功一件,每人都官升三级!”
众兵将愣愣的看着陈理,他老成的话语完全不像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所说的话。
最后,还是刘虎最先打破沉默,开口说道:“原来二皇子早就与上将军有约,既然如此,我等即护送二皇子和圣上遗体前往德化。”
此时天色已经全黑,兵将们点起火把,辨别方向后,抬着陈友谅的遗体向西北方的德化行去。
众人不长时间就绕过庐山的东麓转到北麓,前方就是江州治所德化所在。就在这个时候,陈理最不愿意的事发生了,前方突然出现了大批手持火把的兵士,约百余人的样子。那些人还吵吵嚷嚷着,听口音大都是集庆口音。很显然是朱元璋的吴兵。
刘虎本想让众人躲闪,但已来不及了。对方为首的将官大吼道:“前方是什么人哪个部分的…不许动,再动就开弓放箭了!”边说边加快了速度,向这边急急奔来。
陈理低声说道:“现在要避让来不及了,我有一计,可以出奇制胜……”
刘虎开始向对方高喊起来:“前方可是吴军。我们正是要去向南湖嘴吴军投诚的汉军,我们杀了陈友谅和俘虏了他的儿子。”
谁料对方听了这话,反而警惕起来,弓弩手开始弯弓搭箭。为首的将官又喝道:“胡说八道,陈友谅的儿子陈善儿已被我军所捕获。你们莫非要诈降不成。”
刘虎连忙辩解道:“哎呀,这位兄弟,汉军都被打散了架子。我们现在这么点人,诈了降能有什么用,自己找死吗陈友谅确实被我们杀了。我们还抓到他的儿子,是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说完他手一挥,后方兵士将陈友谅尸体抬上前来,将双手被反缚的陈理也推上前来。
对方听他如此说,兴奋之情立刻盖过了警惕,若自己真的得到陈友谅尸体和他的儿子陈理那可是大功劳一件。而且刘虎说的这话很能让人信服,谁会在陈汉大厦将倾之时还逆势而为呢
吴军将官立刻吩咐几个兵士打着火把上去观察,那几名兵士借着火把的光亮在陈友谅尸体和陈理脸上仔细观察,扭头对后面高声说道:“不错,这就是陈友谅,属下投吴之前在徐寿辉旗下从军,认得他。这小娃也应该是他的儿子。”
吴军将官听了此话,立刻兴奋的凑了上去,跟在他身后的百余兵卒也紧随着左右。
“小娃娃,你叫陈理是陈友谅的儿子”吴军将官边说边将火把和脸都靠近陈理仔细打量起来。
在火光的映照下,他的脸庞突然扭曲起来,陈理本被“反缚”在身后的双手突然将一把匕首捅入了他的腹中。与此同时,刘虎高喝一声:“杀”也随手一刀劈翻一名吴军兵士。
这五六十名汉军兵士突然发难,对方猝不及防之下瞬间被格毙数十人。而后他们才反应过来,纷纷挥动兵刃与汉军厮杀起来。但这有点晚了,等每个吴军兵士都反应过来进入状态时,汉军兵士已占据了人数
第三章 秘密部队
大半个时辰后,陈理,张定边进入德化城。守城的将官是张定边的老部下。据他所说,自汉吴在鄱阳湖会战以来,吴军除了几次小规模骚扰试探,没有大股兵力前来攻打德化城。天黑之前,德化城守军才在周围做过侦查,也没发现有吴军主力前来迹象。
陈理略一思考,对张定边说:“这定是吴军还没剿灭或迫降我方后军。所以屯在湖口与南湖嘴的吴军主力不能轻易撤围。世伯可知我军的后军统领是哪位将领”
“启禀二皇子,后军船队由楼船将军幸文才和水师平章陈荣率领……不过,现在二皇子别操心他们了。以属下之见,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应当即刻护送圣上遗体退到武昌。另外国不可一日无君,但太子已落入敌手,所以回武昌后,二皇子务必要肩负起大任。登基以承大统。”
陈理却肃穆说道:“不,我们现在还不能这么快离开德化。请世伯即刻抽调精练勇士,出湖联络幸文才和陈荣的本部船队。若能联络的上他们,就告诉他们,我军会在凌晨时分,攻破南湖嘴的吴军大营,保障后军船队从湖口从容撤入长江。”
张定边听了此话,嘴巴张的老大,半天没说出话来。心想【刚才还认为这孩子有出息,怎么现在说起胡话来了。莫不是被惊吓过度了,但看着也不像啊】。
他张口结舌好半天才对陈理说:“二皇子,你有所不知,那南湖嘴的吴军大寨不算湖中水师,也至少有三万兵力,而且还都是吴军的精锐,配置各类弓弩火器无数,沿着湖岸连营五座。除此对面的湖口还有数万吴军,可随时渡水来援。而德化城中,加上我带来的兵士,满打满算不到六千人,如何能击溃南湖嘴的吴军”
顿了几息,张定边继续苦口婆心的劝说:“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如得神助,击溃了南湖嘴的吴军,救出我军后军水师船队。那对全局的影响也并不大!我们突围湖口之前,船只兵力就损耗过半,后军水师大概只剩各类战舰战船百余艘,兵力五万人。这对战前就有二十余万兵力,现在收编降军后兵力可能达到三四十万的吴军算不了什么。当务之急还是皇子能安全退到武昌,这才是大事!”
张定边满以为自己这番话能劝住对面这位“心血来潮的孩子”,不料陈理反而对他说起理来。
“世伯,我的看法不是这样,这一仗意义很重要,并不仅是为了幸文才和陈荣这两位将领以及他们带的五万汉军兵士。而是为我大汉挽留住人心,我们太需要一场胜利。这胜利对这一场战役可能没有丝毫意义,最终我们还是得退守武昌。但是在全局上,在天下大势这个棋盘上,我们却能依靠这场胜利扳回一子。”
陈理不顾张定边以及周边汉军将校以复杂眼神注视着他,继续滔滔不绝的说着:
“若是我们就此败逃武昌,那么我们汉军中分守各处的将领平章知府等必将纷纷见吴檄而降,我们最终丢失武昌是迟早的事。就会如同当年父皇兵败应天就匆匆放弃太平退守江州后,各地守将纷纷向朱重八献地投降,顷刻间就丢失了包括江州在内的江西七路一样。”
张定边苦笑一声说:“二皇子确实说的有道理,可现在形势比人强,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我们现在确实没有兵力能够击溃南湖嘴的吴军。”
陈理诡异的一笑说:“不,有的,父皇留给我一支秘密训练的御林亲军,只到最关键的时刻才让我拿出来运用。”
 
第四章 夜踏敌营
鄱阳湖浩缈千里,在近西岸一个不起眼的沙洲周围停满了大小船舶。附近水面还有不少走舸舢板来回穿梭夜巡。
一艘舢板上的橹手一边摇橹一边抱怨着:“我们白天劳累一整天,还要熬这一宿。这么晚了,我看吴军水师应该不会搜湖了。不如我们开个小差找个地方歇歇。”
“累咱们现在能活着已经很幸运了。听说了吗前军中军都死光了,不死的也都被吴军俘了去。幸亏统领我们的幸陈两位将领及时调头南逃,才避免咱这后军覆亡命运。”舢板上的一名兵士接话说。
“可不是,我还听说…听说咱汉国皇帝都被吴军射死了。要我说,咱们这汉国成不了气候了,不如跟着他朱元璋干算逑。”另一名兵士也接着说道。
蹲在舢板首部,一直沉默不语的头目呵斥道“这话能是你乱说的,小心…”他边说边用手做了个在脖子一划的手势。此时,他眼帘中的湖面上浮现出一个黑影。是艘走舸!头目心里一激灵【不对,附近水面就分配了他这一艘舢板在巡逻,不会有其它的船只,难道是吴军的】他连忙悄声吩咐将舢板靠上去。
“站住,你们是哪个方面的”两船靠近后,头目高声喝道。舢板上的几个汉军兵士各持弓弩对准了对面小船上的三个人……
沙洲上的中军大帐内,幸文才和陈荣二人面对面端坐着,都等着对方先开口说话。两人现在已从几个前军溃逃出来的汉军兵卒那里听闻了陈友谅已身死的消息,虽然还不能确证,也足够这二人震撼沮丧。
此二人都是陈友谅身前的心腹嫡系将领,非那些在徐寿辉被夺权后只能依附于陈友谅的天完政权将领可比。即使如此,当前局势下,他们也不得不考虑起自己的退路和未来。现在二人想法一样,但都希望这话由对方提起。
最终,陈荣耐不住性子,动了几下嘴唇。就在他要张口说话时候,门外进来一名亲卫令兵报道:“启禀二位将军,我们的外围巡船捕获三人,他们自称是受兵部尚书和二皇子吩咐前来联系我军。”
幸文才,陈荣两人对视一眼后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
张定边派出的几路精练探马去了足足四个时辰,其中一路在寅时最先返回德化。他们报告说,在湖中的某个沙洲处联系上幸文才与陈荣二人,这二人再验证了陈友谅的玉玺印信加盖的密信后,同意照约行事。
张定边还是有点犹豫的对陈理说道:”二皇子,如今时局大变。这二人虽曾是陛下心腹之臣,但这种局势下也难以保证对我大汉的忠义之心啊。若他们连夜降了朱重八,并将此消息透露给吴军如何是好”
陈理说道:“世伯不用担心,我们现在就出发,夜袭吴营。此战我们能攻破吴营,目的就达到了。若是您说的那种情况真的发生了,按时间算,朱元璋或吴军高级将领现在也不会得到消息。等他们得到消息时,吴军也来不及预先布置了。“
张定边点头称是,说道:“事不迟疑,兵贵神速,我们现在就点兵出发。“
……
黎明前,夜幕至深时刻。一千燧发枪手,四千抽选出来的相对强健的汉军兵士分成五股,带着德化城中所有弓弩,铳炮,弹药,引火之物等悄然向南湖嘴的吴军大营摸来
第五章 隔代对射
“上盾!”随着一声高喝,汉军两列燧发枪枪手后方的兵士举着虎头大盾在枪手前构筑了一道半人高的盾墙。两列枪手们肩并肩,几乎是紧贴着盾兵的背部,他们分成前排奇偶位与后排奇偶位共四拨轮番射击。
也只有燧发枪手能排成这样的紧密阵形,若是火绳枪,因为火绳明火的原因,枪手与枪手之间至少要保持一步的安全距离。至于火门枪就更不用说了。
汉军的排枪以每隔一两息就是一轮齐射的频率向吴军疾射。吴军越向前,每轮齐射被毙伤倒落在地上的兵士就越多。
“上铳盾”眼见本方伤亡不断,已赶到阵前的周德兴赤红着双眼高声喝道。所谓铳盾就是一种专门对付火门铳的加厚包裹着棉垫的盾牌。
不过,因为往日汉军本就少用火铳,所以吴军营中准备的铳盾并不多。过了好半天,吴军又被汉军密集的火力射杀不少。才集起百十手持铳盾的刀盾手,在吴军前方构起盾墙。
与此同时,吴军的弓弩齐发,向汉军飞去。箭矢噼啪的射在盾墙上或越过汉军薄薄的几行队列落在冲锋汉军的后方。
弓弩虽然射程远超火门枪,与燧发枪差不多,但是箭矢的飞行轨迹是条抛物线,所以只有以“面”的形式齐射才能带来密集射击效果。而子弹的飞行轨迹近似于直线,以“线”的形式齐射就能带来密集射击效果。因此吴军弓弩手虽然大达到多于汉军的燧发枪手,但在火力上并不能占到便宜。
汉军在一轮轮排枪下继续向前攻击,开始那些铳盾手虽然震的持盾手臂如同断了一样,但那盾牌还勉强能抵挡的住燧发枪所射出的直径半寸铅弹。到了两军再接近时,就抵不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