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现在事情一出,心里就猜到了几分。

    卫老太太也不瞒着他们,看了他们一眼便点头:“都是意料之中的。”

    隆庆帝是不会真的愿意卫家的孩子被过继去给郑王当儿子的-----否则郑王不就真的有儿子了

    而且,顶着个原配郑王妃的儿子,以后郑王要真生不出儿子,是给世子之位还是不给呢

    如果不给,自然说不过去,可是如果给了,那卫家不就占了天大的便宜

    爵位有了,家里三个进士人人当官,还出个王爵

    那要是以后想起家中的冤屈来,再做出些什么事来,谁说的准

    而既然不给儿子,自然就是个女儿合适。

    女孩儿的人选,说起来就简单的多了,皇后娘娘自然是觉得,怎么能埋汰明鱼幼怎么来。

    跟明鱼幼的女儿通天出生,活下来了的卫安,身世又不怎么光彩,想来想去,自然最合适。

    卫老太太把这些人的反应都算准了的。

    三老爷和三夫人俱都没什么话说,卫安的身世本来就已经彻底模糊了,半点儿痕迹都找不到,现在能再当回郑王的女儿,也是好事。

    三夫人想了想,问卫老太太:“既然定了小七了,那以后小七是在王府养着......还是照旧在我们家”

    正说着话,小丫头便来报说五老爷来了。

    卫阳清同样是为着这件事来的。

    他也说不清心里到底是开心多些还是不平多些,看着卫老太太发问:“那以后,就去王府了”

    他自己的亲生女儿赔进去了,他到现在还不知道皇后是怎么发落镇南王妃和卫玉珑,可是一直以为这辈子身世就不能得见天日了的卫安却反而竟又能光明正大的认回亲爹,他总觉得心里的感觉有些微妙。

    卫老太太看他一眼,便嗤笑了一声:“是给鱼幼过继的,就真把自己当牌名上的人物了既然旨意上没说,自然还是在咱们家养着。”

    方皇后也是这个意思:“这事儿,不过就是名分上好听些,也让活着的人心里好过些便罢了,闹的太大,反倒是不好,弄得人家家无宁日的。”

    隆庆帝略带讥诮的牵了牵嘴角。

    卫家最近的事,显然他也听的颇多。

    方皇后又摸着肚子笑起来:“说来说去,这个卫七跟明姐姐也是当真有缘分,这样也极好。只是我想着,郑王府里到底没个主




一百零五·威胁
    一  郑王在京城中着实是个异类,他是孤家寡人,跟其他藩王不同,没有妻族在京城,又因为之前对明鱼幼表面上太负心而名声不好。

    他更不是什么强藩,来巴结他的人向来少。

    等到这次回京了才好些-----隆庆帝摆明了抬举他,底下人都是会看风向的。

    可是最近他的负心薄情的名声又传的沸沸扬扬,远着他的人就又多了,加上出了楚王的事,现在京城中官员们基本上是谈藩王色变,他已经多日没接到拜帖了。

    这回听说有人专程来请,底下还没落款,不由有些奇怪。

    他觉得奇怪,便将帖子扔在一边,等东西都准备停当了,按照钦天监算出来的日子,往定北侯府去了一趟。

    定北侯府门口的石狮子上披着红绸,连牌匾上的四个烫金大字也在阳光下显得越发光华璀璨起来,盛夏的天,郑王却觉得背后丝丝冒寒气,目光沉凝了一瞬才迈步进门。

    他是要替明鱼幼认女儿的,还有礼部官员随行,其中便有员外郎卫二老爷随行,卫家便俱都出来迎接。

    他摆了手叫免了,见过卫老太太,说上几句话,卫老太太便跟他说了天恩浩荡之类的恭维话,又说:“等过了八月,便要往云南去一趟了。既然是认了女儿,王爷就没什么表示”

    礼部几个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

    圣上只叫认女儿,可是大家都知道郑王负心薄情的,哪里真的心甘情愿

    郑王果然便咳嗽了一声,才点头道:“应当的,应当的......”

    等卫安正式行了礼磕过头,才说:“既如此,云南那里,你就替你母亲多磕几个头,等你从云南回来,可来王府小住一段。”

    卫安轻声应是。

    前一天郑王已经送过东西来了。

    都是不能用的,是明鱼幼在颠沛流离之时也不忘记孩子,密密麻麻缝制的小孩衣裳,大约是因为不知道男女,男孩儿女孩儿的颜色款式都有,女孩儿的做的尤其的精致,线头都是在衣裳外头的,生怕贴身穿的衣裳有线头会卡着孩子。

    那都是当母亲的对孩子的全部期望和爱意。

    卫安几乎能想像得到当时明鱼幼是以怎样的绝望和期许交杂的矛盾心思做的这一切,当初她对即将要出生的孩子,也是一模一样的心思。

    她捧着东西坐了一整晚,一整晚都没闭上过眼睛,一闭眼睛就是明鱼幼的画像和长宁郡主的脸,中间还夹杂着她自己才刚出生就被彭采臣溺死在澡盆里的孩子的脸。

    搅得她肝肠寸断。

    她到现在还一吸气就觉得胸口疼,想一想郑王同时送来的那些首饰,又觉得有些无所适从。

    前世今生都不知道父爱两个字怎么写,对于母亲还可以想象,对于父亲,有了卫阳清在先,反倒没那么深厚的感情了,直到现在,看见郑王的眼睛,才忽然觉得有些委屈。

    她已经很久不敢觉得自己委屈了。

    长宁郡主上一世常常说她刻薄寡恩,嫉妒心强,见不得人好,她就觉得连期望得到跟卫玉珑一样的东西都是天大的过错,渐渐的不敢委屈,就算是想要掉泪都觉得要被人指着鼻子说矫情,只好忍着。

    可是其实忍着也是没用的。

    她上一世忍了一辈子,哪怕到后来嫁给了彭采臣,被从原配的位子上挤下来,也依旧不敢觉得委屈,可原来就算是她努力藏住嫉妒和不甘,也不会有人感激她的忍让。

    她这一世不想忍



一百零六·忌讳
    陈夫人并没跟陈御史商量过这回事,被方皇后训斥了一顿回家,刚跟陈御史抱怨了两句,就又被丈夫训斥了。

    陈御史皱着眉头,简直哭笑不得:“我是都察院的都御史,你让我把嫡女嫁给藩王在这个节骨眼上,怪不得娘娘生你的气。”

    陈夫人也叹一口气坐在床沿上:“道理我都知道,可是临江王府不是跟楚王不对付吗而且现在眼看着娘娘有孕了,连彭昭仪......德妃也有了身孕,藩王们哪里还敢有那个想头”

    “不管有没有,也不应当起这个念头。”陈御史干脆了断的断了陈夫人的念想:“哪怕是侯爵之家呢,也总比藩王那里好的多。”

    陈夫人闷声应了,还是觉得有些可惜:“我真不是图权势,只是.....临江王府这位世子,当真是再好不过的了。”

    当然是再好不过的,除开身世不说,学问品行都是极好的,连隆庆帝都说临江王儿子教的好。

    可越是这样,越得要远着。

    陈御史将外衣挂在屏风上头,笑了一声:“那也要看有没有那个福分消受。”

    这些藩王世子们的亲事,自然是有人去操心的,他只恨不能片叶不沾身,再三叮嘱了陈夫人别去碰,又问陈夫人:“卫家那边.....你送了礼了没有”

    陈夫人说起这事儿才有了些精神,嗯了一声,又笑起来:“为了这事儿,卫家闹的鸡犬不宁的,久不来往的那些亲戚们也都上门了,无非就是为了沾点好处罢了。借着这个由头,干脆就只选了个女孩儿。”

    陈御史并不说话。

    陈夫人又道:“还是我去过宫里,娘娘才下的决定------反正一个女孩儿,大不了到时候就多赔些嫁妆也就完了,根本不必扯到旁的去。将来至于郑王能不能生出儿子来,那就又是将来的事了。”

    陈御史又半天没吭声,楚王谋逆,邱楚英拔出萝卜带出泥,连杨怀都全部扯了出来,杨怀根本就没等到带进京城,就地就被卫所的锦衣卫给发落了,杨庆和也已经半点消息都没有。

    卫家跟陈家之间因为同被楚王算计而建立起来的关系,如今随着楚王的事败,就好像有些变了味道了。

    可卫家现在正是蒸蒸日上的势头,只要卫家不作妖,安安分分的,以后总有卫家的好处,他顿了顿,才道:“与其动藩王的念头......不如想想卫家......”

    陈夫人不解的皱起眉头:“你说卫家可卫家.....娘娘因为之前正荣的事,对卫家的火气仍旧没消,就连林淑妃,如今在娘娘跟前也还是总挨训......”

    方皇后被教养的并不算好,方家那个时候已经没落了,教养儿女根本就不大能尽心,所以方正荣不成器,方家子弟也没个出色的。

    只除了方大老爷还好些。

    陈御史叹了口气:“方家难不成真的就想靠着娘娘安稳一世了总该想想子孙后代,你瞧瞧,正荣不算,家中再下一辈,可有一个能拎出来的”

    陈夫人便低了头,正因为没有,所以她才没想过把女儿许回娘家去的打算。

    “可卫家却不同。”陈御史压低了声音跟陈夫人说:“卫家二房那个卫琨,你看看人家,已经是羽林卫百户了,三房的两个儿子也都教养的极为不错,五房的卫玠还进了国子监,虽是荫生名额进去的,可人家刻苦用功,不怕没前途。看家世有什么用正荣家世倒好,哪户好人家的姑娘愿意嫁他你若真是为了绵绵好,目光就该放长远一些。”



一百零七·内宅
    德妃见面待人三分笑,很是温和无害的样子,对着陈夫人也仍旧笑意盈盈的,等陈夫人告辞退下去了,才跟方皇后说正事。

    “妾身年纪小不知事,恐怕不能替娘娘分忧......”她蹙起一点儿眉头来,弱质纤纤的:“掌管宫务这样要紧,一个不留神恐怕就要出差错......”

    方皇后便在心里冷笑。

    得了便宜,还非得卖乖。

    她心里不耐烦,脸上便也淡淡的,似笑非笑的瞧着她翘着嘴角:“怎会妹妹冰雪聪明,又天生七巧玲珑心,还有你不会的本宫生产在即,身子沉重,妹妹蕙质兰心,又是四妃之一,哪里有躲懶的道理还是帮帮本宫罢。”

    德妃这才有些惶恐似地应了,话还说的极为周全:“若是妹妹有什么做不到的地方,还请娘娘千万提点提点。”

    宫里风起云涌,外头却也并不太平。

    临江王府想要跟清流联姻的想法才冒了个头就被打了回来,临江王妃很是恼怒:“权爵之家是不要想了,惹了忌讳。可竟然连文官家的姑娘也不给了,难不成,真让人去民间选民女不成!”

    临江王妃觉得满心的委屈,可是楚景行却本能的觉得不好。

    临江王知道了以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头一次跟临江王妃摆了脸色:“你当现在是什么时候!陈家!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位高权重,又是皇后亲堂妹夫,你可真是敢想!”

    本来楚王倒了以后就他最打眼,现在临江王妃这么一活动,这出头鸟就更是当定了。

    他气的厉害,当下就让妻子再也不要管几个儿子的亲事,当天夜里就去了瑜侧妃房里。

    瑜侧妃却比临江王妃明白的多了,叹口气,幽幽的道:“我听姐姐说了......她去的时候,陈夫人将将才从皇后娘娘宫里出来呢,恐怕说的就是这事儿无疑了。”

    只是陈夫人一出来,就跟避瘟神似地,把寿山伯老夫人推出老远。

    临江王觉得眉心突突的跳,才刚按捺住的烦躁又升腾起来:“真是无知透顶!”

    也不是无知,反而是太知道了,所以就只想着卖好卖怪,掐尖要强,生怕娶个不如意的儿媳妇。

    连陈家也敢肖想。

    瑜侧妃捧着茶杯让临江王漱口,垂眉敛目的摇头:“这也怪不得姐姐,当母亲的,哪有不盼望孩子好的姐姐也够小心谨慎了,并没在权爵勋贵当中挑......”

    可是挑中的这个,比权爵勋贵差什么

    陈夫人背后靠着方家,那是外戚勋贵,而陈大人又是清流中的中流砥柱,这落在隆庆帝眼里,还不是想两面抓草

    临江王越发气怒,隔天当朝便求了隆庆帝给儿子选世子妃。

    消息传到外头,端王和晋王都是有儿子的,年纪又都跟楚景行相仿,也不得不跟着求隆庆帝给儿子选个媳妇儿。

    心里却简直都气疯了。

    原本再不济,回封地求个当地名门望族家的嫡女当世子妃,那也是极容易的。可是现在,却半点儿脾气也没了,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娶妻不贤祸三代,要是礼部稍稍出些差错......

    他们不免气的牙痒痒,觉得日子实在难熬。

    临江王妃觉得自己命苦,攀着儿子的手气的不知如何是好:“你父亲是怎么想的!......那上面给的,哪里有好的......”

    楚景行叹口气,使了个眼色一瞧,金妈妈就赶忙上前来替临江王妃擦眼泪,劝她:“您可不能这么说,咱们家世子金尊玉贵的,圣人圣明烛照,皇后娘娘恩慈,选的必定都是好的...



一百零八·帖子
    隆庆帝要给藩王世子们选妃的消息传扬出来,除了那些实在不开窍的早已经没落了的破落户,真正的权爵大族就没有动过心思的。

    谁都知道方皇后这几天就要生产了,要说是给方皇后肚子里这个一个选,那倒是尽可争上一争,可前途都未卜的藩王们的儿子,就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了。

    卫老太太听见消息也笑了一声:“素日说临江王妃是个清醒的,可关键时刻却糊涂了。这哪里是可以争的时候”

    卫安眉毛都没动一动,正在南窗边上靠着窗抄经书,闻言才抬起头来看了祖母一眼,轻声道:“临江王府也不太平。”

    彭家得势,又会钻营,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上一世楚王最后成了成化帝,彭家竟然还能娶安和公主,就可见一斑了。

    这一世彭家往篮子里放的鸡蛋也不少,德妃、瑜侧妃,一个个就没省油的灯,临江王妃恐怕也是吃了个暗亏了。

    才说不上两句话,外头就有翡翠笑着捧了厚厚一摞帖子进来,笑吟吟的放到卫安桌上:“都是给七小姐您的帖子,门房上收都收不过来了。”

1...6768697071...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