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满香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深耕者也




第三章 离开
    十天后。

    县城的长途汽车站。

    一辆客车停在汽车站的门囗,等待着远行的人们。

    上身四兜绿色上衣,下身蓝灰色裤子,脚上一双刚买的解放鞋,一个绿色挎包被斜背在身后。

    王大满站在客车旁显得很是精神。

    “满子,介绍信和你要的那个边防证都收好了”

    拍拍自己的胸口,王大满道:“都在里面呢!”

    “你这孩子咋这么急呢!要是再缓几天,那房子还能多卖200块钱呢!”老村长叹了口气,看到王大满不吱声,又小声道:“总共1200块呢,你可得藏好了!”

    “叔!你就放心吧!

    在衬裤里面缝了1000块。200块放在上衣里兜了。另外,20来块钱和在镇上换的3斤粮票放在裤子兜里了”王大满小声道。

    这时,陈建国从客车顶上爬了下来:“满子哥,行李我绑好了。绑了两个死扣呢,你放心,道上肯定掉不了。”

    看着只有自己胸口高的健壮少年,王大满上前紧紧抱了一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略显动情地道:“好兄弟,快点长大。短则二、三年,长则五、六年,哥一定回来找你,到时候跟哥一起闯天下去。”

    “嗯!满子哥,我等着你。”稚嫩的脸庞上,挂满郑重地表情,陈建国重重地点头道。

    一阵汽车的长笛声响起,这是在催促远行的人们:车要开了!

    “叔,建国,我走了。你们也回吧!”说完,王大满转身上了车。

    随着客车的开动,透过窗口,看到渐渐变小的人影,王大满一边挥着手,眼眶也是不禁发红起来。

    ------

    迷迷糊糊中,王大满发现有人在摇晃自己,“小伙子,醒醒,到站了。”

    睁开眼,发现司机师傅正站在自己面前。

    向窗口外看去,晚霞满天中,一条空旷的柏油马路映入眼中。

    路上,汽车很少;骑着自行车下班的人潮,却满满地挤在马路两旁。

    马路两旁,大部分是一些三、四层高的楼。最高的也有六、七层的楼房,矮的还有平房存在着。

    “这就是济市啊!”王大满不禁面露疑惑地感叹道。

    “小伙子!第一次进城吧!”满脸络腮胡子的司机师傅笑呵呵地问道:“你这是准备去哪”

    “师傅,去火车站怎么走啊”

    “你顺着这条道一直往前,第二个十字路口左转,看到的塔形钟楼就是了。”

    1985年的济市火车站还是没有拆除的老站,它是存在于老济人心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的一座典型的哥特式车站建筑。

    这座造型别致的火车站刚一建成,便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家和百姓们的广泛赞誉,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至今它仍是建筑类学者的必修课。

    它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它一度登上清华、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它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

    “塔形钟楼、圆形屋顶、拱形门窗、高大的台阶、花边墙壁,宛如童话般精巧别致的‘积木’。”有人甚至曾经如此形容过这座火车站。

    在太阳落山之前,按照司机师傅的指示,王大满终于来到了这座漂亮的火车站。

    在售票窗口买了一张晚上的火车票,王大满就背着行李在火车站附近转了起来。

    说是行李,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帆布包裹,里面有两身换洗衣服和老村长找隔壁大娘给烙的一捆大煎饼。

    逛了半圈,开始的新鲜劲儿消散后,王大满就索然无味地停了下来。

    这个时代的大街上自然是没有霓虹灯的。但作为省会城市,倒也不至于说是一入夜就漆黑一片,至少马路两旁的路灯还是亮堂堂的。随着下班人群的消散,马路上的自行车大军也是不见了踪影,除了偶尔驶过的汽车外,宽阔的马路上竟然是空荡荡的。

    借着路灯灯光,在一面写有“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告示牌的旁边,王大满找到了一家还在开业的馄饨店。

    店不大,只有三十来个平方。店里的6张饭桌,只有3张坐着吃饭的人,看穿着打扮,都是要赶火车的旅客。店里忙活着的是一对中年夫妇,丈夫在后厨充当厨师,妻子在前厅招呼客人。

    看到王大满走进来,胖胖的中年妇女立刻热情地招呼道:“大兄弟,快请坐,想吃点啥”

    “大姐,给我来碗馄饨就行。”接着,王大满有点不好意思地道:“我能都给你钱吗”

    “行啊!咋不行呢!俺这就是个人小店,不像国营大饭店那么严:没粮票,还不让吃饭。”说到这里,中年妇女顿了一下,犹豫了一下道:“不过,可得说好了啊!有粮票,一碗馄饨是1毛钱加半两粮票。要是没有粮票,一碗馄饨就得3毛钱。”

    知道这位妇女有点坑自己,这碗馄饨多要了自己1毛钱。但也没办法,谁让王大满兜里现在就有3斤粮票呢!就这,还是老村长托人好不容易在镇上换来的,是王大满留着关键时刻用的。要不然,揣着一兜子钱,就因为没有粮票买不到饭吃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行啊!大姐,3毛就3毛吧!”说完,王大满从兜里取出3毛钱递了过去。

    不一会儿,一大碗热腾腾的馄饨端了上来。望着碗中个个皮薄馅厚,足有小儿拳头大小的混沌,王大满不禁感叹:真实惠啊!

    用勺舀起一枚混沌,一口咬下去:嗯!不错!

    王大满把两个袖子往上撸了撸,又从帆布包中抽出一张大煎饼,就着那碗大混沌唏哩呼噜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三张大煎饼和一大碗混沌就都进了王大满的肚中。

    腹中饱涨感让王大满舒服地长舒了一口气,抬起头又招手道:“大姐!”

    “大兄弟,吃好了”听到招呼,中年妇女快步前来应道。

    “吃好了。”王大满摸摸肚子,又从挎包中拿出一个大罐头瓶子说道:“大姐,我给你5分钱,你能帮我灌一瓶开水吗”说完,从裤兜里拿出5分钱递了过去。

    “行啊!大兄弟,你等着,马上就来。”说着,中年妇女接过灌头瓶子和5分钱就进了后厨。不一会,又用一个托盘托着灌满热水的罐头瓶子走了出来,把罐头瓶子小心地放到王大满的桌子上,“大兄弟,你拿好了,可是挺烫的。”

    “哎!谢谢了。”说完,用挎包把罐头瓶子兜住,又扛起帆布包,王大满就一头扎进了夜色中。



第四章 南下
    王大满坐的是从帝都开往广城的火车,在济市停留的时间不太长。但济市是一个大站,上的人很多,所以上车的过程简直就是一场战争。

    幸好王大满身强力壮,硬是在人群中撞开了一条路,顺利的来到了自己的座位前,把行李往行李架上一抛,才一屁股坐了下来。

    卧铺票别逗了!

    这时买卧铺票是要开介绍信的。王大满一个农村娃,无论如何也是开不出来的。

    当初,老村长能弄到边防证,已经是令王大满喜出望外了。

    随着涌进车厢的人增多,有些没有坐票的人就逐渐挤在了过道上,空气也变得浑浊起来。王大满便起身把车窗拉了下来,这时候的绿皮车的车窗是可以拉开的。

    随着车窗的拉开,早春微寒的空气灌了进来,这让王大满的精神为之一阵。

    刚要坐下,坐在窗口的一位带眼镜的斯文中年人略带不满地说道:“小同志,一会儿,车开起来,风这么往里灌,会很冷的。”

    “对不住,大叔。我就是开窗透透气。车开了,我马上把它关上。”王大满欠欠身,礼貌地回道。

    王大满一身农民装和表现出来的教养似乎有点不协调,这引起了中年人的兴趣:“小同志去哪啊”

    “我去深市,在终点--广城换一下车。”

    “哦!”一丝惊奇之色浮现在中年人的脸上:“小同志,那里可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你这么小,就要到那里去闯荡,了不起啊!”

    “您别这么说,我就是一个农村娃,在家呆不住了,就想着出来看一看。”刚说到这里,一声“呜”的汽笛声响了起来,“哟,车要开了,我把窗户关上。”

    经过一路漫长的煎熬、等待之后,火车终于停靠在了广城车站的站台旁。

    王大满站起身来,狠狠地伸了个懒腰,抻得后背骨节是“卡蹦、卡蹦”响。

    当王大满走出车站时,已经是困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尽管王大满身强力壮,但这么长时间的火车熬下来,还是感觉吃不消。

    在火车站旁随便找了个旅馆,花了10块钱要了个房间,便扑在床上,昏天黑地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王大满是被饿醒的。

    找旅馆服务员灌了一罐头瓶子开水,从帆布包取出煎饼,把最后三张消灭掉,才把饿得发慌的饥饿感给压了下去。

    简单洗漱后,王大满立刻来到广城火车站的售票处,买了最近一班去往深市的火车票。

    趁着离开车还有点时间,王大满在火车站旁边找了一家包子铺,要了30个包子,一大碗粥。这是两天来,王大满最正式的一餐了。

    算着时间,快速吃完之后,王大满又急匆匆地奔向火车站。

    又是几个小时的火车后,当王大满从深市火车站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当天下午了。

    前一世,王大满来深市的时候是1990年。那时的深市火车站周围已经很有些繁华的气息了。

    可是在1985年的这个时候,站在深市火车站的出站口向外望去,仍是给人一种青涩的感觉。

    此时的深市,由于到处都在兴建高楼大厦,所以显得有点杂乱,但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以“三天一层楼”速度,创造了“深市速度”的国贸大厦早在去年4月就已经封顶了。

    突然,王大满发现出站的人流都在避开他,有些人甚至还对他指指点点。

    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

    果然,原本干净的衣服,几天火车坐下了,变得皱巴巴、脏兮兮的。而且原本没什么感觉,但这一打量,一股酸臭味道立刻冲入鼻中。

    找了一家稍微上档次的旅馆,要了一间带淋浴的房间,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从帆布包中拿出一套干净的衣服换上。整个人这才清爽起来。

    躺在床上,望着窗外已经变黑的天空。

    “今天是1985年的3月26日,时间还来得及。不过,无论如何要在6月份之前到香江,10月份前拿到香江的身份证啊!

    嗨!要是现在能过去就更好了”

    就这样,在这种碎碎念中,王大满沉沉地睡了过去。

    第二日清晨,眼睛一睁开,王大满就“蹭”地蹦了起来。几日来旅途的疲惫,在充分的休息下已是一扫而光。

    简单洗漱,吃过早餐之后,王大满就向着本次旅程的目的地--老街赶去。

    这次他来深市,就是要去老街找一个花名“沙胆坤”的人。

    “沙胆坤”本名李成坤,原本是香江和字系社团下面一个小堂口的坐馆。

    后来,在帮派火并中,堂口被人扫掉了。他无处可去之下,就跑到了刚刚设立特区的深市。

    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做一些电子产品的走私生意。后来,有了点本钱之后,就学别的外商那样开了个服装厂。

    没想到,服装厂居然让他做大了。

    前世的时候,由于都是做服装生意的,一来二去之下,王大满就和他熟识起来。虽然谈不上交情莫逆,但也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

    有一次,喝大了之后,他吹嘘道:开服装厂之前,老街一带一半以上的走私电子产品都是他供应的。

    看到王大满不以为然的样子,他拍着胸脯,急声道:“兄弟,你不要不信啊!那个时候,哥哥我是真的威啊!”接着,伸出一根手指头在王大满面前晃了晃,“我一年至少安排100人去海那边。”说完,冲香江方向指了指,又伸出三根手指道:“最多三个月,我安排的人就会在那边拿到正式的身份证。”

    看到王大满震惊的表情,接着又得意地道:“自从我到深市以后,不论是早期偏门的走私、偷渡生意,还是现在服装厂的正行生意,我都没有欺过人、骗过人。可以说,我’沙胆坤’三个字就是金子招牌,只要我说过的,我就一定做得到。

    这也是我现在虽然不捞偏门了,但黑白两道都还给我几分薄面原因。而且,因为我讲诚信,那些老板也都愿意同我做生意。我的生意自然也就越做越大喽!”

    当初听到这番话时,王大满还在心中一阵感慨:这妥妥就是一个失足青年改邪归正之后,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的典范啊!



第五章 能打
    老街。

    王大满已经转悠几个小时了,还是没找到“沙胆坤”所说的那个门脸。

    前世的时候,“沙胆坤”可是一再地吹嘘他那里怎么怎么的门庭若市,每天提货的人是川流不息。

    可王大满就没找到一间符合条件的。

    难道这老小子骗自己

    不能啊!前世的自己虽然不同那些黑道的人打交道,但“沙胆坤”仗义、诚信的名声还是有所耳闻的。

    要不然,自己一个奉公守法的平民,也不会同一个前黑社会成员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了。

    可这老小子说的地方,怎么就找不到呢!要是找不到他,可真就有点麻烦了。

    本来,王大满是想着从“沙胆坤”那里进一些电子表拿到内地去卖。这个时候的电子表又被称为“走私表”,在南方非常便宜,只要几块钱。但是到了内地却可以卖几十、甚至上百。

    所以,只要王大满不怕辛苦,多跑几趟,短期之内就能让身上的一千来块钱翻上几十倍。再用这笔钱作为费用,通过“沙胆坤”的路子偷渡到香江去。如果当时“沙胆坤”说的没错的话,十月份前,自己就可以拿到香江的身份证了。
12345...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