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啸马西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初·十三

    “呵呵!”

    突然响起的笑声让萧冉顿时一惊,这时候他才想起来,那个隐在暗处的扎木合还没走远。

    “顾老三,有本事你出来,别躲在暗处里吓人。”喊过后,四周只传来声声战马的嘶鸣声,并没有人回答他。

    “你这个鬼影子,我早晚非让你做了斥候不可。”萧冉嘟囔着朝另一边走了。




第四百零九章监察使
    萧冉的临时府衙是一座院墙还没倒塌,屋顶也尚存的破庙。庙不大,正殿供神,偏殿放置杂物。那位郑州牧派来的官员到来时,周继正和几名府军在偏殿里烧饭。

    看到那位官员自持是上峰派来的,便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连带着那几名随从也大呼小叫吆五喝六的,周继便以去请萧爵爷为由走了。等他再回来时,看到偏殿里已是一片狼藉。

    那些人不但把周继等人准备的饭食吃了,还把这里祸祸的不像样子。周继心里有气,可也只能陪着小心对那位官员说道:“萧爵爷在城墙上督造加高城墙一事,一时半会回不来。”

    “这上官来了,巡察使也没空吗?”那位上官阴沉沉的说道。

    “这加高城墙一事甚是紧急,萧爵爷已下令,无论军民,只要进了这城中皆要尽数出工出力,两天内必须完工。萧爵爷已在那里呆了一天,做的也是和其他人一样抬石和浆的事。”

    “哦?你是说巡察使也亲自动手整修城墙?”那官员的脸上现出狐疑之色。

    “正是。不但是萧爵爷,只要这城中有手有脚,能做活的都去了城墙上面。这府衙中只留下我等几个,以应付一些杂事。”

    “哦,是这样。这上官来了,他总要来此见一面吧?”那位官员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萧爵爷说,城中发现叛军留下的探子,所以已经将此地列为军事重地,凡进城中者,皆要服从军管。萧爵爷让我通知各位,怕有人打扰上官休息,特命我等为上官守夜。明日萧爵爷自会来拜访上官,在此之前,恳请上官莫要擅自出去,以免发生误会。”

    壶关城什么样子,这位官员进城时已经看的清清楚楚的,要说从哪处角落里突然冒出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扯着他的衣角要吃的,他一点也不奇怪。只是乞丐还好,若是冒出一个贼人,或者是叛军的探子来,手里再拿着刀子,那就麻烦了。这萧爵爷不错,虽说有失礼仪,可还知道派兵保护自己,不错不错。

    这样想着,那官员就捻着长须点了点头,说道:“只好如此了。”

    周继抬眼看了看他,心想果然没有什么急事,想必是来探问萧爵爷这边的情况的。周继知道,虽说萧冉不断派人回并州城汇报情况,可只要他把并州军带走,那些并州官员就不会心安。

    所以,这个不期而至,且派头大的很的官员,很可能就是萧爵爷说的那位只闻其名,没见过其人的并州监察使。因为,萧冉已是并州府衙的钱粮使,兼代州牧东巡的巡察使,地位在并州已是很高,除了那位位居州牧之下的监察使,还没人敢让萧冉来见他。

    听说此人一年中的多半时间都在并州境内晃荡,很少去衙门办公。萧爵爷说,若真的是此人,倒也不必怕他,只按照说好的做就是。

    只是这西门守军,怕是要被萧爵爷责罚了。不经盘问,便将这人放进城来,显然已是失职。

    夜深人静,天空无月,除了城墙上连成一道火龙般的火把光亮,城中没有半点灯光。周继带着几个人站在破庙门前,听到里面传出此起彼伏的鼾声后,相互笑了笑,便朝破庙后面去了……

    没一会,一股浓烟便从破庙里飘出来了。冒出浓烟的地方是在庙内,那里取暖的火盆上,压着的是周继专门找的湿柴,那些湿柴压在火上就是这种只冒烟不起火呛死人的节奏。

    周继回到庙门前没多久,就听到庙里跟炸了锅一样,紧接着,就听到庙门被砸的砰砰直响。周继忍着笑,又耽搁了一会后才将从外面栓住的庙门打开。

    庙门一开,顿时就有几个人冲了出来。周继借着微弱的光亮一看,只见那位上官只穿着一袭白色长袍,在几名同样是衣衫不整的随从的护持下,连滚带爬的来到外面。

    “上官,这是为何?”周继装出惊诧的样子问道。

    那官员只顾大口呼气,他手下一人急急说道:“火起,甚是呛人。”

    周继看到他暗夜里只一口白牙甚是显眼,就憋着笑说道:“只顾站岗了,未曾见到火起。”

    “速救之,我等行李俱在里面……”

    不等那官员说完,周继便指着西边街道说道:“上官不必多说,速去那边躲避,我这就带人救火。”说完,周继捂着口鼻就冲进了庙里。

    那几人看到身上甚是狼狈,就想着周继指着的地方,定是有人的地方,就相扶相携的朝那边去了。

    周继在门后看到他们向那边走了,就哈哈笑了起来。笑了两声后,周继赶紧捂住嘴巴,向正殿走去。

    那五六名随从拥着那位上官向西走出没多远,就看到有一队人向这边跑来。那些随从见到来人,赶紧喊着“在这里,在这里……”

    那队人转眼间就过来了。看到这些人衣衫不整,且面目如黑炭一般,那队人中带队的那个小头目就皱了一下眉头,大声问道:“你们是何人?”

    一名随从说道:“这位是并州府衙的监察使,从并州来此公干,庙中失火,你等赶紧找一处暖和的地方……”

    不等他说完,那小头目就问道:“可有关符印信?”

    那随从指着破庙的方向说道:“俱在庙中。”

    小头目看看破庙的方向,此时那里是死一般的寂静,一点也不像是起火的样子,便厉声呵斥道:“胡说,那处住的是萧爵爷,哪里有失火的样子?你等定是来此做坏事的探子,不然,为何是这般龌龊模样?”

    不等那些人辩解,小头目手一挥,说了句“拿下”,那些士卒顿时一拥而上,没几下就把那位上官和他手下的随从捆了起来。

    这些人看到士卒冲上来时,也连声喊叫着,可那些士卒甚是凶悍,看到他们谁开口说话便用刀鞘抽他的嘴一下,如此几下过后,就没人再敢喊叫了。

    要说这些士卒为何这般火爆脾气,都是因为萧冉去了一趟西门后,以他们把守城门不严,没有严加盘查就让人进城为由,罚他们每人做了两百个俯卧撑。

    城中百姓虽少,可这城墙上到处都是干活的士卒百姓,那一阵阵的哄笑声在这些守门士卒听来,比胳膊酸痛还难受。

    这会儿,把这帮装大爷的孙子捆的跟粽子似的,还不敢吭声,他们心里的火气才消了些。



第四百一十章搬砖
    人捆好了怎么办?总不能扔在街上吧?那样会被冻死的。

    看着瑟瑟发抖的那几个人,那小头目眼珠一转,说道:“这城中除了快死的人,其他众人都在城墙上没日没夜的忙着,你等看上去身强力壮的,只在这里挨冻也是浪费,不如去城墙上,做过搬砖运浆的力工也不错。”

    那几人一听刚要出声,就被几名士卒噼啪几下打的不敢出声了。

    “直娘贼,不愿意是不是?这萧爵爷在那里也是做的这事,你等这鬼模样,如何做不得?”

    小头目这样一说,那上官反而放心了,心说和你们这群士卒无法讲理,到了那里见了萧爵爷定然就能说清楚了。所以,被押往城墙那边时,这上官和他的随从都很老实。

    到了城墙下时,那小头目让人给他们松绑,然后指着一堆书本大小的石块说道:“只这样的砖石,萧爵爷一次可搬六七块,你等除了那个年长一些的每次可搬运三块,其余各人每次十块,缺一块就掌嘴十次……”

    那上官看看周围的人,都在卖力的干活,对他们的到来丝毫也没在意,就无奈的搬起三块石砖,沿着坡梯向城墙上走去。

    但愿那位萧爵爷就在城上,见了他后,定要好好说叨说叨此事。这上官一边走一边想着。

    这上官一动手,那些随从便不等别人催促,也纷纷开始搬砖……

    这时候,城墙上有一人看着这边笑了笑,便收回头去,然后用一支木铲用力搅动脚下那些灰浆。

    “公子,你让那上官做这事,就不怕他恼怒吗?”一位端着水碗递到萧冉嘴边的士卒打扮的人说道。

    萧冉喝了一口水,抹了抹嘴巴说道:“适才我看到他没有丝毫不愿意的样子,比他那些随从还要主动,想必他也想为保卫此城出些力吧?”

    郡主笑了笑,低声说道:“他就要上来了,若是见了你,不知道要怎样诉苦呢?”

    萧冉也笑了,然后指着另一边说道:“带着你的人去那边送水吧,这里就要忙了。”

    郡主又嘱咐了一句,然后就带着几名妇女去了别处。

    萧冉招手让一人过来,低声说了几句。那人点了点头,就放声喊道:“时日已是很紧,这叛军说来就来,要想不让这壶关城再次遭殃,大家就加把劲,多运些砖石上来……”

    那上官刚从坡梯上冒出头来,就听到此人这样喊着,等他放下石砖,想要问旁边那人萧冉在哪里,那人却说道:“找什么萧爵爷?好生搬砖就是,无人找借口偷懒。”

    那文官一愣,心说我这是找借口偷懒吗?我这是找他喊冤。可左右看看,大家都在忙着,竟然没人理睬他,这文官只好又去搬砖了。

    这城上城下搬了一次砖石,身上竟然不是那么冷了。想到自己毕竟是并州的官员,这壶关也是并州所辖,自己为保卫此城搬一次砖石,到了百年之后说不定也是一场佳话。

    官员军民齐心合力,固我城池,保我黎民百姓,估计这并州府志上怎么也要记一笔的吧?

    到底是科举出身,搬了一趟砖石的这位上官竟然开悟了。他心甘情愿的搬砖,手下那些人也无法叫屈,只好脸色难看的如被人掘了祖坟一般跟在他后面城上城下的忙着。

    “你等不必有怨言,只这天寒地冻的,若不是做这搬砖之事,恐怕我等会被冻死。”上官说完此话后,那些随从脸上才没了恼怒之色。

    无人搭理他们,也无人偷懒耍滑,每个人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着。因为他们知道,萧爵爷也在做着这样的粗活。况且,只有在此做活,才有吃食。壶关府库早已空了,想吃饭就要来搬砖修墙,这是城中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而且,修好城墙为的是城中百姓,这一举两得的事情,竟把城中不多的百姓尽数吸引到这里来了。所谓人多力量大,原本要几日才能整修好的城墙,萧冉估计这两日就能完工。

    干活时不觉得时间长短,正当那位上官感到腰酸背疼,有些力不能支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吆喝“歇工、歇工,进早食……”

    那文官领到一碗糜粥和一块盔饼后,坐在城墙根下竟吃的十分香甜。吃着吃着,那文官突然流泪了。

    旁边的随从见了,以为是自己的上司受了这大半夜的罪,心里难受才做出这般样子来的,便纷纷嚷嚷着要找萧冉算账。

    可他们刚嚷嚷了几声,就看见几位士卒向他们走来。想起昨夜那些士卒的凶残样子,这几人顿时赶紧闭嘴,做出无事的样子。

    那几名士卒只是从这里路过,并没有多看他们一眼。

    那上官看到手下人的样子,便拭拭眼角说道:“想我寒窗苦读之时,每次娘亲送来糜粥我也是吃的这般香甜……”

    哦,这上司是想自家娘亲了。那些随从都这样想着。

    “可这为官十几载,我早就忘了那碗糜粥的香甜,每次进食时竟然食肉也不欢,这是何故?”

    你问谁呢?谁不知道肉好吃啊!那些随从有些懵逼的想着。

    自己的问题自己知道答案,这上官接着说道:“不是糜粥不香了,也不是肉食不好吃,实乃我忘本了。”

    那些这些年来跟着他吃喝卡要的随从们听了后,顿时更懵了。心说这一夜辛劳怎么还让你洗心革面了?不是说好到了此处寻几个由头,好好的敲诈这位有钱的萧爵爷一笔吗?

    现在你这样说,是不是这敲诈一事今后就不做了?可不做了,就凭你那几个俸禄如何养活你那一家老小?

    “食糜粥!”那上官听了随从的话后,默然许久后咬牙说道。

    那些随从明白了,今后的日子不太滋润了。上司要重新做人,下人的日子也难了。

    那几名随从相互看看,随之一起跪下后说道:“我等俱有家人养活,只这食糜粥定然活不下去,我等这就告辞了。”

    那官员也不挽留,只是说破庙里的行李你等就分了吧。说完这话后,那官员就埋头继续喝粥,打算过会继续搬砖。



第四百一十一章蓬勃朝气
    就在那位官员把那碗糜粥喝得风生水起时,一个年轻人来到他身边蹲了下来,笑嘻嘻的说道:“大叔,看你也是劳累了一夜,不如回去休息吧?”

    那官员看看年轻人俊朗的脸面,笑了笑说道:“萧爵爷,我那些手下要离开此地,还望你不要难为他们,让他们离开。”

    萧冉愣了下,随后就笑着说道:“吴使节见过我吗?”

    看到萧冉承认了,吴使节反而没好气的说道:“没有。”

    “那你------”

    吴使节放下碗,抹了抹嘴巴说道:“这里无一人靠近我,只有你敢过来,你不是萧爵爷又会是谁?”

    萧冉站了起来,抱拳说道:“吴使节见谅,昨夜之事冒犯了。”说完,萧冉挥手让一名士卒过来,将吴使节留在破庙里的皮袍拿了过来。

    “吴使节,此城中已经军事管制,这夜里------”

    不等萧冉说完,吴使节便挥手打断他,说道:“此事不必再提,只是这搬砖之事让我感慨万千,想起了我当初三更灯火五更鸡之时。”

    “哦,吴使节是读书人出身?”

    吴使节穿上皮袍后,虽然脸上还是烟熏色,可也有了几分当官的模样。他站在城墙下,看着高高的城墙说道:“萧爵爷修葺城墙,亲力亲为,实为我并州官员中的楷模。”

    “吴使节搬砖一夜,也是这并州官员中首位,更是晚辈学习的榜样。”

    吴使节听了这话后,看了萧冉好一会,最后,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所有的误会和怨恨似乎都消散了。两人又互相吹捧了几句后,便携手来到城墙上。

    “吴使节你看那里,就是当初并州军被冲散的地方。”萧冉指着东边一处空旷之地说道。

    吴使节看了看那里,又看向关城那里南面的那处山坡说道:“该是在那里扎营,然后与这城中的守军一起固守,待后军到了之后,两面夹攻,必然可将区区四百骑军歼灭。”

    萧冉一听,心说此人还有两下子啊!幸亏自己昨夜没有往死里整他。这么一想,萧冉便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此人留在这里。

    “吴使节所言极是,我正想把叛军引来,用此办法破敌。”萧冉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1...143144145146147...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