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台剑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梦如禅
“好象是从省上来帮忙的那伙人中的一个。”凌梅曾在衙门的大门口见过乔二山一眼。
“那他既然没杀着你,你又被刘进忠救了,难道他和刘进忠交过手,被他打跑了才救了你”梁紫玉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我也不知道,当时我昏过去了,醒来时就在家里床上了。”凌梅说。
“可刘进忠又是如何知道你那天会出事的呢”梁紫玉有些想不通。
“我也想过,但想不出道道来。”凌梅说道。
“除非他早就知道你会武功的事,一直在暗中跟着你,要不,有这样巧合”梁紫玉分析着。
“嗯,有可能。”凌梅说。
“梅儿,刘进忠这个人虽然是你丈夫,但你一定要多一个心眼,这个人不简单呀。”梁紫玉说道。
“为什么”凌梅睁大了眼睛问。
“你记得当年凌府灭门的惨事吗”梁紫玉说。
“记得,怎么会忘记呢”凌梅一下变了脸色。
“说不定这件事就和刘进忠有关,当年我回到凌府时,已经是一片废墟,我埋了儿子和丈夫后,就到处打听是谁杀了他们,当晚凌府上下除你和那李春外全部都被杀了,我到处找你不着,就去找那李春打听,谁知李春竟然全家失踪,邻居说是已搬了家,再问也不知搬到何处去了。我当是就怀疑李春肯定和这件事有关,就到处找他。后来我听说过。杀你全家的事和张献忠有关,是他派人来做的,说是为了你们家的那把宝剑。”梁紫玉回忆着。
“对,我家是有一把星光剑,说是上古奇兵。我曾经见过,难道就是为了那把剑”凌梅也记起了这事。
“这就对了,我当时打听到,张献忠为了得到这把宝剑,就派了他的暗杀营去夺的。你知道吧,这暗杀营当时是谁在统领”梁紫玉问凌梅。
凌梅摇了摇头。
“就是这刘进忠!”梁紫玉加重了语气地说道。
“刘进忠不会吧”凌梅也惊讶起来。
“不会错的,我已经打听得清清楚楚。”梁紫玉肯定地说。
凌梅听了婆婆的话,愣在那里不作声了。
“只不过,还不知是不是他带着人前去你家的,这个要找到李春才会知道。”梁紫玉接着说道。
“应该不会,应该不会。”凌梅自言自语地说着。
“我也希望不是这样,但世上的事情很难说,也只有找到了李春,一切才会水落石出。”梁紫玉说道。
凌梅想起当年那天,刘进忠也曾扮算命先生到过她家里。
“也就是说那天刘进忠也确实到过凌府。有这样巧吗”凌梅突然感到一阵揪心。
接着,她将刘进忠扮着算命先生救了她一命的事说给了梁婆婆。
“这就对了,要不他那天为何会出现在离省城几百里的地方但他为何要救你呢既然要灭门,救你又是为何这点我倒想不通了。”梁紫玉沉忖着。
“可能是恰好遇着了吧。”凌梅想起这么多年来,刘进忠对她的情意,不可能他就是灭她全家的人。她极不情愿往这方面去想。
“也有可能吧,只有找到李春才会真象大白。”梁婆婆说道。
“我已经托了江湖上的朋友在找李春了,等找到再说吧。”梁紫玉说道。
接着她又问起了凌梅的伤势,二人又说了一些家常话,临走时,梁紫玉又叮嘱凌梅要好好养伤,并不能将今晚她两的对话透露半点给刘进忠。
“如果他知道我就是你奶娘的话,恐怕我们两人的性命都不会保。”梁紫玉说道。
“我不会讲的,你放心吧。”凌梅点了点头。
“你伤好了,就要抓紧练功,三天不练手生,特别是那花针暗器功夫一定要抓紧时间练习。”梁紫嘱咐道。
“我已经在练了。”凌梅将床上一包针打开给婆婆看。
“这就对了。”婆婆拍了拍凌梅的肩就拉上面罩告辞出门去了。
这两天,严升的日子不好过。蓝驼子交他查办的事情,他一点也没有头绪。本来他已查到大北街杂货铺和反党有关的事,但却被暴打一顿并受到威胁,他权衡了一下利害,觉得还是保命要紧,所以也就没有对衙门里的人和蓝驼子一行说起。自己和柳青花悄悄地买了一处住房,已经悄悄地搬了过去,那地方很僻静,如果没人带路的话是找不到的。严升每天晚上,都是悄悄地在城里转上一两个时辰,确信没人跟踪了才溜回去,而自己正室的家倒没有回去过了。
其实,那天在龙台寺暗杀杨雅重的那伙人,严升怀疑也和当初救走李虎和张馆主的那些人有关。当他受了蓝驼子的斥责后,要他限期找出那几个女人的线索来时,他心中早就有了线索,但却不敢开口,他当时看那些站列成排的龙台寺和尚时觉得个个都和那大北街杂货铺有关系,都有通匪的嫌疑。但他看见那叫禅明的和尚打掉暗杀者的凶器时亮出的那一手功夫,更显得龙台寺这些和尚高深莫测,使他噤若寒蝉,便止住了冲动,没将自己的怀疑说出去。
他想蓝驼子这边能拖就拖,拖不下去了最多不过挨几大板子,扣一些薪水罢了。如果自己得罪了当初在柳青花家中绑捆自己的那伙人,那就是要命。
“哎呀,你每天都是这个样子,非要这样晚了才回来。”严升一回新家,柳青花就迎了上来抱怨着。
“你有所不知,我这样做是为了保险起见,我要先到处转一转,看有不有人跟踪才能回来,你懂吗”严升说道。
“这个地方这样偏,鬼也找不到,你不用担心。”柳青花说。
“你们妇人家见识短,上次被人家绑了,吓得鬼哭狼嚎地还不长记心,总之小心一些好。”严升说道。
“好了,好了,记得记得,就是你奸滑。快来吃饭吧!”柳青花催着他。
就在二人叨叨地说话的当头,柴嘉和禅明派来的李仁云正在找严升。
按照禅明的安排,要他二人找严升封死他的嘴,不要让他说出发现大北街杂货铺的事,最好秘密地将他杀掉。当他二人来到柳青花原来的住所时,那房子已人去楼空。
“被他跑掉了,怎么办”李仁云说。
“夜已深了,不好找人打听他们搬到哪里去了,只好明天我找伙计去衙门口守着,跟着他再说。”柴嘉说道。
“只好这样了。”李仁云说。
第二天下午酉时,柴嘉就派了一名伙计前去衙门前守着。
“你去看着衙门,如见严捕头出来了,你就跟着,看看他到那里去了,回来告诉我。”柴嘉叮嘱道。
“好,老板!”那伙计受命去了。
却说严升这天在衙门里坐着,只见那叫李三的捕快急急地从外面进来走到他面前。
“捕头,有一件事查着了。”李三神秘地附在严升耳边说着。
“什么事”严升问道,他曾经对所有捕快打过招呼,凡是捕快去查办的事,如有什么发现只能最先向他报告,如有违反,将扣薪水。
“你不是叫我们去查那些商号,看有不有用大锭银子买卖的事吗我这几天天一亮就出去查,好辛苦哟,终于让我查到一点眉目了。这不,昨天我去茂昌米号查问,果然找到了,他们那里居然有人用五十两一锭的银子买米哟。”李三捕快低声地说道。
“是吗”严升一下来了精神,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千真万确。”李三说道。
“没看错”严升问。
“错不了!”李三回道。
严升略一思忖后便对李三说:
“记着,你不要对任何人说起这事,我们两个先去看一看再说。”严升给那李三打招呼。
“明白,捕头。”李三回道。
二人出了衙门,急急朝仪凤街的茂昌米号走去。
到了那米号,铺子里正人来人往。见有身着官服的捕快进去,一些人就匆匆地往外走,生怕惹上什么麻烦。
“叫你们掌柜出来说话,就说严捕头找他。”李三对正忙着的一个伙计说道。
那伙计似乎吓着了,话也不说就一趟子跑向后边去了。不一会就见掌柜急急地走了出来。
“不知大人前来,请恕罪过。”掌柜一上来就作揖赔罪。
“到后面说话吧。”严升说。
“请,请,快请!”掌柜拱腰相请。
几个来到后面,严升也不说话,东看看西瞧瞧,那掌柜站在一旁心里直发毛。
“大人,不知何事需要小铺相助”掌柜小心地问道。
他以为又是象以前那样,不时有捕快或士兵前来找一些岔子捞一些好处。他对那伙计使了一个眼色,那伙计便出去了。
“我们捕头有话问你。”李三趾高气扬地说。
“哦,哦,我听着,我听着。”掌柜哈头低腰。
“听说你这里有人用五十两一锭的大银买米,是吗”严升拉长着语调问道。
“五十两一锭”掌柜一愣,没明白他问这个干什么。
“是啊,五十两一锭。”严升加重了语气。
掌柜埋头想了一下。
“哦,有,有,有那么一次有人用过,我也还从来没有见过那样大的银锭吔。”掌柜好象记起来了。
“那你拿出来给我看一看吧。”严升说道。
那掌柜以为这些捕快想要五十两讹银。
“大人,我这小买卖,生意又不好,这五十两是不是有点多你看能不能—”掌柜几乎要哭了一般。
“哈哈,我只看一眼,又不要你的,你以为我要如何呢”严升明白了那掌柜的意思。
这时,那伙计走来,递给掌柜两封红包。掌柜接过来走上前来。
“大人,光临小铺,不胜荣幸,这点小意思还请收下,各位二两银子给兄弟买点水喝。”掌柜将红包递上。
严升看了一眼那李三,李三就上前接过了红包。
“掌柜你不用客气,我们前来查案的,你放心,我们看一下那银锭就走,你不知,有地方发生大案,这五十两的银锭就是线索,所以我来看一看。”严升说。
“哟,是这样呀,那你等等,我去拿来。”掌柜忙忙地去了。
不一会儿,他就匆匆地手拿一个大银锭过来了。
“你看吧,就是这个,我作生意这么多年,这么大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掌柜递过那银锭。
严升接过来,掂了掂,再翻过来一看,底部有铸文,虽然几经磨擦,已经模模糊糊,但还是能隐约可见“大西”二字。
“就是它。”严升几乎肯定地说。
“你知道是什么人用它的吗”严升问。
“这个要等我翻一翻账薄才知道。”掌柜说。
“那你快去翻一翻,我等着呢。”严升催道。
看见这一银锭,严升似乎起死回生一般。这个发现如果告诉蓝驼子的话,那么他要准备受的处罚也许就不会有了,更加值得庆贺的是,有了这个线索,可以拿去和绑他的那伙人作交易,让他们放过他,而他就把发现宝藏的事告诉他们。自己则不会再受威胁了。
想到这里,他兴奋不已。
“找到了,找到了,你看—”那掌柜手里端着账薄走过来对严升说道。
严升一把抢过来,只见那账薄上记着:云谷庵购米百担,银五十两(一锭)。
“你看,我还专门注了一下,这银子是一锭,当时,因这没见过这样大的银子,还想不要呢,谁知对方说人家想要还不得呢,你还不要,这是宝贝,稀奇得很呢。我拿着后还找人去验了一下,确实真银我才收下的。”掌柜解释地说道。
“这云谷庵买这么多米”严升绉起眉头,自言自语地说道。
“对,这云谷庵经常到我这里来买米,每次来最少都是二十担,那次买得多一下就买了五十担。刚好整数,就给了这么一个大银子,也刚好无找补。”掌柜在一旁插话。
“你记得当时来买米的是什么样的人?”严升问。
“哦,我记得,是四个象是伙房的人来的。”一旁的那伙计插嘴。
“不是尼姑”严升以为尼姑庵全都是尼姑。
“不是,是几个男的。”伙计回道。
“好,明白了。掌柜,这两样东西都是证物,我要带回衙门去立案。”严升对掌柜说。
“大人,这,这,这可是五十两哟。”掌柜有些慌了。
“你放心,我们不会要你的银子的,只是拿回去立案,完了后会还给你的。李三,你给掌柜的写一个字据,就说暂收银子一锭五十两,账薄一本,事完奉还。”严升对李三说道。
“好,我这就去写。”李三回道。就与那伙计到账房去写条子去了。
“掌柜,我们前来查银子的这件事,你千万不要对任何人讲起啊,这案子非同小可,如让人知道我们在查,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呀。”严升故作神秘地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掌柜头象鸡啄米似的。
“还有,你要给你那些伙计打招呼,叫他们也不要到处乱说。”严升十分严肃地说道。
“会的,会的。”掌柜不停地点着头。
不一会,李三出来,将字据拿给严升看了一下,严升看过后就交给了掌柜。
“你拿好,这事完了,你就凭这字据来领。”严升说。
掌柜接过字据,小心地揣进了怀中。
严升和李三得意扬扬地回到衙门。
严升一边将那大银锭拿在手中把玩着,一边在想如何去对蓝驼子说这件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