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霸主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保罗-舒瓦洛夫心中一惊,大叫不妙,现在这个时候开口,这不是站队么!
俄罗斯帝国现在主要分成了:东进派和欧洲派,以及中立派。哦,这还没完。
东进派又分成:主张向远东扩张的远东派;主张进入阿富汗然后向印度扩张的印度派;以及主张向中亚奥斯曼扩张的中亚派。
欧洲派同样也有派系,主张向巴尔干地区扩张的巴尔干派;主张向北欧扩张的北欧派;甚至还有主张向奥匈扩张的激进派。
&nb
七十三章、局势
尘埃落定,斐迪南总算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君不见历史上《法俄同盟》,圣彼得堡都拖了两年才批准。
明面上的《俄保同盟》,只是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仅限于经济同盟。
但是列强都不是傻子,没有哪个国家会相信这只是单纯的经济合作。
不过当时的国际形势,英德奥三国希望将俄罗斯的目光移向东方,减轻欧洲和印度的压力,法国希望同俄罗斯结盟,在这一背景下列强默许了《俄保同盟》的建立。
斐迪南在俄保谈判的当口,派契科夫出访,也是这方面的考虑。毕竟单纯采购商品,工业部的人出马更适合。
从英国开始,然后途径法德奥匈的路线,就是向各国透露俄罗斯战略东移。尽管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此举完全就是为了示好列强,表明这次结盟不针对各国。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边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就有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洲一场龙卷风。
斐迪南穿越后的蝴蝶效应,已经发生了,诞生了历史上没有《俄保同盟》。列强可以无视,那是他们实力雄厚,巴尔干各国却不能忽视。
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罗马尼亚,夹在了保加利亚同俄罗斯中间,而且俄罗斯从来没有掩饰对罗马尼亚的野心。
罗马尼亚应该庆幸,俄罗斯现在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三世,一个和平主义者,不然他们日子会更加不好过。
然后是奥斯曼帝国,他们同俄罗斯的恩怨已经有上百年了,双方是血海深仇。平均下来不到二十年一次大战,小冲突更是没有断过,算算日子又差不多该开始了。
接下来才是塞尔维亚,塞保战争才过去几年,1886年要不是老大奥匈出头,现在塞尔维亚是什么样就很难说了。
保加利亚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他们的警惕了,现在俄保结盟更令他们忧心忡忡,就连国内的亲俄派一时间都受到了打击。
围绕俄保结盟,巴尔干各国纷纷开展外交活动,各显神通。
奥斯曼帝国继续加强同德国的外交寻求支持,连在“巴格达铁路”问题上,都做出了让步。
19世纪80年代末,德国为争霸世界,推行东进政策,把势力伸入近东,力图修建一条铁路,使之与欧陆铁路相联接,成为一条自汉堡、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直抵波斯湾的大铁路。
这一铁路不仅使德国势力在奥斯曼帝国扩张;而且严重威胁高加索、波斯等地区和英属印度。因此,遭到俄、法尤其是英国的反对和阻挠,直到一战爆发都没有完成。
罗马尼亚选择继续向德奥靠拢,开起了新一轮的谈判。这次连和奥匈有争议的克罗地亚问题,都搁置不提了。
塞尔维亚环顾了一下四周,最后还是不情愿的向老大奥匈靠拢,之前的不愉快赶紧收了起来。
一时间塞尔维亚亲俄派,被打的士气全无。毛熊战略东移,对他们支持越来越弱,亲奥派再次占据了上风。
19世纪末,德国的外交可谓是登峰造极,在卑斯麦的主导下,全欧洲大部分国家都亲德,遍地是盟友。
如果不是继任者的新路线外交,加上欧洲搅屎棍的挑拨,德国被迫做出抉择,放弃了一个个盟友,一战肯定是大有不同。
&n
七十四、二五计划
1892年,随着毛熊的战略东移,欧洲局势总体稳定。国际值得注意的只有有两件小事:
一、奥地利人成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手枪——肖伯格手枪,该枪由弹匣供弹,借助火药燃气能量进行装弹。
二、《宣言》在波兰地区出版,思想开始传播。
这些事,和保加利亚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斯塔姆时期制定的“一五计划”,总体上还是被新政府继承了下来。
原本计划中的三百多项,被斐迪南砍掉了一半不切实际的,另外还有五十多项被修改了目标。
由于抄家过后,国家资金充足,到1891年底,已经完成了四十多项任务。剩下的任务,基本上在1892年底,就能全部完工。
穿越者都是爱折腾的主,斐迪南可不是能闲的住的人,或者说能让手下人闲着的人。
从后世的调查资料显示,官僚一旦闲了下来,那么贪污、办事拖沓就会接踵而至。反而是每天忙的起早贪黑,政府会更加廉洁、高效。
“一五计划”要提前完成了,想要庆祝一下斐迪南表示没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二五计划”,后面再庆祝。不行你是不是不爱国啊,居然敢阻碍保加利亚发展,可以滚蛋了!
在斐迪南坚定态度的影响下,保加利亚政府十分高效的拿出了一份“二五计划”。
除此之外,斐迪南现在召开国策会议,也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保加利亚新一届内阁已经选订了。
未来的发展纲要摆在面前,你总不能半途换将吧!那不是拖后腿么保加利亚民众现在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利用经济手段掌控了舆论后,斐迪南就开始温水煮青蛙。润物细无声,几年下来,保加利亚民间思想不知不觉中被斐迪南带偏了。
原本盛行的是:先自由民主、政党政治思想,然后再发展工业;现在已经变成了优先发展生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然后在实现自由民主。
媒体宣传口号也变成了“要面包不要自由”,再加上近两年民众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一些,这一观点迅速被保加利亚人接受。
“最近两年,政府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这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努力,我代表保加利亚对大家的努力表示感谢!”
斐迪南话音刚落,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真心的!斐迪南可以肯定。毕竟是受表扬嘛,为自己鼓掌。
“这其中康斯坦丁先生表现尤为突出,主持政府工作是兢兢业业,成果显著。现在我宣布:任命康斯坦丁-依托洛夫为保加利亚临时内阁首相!”国策会议开始前,斐迪南先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众人先是一愣,随及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康斯坦丁出任首相,众人是有所准备的,此前都有消息传出了。现在保加利亚政府能够和他竞争也没几个。
最具优势的契科夫偏偏政治敏感度不高,没有什么政治野心,自己退出了。
然后就是前农业部长詹姆斯也够资历,这个更奇葩。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比政治强的多,现在基本上都待在实验室里。
然后其他人都不值一提,基本上没有人能撼动康斯坦丁的地位。哦,还有一个远在维也纳
七十五章、二五计划启动
集中了保加利亚各个行业的“专家”,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论证,“二五计划”最终成型。
“二五计划”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再辅以军事、教育、医疗、农业等行业。
和“一五计划”最大的不同,“二五计划”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并重,政府将重点扶持加工制造业。
保加利亚“二五计划”共涉及大小项目两百八十三个。其中核心任务有以下几点:
一、大铁路计划:五年内新建铁路3400公里,基本上完成对全国主要城市的串联。
二、大公路计划:五年内新建公路20000公里,要保证公路深入到全国每一个小镇,并且连通全国一半的村庄。
三、大钢铁计划:五年内建成,年产精钢5.6万吨,年产生铁12.4万吨,基本上满足保加利亚的自用。
四、军事改革:学习德国陆军设立参谋部,增设内参负责士兵日常生活、思想教育(简单的说就是:洗脑)。
启动大预备役计划,从1892年起,今后五年每年征招6万预备役,服役为期一年。常备军保持6.5万人不变,缺额从预备役中选优录取。
五、农业改革:继续推动机械化农耕,推广新农业技术,扩充化肥产能20万吨,以磷肥和尿素为主。(合成氨还没有搞出来,只有两种技术简单)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工程,完成对主要产粮区的旱涝保收目标。
六、教育:“二五计划”中,政府对教育投资优先向技术院校倾斜,鼓励中学向职高院校转变。
七、医疗改革:加大力度培养医护人员,增设医疗专科院校,鼓励老医师带学徒,国家发放一部分补贴。政府开设培训班,定期组织民间医生学习,提高医疗水平。
八、军工业:扩建兵工厂,引对外进新设备新技术,增设重型火炮生产线,五年内完成陆军武器国产化。
……
斐迪南主导的保加利亚的“二五计划”,名义上是从1893年开起的,其实不是同时开起的,很多项目都会提前启动。
比如说像“铁路计划”,并没有因为“一五”任务完成就停工,还是在继续施工,对于它们来说“二五计划”已经启动了。而像军事改革,1892年也会启动。
但这些并不影响宣传“二五计划”是1893年开起,反正民众也不在乎是不是提前开起了,他们只关心最终结果,还有就是收入又没有增加。
1892年2月6日,斐迪南正式批准了“保加利亚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纲要”,简称“二五计划”。
同日,保加利亚宣传部正式对外发布了“二五计划”的内容。
“二五计划”一发布就引爆了舆论,保加利亚人纷纷将目光投入了过来,各家报社的报纸一时间都卖的脱销。
当然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也各不相同。
比如铁路工人们,重点关注了“大铁路计划”,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他们的生计又有了着落。
农民重点关注“农业改革”,在一五计划中,不少人就从中获益匪浅,对这方面消息,自然要留心。
资本家们更加关注,新的经济政策,政府是否会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这关系到他们未来的投资方向。
如果要对1892年的保加利亚人进行评价的话,很多人都会说:“忙”!没错现在保加利亚全国上下都很忙!
“二五计划”一启动,各行各业都变的忙碌了。在一片忙碌中,掩盖了潜伏的危机。
只有斐迪南知道,现在保加利亚的经济已经很危险了,工业发展即缺乏足够的工业原料,又缺乏广袤的市场。一旦政府停止投资建设,经济危机就会爆发。
如果是大国的话,还可以采取关税保护市场,但对保加利亚来书名,完全是不可能的,一个不到四百万人的市场,是无法支撑起一个国家工业化的。
同俄罗斯的结
七十六、各方反应(二合一大章)
民间的反应,令斐迪南很郁闷。保加利亚民众全然一副吃瓜子,看戏的的表情。感觉就像习以为常,似乎觉得战争没什么了不起的,一点也没有担心的样子。
不是说,平民百姓都讨厌战争么难道我打开的方式不对,怎么一个个似乎都在摩拳擦掌,打算要大干一场。
这也和巴尔干地区的文化传统有关,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这里长期是欧洲强国争夺战略要地。
“战争”已经是巴尔干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了,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庭、阿瓦尔、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所统治。
后来匈奴人,阿瓦尔人,伦巴第人,罗马人,斯拉人以及后面的奥斯曼都在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
战争无刻不在,由于长期的战争,培养了民众的好战精神,因为害怕战争的人都生存不下来了。
现在的巴尔干地区,可以说是各民族的混合体,纯血民族几乎不存在了,但是好战的精神一直没有改变。
想想历史上,保加利亚动员126万军队参加世界大战,还坚持了两年,就知道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了。
长期以来受奥斯曼的压迫,巴尔干各国独立后,都很重视军队建设。对周边的风吹草动,也十分的敏感。
保加利亚一扩军,就引起了周边的动荡。列强还好,只是稍稍关注一下,区区一个保加利亚还不足以让他们忌惮。
巴尔干各国就有趣了,奥斯曼帝国尽管已经衰落了,他们还是以列强自居,腐朽政府正忙着争权夺利。
时任外交部长哈里姆-帕夏,收到这个消息后,哈哈一笑,也不在意直接转给了政府。
至于这个消息最终有没有传到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1876年~1909年在位)手中,这个就不知道了。反正除了派外交官表示了关注外,就什么也没干,对比之前俄保结盟的态度大不一样。
塞尔维亚就要敏感的多了,年轻亚历山大奥布廉诺维奇(1889年~1903年在位)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关注。尽管还没有完全掌权,但是年仅16岁国王还是第一时间召见了内阁。
“诸位先生们,对保加利亚扩军你们怎么看”亚历山大奥布廉诺维奇
“很明显,保加利亚是在为战争做准备,大概是和俄罗斯结盟后,他们的胆子变大了准备采取军事行动了!”内政大臣
“不错,我认为现在塞尔维亚也该早做准备了,保加利亚的战略目标还不确定,现在有俄罗斯人做后盾,针对我们的可能性非常大!我们现在就应该马上扩军备战,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战争大臣
“不,我不这样认为!不要忘了,保加利亚想要向塞尔维亚扩张,也要看奥匈帝国答不答应!1886年他们就占据优势,奥匈帝国一出面,不还是无功而返,我不认为他们现在还要再来一次!!而且我们现在的财政并不富裕,没有多于的资金供你们挥霍!!”财政大臣反驳道
“这怎么能是挥霍了要是不扩军我们怎么保卫国家,万一遭到保加利亚入侵怎么办靠什么抵御”战争大臣反问道
“是嘛扩军就能行么1885年你们不是优势十足么结果呢,还不是被人打得一败涂地”财政大臣冷笑的说
“你,这是污蔑!!那是我们上了保加利亚人的当才失败的,不然英勇的塞尔维亚军队是不可能失败的!!”战争大臣有些底气不足的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