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礼满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左有梅郎
每年高考一结束的第二天,《扬子晚报》就会把今年的所有高考试卷刊登出来,并且附上参考答案,以供考完的高三毕业生进行对答案、估分。所以一大早,扬子晚报刚出售,张星辰就给每人买了一份,准备让陶礼给他们再上最后一节课。
“好,既然大家都来了,那我就给大家上最后一节课,不过这节课我不准备讲解试卷。”
陶礼拿起桌子上的扬子晚报,看了看之后又放了下来,然后继续说道。
“对你们而言,高考只是一块敲门砖,现在门已经敲过了,所以说这块砖头于你们而言,已经可以丢掉不用了,这份试卷,不管到最后你们会不会做,实际上已经不重要了。对你们来说,现在要面对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高考这块砖头同时敲响了好多的门,你应该选择哪一扇门进去。第二就是,选择进入那扇门以后,你们该怎么做。”
陶礼顿了顿,看了一眼底下的学生,而后接着说道,“所以,这最后一节课,老师给你们分析一下上面两个问题。”
听到这里,所有的学生都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了陶礼,他们也觉得陶礼说的事情,确实很重要。
“先说一下第一个问题,就是选哪扇门进去,实际上也就是选择哪一个专业,哪一个大学的事情。我前段时间在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比喻,就是说将选学校比作是去食堂吃饭。冲在前头的人,选择的余地很大,燕京大学、清北大学这些学校的专业任他们选,这个是人在选学校,比如咱们班的张星辰同学。”
说着,陶礼看向了张星辰,而其余的学生也是跟着陶礼的目光,一起看向了他。
“还有的学生呢,跑的最慢,等到他到食堂之后,就发现所有好的饭菜都已经被人选光了,他没得选了,只能被迫的吃一些别人选剩下的饭菜,对于他们来说,是学校选人,他们没得选。以前咱们班大多数学生都属于这一类,但是现在,咱们班没有,只有我们选学校的份,不接受学校选我们!”
听到这里,教室里立马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只有学生们自己才清楚,陶礼带给他们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咱们班的大多数人,其实是鉴于这两种之间的那一类,最好的饭菜已经被选走了,但是你们仍有选择的余地,燕窝鲍鱼没有,但是宫保鸡丁、过桥米线还是有的选的,喜欢什么,就选什么。你们可能没注意到,在之前我说的那段话中,我是把选专业放在选学校之前的。有很多学校,名气不怎么样,但是你们喜欢的那个专业,那个学校却是全国前几的水平,不要只盯着985/211,甚至只盯着苏沪京这几个地方的985/211,眼光放远一点,华夏很大,好的学校绝对不止那么几个。”
陶礼喝了口水,然后继续说道,“选专业的时候,要听从家长的建议,但是
0208章 孤儿院小学
给18班的最后一节课,总共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一开始是陶礼说的很多,到后来就变成了学生们问一个问题,陶礼就回答一个问题。这个时候的陶礼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一个数学老师,反而更像是一个人生导师一般,为学生们解答生活中的困惑,指明前进的道路。
这最后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九点半了,学生们也三三两两的回家了,这么一大早都能爬的起来,简直就是奇迹,倒也难为他们了。至于要请他们吃饭,陶礼准备等到确认志愿的那一天,组织全班同学和各科老师统一吃顿饭,因为确认志愿那天,真的就是能把所有人聚集到一起的最后一次了。再以后,就是各奔东西、各闯天下了。
不过陶礼也答应过他们,等到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他会组织全班同学,指导他们正确的填报高考志愿,以便选择最适合他们的专业与学校。所以说,算上这一次的话,他和18班的学生,总共还有两次团圆的机会。
一般来说,高考的成绩会在考完差不多半个月之后,全省统一公布成绩,届时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查阅。不过全国各个省市的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并不一致,但是也就是相差一两天的时间。
不过在公布成绩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阅卷工作,大量的阅卷工作。今年苏省参与高考的考生,总人数达到了三十五万,创下了历年高考总人数的历史新高。而苏省暮年高考的阅卷时间,基本上都在六月十一号,也就是考完后的第三天,而成绩的公布,则一般会在六月二十四号公布。
也就是说,从十一号开始阅卷,到二十四号公布成绩,这期间的两个星期,总计十四天的时间里,阅卷老师需要完成总计三十五万份试卷的批改、审核以及分数统计,光是想一想,就能感受到这将会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作量。
除了从全省各个高中学校抽调大量的老师去往金陵市参与阅卷工作以外,很多高校的研究生也会参与到其中。而且,高考阅卷是有工资可以拿的,这也是为什么阅卷中会有大量的研究生存在,实际上这些都是省教育考试院临时雇佣而来的。
而这些参与阅卷的研究生,因为常年脱离高中教育,对于高中的知识点忘却的比较多,所以偶尔也会出现给分不当的情况,只不过这样的情况还是很少发生的,毕竟一个国家如果连最基本的教育公平都满足不了的话,那这个国家就真的没什么希望了,在教育公平这一点上,至少华夏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而陶礼作为这届高三数学教研室的骨干老师,本次高考的阅卷工作,他必然是要参加的,不过好在阅卷的地点就在距离他们家不远的地方,也省去了陶礼舟车劳顿的辛苦。
原本以为自己在正式阅卷之前可以好好的歇息一下,所以上午上完课一回家,陶礼就立马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享受着这难得的片刻安宁。
可是谁知道中午刚吃完饭,陶礼就接到了任岩打来的电话。
“老弟,晚上有空吗我们一家人想请你吃顿饭,顺便还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任岩在电话中说道。
“吃饭可以,但是别再整那些太高端的地方了,一来我也不习惯那种地方,更重要的是我觉得那种地方做出来的饭菜,真的一点都不好吃,除了环境好以外,一点意思都没有。”陶礼想了想,还是没有拒绝,只不过提了一些要求而已。
“不去那些狗屁酒店了,我也觉得那里的东西不好吃,今晚你嫂子亲自下厨,我可跟你说,她的手艺不是一般的棒,我都已经很多年没吃过她做的饭了,这次要不是托你的
0209章 出资赞助
“不瞒老哥说,确实已经找过好多次了。但是因为政府那边经费确实紧张,再加上金陵市这边寸土寸金的,哪有那么多闲置不用的地块用来给孤儿院建学校呀。而且有关部门那边担心如果给一个孤儿院建立了学校,不给其他孤儿院建,会招致社会批评的。别说全国了,单是金陵市一家,就得有多少家孤儿院呀!”
虽然不明白任岩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这个,但陶礼还是很认真的回答道,语气中也有颇多无奈。
“政府那边也确实有他的难处,公共用地也的确不多,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来出资建学校,你来负责学校的有关运营,地皮和建学校的经费都会通过任氏集团的名义进行捐赠。”任岩看了看陶礼,笑着说道。
他这一次叫陶礼过来,实际上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的。自从那次从别人口中听到关于这件事以后,任岩心中就一直挂念着。一方面陶礼对于他们家而言,真的就是恩人一样的存在,对于任长江如此的关心,任岩也想借此报答一下。
二来任岩也确实想做一些慈善。任氏集团越做越大,其身上的社会责任也就越来越重,而且金钱对于任岩来说,真的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不是他想炫富,他现在的个人资产,就是一天花一百万,等到他去世的时候也花不完。
而且因为自己小时候没受过多少的教育,任岩也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对于一个孩子,尤其是农村的贫穷家庭的孩子而言,是有多么的重要,所以在做慈善这方面,他首选的就是教育这方面。
穷什么,也不能穷了孩子的教育!
“不是,老哥你怎么突然想起来说这个了”陶礼一时间有点蒙,任岩突然和他说这个,他就更不能理解任岩是为什么了。
“一来是想为了帮你达成心愿,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我自己也想做一些教育方面的慈善,所以也不单单是为了你。而且很早之前我就想做这方面的慈善了,但是做慈善也不是说把钱捐出来就行的,钱款最终的流向与用处,还得有合适的项目,这些我都懒得去考虑,所以一听说你心中有想法,就立马决定这样做了。”
任岩笑着解释到。
“准备吃饭了。这种事情吃完饭再说,记好了,饭桌上可不许说工作有关的事情,咱们说说家常。”就在这个时候,系着围裙的胡菲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铲子说道。
“好嘞!咱们家的新规,吃饭的时候不许谈工作。”任岩站起来,笑着说道。
“陶老师好!”一直待在房间里玩游戏的任长江,这个时候也终于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一看到陶礼,立马就高兴地叫道。
“又见面了!”陶礼也笑着回应道。、
入座之后,一道道菜就从厨房被端了出来,虽然还没有尝过胡菲的手艺,但是光看这些菜的色泽,陶礼就觉得肯定好吃。
“赶紧尝尝,绝对不输那些大厨!”任岩笑着说道。
“陶老师别听他胡说,就是一些家常便饭,可比不上什么大厨,你别嫌弃就行。”胡菲瞪了一眼任岩,笑着说道。
“真的很好吃!都快超过我妈做的饭菜了。”陶礼随意夹起面前的一盘菜,放进嘴里之后,忍不住赞叹道。
“我这才做了多少年的饭菜,哪能赶得上阿姨的手艺。”胡菲谦虚的说道。周雅婷女士少说也做了四十多年的饭菜了,而胡菲满打满算也不到十年,而且自从任岩发迹以后,家里的饭菜都是保姆做的,她基本上不下厨的。
0210章 高考阅卷
一直到晚上九点多,陶礼才从任岩家中出来。本来任岩是想让人送陶礼回家的,再不济也要叫一辆车送他回去,不过陶礼还是婉拒了。建学校这么大的事情都给解决了,陶礼怎么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们。
虽说任岩口口声声的说他自己也想做一些慈善事业,但是陶礼心中也清楚,慈善事业这么多,就算是教育方面的,也有好多项目可以供他选择,之搜易选择了他这一个,又让陶礼自己抛头露面总揽全局,实际上还是想帮他的。
回到家中,已经是十点多了,陶礼却毫无睡意,自己心心念念了好多年的事情,终于在今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要说心中不高兴,那肯定是假的。不过既然要自己总揽全局,那其中涉及到事情,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否则岂不是辜负了任岩的一片好意
但是这么大的一个工程,总揽全局哪有那么容易做到,好在暑假已经开始了,陶礼怎么也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忙着这件事,除了张星辰、郑同亚以及沈雷他们几个进国家队的事情之外,陶礼这个暑假并没有其他的事情,也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建学校这件事上了。
两个月的暑假时间,足够建好一座学校并且正式揭幕的。
第二天,陶礼一天都没有出门,只是很老实的待在了家中,明天就要开始为期两个星期的高考阅卷工作了,陶礼也实在是不想去折腾了。
就这样,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六月十一号,苏省的高考阅卷工作正式开始。
作为一年中教育考试院最为忙碌的一段时间,高考阅卷关乎的可不仅是每个考生的命运,高考试卷在正式开考之前,可都是国家级机密,所以高考从最初的命题,到后来的开考,再到现在的阅卷,都是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容不得半点的马虎。
和以往的阅卷方式有所不同,高考阅卷统一采用计算机阅卷方式,答题卡上的考生姓名、考试号以及试卷上贴的条形码是严格对应的,为的就是防止出现高考舞弊的情况。
前段时间出现的华夏某省的好多个高考考生,自己估分的成绩和实际得到的成绩相差太多,在申请了查看答题卡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答题卡被人调换了,他们所得到的分数,根本就不是自己考试的真实成绩。这件事情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华夏教育圈。
类似的事情还有人在高考的时候顶替别人的姓名,冒领别人的考试成绩,导致被冒领的那个人无学可上,凡此总总,类似的事情还真的不少见,虽然只是极个别的事情,但是这也反映出华夏在教育公平以及教育监管方面的一些疏漏,有些地方还是做得不够到位,仍旧需要加强监管。
阅卷人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阅卷组和一线阅卷人员。阅卷组主要是大学教授及出题人员,以及一两个相关机构官员,也会有中学教师,但是十分少见。
阅卷组主要把握大方向,标准答案在出题时已经完成,其中详细到包括每个得分点失分点,可能阅卷组会商榷个别得分点,比如把某个得分点从1分变动到1.5分之类,但是大的变动基本是没有的。
此外还有答题细则,非常详细罗列了各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往往有数百条之多,比如“把tan写成tg完全得分”这种,基本上能想到的奇葩情况都有,而且还会根据阅卷情况进行增补。
0211章 阅卷结束
陶礼所在的这一阅卷组,负责的就是解答题第一道大题,也就是三角函数的那一道题。每个人没有固定的阅卷数量,谁批改的试卷数量越多,到最后拿到的报酬也就越多,完全就是能者多劳。
所谓试阅卷,就是在正式阅卷之前,先让每一个阅卷人员事先批改几套卷子找找感觉,提一下速度,利用这200套试卷的机会,将所有答案都能记住,这样以后批改起来才会愈发的得心应手。
在正式进入阅卷区域的时候,陶礼他们都必须进行安检,安检的强度和机场安检差不多,为了保证阅卷的公平性,进入阅卷室不可以带任何东西,当然出门也是不能带任何东西。包括水杯,因为阅卷组委会会给每一个参与阅卷的人发杯子,每个人都有,而且杯子上面需要贴上自己的名字。
除此以外,进入阅卷室之后,每个人还会发一个档案袋,里面有高考卷子一份,答案详解一份,笔记本一个,红色黑色中性笔各一支。陶礼的那份档案袋,此刻就放在他左手边,袋子里面的试卷和答案解析,陶礼已经看过了,而且每一个评分细则,他都已经记在脑海当中了。实际上,就算他们不提供这些东西,有系统的辅助,陶礼也能很快地掌握住相关的答案与细则。
随着王项韬说完那最后几句话,阅卷正式开始。因为他们负责的是三角函数那道题,所以每一个阅卷老师面前的电脑上,也只是显示这一道相关的考生答题,看到题目之后,接下来就是简单的键盘操作了。
和陶礼同在一个阅卷组的,有一把以上的都是金陵市几个高校的研究生,而剩下的,则是从各个中学抽调过来的老师,这些老师当中,有很多人也并不是第一次参加阅卷,对于如何使用电脑批改高考试卷,早就熟稔于心,所以第一份试卷刚一出现,他们就迅速的看了过去,多则几十秒,少则十几秒,他们就给出了分数,然后又迅速的进入到下一份试卷的批改中。
而反观那些研究生,在熟练度上就远不能和那些老教师相比了,批改一份试卷的时间在30秒以上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不少人因为在90秒之内没能给出分数,系统直接就给到下一份试卷了,根本就不会给他们更多的时间。
虽然陶礼也是第一次参加高考阅卷,而且年龄也和这些研究生相仿,甚至还要比他们小,但是阅卷的速度,却不是这些人能比的,甚至比那些参加过好几次阅卷工作的老教师还要快,一份试卷用时最多十五秒,这还是因为考生的字迹不清晰造成的,但凡是字迹清晰的,陶礼阅卷的时间都会在十秒以内。
所以说,200份的试阅卷,陶礼只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已经全部完成了。而这个时候,有不少研究生也只是刚刚超过100份。
不过,随着阅卷数目的增多,这些研究生阅卷的速度也在慢慢的提升,所以大概又过了二十分钟后,每一个人的200份试卷都已经批改完毕。
组长王项韬就坐在阅卷区的最前方,他身前的电脑上,监控着每一个阅卷人员的正确率与阅卷速度,一眼扫过去,王项韬并没有发现正确率很低或者速度很慢的人,他满意的点了点头,“好了,下面就开始正式阅卷了,大家加油。”
没有任何的停歇,因为开始的200份只能算是开胃小菜,接下来才是正餐,多达35万份的超级大餐。
&nb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