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礼满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左有梅郎
“我去要放核弹了!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
“我呀我就考了742分。”躺在床上也没睡着,就一直潜水看着同学们在群里闲聊的张星辰,这个时候只好冒个泡说到。
他这一说话,原本还很热闹的群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很显然,他们都被张星辰这742的总分给镇住了。不过仅仅安静了十几秒后,群里瞬间就炸开了。
“卧槽!辰哥你还是人吗总分750分,你给我们考了742”
“还就742!你想咋的!想考750啊!”
“我原以为自己考的已经不错了,没想到跟你一比,啥都不是呀!”
“这样的成绩,绝逼是咱们省的理科状元!一想到我跟状元做了三年的同学,我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不知道陶老师看到这个成绩,会不会大吃一惊1”
“说到陶老师,怎么一直不见他说话呀!咱们班能考的这么好,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陶老师了。”
“可不是咋的!要不是陶老师,我肯定连二本都上不了,现在好了,普通的一本我都不会放在眼里。陶老师快出来呀!”
…………
0216章 天才班
最高分742,最低分630,然后平均分更是到了652
这真的是自己班级的成绩
有那么一瞬间,陶礼以为自己是看错了,他是想过班级会考的不错,但是像现在这么好,他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就算张星辰考了742,他也觉得没什么问题,毕竟这孩子一直都很刻苦,天赋也很不错。
但是!
但是班上分数都在630以上,这又是什么鬼对于普通班而言,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一本线以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像现在这样,不仅每个人都达到了一本线,而且全部超过一本线一百分以上的,这样的成绩,足够让全省为之震惊了!
“杨老师,陈老师,你们确定这份成绩单没搞错吗”陶礼看了好多次,依旧是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只好抬起头看着杨忠明和陈天祥两个人问道。
“教育厅那边刚发过来的,你说有没有错”杨忠明无奈的说道。
“你小子!到底有什么魔力,居然考的这么好!”陈天祥这个时候突然走上前去,一拳轻轻地打在陶礼的肩上,苦笑着说道。
平均分652分,这样的成绩,就是两个奥赛班也是望尘莫及的,在过往的高考中,金陵中学奥赛班中,考的最高的一次,平均分也不过是640,而那一次,金陵中学更是包揽了理科全省前十中的四个,可以说是创造了绝对的辉煌。
没想到这样的成绩,就这样被陶礼带的普通班给打破了记录,而且还是以绝对的十几分优势打破的记录,陈天祥他们如何不感到震惊。
“我自己也没想过会考的这么好。再说了,我看你们两个班考的也不错嘛,都挺高的。”陶礼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次高考中,24和25两个奥赛班的成绩也同样出色,两个班级的平均分也分别达到了624和628的高分,而在尖子生方面,24班的郑同亚以728的总分位列班级第一,年级第二,仅次于18班的张星辰,而25班的陈少如,也是以总分722的成绩,位列年级第三!
虽然说在平均分和最高分方面,两个奥赛班都比不上18班,但是在高分段学生的人数上,18班还是比不过底蕴深厚的奥赛班的,700分以上的学生,两个班各有两个,而在680分到700分之间这一分数段,奥赛班的人数依旧是多于18班。
但是,在650到680分这一分数段上,18班却是远远地多于两个奥赛班,如果将三个班级的分数绘制成直方图的话,就会发现18班的成绩呈现对称分布,而两个奥赛班则是右偏分布,这也是为什么18班总体的平均分要高于奥赛班的原因。
“我看见你那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就恨不得踹你一脚!晚上你得请咱们吃饭了,一顿大餐肯定是跑不掉的!”陈天祥没好气的说道。
“我这一刚来,就听到有人说要请大餐,怎么,家里有矿啊!”刚走进办公室的周志辉,立马就咋咋呼呼的说道。
“先看看你们班的成绩再说吧,就知道吃了。”杨忠明一把将成绩单塞到周志辉手边说道。
“有啥好看的,每年不都差不多,我都习惯……不是吧!小陶,这真的是你们班的成绩最高分742!最低分才630逗我呢!我们班最高分也不过623!你们班最低都比我们班最高的还要高”
因为18班和老周的16班挨得很近,所以看完之后,周志辉一眼就看到了18班的成绩,这不看不要紧,这一看,周志辉的眼睛就挪不开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没见过这么侮辱人的!
“怎么,不是要去吃大餐吗还有心情吗老周。”看着周志辉惊讶的
0217章 填报志愿
这篇名叫“从普通班到天才班的华丽转身”的报道,是石珂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赶出来的,因为当天的纸质版印刷已经发售过了,而且这样的新闻最讲究时效性三个字,所以这篇报道只有电子版,在扬子晚报的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上同时发布。
而这篇报道发布出去没有多久时间,立刻就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经过上次采访陶礼并且刊登在报纸上这件事之后,《扬子晚报》就趁热打铁,不仅接连采访多位一线教师,报道老师们的日常与伟大,更是开设了教师专栏,每天分享一位教师的平凡故事。
这一举措立马就赢得了读者的大加赞赏,读者群体也比原先扩大了许多。而这样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报纸的订阅量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的粉丝也一下子涨了不少,《扬子晚报》不仅巩固了在苏皖地区的影响力,还借此加强了在周边省市的扩张。
而就在前几日,得益于教师专栏所带来的效果,报社又应读者的要求,开设了医生专栏,这样一来,医疗与教育两个社会十分关心的话题,扬子晚报就全都覆盖了,受众基础无形中又比以往扩大了许多。
正因为有这么大的读者基础,所以在这篇报道发出去之后,转发量很快就达到了一千多,这其中,还不乏许多其他的媒体,诸如《南方周报》、《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都对石珂的这份报道做了转发。
因为正值全国各个省市相继公布高考成绩之际,高考这个热点从半个之前的消退,再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当中。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家庭都会经历高考这一件事,所以这么多人关注高考也就不足为奇了。
“居然有这么神奇的事情,一个原本再普通不过的班级,居然能在高考中创造出如此的奇迹!”
“最低分630分,最高分更是状元742分!用天才班这几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今年的高考生飘过,很羡慕能在这样的班级中读书。”
“主要还是老师厉害呀!要是每个学生都能分到像新闻中的这位老师一样,那我们家长怎么可能还用担心孩子的学业。”
…………
这篇报道的原文下,无数个网友都忍不住在下面进行了评论,除了对18班的学生们进行了表扬赞美以外,还有不少人开始羡慕起有陶礼这样的班主任,直呼陶礼简直就是“别人家的老师”。
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微博下的评论留言就已经超过了一万条。不仅微博上如此火爆,微信公众号上同样不甘落后。就在微博上留言超过一万条的时候,公众号上的阅读量也已经超过了一万次,继上次陶礼那篇采访之后,这一份报道再次在朋友圈中得到了疯狂的转发。
最先开始转发的,自然就是18班学生的各位家长,自己家的孩子居然上了扬子晚报这样的报纸,而且孩子也确实考得很好,作为家长的他们,自然是要转发到朋友圈,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一番的。
这样一来,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帮助下,这篇报道自然就在朋友圈中传开了。可能连石珂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匆忙写出来的这份报道,居然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不到半年的时间,陶礼已经第二次站在了公众的视野当中了。
 
0218章 入选国家队
“今天把大家集中起来,还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要有至少一名家长陪同,是因为我作为18班的班主任,想在你们正式步入大学殿堂之前,为你们做最后一点贡献。”
见所有学生和家长都到齐了以后,陶礼站在报告厅前面对所有人说道。
最后一点贡献
那会是什么
听到陶礼的话之后,不少家长都忍不住向陶礼投去了疑惑的目光,不知道陶礼接下来会说些什么。
“相信各位家长今天上午已经带着孩子去了不少高校的咨询点进行咨询了吧!或者就算是自己没有过来的,心里面肯定也有心仪的大学与专业想要安排给孩子。这些你们想让孩子们读的专业或者院校,要么是你自己一直想去读却没能成功,想让孩子完成自己夙愿的,要么就是你自认为这个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想给孩子安排一个不错的未来的。”
等到家长们安静下来之后,陶礼看了看下面,然后继续说道。而那些家长这个时候就更加疑惑了,虽然陶礼说的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的确很符合,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家长给孩子铺好路、安排好未来,这在华夏不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吗
“我知道各位家长觉得替自己的孩子决定上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种事情周边很常见。但是我想申明的是,未来是孩子们的未来,实际上最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你们选的那个专业不一定就适合他们。在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上苦读四年,其实真的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希望明天正式填报志愿的时候,各位家长能够考虑一下孩子们的意见,综合一下各方的考虑,然后在作出决定。”
陶礼平常话并不多,但是一旦开口说了,就仿佛说不完一样,长篇大论的,若不是这些家长早就知道陶礼的习性,怕是几次家长会过后,就得厌烦了。
“陶老师,话是这么说,可是也不能总由着孩子们的兴趣来呀!”
“就是呀,孩子们现在才多大,哪知道未来是多么的艰险。要是按照他们的兴趣选择专业,将来万一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我也倒是想让我家孩子自己选择院校,但是我问他想学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楚,那我能怎么办,只好帮他选一下了。”
…………
陶礼的话刚说完,立马就有家长小声议论道。
“各位家长的担心我都知道,我也能理解你们的难处,所以今天把你们都叫过来,就是为了给你们指导一下志愿填报的有关事情。”陶礼连忙说道。许多家长说的也并不是不无道理,很多学生现在对于自己想学什么也的确说不清楚,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了。
“那陶老师的意思是说会给我们推荐有关的专业与学校吗”有家长举手问道。
“是这样的。我会针对我这一年多的时间对于每一个学生的观察与学习思维的了解,针对性的推荐最好、最适合的专业与学校给他们。当然,这些都是我的建议,你们可以采纳,也可以看一下,或者说不闻不问也行,我只是觉得作为班主任,我应该做这些。”
为了避免家长们误会自己,陶礼进一步解释道。
“陶老师你说什么我就听什么!要是没有你,我们家孩子怎么可能考到六百分以上,能上四百我就谢天谢地了!你说吧,报什么专业,哪个学校,我明天就按照你说的去做。”这个时候任岩第一个站起来说道。
反正这方面他自己也不是很懂,交给陶礼他
0219章 争金夺银
三个人进入国家队的消息,是在七月二号那天传过来的。实际上在高考结束之后,国家集训队就组织六十名集训队成员进行过为期十天的集训,只不过后来全国各个省市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了,集训队成员中也有不少人参加了今年的高考,所以中间就停顿了几天,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查询成绩以及填报志愿等相关事情。
然后,六月三十号那天,所有参加国家队集训的六十名学生再次回到了帝都燕京,连续两天的集训之后,在第三天上午,也就是七月三号那天,当即就进行了测试,测试的内容仍旧以集训时候讲的知识点为主,结合imo的常考题型,对六十名学生进行了考察,以便选出最终的六人国家队成员。
考试的时间总共长达四个多小时,考完之后的当天下午,所有考生的成绩就已经批改出来了。在这一次考试中,被所有老师寄予厚望的张星辰,仍旧是不负众望,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功入选国家队,继省级选拔赛、cmo考试以及高考之后,拿到的第四个重量级第一名。
同样来自金陵中学的郑同亚和沈雷也发挥出色,郑铜亚依旧是第二名的成绩,始终扮演着千年老二的角色,而沈雷发挥稍微欠佳,并没有拿到第三名的成绩,但仍旧以第五名的成绩挤进了国家队的最终名单。
至此,金陵中学四个进入集训队的学生中,有三名学生成功的入选了国家队,占据了这届数学竞赛国家队的半壁江山,就连老牌竞赛强校人大附中都比之不过,更别提其他的学校了。
相比之下,金陵中学在省内的最大竞争对手金大附中,这次数学竞赛可以说是颗粒无收,唯一一个进入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在这次测试中,只考到了第36名的成绩,可以说是完败给了金陵中学。
不仅在数学竞赛上铩羽而归,金大附中在今年的高考上,也面临着被金陵中学全面压制的尴尬局面。全省前十中,金大附中只占据了其中一个名额,相比较金陵中学的四名,金大附中可谓是全方位的溃败。
更不用说理科中的状元、榜眼以及探花悉数花落金陵中学了。而一直想着在数学竞赛甚至是高考中复仇证明自己的徐海东,在这一刻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对手到底有多么强了,心中对于陶礼的恐惧可以说是上升到了极点。
而得知自己进入国家队之后,张星辰第一时间打电话和陶礼分享了这一好消息,因为国家队那边会有专门的领队老师负责这六个国家队成员,所以陶礼和陈天祥两个人就不必再前往燕京和他们汇合了。
而且今年的imo是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办的,举办时间从7月12号到7月23号,7月17号举行开营仪式,18和19则是两天的考试时间,其余的时间则是参加主办方组织的各种活动。
虽然自己不能亲自到那里指导他们备考imo,但是陶礼早在他们第一次进入国家队集训的时候,就为他们准备好了相关的复习资料与复习方法,所以陶礼倒也不用担心他们会考不好。事实上,imo的考试题型与o在考试难度上,甚至还要超过imo,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国家队总是能在imo中拿到好成绩的原因。
七月五号,金陵中学组织学生回到学校确认自己填报的志愿,这也是所有高三学生最后一次能够大摇大摆的走进校园的机会了,这以后,如果想要在进入金陵中学的校园,怕就要让老师来接了。
 
0220章 开工
张星辰获得imo金牌的消息传到国内之后,作为老师的陶礼自然是十分高兴的,而张星辰也是在回国后的第一时间拜访了陶礼,那日谢师宴张星辰因为入选国家队没能参加,所以这一次他特地拜访了陶礼,然后用自己的获得的奖金,请陶礼吃了一顿饭。
除了任长江之外,张星辰可以说是最有理由对陶礼心存感激和尊敬的学生了。没有陶礼的出现,没有陶礼对他的细心挖掘与辅导,就不会有现在的高考状元张星辰,更不会有站在数学竞赛之巅的“数学天才”张星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