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远东王庭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程剑心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十一月初,罗兰乘车北上途中看到的苜蓿花海也不复一个月前的盛景,当地农人抢收玉米过后腾出身来“辣手摧花”,不出半个月就把千亩牧草全都收割完毕,在驻村德鲁伊巴芙拉的悉心指导下挖掘地窖,将牧草细细铡成一寸长的草料存入地窖。巴芙拉为地窖施加“瓦莲京娜发酵术”,确保乳酸菌充分繁殖,牧草在密封的地窖里转化成牲畜爱吃且营养丰富的青贮饲料。

    “瓦莲京娜发酵术”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1环神术,但是用途之广可不仅限于加工青贮饲料。酿醋、酿酒、制糖、制酱、烘焙……凡是涉及发酵工艺的食品加工行业都是这个神术大放光彩的舞台。

    往年北方乡村粮食产量不高,大部分农作物被帝国行省政府强行剥夺,剩不下几粒粮食过冬,人都吃不饱,更不可能有余粮用来熬糖、酿酒。1620年10月革命后寇拉斯政府掌握了远东政权,颁布了惠及国内350万农民的减税政策,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各地普遍喜获丰收,乡下人难得有余粮过冬,对比往年冬天全家老小饥寒交迫的痛苦经历,深切感受到新政府为乡下人带来了新生活。特别是谷地村这样的农业改革试点,公社家家户户存粮多到吃不完,以至于部分谷物因为不耐仓储而发芽,如果不赶紧处理掉,就有发霉变质的威险。按照乡村传统,如果某家有吃不完的粮食,大抵会把那些发芽的谷物拿来酿制酒、醋、酱油,或者熬制粗糖这样的“奢侈品”。

    为了方便各家各户对过剩的粮食——主要是玉米——进行深加工,各地公社大多由管委会公积金中拨出一笔款子,开办酿造酒醋的作坊、酱园以及乡村糖厂。以谷地村公社为例,最初设立这些小作坊只是为本地社员提供方便,各家各户自行提供原料,加工出来的糖、酒、醋、酱八成归自家,其余两成算是加工费用,由公社管委会转送国营杂货店(供销社)寄卖,收入用于支付作坊酿造工人的薪水。

    乡村作坊、磨坊和水车、风车这一类付费或者免费使用的公共设备统一由管委会管理,具体经营由公社中较为精通财务管理工作的干部负责,通常是具有财会背景的驻村牧师和当地乡绅出身的村长(主任)。

    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乡村作坊的管理者很快就遇到一个难题:各家各户自己拿粮食酿造酒、醋、酱油和糖,杂货店里的同类商品根本卖不出去,库存越积越多成为一大负担。

    以谷地村来说,马利克看到商店货架上堆积的酿制品很是犯愁,试图用这些卖不出去的存货顶替支付酿造厂工人的工资,结果当然遭到拒绝——这就好比饭馆用剩下的食材充当厨师的工资,人家当然不愿意接受!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谷地村公社召开村委会讨论,尼古拉和巴芙拉都缺乏经商才干,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倒是彼得脑筋灵活




第1451章:超常调查(Ⅰ)
    十一月初,远东北方降下今年的第一场雪。

    《巴尔勒周刊》的特派记者“飞毛腿”帕克不顾风雪拂面,乘坐早班列车来到谷地村公社,展开为期三天的下乡采访。谷地村公社的四位领导——公社主任马利克、驻村牧师彼得、治安官尼古拉和驻村德鲁伊巴芙拉——当然是彼得本次采访的主角,近来生意兴隆的“酿造坊”也在文章中得到浓墨重彩的描述。

    帕克结束采访回到大兔子窝镇,第二天就拿出一篇题为《乡村新貌》的通讯稿,先是刊登在周末出版的《巴尔勒周刊》上,其后又在寇拉斯堡《祖国日报》总社举办的“乡间采风”征文比赛中夺得银奖。“飞毛腿”帕克由此获得高达500金塔勒的奖金。这笔奖金使他得以在大兔子窝镇购置一栋带有地下室和阁楼的宅邸,并且摇身一变成为全国知名的青年记者。

    “乡村采风”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相继在《祖国日报》的社会版刊登出来,其后又被其它各家地区性报刊转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著名学者李斯特凯恩斯也读过帕克的获奖报道,并且特地撰文加以引申,发起“发展乡镇企业”、“活跃乡镇经济”的倡议。

    李斯特凯恩斯的文章已经被学术界公认为远东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一石激起千重浪,探讨“乡镇企业”这一时髦话题的学术文章层出不穷,撰文者既有李斯特凯恩斯那样的独立学者,也有文人出身的政府官员和顾问。远东发行量最大的学术杂志《争鸣》做了一个“乡镇企业”的专题,选择那些卓有见地的文章刊登出来。另一份对工商业界影响力更大的杂志《交易》也发起了相似的专题征稿,前者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学术讨论层面,思想深度有余却与平民百姓关系不大,后者的读者群却更具行动力。《交易》转载李斯特凯恩斯那篇文章的第二天,就有好几位从事食品加工与销售的企业主匆匆登上北上的列车,前往谷地村公社实地考察乡村酿造坊。

    短短一个月后,贴有“谷地村出品”标签的玉米糖浆和烧酒就摆到了寇拉斯堡各大副食品商店的货架上。罗兰特地买了一瓶谷地村出品的烧酒品尝,口感相当不错。

    往年入冬后的乡村都很冷清,农歇的乡下人除了在小酒馆里喝酒吹牛打牌赌博无事可做。今年有了变化,《祖国日报》头版转载李斯特凯恩斯先生那篇关于推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文章,并且附加社论予以肯定。稍有政治敏感性的人都知道,《祖国日报》的社论就代表了寇拉斯政府的官方立场,各地本来就自发成长的农产品精加工作坊得到官方肯定,如同打了激素,加倍活跃起来,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乡村作坊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罗兰很清楚大部分乡村企业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然而这是乡镇小农经济转型必然付出的代价,那些经受住考验存活下来的企业,将为远东国民经济注入新的血液,输送持久而强劲的增长动力!

    罗兰对“乡镇企业”的推动只是顺势而为,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当前他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即将展开的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做准备。

     



第1452章:超常调查(Ⅱ)
    教育大臣梅林和宗教大臣鲍里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寇拉斯堡大学”,预计明年春天开学。除了文艺、商科、法律、医学、工程等常规专业,还将合并现有的神学院和心灵学院(银空分校),并且设立奥术学院和机关术士学院。

    通过人口普查掌握国内具有精神属性天赋的青少年名单,罗兰就能有的放矢的为“寇拉斯堡大学”各大学院招募生源,教育部将为这些具有施法或显能天赋的特殊人才提供全额奖学金,此外还将为家境贫困者提供助学金,确保这些可造之材全身心的专注于学业,毕业后为国家做贡献。

    编制好了调查表,接下来就要开展具体的普查工作。

    罗兰把普查对象分成两类,其中一类居住在寇拉斯王国治下的市、镇、乡、村各级行政区内,当地有完善的行政管理机构,可以抽调出公务员专门负责人口普查,还有完善的新闻发行网络以报刊为平台对城乡居民进行人口普查政策的相关宣传,工作难度不大;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居民生活在“法外之地”,比如那些目前还没有设立政府机构、国家权力延伸不到的边疆山区,在这些消息闭塞的地区进行人口普查难度很大,只能由中央政府直接出面。

    罗兰争取到军方的大力支持,为“人口普查工作组”专门配备了一艘军用飞艇和满编的舰载航空兵,使命就是护送人口普查专员飞赴远东境内那些“法外之地”,并且确保其安全完成普查工作。

    配备空军武装力量的“人口普查办公室”,无论在地球上抑或瓦雷斯世界,这恐怕都是空前的创举。罗兰把隶属于“人口普查办公室”的这支飞艇部队交给柳德米拉和冬妮娅负责调度,两位女爵士将带队飞遍远东边疆各个穷乡僻壤,在进行人口普查的同时宣传远东新政,协助边区民众消灭荼毒当地的野兽和魔物,顺带打击那些惹得民怨沸腾的地痞流氓、土豪劣绅。

    时间转眼到了十月底,人口普查工作刚刚走上正轨,罗兰又从工业大臣济诺维那里接下一个烫手山芋:

    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卡隆工业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势头有所回落,工业成长似乎遇到了瓶颈!

    发现上述迹象之初,济诺维很不理解,明明每天都有更多新工厂开办,经营的也都还算红火,怎么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环比会出现停滞乃至下降的势头,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工业部的调查结果表明主要是两点因素导致第四季度工业增长不如预期,首先是因为天气转冷,年关将至,来到寇拉斯堡打工的外地人拿到10月份的薪水就辞职或者请假回家了,年后才回来上班。这样一来导致用工紧张,工厂产能下降,不得不推掉一些订单,同时还要为留守的工人提供一笔额外的奖励,为此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上述种种负面因素,共同导致了工业产值进入第四季度以来显得不太好看。

    季节因素引起的生产波动固然是一个麻烦,但是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严重,可以通过签订长期用工合同得以缓解。况且罗兰觉得工厂主这一年来已经



第1453章:收编工会
    罗兰斟酌过后向济诺维的提案投出了反对票,同时提出另一套解决劳资矛盾的方案:

    其一,成立远东全国总工会,设理事长一名,理事若干名,理事长由内阁指定人选担任。

    其二,包括基特兰德劳动派遣公司在内,所有商业或非盈利性质的工会组织、工人社团皆由总工会负责管理,总工会理事由各大工会领导层选举产生,拒绝接受总工会监管的工会组织和工人社团视为非法机构,予以取缔。

    其三,工会干部定期来寇拉斯堡接受培训学习,由总工会所代表的中央政府提供路费和津贴,列为公务员预备梯队,培训表现出色者将获得进入政府机构任职的机会。

    最后,各个工会收取的会员费上缴总工会监管,一部分用于支付工会活动经费和工会干部的工资,余额则存入一个特定的账户,委托“寇拉斯主权财富投资基金”投资生息,作为工人的养老金储蓄。

    济诺维听了罗兰的提案,一时间目瞪口呆。内阁群臣议论纷纷,鲁道夫陛下则满面茫然,忍不住问济诺维:“罗兰说得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陛下,王子殿下的提案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工业大臣心情复杂的叹了口气,“那就是……工会国有化!”

    鲁道夫微微一怔,随即转头冲儿子竖起大拇指,露出赞许的笑容。

    “老山羊”总结的很精辟,罗兰的目的就是用“体制内的工会”吞并并且消化“体制外的工会”。工会干部都成了国家官僚体系的预备队,定期“进京”接受类似“党校”机构的行政培训,为工会服务与接受高等教育一样成为晋身仕途的“敲门砖”,试问这些准官僚心里更看重谁的利益是以政府为载体的官僚集团的利益,还是他们为之服务的工人的利益

    此外,总工会这个官方非盈利机构还以“代理投资养老基金”的名义收回了各个工会的财权,工会干部的工资由总工会统一拨款,普通工人缴纳工会会费就等于缴纳养老金。总工会掌握了工会干部的升迁和薪水,掌握普通工人的养老金,试问谁还敢搞那种不计后果的长期罢工乃至街头暴动

    “罗兰,我真的很好奇,你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居然能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解决这桩非常棘手的劳资难题。”鲁道夫望着儿子,道出内阁群臣的心声。

    “只是多看了几本书,多了解了一些……历史事件,”罗兰微笑着道出伟大的俾斯麦宰相在德国首创劳工福利制度之后所说的那句传世名言,“盼望领退休金的人不爱闹事,这是一种为了避免革命所做的投资。”

    工业产值下降的另一个因素还是老问题——魔晶供应不稳定。

    罗兰曾寄望在远东境内找到魔晶矿藏,然而国土勘察的结果使他的希望再次落空——至少到目前为止,远东地区仍是一片“魔晶荒漠”。

    工业能源不能自给,进口就成了迫不得已的选择。当前远东主要有三条魔晶进口渠道:星界的银空贸易港、南方的帕尔尼亚以及陨星洋对面的新大陆。

    三条供应渠道中最稳定的是银空,魔晶冶炼厂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目前还没有充足的产能独力承包远东的工业能源消耗;至于南方和海上这两条进口



第1454章:战争与机遇(Ⅰ)
    昆体良是七月初动身出国访问,率领一支规模不大的使团先由金角湾乘船前往博洛尼半岛,访问海蓝王都帕图斯;七月底结束在海蓝的访问,再次登船渡海,下一站出使斐真王都阿瓦隆。使团本来预计九月初结束访问返回寇拉斯堡,然而就在结束对斐真的访问当天,昆体良以“传讯术”发回一则急报,请求鲁道夫授权使团临时变更行程。

    国王陛下对此深感诧异,当即借助魔导通话仪与昆体良取得联系,询问他为何要临时改动行程。

    当时罗兰还在乡下视察,对此事并不知情,下乡回来以后才从父亲口中得知外交大臣打算前往亚珊、海蓝与斐真三国新大陆殖民公司发生冲突的约顿海姆地区,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昆体良给出的理由很充分:“若非亲眼目睹当地局势,无法确定亚珊帝国与斐真、海蓝两国的冲突究竟有多激烈,也就无法预测这场地区性冲突会否演变成国战,无法判断远东人能够从这场混战中获取多大好处。”

    鲁道夫在了解昆体良的想法过后对他的决断表示赞赏,但是也为使团此行的安危感到忧心。毕竟这支外交使团缺少武装力量保护,远涉重洋前往遥远且陌生的新大陆,深入调查牵扯到三大强国殖民公司及其附庸土著和雇佣军的武装冲突,随时有可能遭遇不测。

    昆体良则表现出一位杰出外交家的果敢品质,坚持前往新大陆考察,如果国王陛下担心安全问题,他可以打发使团中的其它成员返回远东,独自前往新大陆。万一落入当地武装分子手中,他绝不会承认自己与寇拉斯政府有任何关系,坚持这只是一次私人性质的自费旅行,避免引发外交争端。

    鲁道夫见他态度如此坚决,也就不再多劝,叮嘱他路上多加小心,万一遇到麻烦,寇拉斯政府绝不会袖手旁观,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设法将使团平安营救回来。

    昆体良领衔的使团就这样横渡陨星洋前往充满未知、危机四伏的新大陆,由其每周发回的考察报告可知,一路上着实遇到不少风险,好在运气不错,先是与扬波商会在新大陆的分部取得联系,后来又得到“丰收之环”在新大陆的分支的帮助,屡屡于危机关头化险为夷。

    到了十月中旬,使团终于结束在约顿海姆地区的考察,搭乘扬波商会的魔导蒸汽货轮顺利在北海湾登陆,这就算是回归祖国的怀抱了!

    使团在白鸥港休整了一天,次日搭乘邮政飞艇返回寇拉斯堡,这一天正好是十一月一日,从使团出发那天算起来已经过去将近五个月了。

    飞艇伴随黄昏降落在寇拉斯堡。鲁道夫在王宫设宴为劳苦功高的使团接风洗尘。昆体良简单应酬了一圈,过后与王子殿下交换了一下眼神,举杯步入宴会厅阳台。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两人可以单独交流。

    “昆体良先生,一路辛苦了!”罗兰与外交大臣碰了下杯,开门见山地问:“聊聊你这一路上的见闻如何”

    “出去走了一圈深感眼界大开,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王子殿下具体想了解哪方面的消息”

    &nbs



第1455章:战争与机遇(Ⅱ)
    罗兰承认神圣亚珊帝国的海军力量是不如斐真与海蓝两国的联合舰队强大,老式风帆战舰不算在内,双方的新式魔导蒸汽战舰吨位比例约为3:3:2,真打起来帝国海军多半要吃亏。但是,双方主力战舰的吨位差距也并非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大——大到帝国海军毫无还手之力的地步。帝国海军即便无法夺得新大陆海岸线的控制权,至少还有能力实施“破交战术”——袭击敌国商船,破坏母国与新大陆殖民地的海上交通线。

    事态的发展证实了罗兰的预测,帝国海军在陨星洋上打起了“游击战”,而海蓝和斐真空有强大的舰队却无法找到与帝国海军决战的机会,大部分战舰不得不用来为商船护航,期间频繁遭受帝国舰队偷袭,损失惨重。

    显而易见,帝国海军的战略是明智的。与海蓝、斐真联军相比,帝国在海上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一个富源辽阔的陆权强国,哪怕失去远东之后仍然比海蓝和斐真两国的本土疆域加起来大的多,可供投入战争的各种资源也更为丰富。

    “海蓝是一个半岛国家,沿海地区终年大风、土壤层薄,不适合种植粮食;斐真则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土地贫瘠且气候潮湿,同样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种植业,这两个国家自从本世纪初开启魔导工业革命以来,城镇人口呈爆炸式增长,出产的粮食越来越无法满足本国需求,每年都要从新大陆殖民地输入上百万吨的谷物。”

    昆体良唇角浮现一抹讽刺的笑容。

    “说来可笑又可悲,不久前发现超大魔晶矿藏的新大陆约顿海姆地区,恰恰是一个遍布谷物种植园的传统农业区,海蓝和斐真每年进口的粮食,至少有1/3来自约顿海姆农业区,现在好了,当地发现了超级魔晶矿,殖民公司也罢,当地土著领主也罢,心里都会算上一笔账:种粮食辛辛苦苦一整年才挣几个钱哪比得上开矿挖魔晶来钱快!”
1...315316317318319...4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