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唐诗剑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灵
    待事情完美解决,郑和方且转头对袁杰叹道:“我说袁大人,我那义弟王九真是好眼力,竟有你这等属下助力!”

    袁杰连忙起身拱手笑道:“郑主使实在谬赞了,此乃在下份内之事而已。”

    “那么在暹罗,除了盐业之外,你们还折腾了些什么”郑和笑道。

    “郑主使在上,在下实不敢欺。如今这暹罗之地,还有一样,在下还在收购。”袁杰道。

    “却是何物”郑和问道。

    “紫檀木。”袁杰道。

    郑和笑着摇了摇头,未再说话,命人再奉茶。袁杰饮后告退。

    袁杰不知为何郑和后来有些不悦。但不管怎样,袁杰却是实实在在地达到了此行目的,自是安心地筹措暹罗的盐业事宜,并且亦开始囤积紫檀木。

    应该说,这袁杰实在是经商的天才,实在是不枉王九高看他一头。

    而那郑和后来的不悦,实在是因为自己义弟王九的下落不明。而锦衣卫发展的蒸蒸日上,更是让郑和心内始终有一根剌扎于心内,让郑和内疚异常!




第292章 紫檀木·明月坊
    暹罗森林茂密,出产名贵的紫檀木。

    紫檀这种良材,很早就为人们所认识。中国古代最早关于“檀”的记载,始见于《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明人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论》中记述紫檀这种木材:“紫檀木出交趾、广西、湖广,性坚好,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湿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紫檀木主要产自热带地区,于中国生长不多。由于这种木材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极难得到,且木质坚硬,致密,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之说法。

    “紫檀”名称虽然早就见诸晋代文献,但有关以紫檀木打造器物的记载却是始于唐代。全唐诗卷四孟浩然《凉州词》诗云:

    “混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哪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紫檀木,色红带紫,木质坚硬密实,分量奇重,不易着火也不易腐蚀。

    袁杰开始囤积紫檀。

    暹罗人不知紫檀之价,且紫檀并非必用之物;而那食盐,却是人人所需之物。

    于是,袁杰以十倍之重的海盐换取大量紫檀。

    郑和率人来到袁杰等锦衣卫囤积紫檀之地,郑和看着堆积成山的紫檀,实在叹为观止。紫檀开采实在不易。需由当地人利用象群将深山中开采的木材运出,抛入河中,顺流而下,再打捞起来,运至囤积地。

    有些工匠言道,可以此种木材制造船舵。郑和将目光投向袁杰。

    袁杰肉痛不已地道:“郑主使,您需要多少,在下便无偿提供多少!”

    “无妨。届时按国内价格收购便是,”郑和道,“此项费用以维护船舶的费用计算便可。同时,我已会与暹罗国王商定,会在当地设厂维修船舶。你们所收的紫檀,便送至那里便可。”

    “没问题。”袁杰马上应道。

    “国内对紫檀的需求很大……”郑和笑着而意味深长地道,“你们锦衣卫的银股,陛下占了六成。那么咱们也是一家人。”

    “国内对紫檀需求很大……”袁杰愣了,这紫檀在国内从来都是供不应求,但这郑和此话,好似有些不同。袁杰忽然一转念,道:“莫不是陛下已准备迁……”

    郑和笑着点点头,道:“这样罢,紫檀木大量收购一事,我可与暹罗国王提出。但你这价格,却是有些不地道。可适当提高一些,这样方才为长久之计。若不然,那些劳作之人,你们可适应给予粮食、食盐等补助一二……”

    袁杰点了点头。

    郑和确实未将话语说完全,永乐帝朱棣迁都之诏书已于永乐四年,也即是去年(1406年)闰七月正式颁下,但至今尚未大张旗鼓全面展开而已,只是正在做些准备工作。

    郑和十分清楚永乐帝朱棣的性格,这是一个意志坚韧、眼里揉不得半粒砂子的一代雄主。他想做的事情,却是从未落空,自靖难之役、编撰《永乐大典》、西征安南,至今的下西洋壮举、意图迁都顺天府,即北京……

    “你们在此运作,可有商号”郑和问道。

    “暂未想好,不若郑主使为我们取个名号”袁杰笑道。

    “在大明,与你们盘根错节的,名为‘明月楼’;于安南,你们名为‘明月酣’;那么你们在暹罗,便为‘明月坊’罢。”郑和道。

    “多谢郑主使赐名。”袁杰拱手道。

    “这样,我便以‘明月坊’之名义向暹罗国王提议,加强合作。”郑和道。

    袁杰大喜,如此一般,这锦衣卫便是以大明的名义,在暹罗正在开展商贸活动,如虎添冀!

    郑和笑笑,未再多说什么。在他看来,能够稍助力自己义弟王九所开创的事业,那亦会让自己稍为心安而已。

    明月坊在暹罗的首都开业,暹罗多少达官贵人以用大明的物事为荣,大明所产的丝绸较之暹罗的“泰绸”,品质实在高出不知多少倍……

    一时间,明月坊在暹罗声名显赫。

    明月坊专事与大明的商贸,不仅有来自大明的丝绸,还有茶叶、瓷器、手工艺品……应有尽有。除此之外,明月坊所产的海盐,在暹罗盛行起来。

    实在是因为海盐价格较之前暹罗的岩盐品质好了不知多少倍,且价格低廉,更为重要的是,这明月坊宣称,如若用此食盐,可防“大脖子病”……一时间,这食盐在暹罗令人趋之若鹜!

    明月坊囤积紫檀木,并销往大明境内。

    实在是因为紫檀木需求旺盛。袁杰经过考虑,重新制定了紫檀木的交易方式,改为以百根紫檀木为计量单位,以黄金购买,由此暹罗获得大量黄金。

    暹罗以金箔装饰王室建筑物和寺庙佛像,甚至通体以黄金铸造佛像,崇尚金色成为暹罗的一种风气。

    郑和船队以明月坊为代表的化与生产技术,施医赠药,对暹罗社会经济作出很大贡献。为答谢郑和,暹罗国王赦令修建一座郑和庙,里面供奉了一尊三丈有余的巨大郑和卧像!

    此际,王九统领的锦衣卫,已渐渐地发展壮大成为一支集经贸、武力、智囊于一体的力量,它们背依大明为根基,纵横于西洋海面之上……

    军情司隶属大脑中枢,一手罗卜----经济贸易,一手大棒----黑狼战船,以明月楼、明月酣、明月坊为代表的势力,正蕴育着蓬勃的生机,以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慢慢探出狰狞的爪牙!

    郑和船队至暹罗呆了约半年时间,停留暹罗之时,郑和还派出一支分船队前往真腊(今柬埔寨)访问。而就在分船队返回之时,来自大明的消息便是王九已在琼州府现身……一时间,那郑和心内的大石终于放下!



第293章 大明的都城之殇
    南京城为大明帝国第一个首都。

    明太祖朱元璋在这里渡过悲欢离合的岁月。

    朱元璋能夺取天下,要感谢南京。他以南京为基地消灭群雄。定都于此,进退自如,进可跨过两淮北征,统一全国。即使失利,退亦可凭借长江之险,划江自守。

    作为南方与全国的经济中心,南京从来不差钱。朱元璋住惯吴王时代建造的宫殿,富丽堂皇,他不忍心舍弃。而他的部下,大多是南方人,不愿远离故土。

    自长远来看,打下江山,距离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隔着千山万水,如若卷土重来,打至南京,也不容易。总之,南京是个能过日子,苟且偷安的好地方。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次年九月开始仿效北极星星象建设新城,大兴土木四年后,于洪武六年(1373年)八月建成。

    第一重为京城,周长九十六里,有十三座门:正阳、通济、聚宝、三山、石城、太平、神策、金川、钟阜、朝阳、清凉、定淮、仪凤,后关闭钟阜、仪凤门,留十一门。

    第二重为皇城,有六座门:洪武(南)、长安左、长安右、东华、西华、玄武(北)。

    最里面为宫城,也叫紫禁城,为帝王居住之地,建造午门、左掖、右掖、东安、北安等六座门。宫城原为燕尾湖,朱元璋调集数十万民工填湖造宫。

    据风水师说法,此地“风水”不佳,地势南高北低,即前高后低。

    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改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洪武十三年(1390年)四月,最外又建造城墙(外郭),周长一百八十里,设十六座门:东有姚坊、仙鹤、麒麟、沧波、高桥、双桥,南有上方、夹风、凤台、大驯象、大安德、小安德,西有江东,北有佛宁、上元、观音。

    南京,成为当时中国超级大都市,非常繁盛。据洪武十六年(1393年)统计,南京城人口为十六万余户,约一百二十万人。但明太祖朱元璋对建都南京并不满意,六朝在此建都,都难逃劫数;王朝偏居一隅,不便统治北方;宫城风水不佳,影响龙脉……这些均让他如鲠在喉,坐立不安。

    明太祖朱元璋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直想着迁都。他如一只要下蛋的母鸡,争惶惶地四处找窝,对安徽临濠(今凤阳县临淮)、河南汴梁(今开封)、河南洛阳、北平、陕西长安(今西安)等数个候选地都做了详细考察。

    曾有大臣提议建都北平,但朱元璋不想劳民,或许内心尚有些害怕。中国的主要威胁来自元朝残余势力,离北平距离太近。元朝残余百万兵力,战斗力不可小觑,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不管几座山、几条河、几座城池,在巨大的攻势面前,都会沦为摆设。元朝势力不灭,北平还不如南京安全。

    洪武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考察陕西长安。

    汉唐雄风今犹在,朱元璋对唐太宗仰慕已久。而中国历史上,西北军力一直强悍。建都长安,既可抑制北方蒙古势力威胁,还可防止西北势力崛起。不过,长安同样偏居一隅,中国的政治中心早已东移。自西到东,路途艰难,不便统治,走走路都能把朱标折腾出病来。

    朱标回至南京,刚向皇帝汇报考察长安的情况,迁都大计未定,就急匆匆地病死。

    朱元璋将太子之死,归咎于南京宫城风水不好,是风水害死他的继承人!一头白发的老皇帝万念俱灰,从此不再提迁都,朱家王朝的兴废,只好“听天由命”!

    其实不管建都何处,地理并非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人为。《明史地理志》指出,固若金汤不足以防止土崩瓦解,领土广阔不足以形成犄角之势。国家强弱,天下兴亡,而并非地利的因素。所以说“在德不在险”,治国有道比地理险要更为重要。

    斗转星移,至永乐帝朱棣的时代。

    南京轻易被占领,也说明南京作为首都,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

    而朱棣在南京称帝,却无时不刻不在想念他的老窝与龙兴之地----北平。而他的手下将领、大臣对北方有感情。既然皇帝不喜欢南京,那便让他回北平好了!

    永乐元年(1403年)天上月,礼部尚书李至刚揣摩皇帝朱棣的心思,正式建议道:“北平为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应该遵从太祖设立中都之制度,将北平改名北京。”朱棣听后十分高兴。

    李至刚成为提出迁都的第一人。

    朱棣思前想后,觉得北平作为首都,的确有着许多优势。论城市,北平为元代首都,洪武时经过徐达、华云龙的初步改造,基础实佳。按照旧都的城市规划,大体不会出现问题,建设宫殿、郊庙便可投入使用。

    论地理条件,北平辐射东西南北。自地图上看,右有大海环抱,左有太行山拱卫,南有大河阻隔,北有居庸关当靠山。

    自河北到北平,有数十、上百个关口,尤其成庸关、紫荆关、山海关、喜峰口、古北、黄花镇等,在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应对军事上的突然袭击,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而对于北元残余势力,朱棣天不怕,地不怕,连建文皇帝都敢打,当然不把蒙古人放在眼里。

    朱棣一旦下定决心,那便是百牛拉不回。待其百年之后,回顾其一生便可发现,其文治武功实不逊于唐宗宋祖,甚至胜于其父亲朱元璋。他之所事,件件均为大事,且不说靖难之役,单论郑和七下西洋,便为载入史册的光辉印记……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设置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等衙门。

    当年正月,朱棣将北平升为陪都,改名北京。二月,派长子朱高炽(即洪熙帝)治理新都。朱棣不断迁徙直隶、苏州、浙江、山西人至北京发展……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阔别北京七年后回来视察,住入燕王府,为迁都北京与首次伐鞑靼做准备。他索性来个“天子守边”,长住北京,不回南京。此种事情,也只有永乐帝朱棣做得出来……



第294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永乐六年夏天,南京城的东门处的品茗轩处来了一队人马,这队人马簇拥着一辆马车。马车停了下来,一位身着儒袍的年轻人修长的手掀开马车的车帘,自马车上下来一位素色长裙的女子与一位粉雕玉琢的四、五岁的小姑娘。

    这队人马,自然便是王九、杜雪萌及女儿七毓携着洪平所率的数十名黑狼。

    王九与杜雪萌在南靖会面后,处理了漳州府知府洪任鸿之后,便至王家老宅探望自己的奶奶蔡氏。蔡氏见自己的孙子王九完好无恙,心花怒放,欢喜自是不必细述……

    三日后,王九一行人在洪平所率数十名黑狼的护送之下,离开了南靖,而蔡氏因身体原因,还是留在了南靖老家,由王九的姑姑王宁照顾。王九等人走得不快,福建南靖至南京城二千余里,亦是走了半个月,方才到达南京城。

    品茗轩侧旁的院门开了,一名圆脸的黄衣女子怀抱着一名婴儿在一名侍女的陪同之下,正饱含着泪光看着那名年轻人。黄衣女子正是任罄与她的已出生数月的儿子阳明。如若算起娘胎中日子,这阳明已近二岁。这家伙在任罄腹中足足呆了十四个月!

    王九与任罄相视无语凝噎。

    当初他跌入海中,任罄正在那船上,她的最后一瞥却是见这王九平静的眼神扫在她的身上,而她读出他眼眸内的依依不舍……

    而今再见,她已为他生下一子……却真是恍如隔世一般!

    “哎,任妹妹,让我看看这小子……噢,他的眼睛好黑,正看着我……”一旁的杜雪萌的话语打断了二人的对视,并且杜雪萌接过了任罄怀中数月的孩子。

    “我还要去衙门一趟交差之后方得返家。”王九有些歉意地看着任罄道。

    “去吧,”任罄看着自己的相公,袖口掏出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泪花道,“家里都好,等您归来。”

    王九笑笑,转身上马,回过头冲又望了望院门口任罄稍为富态的身体,转身向锦衣卫衙门的方向而去。而那任罄看着王九这队远去的人影,叹了口气,不知为何,有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之感!
1...116117118119120...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