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唐诗剑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灵

    洪武二十三年,一场兵不血刃的战斗使刚满三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初,明太祖朱元璋便命燕王、晋王分兵合击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尔不花。

    正值三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银装素裹。当燕王朱棣率大军出现在乃尔不花面前时,他正在帐篷内烤火。

    朱棣围而不歼,派人劝降。朱棣摆酒设宴,乃尔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地流,主动要求劝降元代丞相咬住……

    而另一路晋王,走一路停一路,一无所获。

    燕王朱棣凭此一役,兵不血刃而大获全胜。自此之后,一代战神之名便落于朱棣头上!

    淮水,燕王朱棣并不放在眼内。燕王朱棣如今所想便是直捣黄龙,因为他已得知南京----应天府兵力空虚!他接到公主朱瑛飞鸽传书的密函后,大喜过望。即便如他----一代战神,都未曾想过如此。当他接到此密信时,直接自扫了两个耳光,再足足大笑三声……

    燕王朱棣指挥将士,舣舟扬筏,张旗鸣鼓,作欲渡河状。

    南岸的盛庸对岸瞧着,整备兵械,严装设防,专待燕军南渡。谁知燕军鼓噪多时,南岸的盛庸军瞪得眼睛都酸了,却没见一舟一筏渡过来;差不多有小半日,各自还营休息。

    忽然营外喊声骤起,杀到许多燕军,人乱马嘶,吓得南岸的盛庸军魂不附体。

    这支燕军,从何而来却是燕王命邱福、朱能等,从上流雇了渔舟,偷渡淮水,绕至南岸盛庸军营前,奋勇杀入……顿时全营大溃。燕王朱棣乘机飞渡,上岸夹击,尽获淮南战舰。

    燕王朱棣遂下盱眙,攻陷扬州,杀死都指挥崇刚及巡按御使王彬,别遣指挥吴庸,谕下高邮、通泰、仪真等城,遂进营高资港,一时间舣舟江上,旗鼓蔽日。

    京师震恐异常,建文帝遣御使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等分道征兵。各处观望不前,或与燕王眉来眼去,有意归附。朝上六卿大臣,恐在京遭困,多半请出守,以便四逸。京内愈觉空虚。

    建文帝朱允炆遣庆城郡主议和,乞割地救和,燕王朱棣自然不肯。

    建文四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

    燕师渡江。当是时,舳舻衔接,旌旗蔽空,微风轻飏,长江不波,钲鼓声远达万里,一派碾压态势……直下镇江。自此,燕王朱棣军前,已无任何障碍,直指应天府南京。

    建文帝朱允炆坐不住了,委任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至燕师议和,愿划江而治。而燕王朱棣只愿殊奸!

    而此时,齐泰、黄子澄欲出外募兵,请命于建文帝前。不待建文准奏,便自离去。

    此际,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入燕王,南京城陷。

    未已,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至此,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取得圆满胜利。

    且不说建文帝朱允炆用人不当,书生误国。北平到南京,按燕王朱棣的北伐路线,应自北平经过河北到达山东,攻克济南之后,再取得徐州,最后渡江南下攻取南京。

    但是这条路上都是军事重镇,无论是济南、徐州还是南京要取胜均相当困难,且燕军数量少、缺乏粮食,一旦时间拖得久,更是难以为继;而朝廷的可回旋空间则很大,更是代表正统力量。不仅如此,他们还拥有淮河和长江的天险,根本不惧燕王攻击。

    然而燕王朱棣取胜确有极大的侥幸。首先燕军已经陷入被动,就连山东境内的济南两次进攻都未克。鉴于此,他跳过济南和山东,自安徽东进,直接进攻徐州。朱棣亲自率军首攻徐州,不能克;卫国公主朱瑛知会朝庭空虚后,决定直捣黄龙,直奔南京。建文帝完全没想到燕军直攻南京,情急之下守军投降。朱棣成功攻克南京,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

    史上西汉七国暴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叛乱难以取得成功。你打我我打你,最后也没分出胜负,大家都是输家!而“靖难之役”才是真正取胜的叛乱。




第41章 燕王入京
    燕王朱棣入京,文武百官,多迎谒马前。兵部尚书茹瑺,先至燕王马前,叩头劝燕王登基。

    燕王朱棣问道:“少主何在”

    茹瑺道:“大内着火,想必少主已晏驾了。”……

    朱棣看着眼前黑压压拜倒的人群,心内感慨万千!他原本心有异心,但并无反意。命运之中仿如有一只无形之手,将他带至南京,眼前便是一条金光大道,直入九天……

    其时,朱棣最想见的反而是予他最大帮助的锦衣卫的缔造者,出身鬼谷门的卫国公主朱瑛。但人群之中无她!当他眼前的直面九王至尊之时,他忽然心生迷惘,恍如隔世。

    群臣固请燕王即刻登基,而燕王朱棣再三固辞。

    随着街上的马蹄声响,一位身着锦衣卫飞鱼服的秀气少年纵马而来。燕王朱棣眼前一亮,忙命人让那锦衣卫的秀气少年上前。

    这人正是王九。当日,他又至公主府上,向公主朱瑛指了指桌上的一个锦囊,要他即刻将此锦囊交予刚刚入城的燕王。王九明白此事事关重大,急忙纵马前往。

    王九将锦囊献上,转身便离去。

    燕王朱棣打开锦囊,上书两个娟秀的两字“谒陵”。燕王朱根恍然大悟:“靖难”,依明太祖朱元璋《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而“靖难”已毕,应谒陵方可!

    燕王朱棣抽了自己一嘴巴子,马上移驾谒陵,一面令诸将守城,大索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悬赏通缉而不提。

    无人知晓当晚燕王朱棣谒陵,在自己父亲陵前谈了什么,唯有知晓的是第二天,他的眼睛是红通通的,如兔子的眼睛一般……

    谒陵之后,燕王朱棣遂诣奉天殿即皇帝位,受诸王大臣朝贺,荣登大宝,终成孤家寡人!

    但当朱棣在登基后,找到了一道圣旨,看到圣旨后失声痛哭。这却是皇侄朱允炆所留,上面写着他下的命令,大意是不要伤害四叔,他不是有意的,四叔并不是真心造反,你们不要伤他……

    至此,燕王即位,年号永乐。

    清宫三日。灰烬中找出建文帝的尸首,满身焦烂,四肢残缺,只觉惨不忍睹……燕王以天子礼敛葬。

    该杀的杀,该赏的赏。

    永乐帝朱棣杀伐决断。

    方孝儒宗族亲友,及门下士连坐被诛十族。齐泰、黄子澄磔毙。兵部尚书铁铉,即在济南城上立明太祖神牌,而令燕王投鼠忌器的狠人,磔毙……

    此前战死的将士,尽行追封。周、齐、代、岷四王,统复原爵,各令归国……

    靖难之役最大的功臣为李景隆,封太子太师,赐功臣勋号,加柱国,增岁禄,列于群臣之首。

    永乐帝朱棣终于有空,微服至京城东南一角卫国公主朱瑛的府上。卫国公主朱瑛本不愿住于皇宫内,明太祖时府邸原本只是偏居一隅,而从未改变过。

    朱棣微服至卫国公主府上,朱瑛得知忙前来相迎,并款款下拜。

    朱棣大手连忙扶起自家妹子,道:“若非你相助,俺哪能四年便可顺利打至南京,可是折煞你家兄弟啦。其实论此次‘靖难’,俺觉得,最大的功臣反而是你!”

    朱瑛笑而不应。

    朱棣大踏步进入议事大厅,一个巨大的沙盘,正是当时燕王与朝庭的军力调配,小红旗为朝庭军,绿旗为燕军。朱棣看着巨大的沙盘,半晌而无语,转过头看向自家已清减的妹子,泪水却在眼眶之内……

    他终于知晓,在他取胜之际,却是有着不知多少人在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其中自然包括自家的妹子----卫国公主朱瑛。

    两兄妹之间谈了什么,无人知晓。但卫国公主府却自这晚之后,却搬至原朝庭重臣的聚集地----朱雀大街。朱雀大街已经空了许多,实在是因为近来杀人灭族太多!

    卫国公主朱瑛原本不想,但永乐大帝朱棣却大手一挥且不容置疑!

    卫国公主朱瑛终于可以歇息一段时日了。这数年年,她亦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最终让她下定决心助力自家兄弟朱棣的却是来自明月楼的花大家的舍命推演。

    洪武末年,她将自家兄弟朱棣的生辰八字交予花大家的。花大家的折寿九载,方且推算出荣登九五至尊的为朱棣。当是时,公主朱瑛亦在那栖霞山的桃花涧,花大家的院子里。推算之后,花大家的直接吐了一口鲜血,接着平地响了九声旱雷……

    卫国公主朱瑛信了。自那时起,她便调动锦衣卫全力协助燕王朱棣……时至今日,朱棣登基,年号永乐。卫国公主朱瑛决定再至栖霞山的桃花涧一行。而她原来议事大厅的沙盘却被她哥朱棣搬至宫中,按照她哥朱棣的说法,妹子,这数年来辛苦你了,这个沙盘,我要按我们大明江山的样式打造,哥永不负你相携之恩……

    但卫国公主朱瑛何等人物,且帝王心术何等玄妙,她将锦衣卫全权交予他的哥哥朱棣,并言道,这些年,她也累了,此后她无故将不再插手锦衣卫的事务;如永乐帝有事,她亦不再插手,但哥哥朱棣有事,她还会出手相帮!

    朱棣闻言泪如雨下,他自家妹子已觉察出来,不知何时,自己一手缔造的锦衣卫,已成为一支竟可影向皇权存在的力量,所以将此拱手相让……

    如果说朱棣不眼红,是假的。但他未想到自家妹子竟然如此在他未曾开口之时便提出来,着实让他感动至极。他如何不知自家妹子才高八斗,是位女中豪杰;一开始他也曾想就让自家妹子掌控锦衣卫协助自己坐稳江山,但未曾想自家妹子竟欲退隐。

    朱棣知晓,在洪武二十年,她妹子与明太祖朱元璋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而这一争执传遍朝野。争执的主要焦点却是公主朱瑛兵困少林、峨嵋两派,要他们交出杀害剑神王泊的幕后黑手……

    “妹子,你是否还是忘不了他”朱棣问道。

    “不可能忘。那王泊是为国献身,于国于他,我不可能让自己一手打造的锦衣卫的人,即便死去仍无人为他伸冤。”

    “俺明白了。”

    “不,哥,你不明白。你可知这些年,锦衣卫到底死了多少人,而我们抚恤了多少银两而为何我们的锦衣卫甘愿赴死亦无憾”

    “嗯,俺不知。”

    “因为只要进入锦衣卫的人,为国捐躯,我们锦衣卫的兄弟们会让他无一丝后顾之忧,无一丝后憾。这便是锦衣卫存在的基石!”

    “噢。这样啊。你们哪来那么多钱财啊”

    “因为我们掌控了一条赚钱的路子,所赚的无人能及。而这条路,正是之前的剑神王泊所提及,经我同意后方才施行。未曾想他故去后,这条路子竟为我带来了数不清的钱财,不仅支撑了锦衣卫这些年的运作,并且养活了沿海一带不知多少的商户……”

    “啊,妹子,快告诉我。”

    “海上贸易!”



第42章 民族气节
    当卫国公主朱瑛将自己海外通商近二十年来的收益摆给自家哥哥朱棣看时,朱棣看得是瞪目结舌。卫国公主朱瑛每年海外通商所入,竟可占明启王朝全年税赋的一半!

    朱棣心里直打鼓!

    朱瑛笑道:“还记得咱父亲那时,刚在这应天府建都之事吗”

    朱棣答道:“当然记得!”

    “那时,均传说那个大富翁沈万三,他家里有个聚宝盆,”朱瑛笑道,“但事实绝非如此,而是他祖上至他这一代,均是出海贸易而发家。”

    朱棣思虑道:“具体俺不清楚,反正俺知道,当时父亲修建南京城时,有一半是他出的钱。”

    “这个确实没错,”朱瑛又笑道,“但他还出很多钱予元顺王朝,他站在那边。咱父亲生气了,把他抄家、充了军!”

    “妹子,你把这些都告诉俺,你可没啥底牌了。这样,”说着,朱棣自袖口抽出个金牌,上面四字“如联亲临”,接着道,“这张就是你的底牌!”

    公主朱瑛款款下拜,双手接过金牌……

    朱棣终此一生,所得赐此牌之人,未超过三人!

    燕王朱棣登基,王九的差事终于告一段落,不必再至公主府了,于是每日军情司早、中、晚三日按时摆上茶摊,军情司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随着时日的推进,王九对茶的品味愈深。

    茶仿如有灵性的孩子一般。

    当你静心所泡之茶,与心浮气燥所泡之茶,品味完全不同。

    你所用的水,所用的火候,所用的器皿……无一不决定一碗茶的品质!

    如用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犹如母体,对水有深深的孕育。江河水,长途跋涉而疲惫,没有山中之水的安静;井水,多有压抑而积累。

    水之所在,皆为水之家。而山,水最好的家!水为阴,山为阳,阴阳和谐方为最美。

    这却是花大家的教予王九的。王九深以为然。

    “水是茶之母,器乃茶之父”。

    王九在研究自古以来的海外贸易时,惊奇地发现,自秦汉至今,海外通商之路便从未断绝,而至宋、元时期更是鼎盛。而丝绸、瓷器与茶叶,均为海外通商的硬通货;三样国外,立即身价倍增,堪比黄金!

    有一种伟大的力量促成了茶与瓷在当初有生俱来的相逢。而当初它们最初的相遇,而融为一体,实在是一种惊天动地的奇迹。因为汉语的祖先把泥土----大地的血肉变成了瓷器!

    陶器为历史之重大发明。但陶器出现之前,是人类如同小孩般天性喜欢玩泥巴,把泥土捏成各种好玩的事物。这种嗜好穿透岁月,而得到传承。玩泥巴为制造陶器准备了神安排的基础。

    但光有巧手尚且未够,还须往泥土中加入“灵魂”,可让泥土具有思想,向陶器的方向走。泥土质地的选择,要使符合烧制陶器的泥土用于制作泥坯。优秀的陶工明白好泥塑坯的秘密,他的手与泥土合作的信息非常和谐,其中确有难于上青天的难度。

    而火烧制的学问,更让火焰成了博大而精深的学问,其中的讲究更是数不胜数。

    陶器并非汉语的祖先最先的发明。陶器自埃及传入,炎黄子孙在此基础上,最早商、周时期便创造了令人震憾的瓷器。

    瓷为陶之升级版。

    上釉的陶为瓷,上釉的目的在于防止陶渗水。陶器无论烧制再好,均会渗水!

    而炎黄子孙缓慢地对付了所有困难,制成了极其伟大的白瓷。

    茶的历史自然较瓷早,当它碰到瓷器,彼此的喜悦互相取悦了对方。瓷器纷纷亮相,如同衣装套在茶的身上,演出了爽心悦目的夫妻情深!

    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将炎黄的文化的输出,而且为国内带来了数不清的财富。宋世王朝宋神宗时代,某年税赋七千万贯,农耕税赋占三成,工商税赋占七成,其中工商税赋中一半为海外贸易所得。但世人皆谓“弱宋”,殊不知,如此“弱宋”,承受“澶渊之盟”、“靖康之难”的宋世王朝,竟存续三百一十九年,而不可一世的唐家王朝还较宋世王朝少了整整三十年!
1...1718192021...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