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剑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灵
与宋世王朝相并存的西夏、辽、金,尽皆早亡于宋朝。宋世王朝以其独有的姿态,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汉入夷则夷,夷入汉则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使得再强的军事实力入侵入宋,最后也摆脱不了被同化的命运。辽金元夏在文化入侵方面,都被宋世王朝深深的“坑害”了。
宋世王朝,各个行业都蓬勃发展,海外贸易犹甚,与多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当时的周边国家都使用宋钱作为本国的货币,可见经济影响力之大可谓空前绝后。一个技术熟练的雇工薪水较官员还高,文学造就也是空前绝后,试想,如饭都吃不饱还有心思写诗词吗
虽说如此富庶的一个朝代,饱受人诟病。但如此一个孱弱的王朝,在亡国那刻,大宋臣民表现出的坚韧与顽强,与横扫欧亚的蒙古人进行半个世纪的殊死博斗,连蒙古大汗蒙哥都葬身城下!
蒙古兵攻取潭州(今长沙)时,湖南安抚使李芾及部属沈忠、杨震、颜应焱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部殉国;岳麓书院几百儒生无一苟活,城中百姓纷纷自杀殉国……
南宋祥兴二年,元顺王朝至元十六年,即公元1279年,南宋残部与蒙古大军爆发空前规模的崖山海战,南宋战败,丞相陆秀夫北负九岁幼帝越昺投海,张世杰、杨太后及十万将士全部跳海自杀。闻崖山战败,浙江十万士子纷纷跳海自杀,福建四万人投海自尽……
崖山之后无中国不,这种气节与精神不会消亡。八十九年后,便有一位汉人英雄掀起了驱逐蒙元出汉地,恢复汉家锦秀河山千万里的复仇之战。
此人正是明太祖朱元璋!
而当王九在锦衣卫地下室研读至此时,他忽然能明白,为何自己的父亲王泊宁死不屈,这正是汉民族的民族气节,而正是恰恰此民族气节,佑我中华万载永存!
第43章 上善若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家里院中,王九执仿唐横刀,一边吟此诗,一边剑舞……
与以往的境界完全不同,此诗却充满了国破家亡的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文天祥唱出了舍生取义的千秋绝唱!
“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随着悲愤而感叹,王九的横刀勾勒出苍茫的意境,而“义”之所在,王九的横刀竟然于苍茫的夜空之中仿如一颗星在闪亮,原本三寸的剑气,竟然突然又长了三寸,竟变成六寸……
而此刻的王九浑然而不觉,他已完全沉浸于其中……
王九不知晓,他于此诗中所悟的意境,借助横刀,其身上所存之“义”,竟与大气中的“浩然正气”产生了共鸣,一时间心神失守,但随即心沉丹田,沉溺其中。王九的一身细胞如久旱逢甘露,异常欣喜,与天地间的浩然正气,相互呼应……
王九身上存有“义”,可以理解为正义;可与浩然正气相互呼应,“配义与道”,相得益彰。此时,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刚开始如同火焰,而王九的加入,如同火上浇油,更加地辉煌澎湃,一道仿唐横刀所带的剑气,直冲九天云宵……
东海之巅,海边的一块礁石上,一个如剑的身影,若有所感,遥望中原方向……
此人正是号称“东剑”的倭国的柳生新阴流的剑道高手柳生宗严。
西方,最高峰珠木朗码峰山脚下,一片亭台楼阁耸立于雪山之下。天寒地冻,随目所及一片白色。此处正是西域四大门派之一的雪山派的驻地。而雪山派的掌门任天行正在寒室内入定,忽然若有所感,锐利的眼睛也望向了东方……
南方,夜里,武当山上。道长宋远侨与掌门俞连舟两名师兄弟正在品茗,两人忽然有所感,遥望东方,一道剑气,饱含“浩然正气”与如诗的剑意,清静而自傲,升腾而逐渐消散……方向正为京城应天府方向!
道长宋远侨与掌门俞连舟惊叹万分,两人半晌而无语。
最后宋远侨叹道:“这是我们武当派的心法,而剑气,一定为‘唐诗剑诀’!”……
皇宫内。一处深邃的阴冷的宫殿内,枯小的身影,花白的头发,一双闪亮的眸子打开,一个苍老的声音正在轻声嘀咕道:“这剑气与浩然正气相似而非,却又多了道家的清静的意味,还有如诗的意境。咋跟十多年前那个剑神王泊的‘唐诗剑诀’同宗同源莫非是他的什么人……”
但这剑气冲上九宵,瞬间即逝。
非修剑道,且剑道已登堂入世之人较难感应,但感应到之人,尽皆惊诧万分。
而始作俑者王九此刻已停下剑舞,他却完全不知晓自己刚才的动静。但感应到大气中的“浩然正气”的他,却也惊叹于世事的奇妙。
时光飞逝,转眼进入永乐元年。
随着时日的推进,王九对茶道的理解日益深刻,并且尝试地用茶道来体悟剑道。
老子曾言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而庄子看来,水是洁净而通透的,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
孔子认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而君王们如果不警醒就会末日来临,他呼吁“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荀子对水的感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这是对水的多种形态的理解。
多才多艺的墨子走遍山河,发出“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最善战的孙武也从水中悟出用兵之道,“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上善若水”果然是深不可测!
“水为茶之母”,王九开始寻找适合泡茶的水源。试来试去,最后却发现还是栖霞山桃花涧的乳泉的茶水泡茶最佳。
于是王九每隔数日天未及亮,便跑到花大家的住所汲水。
花大家的大多数的时候并未出来,一般都是花大家的徒弟云儿接待王九。一来二去,王九与云儿混得很熟。情性率真的云儿开始喜欢与这秀气、爽朗的年轻人聊几句。
“我说九哥哥,你每隔数日便来此汲水,不累吗”云儿笑靥如花地问道。
“不累啊,觉得挺有意思的,”王九将自己汲水的背篓放至那品茗阁的乳泉上,一边接水,一边道,“感觉这水有灵性,每次我背着水,总是觉得这些水在欢呼雀跃。”
“那你应该入门了,”云儿笑道,“你能体悟到水的欢悦,这着实难得。不怪得我师傅总说你有慧根。”
“这我倒未曾想过。”王九说着,露出雪白的牙齿。
“九哥哥,你是怎么过来的”云儿问道。
“自然的走过来的。”王九道。
云儿所不知道的是,这王九的走过来,却是走的直线,专门穿山越岭。直线距离约二十余里,需要翻过栖霞山的一座山峰即虎山,方且自虎山下,再进入桃花涧。
如果有人见到一位身背背篓的人,如风一般的飘逸,在那巨石上一点,即纵出数丈之远,落地之后又一纵,在树干上转了一百八十度之后,又向侧边一翻,瞬息便不见时,定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是否看错……
第44章 一曲新词酒一杯
某种程度上,王九如今的轻身功夫,在以“道家三诀”的基础之上已至一个很高的境界。
如今的他可感知五十米范围内的任何异动,小至草丛中一只蚂蚁的觅食;他可清晰地看到距离五百米外的一只小鸟将一只小虫子吞下,而无论是黑夜或白天……
王九不知为何会如此,但他明白,这与他的剑道的突飞猛进有关,且与他的茶道的修心与体悟亦有关。而尤其是他借助了剑道与天空中的“浩然正气”相沟通,更是如虎添翼……
“九哥哥,你最近是否想去哪”云儿问道。
“你怎么知晓”王九很是奇怪。
“感觉你的心好似不在这,”云儿笑道,“要不要我帮你求一签”
“好啊。”
“那你先想想你想见的那个人,意念必须集中,当你觉得可以的话,在这抽一签……”
王九脑海里忽然闪现了一位圆脸的姑娘,这姑娘正是杭州府的任罄,已经整整四年了,她,还好吗
签抽出来了。
云儿笑得满是深意。
签文却是一首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当看到这首词,王九愣了半晌……
“要不要我帮你解签”云儿睁大了眼睛冲着王九道。
“噢,不用了,”王九却将那签文胡乱地塞进衣袖,拱手道:“多谢云姑娘了!我却要走了……”
云儿看着王九落荒而逃,背着背篓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
“云儿,你在捉弄人了”
背后忽然传来的声音却吓了云儿一跳,这正是花大家的和一位身着明黄丝质长袍的高贵女子走了出来。
云儿见了二人,连忙款款地行了个万福,道:“师傅,云儿没有捉弄人,只是帮人求了一签。”
“噢,求了什么签”那明黄丝质长袍女子很感兴趣地道,“帮谁求的,说来听听。”
“就是那位常来此汲水泡茶的王九,”云儿很是兴奋地道:“签文很怪,却是一首词,宋世王朝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花大家的吟道。
“很有意思,他却是想看一位故人”明黄丝质长袍女子笑道,“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
“叠印时空,重在思昔,”花大家的冲明黄丝质长袍女子道,“却又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这签文,却又是没解了!签文均是她自己闲时找些诗文而成,当不得真。”
“师傅,你却不可这样说,”云儿有些不乐意了,道,“这些签文,我可是费了好大力,在如浩海的诗文之中找寻,契合而成的。”
“你这个弟子很有意思,很有灵性,”明黄丝质长袍女子接着道,“但她所说的王九,却是不是我所认识的那位”
花大家的笑道:“公主不须质疑,就是你所认识的那位。”
明黄丝质长袍将她的身材衬得前凸后翘,这位正是卫国公主朱瑛。前段日子卫国公主朱瑛来到桃花涧,修心养性,来了却不肯离开,便与花大家的做伴。
“怎么你们也看上这位小家伙了,”公主朱瑛若有所思地道,“莫非你们也在他身上看出了什么”
花大家的道:“应该与你看出的差不多,但与你所想又不尽相同。”
“噢。怎么说”公主朱瑛问道。
“你所看的,却是与故人的一丝牵连,”花大家的道,“而我们妙真门,你所知,我们所存在的意义却在于对将来的一种领悟。而这人,会对我们的‘明月楼’大有助益,助益到的结果,而远非我们所能预料。”
“噢,那么厉害,竟然连妙真门都无法看透”公主朱瑛道,“此子确非池中之物我倒可看出。但确实不知他会对‘明月楼’有何助益。但那借‘明月楼’所掌控的海外经商的财路,依之前我们所约定已交给我哥哥了。”
“公主,您有所不知,我师傅在三年前请他喝过仅存贡品‘大红袍’,”云儿插嘴道,“将妙真门的茶道相授予九哥哥,这些年,九哥哥时不时便向我师傅请教茶道。”
“噢,还真想不到,”公主朱瑛道,“花大家的,还真看得起这小子。”
“茶之一道,对他或有助益,”花大家的叹道,“剑之一道,在于犀利而一往直前。茶之一道,平心静气,可让杀气消之于无形。如他能体悟于此道,那么,便可登堂入世了。”
“希望能如此,我倒是有些误解你了,”公主朱瑛道,“未曾想你会如此助他。”
“因为他值得你如此相助……”花大家的回道。
被人看透心思落荒而逃的王九,诚如云儿所言,确实心不在此。
如今天下已定,他很想至杭州府,看看当年救过他的任罄,如今的她,是否还安好。恰好有公文需送至杭州府,于是王九向千户文章文大人领了差事,至杭州府一行。
文章文大人的脸拉得很长,王九一走,他便如同少了一个臂膀一般,很不乐意。
好在杭州府不远,约一周时间便可来回,且王九数年未离京半步,他亦不好强留,便再三告诫,快去快回。实在是这文章文大人离不开王九,这些年早已习惯王九在身边。
自建文元年至永乐元年,足足四年,王九心中柔软之处,总是那圆圆脸的任罄!
某日,有位年轻人便装前来杭州府锦衣卫据点来交接公文。此位年轻人很是面善,清澈的眼神,尤其是修长、白晳的手指双手将那公文递交上来,很是有礼……
那杭州府锦衣卫据点之人,很是受宠若惊,来自京师的锦衣卫,原本较地方便高半级,更何况此人年起来不过二十上下,再看看交解公文人的腰牌,名字十分好记,叫“王九”,再看官阶,竟是位百户……
直吓得这锦衣卫“噌”地自椅子上弹了起来,拱手道:“王大人,实在抱歉。在下未曾留意。”
那叫王九的年轻人笑了起来,露出雪白的八颗牙齿道:“无妨。实在是因为穿着公服有诸多不便,便直接来此交接公文……”
是的。就是王九。王九马不停蹄,一日一夜便至杭州府。清晨风尘仆仆的王九至客栈,洗漱、稍事休息后疲劳顿消,便微服至杭州府锦衣卫交解公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