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剑诀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曾灵
于是乎朱雀大街上有了卫国公主朱瑛的一席之地。皇后徐氏,是中山王徐达长女,见公主朱瑛单身一人总不是办法,总想予公主朱瑛做媒。
但朱瑛却总是笑笑而推托。徐氏叹了口气而作罢……
卫国公主府的书房内,公主朱瑛在案前正在看着万卜华与王九的资料,而案下正是单膝下跪的那两人。
她随手一抬,意思是赐座。她对这两人均有印象;尤其是王九。
于是案下两人便在案下椅子坐下;万卜华只敢半边屁股贴着椅子,但那王九却不管,大剌剌地四平八稳地坐下,左顾而右盼地打量着四周……
公主朱瑛皓齿明眸,目若秋水,端坐案前,丝质的长袍勾勒出她前凸后翘的身材……
“看够了吗王百户”案前之人响起了天籁之音。
王九原本四平八稳地坐在椅子上,那声音吓得他差点自椅子上掉了下来。
王九连忙站起单膝跪下道:“属下不敢。”
“看都看了,还不敢”天籁之音又响起。
“实在是公主风姿卓绝,属下不敢不看。”王九正色道。
“噢,却待怎说”
“却可如此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咯咯……”天籁之音的笑声也是那么悦耳动听。但这声音却不是自案前,而是来自案前的屏风之后……
如作俑者王九和案下的万卜华懵了。
案前之人“啪”地将手中的资料放下,转身自屏风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两个天籁之音的对话,声音稍沉稳的自然是公主朱瑛,而更显玲珑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你又来我这……”
“皇姑,你这属下太逗了,他是谁啊……”
“是谁都不关你事,快走……”
“……”
声音渐渐远去。不久,轻盈的脚步声又传来,这却是公主朱瑛又回来了。
一出插曲之后,公主朱瑛实在不知跟这两名属下再说些什么,草草地将两人打发回去,让他们明日一早再来……
公主朱瑛正看着王九的生平陷入沉思。她却并非心血来潮地将王九自军情司要来,实在是因为王九太象她心目中的那人了。
尤其是数年前,建文年间,她至锦衣卫军情司查探燕王与朝庭的沙盘作战对比时,军情司百户王九给了她极深的印象。王九修长而白晳的手指轻弹,那红色旗帜代表朝庭的兵力,绿色代表燕王的兵力便落于沙盘之上,动作轻灵而飘逸;剑神王泊也是修长而白晳的手指……侧眼望去,王九的脸庞与剑神王泊的轮廓完全一样,都是清冷而孤傲!
而这完全出于偶然。
但公主朱瑛便开始关注起这位默默无闻的,在旁人看起来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人物。
王九的生平公主朱瑛早已查阅。
王九生于洪武一十六年,于建文元年,正值锦衣卫招揽人手,承父军籍而入锦衣卫。如今永乐三年,恰好二十四岁。剑神王泊加入锦衣卫时,为洪武一十五年,次年其妻陈氏便有一子,而与这王九恰好同龄。
剑神王泊天资聪慧,过目不望;而这王九亦有过目不望之能;公主朱瑛常常耳闻。且王九常年在军情司,军情司如同锦衣卫的大脑,虽然他常年考评均为中中,但如无一定能力,早被人踢出军情司了……
而最为可疑的是,这王九的家世资料实在是太过完备了;完整得让人找不出一丝纰漏!
恰是这没有一丝的纰漏,让公主朱瑛产生了怀疑。多少年来,她一直在私下找寻剑神王泊的后人。
她也不敢明目张胆找寻已逝去的王泊的妻儿。
在王泊逝去后她已查明当晚胁迫的王泊之人,已将王泊妻儿搞错,而王泊早已将自己的妻儿隐匿起来,隐匿得连他自己都不想去寻找……
实在是因为抗倭所涉关系太过复杂,而自己下手太狠,断了不知多少人的财路,树敌太多,所以才导致仇敌冒死反扑,进而留下“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诗句……
公主朱瑛不是神,她是一个人,而且是女人;她永远无法登堂入世,正面出现在世人面前。虽说她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为疼爱的女儿,且是如今永乐大帝朱棣的一母同胞的兄妹!
她有太多的无奈,而无法向旁人诉说……
当初组建锦衣卫时,洪武一十五年,王泊意气风发,自愿请缨,至沿海一带筹备锦衣卫的抗倭事宜;公主朱瑛无法阻止。
三年后,公主朱瑛欲调回王泊,但那萧瑟如剑的身影却仅留下一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飘然而去……
王泊走前,曾予公主朱瑛道,他已将他家人隐匿,如被她不小心发现,还望能暗中照看……那时的他,已有托孤之想!
而今看来,却被这王泊不幸言中。
公主朱瑛十余年来,一直暗中找寻,顺着王泊足迹的一直在寻觅。
王泊出身武当派,即湖广一带;曾云游明启王朝云南、两广、蜀道、江浙、闽地一带;而入主锦衣卫后,即在明启王朝沿海二千里的范围内活动……公主朱瑛暗中安排人手暗中寻找,但一直无果,她反而倍感欣慰!
她曾暗中造访武当山寻觅之前王泊的足迹。
王泊是武当派的俗家弟子。元末明初,战乱频起,民不聊生;而王泊却是他的师傅宋远侨道长,在某日清晨外出时,在武当山脚下捡到的一个襁褓中包裹的孤儿。
襁褓为丝绸所制,侧用丝线绣了一个小小的“王”字,此必为大户人家所有;内有的幼童十分可爱。宋远侨道长收养了那幼童。因“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宋远侨以“泊”为名,故幼童名叫王泊……
公主朱瑛寻觅多年而无果;然而无意之中,在锦衣卫的军情司内却发现了酷似王泊的王九!
果真应了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7章 藏巧于拙
公主朱瑛一直暗中观察这王九,足足观察了数年,而越观察则越是觉得这便是王泊的儿子!
王九孤身一人,他的母亲陈氏早已离世。
王九的生活很有规律。每日清晨便至锦衣卫军情司点卯报到,于是便在军情司坐镇。
每日至军情司的情报任止上千。但在王九的安排下,按轻重缓急、分门别类处置、安排,数年以来未曾出现过一次错漏。
更为恐怖的是,他绝对不是那种按部就班之人。他可根据各地汇总而来的情报,进行推断,推断人与事。
在靖难之役之时,公主朱瑛的锦衣卫暗中为燕王朱棣的内应;而军情司在其中起的作用甚大。建文帝命宿将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附马都尉李坚、都尉宁忠为副,领兵三十万讨燕。
当时年近二十便已坐镇军情司的王九曾有一言道,明太祖杀戮功臣,几无唯类,所存者第一耿炳文;然炳文系偏将才,非大帅之才,必败;及至命李景隆统五十万兵抗燕,王九更是笑得肚疼道,此乃靖难之役第一功臣……
果不其言,李景隆确实帮了朱棣的大忙,损失大军几十万,却成朱棣靖难的第一功臣。朱棣进军南京,负责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竟然下令打开城门,迎接燕军入城……
王九很是低调,低调得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他人缘尤佳。这点倒与他的父亲王泊截然不同,王泊为人正直,但却不易与人亲近,让人敬而远之。
王九每年均会抽时间至各地云游,他的足迹遍及明启王朝每个角落:南至两广、海南;北至外蒙古边境一带包括东胜卫、斡难河卫、开平卫、大宁卫等皆为明朝边防重地,其走向大致为阴山、大青山、西拉木伦河一线;西南至青藏地区的乌思藏、朵甘卫;西北哈密、沙州、安定、阿端、曲先、赤斤蒙古、罕东左等卫……更别说明启王朝的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
应该说锦衣卫的身份给予他很多便利。
按王九予军情司统领千户文章文大人的话来说,他需要亲自去查看那些情报的来源地,以更好地了解详情。
所以千户文章文大人每年均会在不太忙的时候都会予王九一至三个月的时间让其至各地。
公主朱瑛很清楚,这王九并非单纯地至周游各地,而是因为修炼“唐诗剑诀”的需要。明启王朝的各门各派,不说武当派、少林派、峨嵋派所在的武当山、少室山、峨嵋山,都曾留下王九的或长或短的足迹;赣地龙虎山,鲁地泰山、闽莆田九莲山……均留有王九的落寞的身影。
公主朱瑛每年秋都会至闽地石牛山祭奠王泊。而王九每隔三年亦会至那处,唯有不同的是他均会巧妙地错开公主朱瑛前来祭奠的时间。
很奇怪的是,在锦衣卫当中,大家均以为这王九不会武功。首先军情司,并不以武为主,反而是以文为主;再有,这王九从未在众人面前露过几手。反而以王九的才情甚是受众人所推崇。
而公主朱瑛对此甚是感兴趣。
而直至今年秋。王九又向军情司文章文大人提请至各地巡视,文章文大人不以为奇,因为每年这个家伙都是如此。文大人爽快地批给了王九路引……
冬委来临之前王九上缴了路引。
而这年秋天,四起刺杀案在王九出去之后、未回来之前便已暴发……
王九的路引所盖各州府的印,与刺杀人所在路线完全南辕北辙。
王九在军情司,路引凭条,要至哪里,还不是从他心所欲……
而自永乐大帝朱棣即位之后,公主朱瑛也隐隐感觉到,自己应该功成身退了,这些年,她也倦了。
她略感欣慰的是,这王九知进退,不似他的父亲王泊,他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道理;更为甚的是,这王九的剑法看似已得自王泊的“唐诗剑诀”的真传,隐隐已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之境,不然何至悄无声息刺杀那四名高手!
公主朱瑛在案头沉思,忽然觉得一双柔夷将自己的双目蒙上,鼻尖传来清新的少女清香,伴随着玲珑的声音:“猜猜我是谁”
公主朱瑛哑然失笑:这不是咸宁公主朱菁又是谁而今日在公主朱瑛见万卜华与王九之时,正是这姑娘在屏风后发笑……
咸宁公主朱菁,是当今永乐大帝朱棣与皇后徐氏的幼女,正值二八年华,性格甚是开朗。
说来也是奇怪,朱菁与姑姑朱瑛特别相似,完全是朱瑛的年轻版;并且朱菁不喜欢呆在阴森的皇宫内,反而喜欢来姑姑朱瑛这里,一住便再也不愿离开。永乐大帝朱棣也懒得理会她。
“皇姑,您一人在此干嘛呢”朱菁问道。
朱瑛随手把王九的生平递予朱菁,道:“你看看这人如何”
朱菁接了一目十行,思虑道:“感觉这人很有趣,可用一句话来形容,即‘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之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噢。用‘藏巧于拙’来形容,那正恰如其分。此人正是之前你在屏风后所笑之人。”朱瑛无所谓地道。
朱菁一听,“咯咯”地直笑个不停,那眼睛却笑得如同月芽一般……未己,她停了下来,道:“皇姑,你的属下个个见到你,如同见到母老虎般,除了这个家伙!你召见他们来做甚”
朱瑛道:“如今你父皇即位方且数年,有些事情尚待处理。我需要一些人手,协助你父皇处理。而这个王九,我倒是想重用他。”
“但这个王九,看其生平,却好似不会武。”朱菁道。
“这只是你以为而已。可能他的武功远远超出我们所料。”朱瑛思虑道。
“噢。怎么说”朱菁很是疑惑。
“前段时间,那四起刺杀案,你可知晓”朱瑛问道。
“当然知晓。这四起刺杀案,被刺杀之人尽皆为武林一流高手,所以搞得人人自危。即便是父皇,亦知晓此事,并加强了防卫。”朱菁道。
“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个凶手有可能是这个王九,你却会怎样”朱瑛问道。
“天哪,那这人‘藏巧于拙’可是藏得太深了。那我可是一定要把这人放在身边。”朱菁道。
“为何”朱瑛问道。
“此人定有大智慧。或可用‘大智若愚’来形容……”朱菁道。
第8章 秦淮河畔
而此刻被咸宁公主朱菁认为有大智慧,且“大智若愚”之人,正与百户万卜华在距离朱雀大街不远的秦淮河畔正大快朵颐……
王九弄出一个插曲,搞得公主朱瑛不好收场,草草把他们打发走。这二人出得公主府,万卜华把王九埋怨了一路。两人出得朱雀大街刚好踱至秦淮河畔。
王九却不以为忤,反而兴致盎然。他看了看自己与万卜华身着飞鱼服,皱了皱眉头,这身行头实在不宜逛街,便硬是拉着万卜华进入一处裁缝铺,硬是换上儒服;飞鱼服则被两人各自包了起来,拎在手上。
秦淮河畔,却是有无数的历史沧桑。明太祖朱元璋建都于此,更名应天府,俗称南京、金陵。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剑仙李白的《长干行》描绘过这样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便是发生于此。
诗人崔颢也曾在《长干曲》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长干里是金陵的古地名,大致位于雨花台以北的秦淮河两岸一带,是秦淮河的入江通道,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人中密集;且是金陵著名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
诗人刘禹锡游秦淮河时,看到乌衣巷的今昔变化,便挥笔写下《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苍凉深沉的怀古诗,历史的变迁和豪门望族的兴衰在诗中一览无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