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庄园之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碧水蓝烟
    接下来,开始忙活水稻演种,育苗的事。肖遥每天都和农户们在一起,她虽然不亲自动手干活,可一直在一边用晚上从书上看来的方法,指导农户。

    到五月初,秧苗已经出齐而且长势喜人,那两户准备种稻的农户,知道六月初才插秧呢,觉得收了麦子再将地改水田还来得及,所以并没有把麦田毁了,一边育苗,一边抽空在麦田里忙活,辛苦是辛苦,但是可以一年两收,心里还是高兴的。

    菜的长势非常喜人,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西葫芦,豇豆角都已结了果,菜农们看着自己地里长出的奇怪果实,一个个喜笑颜开,不管怎样,他们种出结果了,新菜就算试种成功了。每天在地里忙活的更起劲儿了。

    那些种麦子的佃户,有事没事常常聚拢在菜地边,看稀奇,议论纷纷。除了豇豆角是他们都熟悉的这个时代的菜,不知其他这些奇怪的菜怎么吃,好吃不好吃,当然在心里也都暗暗掂量,这些菜卖了,能赚多少钱是否包得住

    肖瑶早就叮嘱刘管事,让五个庄丁每日对菜地勤加巡逻,一是怕人眼红,搞破坏。二是严禁菜农私自采摘蔬菜。倒不是肖瑶小气,舍不得让佃户们尝尝,主要是要给佃户们立个规矩,再说这些菜她准备第一年走高端路线,主要卖给王公贵族,凭着物以稀为贵,狠狠赚他们一笔,她的新庄园,她的美好庄园生活都靠这一季菜给自己赚钱呢,绝对不能早早让人尝了鲜,变得不神秘了。

    眼看蔬菜就要进入成熟采摘期了,肖遥心里开始琢磨蔬菜销售的事。

    她带着刘管事和几个庄丁,亲自到菜地里将每样菜里个别早熟的各摘了一些,一边摘一边给菜农示范采摘方法,摘满一大筐,才满意的回去。让刘管事用秤称了每样蔬菜的分量,记到帐本上。把菜地的账顺便建了起来。

    趁庄丁把菜抬着送到自己院子的空儿,肖瑶对刘管事说,今天要亲自下厨做几个菜,晚上请他们一家和五个庄丁到自己院里尝吃新菜。刘管事很高兴的答应了,他也很想知道这些长的奇怪的蔬菜到底味道如何

    肖瑶让小翠给自己帮忙烧火,每样菜都拿出一些洗净,又让小翠给刘嫂钱去买了一只鸡,二斤肉和别的几样搭配的菜。

    把所有凉菜拌好,热菜切好搭配好以后,小翠蒸的两大锅馒头也好了,肖瑶叫小翠在堂屋摆好桌子,将四大盘堆得满满的凉菜摆好放好筷子,才叫刘嫂子去招呼人来。

    肖遥自己则开始在铁锅里倒油,准备炸茄子片,炒肉丝。

    不一会儿,刘管家和儿子还有五个庄丁就洗干净手来了,神情都很拘谨。肖瑶和小翠在厨房里忙着,刘嫂子也在厨房里帮忙。肖瑶叫刘嫂子传话给刘管事,自己没空儿陪他们吃饭,让他代为招呼赶紧吃吧,一定要吃好,吃饱。

    刘管事招呼大家入座开席,六个壮汉和一个半大小子看桌上只有四盘菜,都不敢放开吃。

    小翠在厨房窗户里看见了,对刘嫂说:“刘嫂你去给他们说,后面还有好多菜呢,让他们放开了吃,只是一定要记住哪道菜最好吃,吃完我家少爷要问他们呢。”

    肖瑶在小翠的帮助下,把精心准备的热菜一道道炒出,每样给自己和小翠刘嫂留下一些,其余都让刘嫂一道一道送到桌上,刘嫂每次送菜回来,都兴奋地向肖瑶汇报,前面一道菜已经吃完了。肖瑶心里很高兴,手下炒得更有劲了。

    肖瑶一共准备了:凉拌黄瓜,蒜泥蒸茄子,糖拌西红柿,凉拌西葫芦丝四个凉菜。和西红柿炒鸡蛋,鱼香茄子,红烧茄子,尖椒肉丝,辣子鸡丁,醋溜西葫芦瓜片,西红柿尖椒炒茄子,黄瓜炒鸡蛋,西红柿炒西葫芦八个热菜和一道西红柿蛋花汤。

    每道菜量都很大,因为怕他们没有吃过辣椒,不一定能接受,肖瑶在每道有辣子的菜里都把辣子放得不多。这些菜都是前世最普通的家常菜,肖瑶按母亲在家里的烧菜方法一个个做出来,她实在想不起还有哪些净用以上五种菜搭配的菜了,其实辣椒可以炒的菜她还能想出很多,可惜辣椒的特殊味道不是人们一下子可以接受的,她只能试着让他们尝尝。

    这也是她第一次独立炒这么多菜,前世的她基本上是看得多干得少,所以才叫他们大家品一下自己炒菜的味道,好进一步改进,以便向市场推出。

    令肖瑶高兴的是,四凉八热除了辣子鸡丁的盘子里还留了几片儿青椒外,真的像刘嫂说的,所有的菜,连汤都吃得干干净净。

    肖瑶顾不得休息,出了厨房就问几个食客,味道咸淡如何哪道菜好吃哪道菜不好吃辣椒的辣味是否能接受等等。

    几个吃饱喝足的人,一致说四个凉菜都爽口好吃,热菜里除了一个人说有辣椒的菜好吃,其他人都说除了有辣味的菜有些怪,其他都很好吃,简直个个都是美味佳肴。

    肖瑶知道他们说的可能有水分,但大体上应该还是可以的。叮嘱他们不能对任何人讲新菜的味道。送走了他们,肖瑶才和小翠刘嫂把菜又重新热了热,坐在一起吃晚饭,肖瑶觉得自己炒的菜和妈妈炒的味道差不多,就是稍微有点淡。小翠和刘嫂几乎是吃一道菜夸一道,小翠高兴地说:“小姐,没想到你带来的种子,竟能种出这么好吃的菜,咱们卖到酒楼一定会受欢迎的。”

    肖瑶笑着说:“明天咱们就到京城走一趟,给咱们的菜去打销路。”

    当晚,肖瑶把每道菜的做法都写了好几十张出来,让小翠收拾几件换洗衣服,带上洗漱用品,准备好钱,告诉她可能要在京城住几天。小翠高兴的忙活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肖瑶叫来刘管事将庄子里的事向他交代一番,告诉他:自己和小翠要到京城去一趟,让京城的人了解新菜,找找销路。可能要住几天。让他派一个人给自己赶车。

    吃完早饭,肖瑶带上小翠和昨天摘的吃剩下的多半框菜,出发了。

    ====================================================

    食仙阁的孙老板,如今在京城已经是有头有脸的人了。自从去年冬天他的酒楼独家热卖了火锅,引得京城里许多权贵之家的管家,采买都到他的酒楼买锅买料。使他的食仙阁名声大振!那孙老板是个有眼力价的人,趁机交结了很多大管家和采买。连皇宫的采办太监都到他店里来买过料。所以他也名声鹊起。

    一个冬天,他不光钱赚的盆满钵满,更赚到了一大批人脉,尤其让他自豪的是,四月初的一天,身份尊贵的十三王爷,还带了小厮来他的酒楼吃了一顿饭,让他足足给酒楼的客人吹了好些天。

    现在酒楼的生意比以前同期好多了,只是进入五月,天气一天天热了起来,到酒楼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他靠肖瑶给他的几个新菜谱炒出的菜吸引人气,勉强比别家生意略好些。

    这些天他分外想念那个黑脸的肖公子,后悔没有留下公子的住址,黑脸公子在他眼里就是财神和他的福星。

    下午两点多钟,正是酒楼一天生意最冷淡的时候,小二们闲来无事,躲到阴凉处打盹去了,帐房先生也坐在柜台里直打哈欠。孙老板在后院里被已经半岁的儿子吵得睡不成觉,烦躁的走到前面酒楼,一看大堂里不见一个跑堂的小二,帐房也趴在柜台里睡着了,气不打一处来,高声喝叫:“人都到哪儿去了还不快滚出来!还想不想干了”

    小二们吓得连滚带爬的跑出来,孙老板板起脸正要训斥他们,就听门外




第四章 买下铺面
    地里的菜开始陆续成熟,第六天天还没亮,肖瑶就带了刘管事和五个庄丁举着火把到地里去摘菜了,到天亮时,按订购的数字摘了六大筐新鲜蔬菜,在地头过了秤,让刘管事登记好。

    这些菜里,只有辣子摘的少一些。因为订购的量很少。肖瑶让昨晚从别村雇的两辆马车装菜,自己和小翠坐自家的车亲自去送菜,当然主要还是想看看菜铺找好了没有。

    肖瑶带着三辆车到京城时,才早上九点多钟。在京城转了一大圈,把十二个采买要的菜一个个送到了府上,当然肖瑶没有亲自出面,所有的交涉都让小翠下车去办。尤其是六老王爷府,她连小翠也没让去,让赶车的刘老三到府上送的菜,结的账。她生怕一不小心碰上赵瑞云。

    送完各府订好的菜,她才带着车来到食仙阁,孙老板也向她订购了六十多斤菜,肖瑶为了还孙老板留宿和请吃饭的人情,决定只收一半的钱,另二十斤送给他。肖瑶始终是前世的性格,不愿欠别人的人情。

    把菜送到,肖瑶就打发雇的车回去了,自己带着小翠去见孙老板,孙老板推让了半天最后非常高兴的接受了肖瑶的谢意。

    肖瑶询问菜铺的事,孙老板说牙侩已经介绍了一个地方,他去看了一下还不错,就等肖瑶来看了才能决定。肖瑶等不及吃午饭就要去看,孙老板叫来牙侩亲自陪着肖瑶去看铺面。

    铺面离闹市区不远,但不在正街上,门口是两间很宽的门面房,旁边有一个侧门,里面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头一个院子里有一间厨房,一口井,一间柴房,两间厢房,两间库房。再往里有三间正房两间厢房和一个小院。房子还比较新,打扫一下就能住人。肖瑶一看就喜欢上了,问牙侩,这房是租还是卖牙侩一听有门,满脸笑容地说:“公子,这房是一个南方商人买下做米行的,一直经营不太好,已经回南方老家去了,让我帮着寻个买主,是想卖呢,不过他也说的是活话,若卖不掉先租着也行。”

    肖瑶问:“卖是什么价租是什么价”

    一旁的孙老板开口说:“李牙侩,这位肖公子是我的亲戚,你莫要下死口,老老实实说价,我落你一个人情。”

    李牙侩点头哈腰的说:“孙老板带来的人我怎敢欺瞒主家说要卖纹银一百二十两,连带铺子里的柜台家什和后面房子里的家具灶具都送给买主。若租呢每月一两半银子,家具也都让免费使用。”

    肖瑶不知道这个价格算不算合理,用眼神征求孙老板的意见,孙老板微微的点了点头,这样一个小院在别的地方连五十两都不值,可这里是京城,天子脚下,房,地的价格自然不同,再一个这是门面带住房,不是小巷子里的纯住房,价格当然会高很多,只要一百二十两银子,还是因为门面不在正街上,若在正街上,一百五十两都买不来。

    肖瑶当即决定买下,和李牙侩说好,明天一手交钱,一手办房契过户手续。李牙侩高兴的答应了,这是他办成的最快的一笔交易了。

    回到食仙阁,肖瑶草草吃了点饭,就向孙老板告辞走了。

    肖瑶并没有让马车往城外走,而是让刘老三往六老王爷府赶。肖瑶看着一脸疑惑的小翠,笑着说:“小翠想不想见见故人”

    小翠惊得睁大了眼睛,以为肖瑶想开了,想见云少爷了呢,立即笑着鼓励说:“想啊!好久都没见云少爷了,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呢。”

    肖瑶没好气的翻了她两个白眼,叹着气说:“唉!真是没良心啊!平日里老说想栖霞院的姐妹们,今天到了秋月的家门前,却只想着云少爷,眼里哪里还有姐妹啊。”

    小翠一下羞红了脸,嚷嚷着说:“小姐最没良心了!我还不是为了小姐,谁说我没想秋月,昨晚我做梦还梦见她了呢。”

    肖瑶看小翠认真了,笑着说:“哎呀,你可太神了,昨晚就知道今天要见秋月了,那本小姐就发发善心,让你们见上一面吧”

    小翠高兴的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

    肖瑶告诉她,临出秦王府前,自己挨个问了秋月她们的心愿,如果不出意外,秋菊和夏荷的心愿现在可能已经实现了,只有秋月的心愿,她还没有帮她实现,今天就是来问问她是否改变了心愿,如果没变,这一两天她就要帮她实现心愿:赎身出府,一家团圆。

    小翠一边替秋月高兴,一边为小姐发愁,她一直管着小姐的钱呢,出走前两人总共有三百五十两银子,还王妃二十四两,这几个月给刘管事他们发月钱,支付他们所有人的饭钱,还有刚到农庄置办了一些被褥,衣服等生活用品花了一些钱加上雇车的费用和一些打赏的钱,几个月只出不进下来,手里只剩将将三百两银子了,刚才小姐又决定买下那铺子,明天再支出一百二十两,加上过户和打赏牙侩的钱,就只剩一百多两了,小姐再拿出这钱去为秋月一家赎身,自己手里就真的没什么钱了,她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肖瑶,肖瑶心中早已算过了,知道所剩无几,可是老是靠着孙老板的酒楼,肖瑶觉得不是个事儿,若想把农庄的产品卖出去,自己在京城必须有个落脚点,还必须有个可靠的人来打理京城的生意,早在询问秋月家里情况时,肖瑶就已开始打算了,现在铺面已谈好,就缺铺面的经营人了,赎出秋月一家,既帮秋月实现了心愿,又给自己找了可靠的帮手,岂不是一举两得至于钱,若不够,可以先向孙老板借一点,只要菜卖得好,很快就挣回来了,光今天的一百斤西红柿,一百斤茄子,八十斤西葫芦,六十斤黄瓜和十斤辣椒,刨除送给酒楼的二十斤。共卖了十四两九钱还多的银子,雇车的花费不过是一个车三十文。只要新菜在这些权贵之家传开了,还怕钱不哗哗的往回赚吗

    打定主意,肖瑶对小翠说:“钱的事你不用担心,你只要把秋月给我从府里带出来就行了。你一定要按我教你的说,千万不能露陷。”

    肖瑶让刘老三把车停在离六老王爷府不远的一个小巷子里,小翠一个人下车向王爷府门走去。

    来到门前,一身男装打扮的小翠大大方方的对门前两个守门大哥说:“两位大哥,辛苦了,我是府上二少爷的贴身丫鬟秋月的表哥,麻烦你们给她传个话让她出来见我一下,就说她姑妈想照着她在栖霞院买的凤钗的样子给她表妹小翠打个钗子就行了。”说完不等两个看门人不耐烦的赶他走,就从袖中拿出两吊钱来塞在两人手里。两人立刻变了嘴脸,一个进去传话,一个和他东拉西扯的说起了闲话。

    小翠焦急的向府门里不停的张望,嘴里有一句没一句的应付着看门人,小翠既担心秋月听不懂话里的意思不出来见她,又怕碰见赵瑞云被他认出来,没法跟小姐交代,一颗心七上八下的。

    等了好大一会儿,小翠看见进去传话的看门人引着一个穿粉红衣服的女子急匆匆的往外走,小翠仔细一看,可不是秋月吗心里暗暗佩服小姐的高明,和秋月的聪明,一听就懂了。

    秋月老远就看见一个男人不停地向门里张望,心里激动的想,准保是小翠,还是那么性子急。

    到了门口,两人四目相对,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门人觉得奇怪,莫非这两人有什么私情大声咳了一声,以表示自己对他们有伤风化的不满和提醒。

    秋月和小翠回过神来,小翠从袖中又拿出了两吊钱给看门人,对他们说,想要跟表妹借一步说话,秋月对他俩说,我跟表哥出去一会儿,明天我让我哥请你们喝酒,说完也不管他俩人是否同意,拉了小翠就走。身后的看门人看的直咂舌,这秋月可真够大胆的,毫无男女之防。

    走出一二十步,秋月小声说:“小翠你和小姐可真够狠心的,就那么不吭不哈的悄悄走了,我和秋菊,夏荷姐哭了好几天呢,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们了呢。刚才听看门的说表哥来看我,我就蒙了,我没有表哥啊,可他一说栖霞院和凤钗,我就猜是你和小姐,只有你们才知道凤钗的事。我高兴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向夫人请了假就往外跑。老远就看见你了,咱们栖



第五章 开张卖菜
    收拾了三个多小时,小翠把后院的三间正房,两间厢房和前院的厨房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在靠东边的一个正房里铺好了两人的床。刘老三也把前后院子都扫干净,洒了水,厨房的水缸也装满了水。

    肖瑶带他们出去吃了午饭,一回来小翠又叫刘老三收拾铺面,自己则去打扫前院的厢房和库房,她知道很快它们就要派上用处。

    肖瑶闲着没事溜达到街上,去买了两杆秤和几把铁锁,看看和秋月约好的时间快到了,赶紧往铺子走,一进门,就见一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人和刘老三一起在干活,肖瑶正在纳闷,只见抬头看见肖瑶的年轻人紧走几步过来给肖瑶行了一礼,恭敬地说:“您是肖肖公子吧”肖瑶不得不佩服这个年轻人反应快,只是看她急急的看了一眼刘老三,就改叫公子了,肖瑶真怕他叫肖小姐,她在农庄里的身份可一直是个男人。

    肖瑶看他的容貌就知道这应该是秋月的哥哥秋生了。

    果然,他自我介绍说,自己是秋月的哥哥,秋月不方便出来,让他来回话,昨晚他们一家已经商量过了,全家都很高兴。一家人都很感谢肖瑶的大恩大德,他们全家都认为不能让肖瑶出赎他们的钱,这些年他们一家的月钱赏钱攒起来也有五六十两,秋月一冬天就拿回了二十多两,他已经问过主人,主人说二少爷说过念他们一家在府里干活勤勉,只要五十两的赎身钱,他已经把钱带来了,说明天一早就可以去府里赎人了。

    肖瑶听了,看他一脸的真诚,也没再坚持出赎金,收下了他拿来的银子。带着他去后院看房子,秋生看了很高兴,说房子很不错。肖瑶问他还需要添点什么秋生一个劲说:“不用!我们的生活用品都有,明天搬来就行了,再买就多余了。”
1...1617181920...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