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间最得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生未知寒
    “我宁愿死在沙场,被敌国士卒砍上一百两百刀,看着自己的血流干,然后不甘的死去,那样会很痛苦,但我觉得很有意义,沙场武人死在沙场,算是个不好不差的结果,可现在你们要我死,便不行。因为我好不容易才把那位梁王的脑袋给割了下来,好不容易才从淮阳城走出来,要是没有意外的话,这场战事一结束,我就能站在更高的地方,统领一**伍这种事,是我从小的梦想,眼看着就要办到了,姑姑却来要我的命,我自然是不肯的,况且我还没有娶妻,我是有希望娶南泷的。”

    “所以,对不起,姑姑,我不愿意这样死去。”

    说完这句话,谢应抽出了那柄家传宝刀栖客。

    这位一直以来都显得没那么认真的谢应握住了栖客,生出了些毫不掩饰的杀意。

    便是朝着对面那三人。

    叶开山仍旧漠然无语,杨吴嘴角有些笑意,谢灵则是叹了口气,“谢家之事,本不该演变成如此地步的。”

    谢应默然无语,只是盯着自己这个亲姑姑,等会若是真的打起来,他毫无疑问,第一个便是要杀她的,无关情感,只站在于他最有利的角度去看。

    叶开山往前跨过一步,一身气势磅礴,依着这位江湖宗师的想法,至多是片刻之后,眼前这位本该是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就该如同他劈开的巨石一般,成了两半。

    他叶开山,对于谢家上下,除去谢无奕之外,其余人,都不上心。

    谢无奕要他杀谁,他便杀谁,即便那人是谢无奕的亲生儿子,也是如此。




第一百七十章 道理和亲情
    谢灵站在远处,看着喘着粗气的谢应,轻声说道:“姑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你从那座皇宫里走出来之后,竟然还未负伤,难不成谢家还有什么疗伤灵丹,被大兄早就交给了你”

    谢应不置可否,只是想着李扶摇之前给他吃的那颗丹药,想着果然是山上神仙,带着的东西就是不差,一颗下肚之后,便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

    早知道,那家伙为什么不早拿出来,让他病恹恹的这么些时日。

    只不过说到底,谢应都不会怨恨李扶摇。

    有些东西不是理所应当的。

    站起身之后,谢应去将插在叶开山身上的栖客拔出来,然后看着杨吴,忽然开口说道:“杨叔叔,你和我父亲做了笔买卖,不如和我也做上一笔如何”

    杨吴神情变幻,最后沙哑开口问道:“什么买卖”

    谢应平静道:“咱们一起杀了我姑姑,然后等我回到边军中,到时候父亲自然便做不成谢家家主,你要的那拳谱我也能给你,甚至还能从谢家武库里拿出数本武功秘籍,想来对杨叔叔的武道仍旧是大有裨益。”

    谢灵面色微寒,杨吴有些心动。

    谢应继续平静开口,“我谢应是什么人,杨叔叔不会不知道,比起来我父亲,似乎我说的话,其实还要真些的,至少可信度要高些。”

    谢应说这句话的时候,谢灵已经握住腰间两柄短剑的剑柄了,对于她来说,谢家男儿,出彩之处当是极为出彩,而心智,也没有谁是真差的,若是谢应只是在行军打仗和武道修为上天赋异禀,想来谢陈郡也不会早早便决定要让谢应做这个谢家家主了。

    谢灵不保证这杨吴会被谢应说动,因为本来都是因利而聚。

    这天底下的人心,没有谁敢说完全看透的。

    谢应不急着说话,只是等着杨吴抉择。

    杨吴蓦然大笑,“我杨某岂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既然答应了无奕兄,自然便要为其将此事办妥当。”

    谢应无声而笑,这位杨叔叔啊,倒是很会审时度势。

    谢灵看向杨吴,平静道:“这次我们一起出手,到时候见到无奕,我自然会把这件事推到叶开山身上,无奕不会迁怒与你的。”

    杨吴拱手,“那便多谢了。”

    说完这句话,杨吴和谢灵便重新看向谢应。

    谢应苦笑道:“打赢叶叔叔都是一件极难的事情,我哪里又打得过姑姑和杨叔叔联手”

    谢灵一怔。

    杨吴皱眉。

    谢应将栖客归鞘,往后退了几步。

    他朝着万宝阁里喊道:“李扶摇,救我!”

    理直气壮。

    谢灵觉得有些不太好,杨吴更是就此就想前掠,擒下谢应。

    可片刻之后,这位大周江湖上的拳法第一人,便浑身都被吓出了冷汗。

    因为有个青衫少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无声无息的来到万宝阁前。

    那少年背着一方剑匣。

    他神情平淡。

    但万宝阁前,却有一道剑气突兀而生。

    环绕在杨吴身旁。

    杨吴自认行走江湖这么些年,什么样的武学宗师和剑道大家没遇见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就是偏偏没有遇见过这么一道凌厉至极的剑气。

    他一点都不奇怪,只要他一动,这道凌厉至极的剑气便会割破他的喉咙,因为那本来就不算是一件难事。

    谢灵皱着眉头看向这个青衫少年,杨吴不知道,可她知道,谢应之前在偃师城,结识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是个修士!

    这是何等概念

    大周一国,从未见过一个修士。

    现如今来看,这位修士,并非三教中人。

    反倒是一位最不讲因果的剑士。

    若是说是三教修士还好,不管是她谢灵还是杨吴,兴许都还要活路,毕竟谁都知道,三教修士,对于因果一事,还是有些忌惮,平白无故杀世俗百姓,大多不愿。

    可剑士打架不讲道理,杀人一样不讲道理。

    谢灵放开腰间双剑,对着李扶摇拱手行礼,“见过李仙师。”

    满头大汗的杨吴随即跟着开口,一样的都是叫李仙师。

    谢灵忽然想通了,为何谢应能够在陈国皇宫里行过如此大事还能安然无恙的出来,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有这个少年在身旁,既然是一位修士相助,那谢应走出皇宫,不是难事。

    说不定,就连那位陈国皇帝也是李扶摇杀的。

    李扶摇兴许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因此开口说道:“陈国皇帝被梁王所杀,梁王则是被谢应杀了,至于我,只是替他拦了一个人,最后把这家伙背出了皇宫。”

    “可是你们说说,我花了这么大力气背出来的家伙,你们说杀就要杀,是不是有点糟蹋我的那些气力”

    谢灵一张丑陋的脸庞,显得极为难看,她苦笑道:“既然是李仙师护着,那今日之事,我们不认错也应该是错了。”

    李扶摇诧异道:“难不成你们不觉得自己错了”

    谢灵苦笑不语,杨吴则是根本不说话。

    李扶摇看了眼在远处的谢应,平静道:“谢应是我的朋友,你是谢应的姑姑,你若是旁人,我就不和你废话那么多了,可是既然有着这层关系,我就想和你讲讲道理,这个讲道理,不是说道门那边,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那种,是真的平心静气坐下来说说对错的这一种。”

    “你先来还是我先来”

    李扶摇看向谢灵。

    谢灵摇头道:“不用多说,李仙师,此事自然是我们错了。”

    李扶摇哦了一声。

    他看向杨吴。

    杨吴咬着牙,谁都知道,这道理要是说错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愿就此死去的第二个人
    谢应失魂落魄回到万宝阁的时候,李扶摇正在二楼翻书,都是些儒教的浅显蒙学书籍,说不上学问有多深。

    谢应一屁股坐在窗旁,脑袋靠在窗旁,随手在一旁书架上拿了一本书盖在脸上。

    李扶摇合上书,问道:“如何,你那位姑姑,最后与你说了些什么”

    谢应的脸被书盖着,李扶摇看不到他的表情,只听到谢应叹气,“还能说什么,总不能到了最后都还放不下那份心思,不过我们谢家人,倒是很洒脱,直到最后,姑姑也没求我放过父亲。”

    李扶摇走过几步,坐在谢应对面,平心静气说道:“你姑姑不与我讲道理,最后却是和你说了些其他东西,现如今你这个样子,什么心情,我都能体会,这不是客套话,若要安慰一个人,说一句‘感同身受’很有用,但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经历过,真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可我不一样,我真能理解,知道为什么吗”

    谢应的脑袋在书下面微微摆动。

    这就是的摇头不知了。

    李扶摇继续说道:“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还不是周人,那个时候我住在洛阳城,和天底下的小孩子一样,过得一点都不忧心,一点都不觉得这个世道很坏很难熬,可等到我到了白鱼镇之后,开始为了活着而努力,为了那些冷冰冰的银钱去做那些曾经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的时候,才真的明白了,这个世间,哪里有那么可爱。”

    谢应不为所动,“这好像和今天的事情没什么关系。”

    对于谢应的冷淡回应,李扶摇不以为意,只是继续轻轻开口道:“重点便在于我是怎么从洛阳城来到白鱼镇的。”

    谢应嗯了一声,等着下文。

    李扶摇继续说着,“延陵对于大周是庞然大物,便是因为延陵不仅有远胜于大周的兵甲士卒,也因为延陵始终有那么一群修士,这便是保证延陵在境内,没有任何小国敢挑衅的原因,至于那座身后的延陵学宫在这之中所起的作用,其实除去用以震慑大余和梁溪之外,其余最显著的作用便是为延陵输送修士,世间修士依着我来看,其实不算少了,但真能一直走下去,走到极为远的就不多,那些走不太远的,延陵学宫自然便不能让他在学宫里待上一辈子,因此延陵有修士,大周没有,就很正常,而延陵既然和学宫交好,每年的洛阳城,学宫会派人去选一些能够走上那条修行大道的孩子带回学宫,长此以往,延陵的修士数量,真不是你能够随便想象的。”

    谢应抓住这之中的关键点,“你当初被选上了”

    李扶摇洒然一笑,“每年的名额便只有那么几个,可总有可能当年发现的孩子中,有那么多出的一两个也是适合的,所以自然有所取舍。”

    谢应不是笨蛋,很快便知晓答案,“所以你的名额被人抢了”

    李扶摇摇摇头,“或许是被人买了呢。”

    谢应不再说话,他隐隐觉得这里面应该会有李扶摇的伤心事,所以他不准备再继续问下去。

    李扶摇抬头看了看天色,笑着说道:“有好些事情,真不是想就有的,比如现在,你看看,咱们不还是没看到日出嘛。”

    谢应啧啧赞道:“李扶摇,你使剑使得好,讲道理真的也一套一套的。”

    李扶摇不理会,只是站起来之后,平静道:“再怎么不想去面对,但总有一天也得去面对。”

    ——

    自从老祭酒入少梁城之后,便下榻在礼部准备的驿馆里,这些时日,并未外出,但那座驿馆这些时日还是收到了如同漫天雪花一般的请柬,少梁城这些达官贵人,不管想不想见到这位老祭酒,可总归是一点都不敢表现出来的,谢家才立下这般功勋,老祭酒又痛失后辈,皇帝陛下尚且要小心安抚,他们这些所谓的朝中重臣,说到底,要是惹得老祭酒不开心了。

    把少梁城的一席之地拱手让人,不是一件不可能发生事情。

    这不过漫天的请柬递往驿馆之后,老祭酒也好,还是那位武道大宗师谢无奕也好,都没有做出回应。

    一时之间,少梁城里谁都摸不清楚老祭酒的想法。

    直到三天之后的午后,那位久居在凤阳阁的公主殿下姬南泷走进那处驿馆,好些时日没在百官面前露面的老祭酒难得在驿馆的一处小院和公主殿下晒了一个时辰的太阳。

    姬南泷扶着谢陈郡来到小院的一张竹椅前,让谢陈郡缓缓坐下之后,给老祭酒的膝上搭上了一件从宫里带来的雪白狐裘。

    姬南泷则是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神情憔悴。

    谢陈郡眯着眼睛,看了看这位公主殿下,缓缓开口,“公主殿下的情意,其实老臣能够感受得到,应儿一介武夫,能得公主青眼,实在是三生有幸,不过即便老臣舍得下一张老脸,愿意为应儿来促成这桩婚事,现如今也晚了,不过也还好,尚未耽误公主终身。”

    姬南泷仰起头,轻声道:“老祭酒说得哪里话。”

    谢陈郡微笑道:“谢氏一族,同当年的琅琊王氏本就是同时兴起,王氏当年一心从文,入朝之后,整整数代宰执都出自王氏,除此之外,大周文坛上,那些文章出彩至极的家伙,真也有许多也是姓王的,甚至还出了一位‘书圣’就连老臣书房里都挂着那人的一幅墨宝,可为何王氏兴盛数十年之后便蓦然衰败,到现在,大周再不知道琅铘王氏除去几次关键的站队王氏都选错了之外,其余原因大抵还是因为他们至始至终都是读书人,骨子里的那些风骨啊,说得不好听些,也看得太重了。所以随便从大周市面上随意找上一本野史,都能在里面看到对王氏的极佳风评,偏偏在正统史书里,王氏所得的赞誉就要少得多了。而我们谢氏,对于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其实一直都看不太重,谢氏一脚踩在江湖的湖里,一脚踩到庙堂的门槛里,虽说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可正是如此,才更能做到进退有据,就好像老臣,当年明明还能在庙堂里多待些日子,甚至就算是成为宰执也不是难事,为何老臣就退了自然仍旧是为了王氏考虑。一个家族兴起不易,维持着不败亡更难,要想着更往前走上几步就更难。所以老臣对应儿,才如此看重。”

    姬南泷一怔,随即问道:“老祭酒是想说什么”

    谢陈郡笑着开口,“所以公主也好,陛下也好,倒是不必几次三番的试探,谢氏要立足于大周,有些事情便自然知道进退,不用如何敲打。”

    姬南泷低下头,有些不敢直视谢陈郡。

    后者柔声道:“公主殿下何必如此,谢氏到底会如何,以往那些年头便都已经说得够清楚了,现如今之所以老臣还要入少梁城,只是为了最后再让陛下欠上老臣一分情意,好让陛下以后对谢氏多一分宽待。”

    姬南泷摇头,“不必多说,想来父皇不会轻待谢氏的。”

    谢陈郡不再多说,毕竟有些话便不是与她讲的。

    姬南泷站起身,从小院子里离开,留下谢陈郡一个人继续在小院子里闭眼养神。
1...6566676869...5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