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间最得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生未知寒

    李扶摇想了想,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转而问道:“其实我看她的脾气不太好,你这么些年不觉得厌烦还是说早已经习惯了”

    中年男人想了想,谨慎措辞说道:“如何叫已经习惯了其实至今我都觉得她的脾气该更好些,该对孩子更好一些,对扶摇那孩子是如此,对小雪那丫头也是如此。只不过这只是替孩子们说的话,对我来说,其实这样便是最好。”

    李扶摇平淡一笑,不置可否。

    中年男人笑了笑,伸出手烤着火,良




第两百零六章 掌教和三公(上)
    今年洛阳城的雪比起往年,只多不少,就在这大年初一到这十五之前,便已经下了不少场大雪了,现如今整个洛阳城,任谁仰头看去,都是白茫茫一片,不见其余任何颜色。至于要是有人从高处俯瞰洛阳城,其实更为壮观,整座洛阳城,无论高楼小院,积雪之深,真不是一两场大雪便造就的,在这之中,除去风雪不近的摘星楼之外,其余地方,都不曾幸免。

    那座摘星楼下的街道上,今日有两把油纸伞在大雪中缓缓前行。

    两道人影,一高一低,一大一小,走在满目尽是雪白的街道上。

    走在前头的是一个一身布衣,身材消瘦,背着书箱的中年男人,跟在他身后的那个少年,脸色红润,穿着一身厚厚的冬衣,此刻走在洛阳城里,他四处张望,十分好奇。

    这一对先生和学生,其实也不是旁人,就是学宫掌教苏夜和他先前收的学生宋沛。

    第一次来到这座几乎说得上是天底下第一雄城的洛阳的少年,从进城门之前其实心情便十分激动,洛阳城呀,这个地方,他在书本上看过关于这座雄城的描述,甚至还见到过几幅关于洛阳城画像,可无论怎么说,见过书上的文字也好,还是画里的洛阳城也好,都不如亲眼所见来的震撼。

    不过在震撼于洛阳城的雄伟之余,其实少年还是觉得有些奇怪,自家先生之前明明说了不准备来洛阳城啊,可现如今为什么又要来啊,之前他不是没问过,可自家先生只是说了几句稀里糊涂的话,他听不太明白,大约就是理解为先生要来见朋友,顺便给某些人道歉。

    那时候他又问先生,这要道歉,是先生做了对不起旁人的事了

    先生一本正经,说是没有。

    可没有为什么要道歉呢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先生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叹了口气,不过从先生的神态就可以看出来,这肯定是为数不多能让先生都觉得无奈的事情。

    不过这趟来洛阳城,总得来说,对于宋沛来说,总是算不上难过的事情。

    等到了要临近了这座摘星楼之后,宋沛抬头看去,发现这座高楼上不仅没有半点积雪,更为奇怪的是,他仰头的时候,还看不到楼顶,不由得有些奇怪的宋沛看向自家先生,“先生这楼有多高”

    苏夜抬头一观,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自顾自说道:“等会儿登楼,你跟在我身后,虽说走着费劲,便慢一些,要是实在是走不动了,便转身下楼来,不要强撑,先生我走在你前面,不会管你,你下楼之后,想着在洛阳城到处逛一逛也行,先生自然能找到你。”

    宋沛哦了一声,只是最后说了句先生自己要小心。

    摘星楼一向都有刑部供奉看守,这些境界不高的修士虽说无法拦住境界高深的那些修士,但要想拦住那些普通百姓,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只不过今天这一对先生学生出现在摘星楼前的时候,当值的两位刑部供奉只是在远处遥遥行礼,不曾阻拦,也没有往前走过半步。

    刑部大多修士都出自学宫,有少许修士虽说是出自各大书院,但不管怎么说,不管出自何处,对于那位现如今延陵的学宫掌教,即便是没见过真人,也是见过画像的,更妄论这两位当年本就是从学宫走出的修士。

    收伞登楼。

    果真便如苏夜所说,他开始登楼之后便不再管身后的宋沛,仅仅小半刻钟之后,这位学宫掌教便一路登楼,走出了极远,反观宋沛,这个出身小城的少年,一步一步走得缓慢,苏夜并未理会,平时上楼不难,不然那位皇帝陛下也不会隔三差五便来摘星楼一次,只不过在苏夜登楼之后,学宫禁制便已经启动,这时候要再想登楼,其实一点都不容易,毕竟学宫的禁制,可是为了让在朝暮境的李昌谷不得下楼,现如今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登楼的难度,不言而喻。

    苏夜一路往上,走到最高的那处平台的时候,一身灰布衣衫的李昌谷正在翻看着一卷泛黄书籍,在他身旁,便是那柄苦昼短。

    之前一剑斩杀学宫朝暮境修士的,就是这一柄剑。

    苏夜解下书箱,蹲在一旁,开始把那些书从书箱里拿出来,“原以为再见你的时候,你指不定便要大的改变,可现如今一看,你虽无当日走出学宫那般意气风发,但其实也差不了多少,更让我意外的,还是你居然在这座楼里都能再进一步,一剑杀一位朝暮境的修士,这种手段,无论谁来看,都算不上差吧”

    盘坐在此的李昌谷看着远处飘落的雪花,摇头道:“我当日便说过,这楼困不住我。”

    苏夜呵呵一笑,随手拿起一本书,“李昌谷啊李昌谷,你要是学学我,何至于现如今都还在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李昌谷转头看了一眼这个许多年都没有见过的男人,平静道:“所以说,我练剑比读书好,要是真像你这样读书,只怕一辈子都开心不起来,梁亦上山挑衅,你能忍,学宫如此动乱,你也能忍,你一肚子的道理想沉下心来讲给别人听,可旁人听吗要是只有道理就行,何至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现如今这局面,你一离开学宫,马上学宫便有人便要做些让你皱眉头的事情,杀道种,杀了之后谁是首当其冲受影响的,还不是你苏夜”

    苏夜耐着性子听完李昌谷的这一番话,然后才笑呵呵说道:“所以你一剑斩杀了温老夫子,为得便是不让沉斜山来找我的麻烦,让我能继续安心去研究那些学问。”

    李昌谷冷哼一声,“我出剑不过是因为当夜还有一位剑士在场而已,那小子要是被你们学宫弄死了,我如何对得起身旁这柄剑”

    苏夜想了想,没有继续说透为何出剑一事,只是笑道:“那少年我也见过,当晚我和林红烛在夜谈,他敲门而入,听了差不多一夜,最后离去的时候,好像恍然大悟,其实他悟性不低,本心也不坏,只是似乎过了些苦日子,便想得有些多。要不是看着他背着两柄剑,我指不定便要指引他入学宫了。”

    李昌谷毫不犹豫的拆台道:“当年他还没有修行大道的时候,便是被学宫所弃的,现在回到洛阳城,也是要为这件事,你让他入不入学宫,对他来说,都无意义。”

    苏夜扭过头,对于学宫每年在洛阳城选学子一事,其实他心知肚明,现如今的学宫,说到底实在是太乱,即便是他想着在这方面上做些什么,也不太容易。他这位掌教啊,要是头顶一片清明,倒还好做,可偏偏头顶是一朵朵云彩。

    李昌谷忽然问道:“你既然见过他,可在他身上看出些什么来”

    苏夜一怔,“为何如此开口相问”

    李昌谷沉声道:“这个少年,当日便能让许寂千里为他出剑,便应当不凡,我在洛阳城里,又出不得城去,知道的不多,但也没听说过许寂为谁出过剑的。”

    苏夜摇摇头,“我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或许便是剑士一脉的剑胚也说不定。”

    李昌谷不言不语,只是皱着眉头。

    苏夜开口说道:“这一次探寻圣人遗迹,顾缘那丫头得了不少好处,师叔护着她,现如今正往学宫回来,之所以如此,也还是因为那位道种不曾去的缘故,说到底梁亦的眼界,实在是不低,整个山河,只怕也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他上心的,他才真是那种仰头看着云端的人,云端之下,便再无兴趣,不过我还听说一件事,那位佛土禅子似乎想要在山河之中逗留,那群和尚啊,一向无利不起早,这次估摸着又闻到什么好东西了。”

    李昌谷懒得再和这个性子温和得不像话的学宫掌教废话,只是问道:“你这次来洛阳城做什么,难不成是想亲手杀了那位道种,为你立威”

    苏夜仰起头,笑着说道:“做学问,讲道理我都擅长,杀人的事情,我不擅长也不想去做,这次来洛阳城,一来是为了见你,二来,则是去找那位道种,真心实意的道歉。我学宫做了错事,掌教亲自去道歉,这诚意如何”

    李昌谷摇摇头,“我是真不知道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了。”

    苏夜看着远处的大雪,若有所思的说道:“理亏了便道歉,哪里需要多想其他什么。”

    李昌谷叹息一声,“苏夜啊苏夜,难怪当日他说你一辈子不得一抒心中之气,匹夫一怒,尚且能血溅五步,你这个学宫掌教,登楼境修士一怒,只怕不过骂上对方几句而已。”

    苏夜神色平淡,不置可否。

    ——

    大雪纷飞,那条小巷里一身青衫的李扶摇正蹲在墙角,嘴里啃着一张已经硬得没办法的大饼。

    对面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宅子,之所以说不大,是因为这座宅子本来就不算是小,至于为何说不小,因为三公之一的太宰大人便住在这里面,能算小

    那位自己便写出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太宰大人不会觉得小,这整个洛阳城里读书人也不会觉得这宅子小。

    宅子前面的积雪,已经被府中下人扫得极为干净,即便是不断飘落雪花,只怕也不会有堆积的时候,毕竟一见有积雪的苗头,府中下人就要来清扫一遍。

    李扶摇之所以在这儿等着,是因为他把这几天找到的所有关于那位户部侍郎贪污受贿的证据都一股脑的扔进了这座太宰府里了。

    那些证据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好找,但其实对于李扶摇也好,对于皇宫也好,都不难找。

    之所以把这些证据找出来,不是第一时间交给刑部衙门还是说其他什么地方,而是



第两百零七章 掌教和三公(中)
    今日风雪大作,那位身处在小巷之中的道种在早早的离开隔壁宅子,回到自己小院之后在屋檐下回头去看了看放在屋内的剑匣,蓦然站起身来,就要撑伞外出,可就在这个时候,风雪之中,有个人撑伞而来。

    学宫掌教苏夜。

    苏夜站在院门口,视线穿过风雪,看着站在屋檐下的道种叶笙歌。

    早在看到这个人的第一眼开始,叶笙歌便如临大敌,她在这个人身上感觉到的气息,与自己的师父,那位沉斜山观主,何其相似。

    没有如何沉默,苏夜便率先开口,“在下苏夜,来替学宫,向叶姑娘道歉。”

    叶笙歌蓦然抬头,看着这个面容普通的中年男人,学宫掌教苏夜,光是这几个字,便已经可以把他放在和观主一个层面上,即便是当年观主梁亦前往学宫之时,这位学宫掌教并未出手,但事实上,不管怎么看,这位学宫掌教都不会比观主差到哪里去,能成为一教之主,怎么是等闲之辈

    “苏掌教,为何拦晚辈”叶笙歌微微蹙眉,但是还是向这位号称是天底下学问最大的读书人行过一礼,这位掌教大人不早不晚出现在这里,自然并非随意所为。

    苏夜始终不曾走进院子里,只是站在院门口笑道:“风雪太大,叶姑娘还是不要外出的好。”

    叶笙歌沉默不语,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屋内,“他要是死在了洛阳城里,叶笙歌今日要是未死,迟早有一天,叶笙歌要去一次学宫。”

    苏夜平静点头,“叶姑娘天资如此,自然要不了多久就能比肩观主。”

    叶笙歌再不说话,对于这个性子好到这个地步的苏掌教,她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

    坐回到那把竹椅上,叶笙歌最后只是问道:“苏掌教,这样一个家伙,值得你们去兴师动众”

    苏夜没有说话,有些东西,岂是能以境界便判定的况且像是他这种读书人,天底下还真没有多少人能入他法眼,能让他去认真对待的了。

    ……

    ……

    在那位太保大人来到摘星楼外的光景,那枚名为自然的印章忽然变得滚烫不已,太保大人摊开手,看着那枚现如今已经通红的印章,神色复杂。

    摘星楼禁制,本来就是学宫耗时多年打造,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年整整三位春秋境的学宫老夫子,为了这座楼,整整在此坐镇十年之久,之后虽说离开此地,但也铸就了这样一枚印章作为学宫禁制的枢纽,本来这枚印章若是放在摘星楼上,可令禁制更加强大,但实际上,因为那三位老夫子忌惮李昌谷的天资,只怕他在楼内都把这枚印章炼化,因此才将这枚印章带回了学宫,若不是之前有李昌谷出剑斩杀温老夫子一事,只怕这枚印章还在放在学宫,这一次将印章交给这位太保大人,便是希冀能够太保能够让李昌谷不得出做出些什么来,洛阳城的三公之中,那位太傅大人是一位货真价实的修士,这谁都知道,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三公之中,除去太宰大人之外,其余两位,都是修士!

    太保大人是修士一事,之所以鲜为人知,除去太保大人这些年来一直深居浅出,还因为洛阳城的刻意遮掩,不过这件事,说到底,学宫和洛阳城都心知肚明。

    身为延陵王朝三代天子的老师,太保大人的年岁一般人已经无法估量,平日里出席王朝重大集会之时,总是以垂暮老人的姿态出现,可现如今,这位太保大人一头白发已经尽数转黑,脸上的褶皱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整个人看起来,活脱脱一个中年儒士的样子。

    这副容貌,只怕现如今洛阳城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认出他其实便是那位太保大人。

    站在楼下,太保大人没有登楼,只是仰头站在风雪中。

    那枚印章仍旧放在他手心,偶有雪花飘落到印章上时也是在短暂时间之内便发出呲呲的声响,进而转化成了雾气,便可知这枚印章现如今的滚烫程度,可是放在太保大人的手心,太保大人竟是面无表情。

    正在楼顶高台翻着掌教之前留下来的那些书的李昌谷头也不转,只是平静问道:“之



第两百零八章 掌教和三公(下)
    洛阳城不太平。

    特别在不太平的今天,朝中的三公已经有两位都掺和进了同一件事之中,太宰李尚和那位太保大人更是首当其冲,在这里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反倒是那位太傅大人,至始至终都未见出现。

    世人只是听说那位太傅大人位列三公之一,是一位学问和修为境界都不低的读书人,但实际上从未有任何人见过那位太傅大人真正出过手,甚至是连见过这位太傅大人的都不多,今日发生的那件事,那两位心知肚明,仅是剩下这位太傅或许不知晓。

    位于书墨巷的那座太傅府邸,至今都是大门紧闭。

    天寒地冻的时日,太傅并未出门,这位太傅或许才是洛阳城里最与世无争的读书人。

    在府邸之中,已过百年,但仍旧面容好似而立之年的太傅站在屋檐下,看着远处风雪,这位读书人手里拿着一卷旧书,笑着开口,“今日又是一场大战了”

    在远处的墙头上,有个蹲在那里看着府外的中年男人,在大雪之中,却没有半点雪花飘落在身上,见到太傅开口,他摇摇头,“设局杀人,本来就是学宫惯用的法子,之前想杀道种,现如今想杀那位剑士,其实都不难,只是洛阳城里的人太多了,摘星楼上的李昌谷,那边小院里的王偃青,还有道种叶笙歌,以及你这个被人遗忘的太傅,所以变数之大,也难以想象。”
1...8081828384...5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