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得意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生未知寒
这艘大船上的修士是一群大余的山泽野修,为首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的中年男人,据说是一位大余那边都有些名气的野修,他手下有二十几位修士,境界高低不一,但没有高过太清境的。
除此之外,船上的杂工便都是如同这戴着斗笠一般的小修士,没有任何一人是走到青丝境的,都是那中年男人雇佣而来。
大多修士是为了那些说不上珍贵的材料,可这个带着斗笠年轻人是为了其他事情。
修士大多风光,毕竟一踏上那条修行大道,便是山上人,自然便不同凡俗之人,不必担心生计,随便做些什么都会很简单。
境界高些,成为一座王朝的供奉或者是某个宗门的客卿,便能够很开心的活下去。
也总有一心修行,又秉着不行违背本心之事的修士,境界不高,没有宗门会想着招募他们,他们不会农耕,不会经商,要想挣些钱,便自然要想些办法。
这次北海打捞圣丹一事,自然便提供了许多便利,有很多修士不远万里前来,有的为圣丹,有的为了些材料,有的为了钱。
戴斗笠的年轻男子自然也是这其中之一,只是他前来北海,原意不是为了做这些,只是为了看看,可谁知道,他到悄悄来到北海之后,原本在码头这边待了好些天,并没有出海的念头,甚至还结识了一个朋友,那人也是个山泽野修,境界低得可怕,就靠着在船上打杂为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和他喝了几次酒,说了好些见闻,让那人很是向往,觉着不错,但是没有深交,直到某天夜晚,他一个人跑到了他居住的那间小木屋前,浑身是血,奄奄一息。
救不活了。
年轻男子才知道这家伙的不是一般人,然后紧接着他拿出来的那颗金光闪闪的圣丹才是关键,让年轻男子好生无语,心里想着现在北海的风波就是因为这些圣丹,可什么时候这些东西就这样摆在了自己面前,看到这东西,年轻男子不管如何都该知道他肯定是有求于他了。
叹了口气,把他搬进屋子里,让他躺在他唯一的那张硬板床上,听着他最后要交代的话,年轻男子沉思不已,没有立即答应下来。
那颗圣丹已经到了他手里,其实不管他答不答应这件事,都无伤大雅,毕竟眼前这个人就要死了,他大不了带着圣丹一走了之,最后他深思了很久,在那人要死之前,应了下来。
最后他打开剑匣,拿出那柄剑,一剑解决了他,结束了他痛苦的生命。
之后几天,年轻男子除去打扫他留下来的痕迹之外,便是在观察该怎么样去往北海深处。
他九死一生带回来这颗圣丹,最后偏偏又要让他这个陌生人去帮他救她妹妹,年轻男子实在是有些想不通,你要救你妹妹,你把圣丹吃了治好了伤自己去啊,非要把这东西交给其他人,就不怕什么都得不到
这种莫名其妙的信任,让这个年轻男子一时间有些茫然。
最后毕竟是应下了,就只能去看看了。
年轻男子
第两百四十四章 运气
活着的确是很累,所有人都有所求,既然有所求,便需为其而努力,求而不得,除了伤心之外,自然也觉得累,而在求而不得的过程之中,也会觉着很累。
日头渐渐西斜,天色渐渐暗去,船上的那些野修都回到了船舱之中,只剩下几个地位不高的杂工在船头或者船尾找了个地方,盖上厚厚的被子,准备抵御黑夜的寒冷。
自然也会有些修士会趁着夜晚的这段空闲时间里打坐,提升境界。
他们才真是活着不容易。
李扶摇靠在船头,用一床破棉絮把自己裹着,原本他可以用剑气驱寒,只是太过招摇,想了想之后也就作罢了,或许是在海面上的缘故,抬头看着那轮明月,便显得越发的明亮。
李扶摇不是什么伤春悲秋的文人,因此并未生出什么感觉,只是低头看着感受着有人往这边来了,就闭上了眼睛。
来人是个身材算不上高大的中年汉子,但生的极为健硕,算是他们这群杂工的管事,叫做易桐,境界也不高,距离青丝境也还有一截路要走。
之前李扶摇上船就是给他塞了不少银子,才能混上这份差事,要不然,这海岸边有好些修士,想出海的人多了去,哪能轮的上他。
李扶摇假装不知道易桐来了,怀里有那张符箓,一身剑气被隐藏得很好,根本不担心有人发现,除非那人境界修为特别高。
易桐提着两壶劣酒,来到李扶摇身旁之后,坐下用脚踢了踢李扶摇,李扶摇这才“悠悠转醒”在经历片刻失神之后,他才揉了揉眼睛,看着易桐,喊了声易管事。
易桐把手里的劣酒丢给李扶摇一壶,这才笑骂道:“你这破棉絮能挡得住这夜里的冷风,起来喝几口酒”
李扶摇揉了揉眼睛,没有取下头上的斗笠,想着这晚上的确有些冷,索性就真的喝了几口劣酒,那酒不算好,一入喉便有一股辛辣滋味,李扶摇摇了摇头,不太喜欢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易桐喝了两口酒,看着李扶摇这个样子,才笑道:“收了你些银子,才让你上了船,你也不要想着怪我,这年头挣点钱都不容易,没有那些个银子,你也找不到这份活计,出海一趟,除去这些银子之外,还是能挣不少的。”
“不过看你年纪轻轻,境界虽然不高,但也不算是没有前途的那种废物,怎么不寻一个好宗门,偏偏到处乱跑”
李扶摇搓了搓手,低声道:“其实是有宗门的,就在大余那边,只是惹恼了师父,被赶出来了,到处走走除了想到处看看之外,也想攒下些家当,好给师父买上些他需要的天材地宝,才有脸回去。想来到那个时候,师父再怎么生气也不会再让我一个人在外做什么孤魂野鬼了。”
易桐揉了揉脸颊,有些惊奇,不聊不知道,一聊之下才知道这个家伙居然有和他差不多的遭遇,同样都是被赶出山门,可他从未想着回去,这些年在外漂泊,虽然境界修为并未提升多少,但好歹是过的顺心,没怎么吃苦,这日子既然不差,便越发的不会想起那个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的山门。
只是今天和李扶摇这三言两语之间,他便想了满头白发的师父,想起了那个长得虽然不是很漂亮,但也说得上清秀的师妹。
越想越多,酒就不怎么够了。
李扶摇本来就不是多想喝酒,之前那一口喝了之后,看着易桐已经没酒,便把自己这一壶都递给了他,易桐接过酒壶,有些欣慰的拍了拍这个上道的小家伙
第两百四十五章 云里的事
北海是六千年前突兀出现的,最开始只是一个大峡谷,后来有海水灌入之后便成为北海,至于有多长,有多深,其实这些事情,没太多人知道。
就算是知道这些的人,一定是大人物,毕竟就连是禅子这样知道的很多的人,也没有在某本古籍上看到过,因此知道这些秘密的,一定是大人物,既然是大人物,也不见得会出来告诉整个世间,这里是到底有多深。
今夜的北海一片平静,要是站在云端看下去,便能看到整个月光照亮的海面上,除了有些大船之外而偶尔因起网而弄出的涟漪之外,海面很平静。
似乎没有多少人能站在云端看向海面。
即便是有,也不会超过二十个。
可现在云端,恰巧便有两个人,正在看着北海海面。
那两个人虽然太强,很多时候都要在他们的姓氏后面加上一个圣字,但毕竟也还是人,没有逃开这个范畴。
这两人,一位高坐在一只任谁来看都觉得硕大无比的黄鹤上面,身着紫袍道衣,神情平淡,面容不过一中年人而已。
在他身后,有一副乾坤八卦镜,悬于半空,在他身侧。
道教一共六位圣人,这一位姓杜,于是圣人便都称呼他为杜圣。
这位杜圣上一次出现在山河世人的嘴里,还是因为观主梁亦登剑山,他和朝青秋有一场圣人之战,不过那场大战,雷声大雨点小,并未太过出力便已经结束。
世人之后传言是他畏惧朝青秋的剑因此不敢弄出太大的动静,实际上不假,圣人惜命,让他出手对付大妖他尚且要考虑几分,对付杀力世间第一的朝青秋便更是如此。
没有圣人想遇上朝青秋。
在杜圣身前不远处,是一个中年儒士,那人身侧有一支秃笔,四周好像是有始终有白烟身处,他就站在云端,神情不变。
世人说他成圣的色彩太过传奇,从一个普通修士,一跃成为儒教四位圣人之一,这般传奇的故事怎么都可以让太多人觉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心神摇曳,可始终没人能够在他身前说上半句好话和差话,因为他不与世人打交道,几位圣人也不会无趣到和他争辩。
他姓常,故而称作常圣。
今日两位圣人在云端碰头,并不是为了拉拉家常,而是因为这些时日,他们真的发现了些什么。
既然已经成圣,但毕竟身处两教,相见之时也要各自警惕,要不然那副乾坤八卦镜和这支秃笔不会悬在他们身侧。
常圣看向海面,平静开口说道:“若是所料不差,那条鲲短则几天,快则数年便要化鹏了。”
鲲族生而春秋,成年便是登楼。
当它们要化鹏的时候,就是他们要从登楼走入沧海的时候。
山河圣人们眼睛都看着天上,除了遇见这种大事,哪里会往下看一看。
杜圣神情漠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若是朝青秋要出手,便是他的死期。”
常圣摇头,神情不变,“他若出剑对它,我们便自然没有任何出手的理由,真有人要出手镇压他,况且我身后的那两位,不见得会袖手旁观。”
“变数很多,若是朝青秋要和下面的它联手如何,若是妖土要来几尊大妖为它保驾护航又如何”
“你如何能算的尽”
杜圣漠然开口,“如此便只能等着”
常圣抬眼看了一眼杜圣身下的黄鹤,那只黄鹤即便是在杜圣身下,也不由得生出些害怕的念头,常圣平静道:“局势如此,只能等,朝青秋的杀力,你之前领教过,不是不知道,我一直觉得你太过小心,当时他才从妖土回来,身上肯定有伤,你为何不敢和他战一场若是当时便战了,现在可能也就没有了朝
第两百四十六章 那里有海
朝青秋不一定会出手,甚至妖土也不一定会来大妖,这些本来都是不确定的事情,即便妖土来了大妖,也不一定是为这条鲲保驾护航,他们不想世间多出一位沧海,妖土巨头也不见得会愿意看见,当年鲲族统治的疆域,现在早已经易主。
东西丢了,要想拿回来,不容易。
而要想抢回来,更不容易,因为你想要,他不想给。
所以到了最后只能打一架。
没有人会觉得这辈子打架每次都会赢,因此最好的选择便是在它有资格和你打一架之前,先把它杀掉,便免得生出之后的争端。
这是个十分正常的想法,只是没有人敢笃定一定会发生。
因此才有了云端的两位圣人对话。
常圣是儒教圣人,不过成了圣之后原本的出身便淡了许多,他对于世间的关心程度,其实和另外一些圣人都差不多,他们求得都是飞仙这件事。
若是实在不能成,也要活得更长久一些才好,无拘无束这四个字,似乎只有圣人有福消受。
圣人惜命,是因为遇不上比他们性命更重要的事情。
即便是杀朝青秋,覆灭当年的剑士一脉。
要是朝青秋如同一只蚂蚱倒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顷刻间将他镇杀,再覆灭剑士一脉,这种事情,想来即便是有圣人觉着烦,但也会有圣人愿意去做,毕竟做这种事情,不仅耽搁不了多少时间,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可朝青秋是剑仙,是世人杀力最强之人,要想杀他,付出的代价太大,没人愿意接受,即便是十二位圣人联手这种想法,都没有人生出过,除去这十二位圣人当中有人不赞同做这件事之外,还有圣人担心朝青秋倒向妖土,和大妖们站在河岸的一侧。
一个朝青秋便是极难对付的存在,再加上一些个难对付的大妖
真要打起来,山河圣人们也担忧能不能取胜。
当然,圣人们在杀朝青秋这件事上,最怕的还是有人因此送命。
既然有圣人会不同意杀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青秋,那自然便凑不齐十二位圣人,佛土那两位肯定是不会出手的,在加上儒教这边一直没有踪迹的某位圣人和一向不管外物的周夫子,便只剩下八位,这八位里多多少少便又会有一两位不愿意出手,那就还有六位。
六位圣人,杀朝青秋,不是难事。
可谁都不愿意成为朝青秋临死之前带着一起走的那人。
已经到了七的朝青秋,不管不顾要带一位圣人一起去死,不是一句笑言。
剑仙杀力,冠绝世间。
既然没有第二位剑仙,那就是朝青秋杀力世间第一。
怎么杀
因此即便是一直不拿正眼看剑士一脉的三教圣人,在面临剑仙的时候,也很无奈。
他们虽然没有见过六千年前的那些剑仙出剑,但这些年朝青秋偶有出手,应对一两个大妖的时候都并未有难处,足以证明朝青秋到底如何。
杜圣的脸阴沉的好像能滴下水一样,他再次重复了之前常圣的那句话,“世间不能再出现一位沧海。”
之前常圣说的是山河,似乎并不妥帖,这个世间,不仅有山河,还有妖土和佛土。
不过两句话都能表明圣人们的意志以及决心。
常圣点了点头,他没有说话,就要在此地坐下,他和杜圣坐在这海面上,想来便是那鲲有化鹏的迹象,也第一时间会被他们得知,到时候自然便能做出最好的行动,无论是镇杀还是别的什么。
杜圣看了常圣的动作,没有说话,只是看向常圣身侧的秃笔,心里想着若不是世间有三教,朝青秋何至于这么难杀
只是像是他这样的人物,早已经
第两百四十七章 北海深处有座城
鲲族并无大妖,为何居住在北海多年,没有圣人或者剑仙深入海底将其斩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