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全知全能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李仲道

    这属于中医望闻问切里的望么?

    许广陵又想起了当初和老师在公园里刚相识的时候,那时老师提过的一篇小短文。

    确实很短,但却极具代表性意义!

    甚至都可以说,它是医道体系中的一个标志性旗帜。

    扁鹊见蔡桓公,初见而建议,终见是见而旋疾走。

    他现在的这个本领,和扁鹊比起来,孰上孰下?不太好说,因为缺少更多及进一步的比对。

    但不管怎么说,这能力,在普通人眼中,应该已经是神乎其技,并且,已然是跨入了不可思议的领域了。

    然而,在大宗师的道路上,他却才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这样的能力,大抵就是大海边一个寻寻常常再普通不过的贝壳吧。他在大海边漫步,而随着一路的行走,类似这样的贝壳,很可能,又或者注定是,遍地皆是。

    大宗师,超越于世间一切大宗之上。我师曾如是教我,我今证验之。

    在脑海里,许广陵记下了这样的一笔。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许广陵想起了一首诗,一首不是正宗的诗人所写的诗。这诗中的某些内容,有点含糊不明,但其中的意旨,许广陵今时今日,心有戚戚。

    世间万紫千红,争妍斗艳,它们都是春天,但也都不是。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冰雪中,春天在冻土里。

    春天在黑暗而又冰冷的冰封地下,起始于最初的那一点萌芽。

    而那萌芽,之所以能突破黑暗,突破冰冷,生长成一抹新绿,开放成姹紫嫣红,是源于根或种子。

    在那里,生命的力量在默默攒聚着。

    许广陵站在山顶,放眼四望。

    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一路的几个地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地衣带,这所谓的地衣带,雪层已经很薄了,而一抹抹的新绿,早已浴雪而萌,浴雪而长。

    不久后,很快地,这里将会是一片花的海洋。

    春天将把它的旗帜,插到这座山的最高处,并且,在这最严寒也最贫瘠的环境里,上演出一场关于生命的奇迹。

    是奇迹吗?

    是!

    毫无疑问地是。

    但许广陵现在更知道,奇迹只是最后的展示。

    最初,没有奇迹。

    奇迹是花的故事,而种子的故事,向来都只有默默,也只有在默默中,才能一点点攒聚出展示奇迹所需要的力量。

    ==

    感谢心灵ai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帅到吐血的月票捧场。嗯,帅成这样,过分了啊。




第358章 四外窍俱通
    从通过天眼看光环,到只看落脚,就能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从借用神通,到不再需要借用神通,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返朴归真吧。这也意味着,许广陵对人体运化的了解,又深入了一步。

    叶落知秋。

    有个成语是这样说的。

    由一片叶子的落下而知道整个秋天的到来,这需要有识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本领或者说洞察力。

    而这样的洞察力,许广陵现在正慢慢具备。

    嗯,对于人体而言。

    夜晚。

    天池底。

    许广陵静静站立着,以只有左脚一只脚落地的姿势。

    自从左足心窍打通之后,再习练伏羲诀或根本窍法的时候,许广陵便不再采用仰卧的姿态,而是现在这样。

    站着,而且是一只脚站着,却比仰卧着,更轻松!更舒适!更自然!

    气血从脏腑出发,一路下行,来到了脚部,然后,在来到了左足心窍的时候,被漩涡带动着,整个地开始旋转,并在这种旋转中,由足心而向整个脚部扩散。

    极其酥麻的感觉,那种整只脚从内到外都被热气渗透和熏蒸着的感觉,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

    而在被热气熏蒸之后,却又透着一种无以言喻的清凉。

    那种轻松,那种通透,让许广陵感觉整个身体都失去了重量。然而,却只是轻松,而不是轻浮。

    轻松清灵,不动如山,两种体验同时存在着。

    熏蒸的热气,和着被漩涡汲取进来的大地山川之气一起,丝丝缕缕地,又沿着整个脚而上,渗过足裸,渗过膝部,渗过腰间,渗过脏腑,然后从左转右,向着右臂继续渗透而去。

    渗过前胸后背,渗过肩窝,渗过肘部,渗过手腕,最终,来到右手心处。

    一路漫漫,来到这里,从一个漩涡来到另一个漩涡,然后相同的情景再次上演,同样的过程,不同的方向。

    从脚到手,从手到脚。

    如此这般,不断往复。

    而就在这个往复的过程中,沸腾的气血,融和了大地山川之气,熏蒸着腿脚,熏蒸着手臂,熏蒸着脏腑,并通过余漾扩散着泽及整个身体。

    心脏强劲而有力地跳动着。

    虽然许广陵现在一身气血沸腾,但心脏的跳动,却反是由之前的一分钟十二次左右,变成了现在的一分钟九次左右。

    又减少了差不多四分之一!

    这一次这种跳动频率的减少,来源于血液中杂质的减少。

    是的,许广陵清晰地感受着,在身体内流动着的血液,相比起之前,又再次地更加清澈了一些。

    其实身体内的血液,一直在清澈。

    自红色花开,许广陵能够清晰地感应心脏和血液之后,他就发现血液的净化一直在持续。

    但以前的净化是黄色花即脾脏的功劳,而这一次的,不是。

    黄色花仍然在积极地发挥着作用,但这一次,它所发挥的却并不是主要作用。这一次使血液进一步清澈的主要功劳,是右手心窍,及左足心窍。

    许广陵之前的一个猜测被印证了。

    十二大窍,有转化身体内气血的功能!或者,这也本来就是开窍的目的之一!

    人体内部,遍布大小诸窍。其中,三大根本窍,十二大窍,三十六中窍,若干乃至无数小窍。

    大窍无游移,无生灭,为神气之主宰,为一身之支撑。

    《青华宝篆中是这么说的。

    许广陵现在初步体验到,何为一身之支撑,但神气之主宰,还略有不明。

    不过截止现在,他也才只是打通了两窍而已。

    十二大窍俱分布于手臂腿脚处,说白了,就是四肢的关键节点而已。

    四外窍,右手心,左手心,左脚心,右脚心。

    四中窍,右手肘,左手肘,左膝部,右膝部。

    四内窍,右肩窝,左肩窝,左股部,右股部。

    外窍是四肢和外界的连络节点,气血和大地山川之气等,在此汇合。当然,更早的时候,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就从此处进入了。

    内窍是四肢和脏腑的连络节点,气血由此,而出入中央和地区。

    如果说脏腑是中央是大海,那四肢就是地区就是河流,而四个内窍,就是大海和河流之间的出入海口。

    这是外窍和内窍。

    而四个中窍,则是在各自的肢体内部发挥着起承转合的作用。

    右手心窍和左足心窍打通之后,右手和左足之间,便有着沸腾的气血来往冲贯,就如同左臂和右腿仍然是小土路,而右臂及左腿已经建成了高速公路一样。

    许广陵以为在这两个外窍打通之后,接下来打通的应该是它们之间的中窍及内窍的。

    因为它们受到气血更多的冲贯。

    然而并不是。

    第三个打通的,还是左手心窍。

    在左足心窍打通的五日之后,仅仅只是五日之后!左手心窍打通。

    又八日后,右脚心窍打通。

    至此,十二大窍中的四外窍,全部打通!

    某种意义来说,这是把以前走的路重新又走了一遍。许广陵也不知道,以前的那种开窍,对他现在的这个开窍,到底是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四外窍全部打通之后,四处全都在汲取着大地山川之气!

    所以,根本窍法的推进,基本上完全是以一种整倍的加速度在进行!这是许广陵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打通第一个右手心窍花了差不多二十天。

    打通第二个左足心窍花了大约四十天。

    而打通第三第四个手足心窍,却只花了五天和八天!

    但到了这个时候,许广陵也发现,天池底下的这大地山川之气,已经不够他汲取了!

    这里已经是截至目前他所发现的大地山川之气最为深厚的地方了。

    对,大地山川之气最早就是在这里发现的,而前段时间的万里南行和北上,初步的探览之下,许广陵居然发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大地山川之气,比这里更浓厚!

    如果有更浓厚的地方,在那里习练,根本窍法的进度想必会更快,而不像现在,已然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但许广陵也只能接受这一点了。

    不说整个地球,就九州之内,大地山川之气更为浓厚的地方,多半还是有的,毕竟之前他的跋涉,重心并不在这里,而所取的道,也并不是根本的山脉起处。

    不过许广陵暂时,还是只能待在长白山。

    至少,他要待到这一年的入冬,等他药师这个身份在长白山的任务,完成之后再说。

    ==

    感谢百忧感其心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韦大哥的月票捧场。



第359章 世人欲识高斋老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其实就是章老先生和陈老先生两人现在的生活。

    自许广陵离去之后,小楼又恢复了以前一贯的清寂,没有权贵来往,没有宾客相从,庭院深深深几许,日升月落闲闭门。

    陈老先生也并无离开的意思,两位过去几十年都没有见面甚至都没怎么电话联络的老友,此番因许广陵而聚合,同样也因许广陵的关系,拾起或者说重振了不可为世人道的某种心思。

    那条道路,之前,已经基本上断绝了。

    而现在,两位老人都看到了一星半点的那么些许希望,然后,开始老骥伏枥。

    章老曾为一代御医,陈老亦为一代武宗。

    在成就一代御医及武宗之前之时之后,对两位老人来说,那都是人生的辉煌。

    世间行业无数,而其中绝大多数行业,当你走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说巅峰之后,都意味着可以得到相关辐射区范围内中上层人士的认同及欣赏还有尊重。

    是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便是两位老人后面几十年的人生。

    当然这里的鸿儒需要略为变更一下,不过意思还是那个意思。

    但有些东西,只要作为种子在心里藏着,迟迟早早地,它都一定会发芽。

    某个时间点,一前一后,几乎是不约而同地,两位老人从世俗中退出来,并且绝非身退心未退的那种,而是身尚藕断丝连,心却早已经定如止水了。

    而后,渐渐地,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在华夏历史上,这本就是一种并非主流却也一样源远流长的选择,所以,两位老人作出此选择,也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无关清高,无关自傲,同样也无关自矜自爱什么的,单纯只是很自然而然的选择。

    某些风光,已经领略并且领略得很多了,想换个口味。

    如此而已。

    退出之后,以前且不说,只说现在。

    凌晨,三点至四点之间起床。

    两位老人是肯定不可能学年轻人又或者说普通人那样设闹钟的,那也就太侮辱御医及武宗这两个身份了,只要需要,并且哪怕是睡得极酣,他们也依然会在这个时间醒来。

    睡到自然醒的那种。

    而后,略事洗漱之后,联袂前往公园。

    许小子走了之后,只我们两个老家伙,总感觉有点不太得劲啊。陈老先生有一天这样说道。

    章老先生则默默点头。

    到公园后,两人都打着拳,但不再是太极拳又或陈老先生家传及自创的什么拳法了,而是许广陵授以两人的新五指戏,说是五指戏,其实整个身体都在动作。
1...181182183184185...6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