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全能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李仲道
他只是给弟子提示,存在这么一个可能而已。
安南郡目前修为最高的就是自家弟子,其余者皆是碌碌,不足为道。
而徐亦山又入了那位的眼,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所以这就是徐亦山的机会。
哪怕是千载、万载都难逢的机会!
至于说算计什么的,不存在的。
以他们师徒这样的层次,不可能去算计一位圣尊。
没资格。
而以圣尊的层次,也完全没有必要算计他们这个层次的修者。
不值得。
所以,这纯粹就是机会。
真要能把握住了,自家弟子未必就不能一步登天。
登上比他这个老师更高的天,也登上比他们这门传承,所有前辈都未曾到达过的天。
青云之路这第二回里的具体内容,莫天奎倒是没有和徐亦山作多少讨论,主要是在这些内容面前,莫天奎发现自家弟子修为还是太浅了,然后也就很“蠢”,真是,以前没发现这家伙这么蠢的。
当然了,蠢什么的只是玩笑话,认真来说,不到天阶,就始终隔了一层。
而非为圣尊,也同样隔了一层。
所以就算莫天奎,看这青云之路的第一第二回,有些东西也如同是雾里看花,看不真切。而自家弟子,那就……
不好说。
徐亦山多半以为其大体都能看懂的!
对此,莫天奎除了呵呵,也没有更多话与自家弟子说,毕竟说也是白说。天阶就是天阶,地阶就是地阶,一阶之隔,也是恍如南洲与北洲之隔。
隔了多远不知道,反正是彼此不相闻。
接下话,师徒间的话题又进入了不久后徐亦山的晋升问题。
徐亦山是有去往升灵殿的晋升资格的,这个徐亦山也早就知道,但更多的事情他不知道,比如升灵殿在哪里,比如崤国一共多少人有这资格,等等。
徐亦山以前没问,是不到时候,也不想分心。
但现在,徐亦山感觉,他可以问了。
莫天奎也感觉可以说了。
于是他就较为详尽地给自家弟子讲解。
“升灵殿应该是整个南洲最为神秘的地方,唔,对我们修者来说。”
“升灵殿独立于五大灵境之外,也有人说,它是除了五大灵境之外的第六个灵境,但这个说法一直也没有得到证实。究竟是与不是,它与五大灵境的异同,是异多还是同多,为师也不清楚。”
“但是,亦山,到时候,你见到的和你一样的待晋升者,不止是其它国家的,也有来自五大灵境的。”
“也就是说,五大灵境的修者,也会去往升灵殿,完成从地阶到天阶的晋升。”
说到这里,莫天奎略作沉吟了一下,然后方继续道:“究竟五大灵境的所有修者都会在升灵殿完成晋升,还是只部分会在升灵殿晋升,然后部分在自家灵境内完成晋升,外界一直都有所猜测。”
“既有猜测,就存在可能。”
“但不管情况如何,这也只是逸闻,与我等并无太大关系。”
徐亦山点头。
“每位天阶,都有提名一位弟子去往升灵殿的资格。”莫天奎缓缓说道,“一位天阶,终生也只有这么一个名额。”
“但一位天阶可能有多个弟子,也可能有更多的门生。”
门生其实就是较为亲近的门下,或者“治下”都可以,就如澜水宗的南屏秀,如果她愿意,就可以说自己是莫天奎的门生,因为莫天奎专门招见了她一次,这在外界看来,就是关注,以及庇护。
甚至澜水宗内,南州以及帝都的分宗、上宗,现在都会用“莫天君门生”这个隐约的身份,来看南屏秀,然后在涉及到她的一切问题上,都会很慎重。
莫天奎未必真的看重南屏秀。
但不管他看不看重,外界都必须慎重,必须前提性地当成莫天奎看重。
这就是一位天君的身份及影响。
“我们崤国连我在内一共三位天阶,但是到时,亦山,你们一行可能有不止三位,去往升灵殿。”
“你,以及其中的一位或两位,不需要竞夺,直接获得升灵殿资格。”
“其他人,则需要和来自南洲其它所有国家的同样的人,竞夺这个资格。至于具体有多少名额,以及具体怎么竞夺,为师也不甚清楚,因为为师当年也是和亦山你一样,直接获得的这个资格。”
徐亦山笑了起来,有点憨,也有点傻。
莫天奎摇摇头,然后也是笑。
“所以说,像我们这样的传承,小门小派,也不是没有好处。像其他国家的那些大宗门,亦山,到时你看吧,可能会有一位天阶的很多弟子和门生……呵呵,反正很热闹的。”
“老师,为什么这个名额有限制?”徐亦山问出了心底存在很久了的疑问。
这疑问其实也包括,如安南郡,如崤国境内其它所有的州郡,关于修行的传承,为什么如现在他所看到的这般……
这般不堪。
坐镇安南百年,坦白说,徐亦山对安南是有感情的,甚至,在心里,他差不多都把安南当成了自己的半个“故乡”。
故乡,山亲,水亲,人也亲。
看着如古怀民等很多人,终生沦陷于引气,感受着那种隐隐约约的挣扎,不少时候,他的心里并非没有触动。
:。:
全知全能者 第280章 冰轻叶未凋
为什么名额有限制?
因为顶层的修者害怕底层的修者起来得太多太快,然后把自己给替代了?
这样的猜测其实并不存在。
世俗的体系运转中,这或许是一个理由,但在修者的世界,特别是高阶修者的世界,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缘于修行的唯道、唯我。
除我之外,天下是一个修者,还是一万、一亿乃至一万亿修者,区别都不大。
正儿八经是,修者越多,能够支撑起的修行世界就越丰沛,越是对高阶的修者有裨益。
但这里面有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世界本身对于修者的支撑。
最简单的例子,一块土地,对于上面所生长的草木,数量和种类都是有限制的,而不是“多多益善”。
超过限制,所有的草木,生长情况都会受到影响。
有的只是长得不太好,有的则会被周边的其它草木,直接掠夺了生机。
“因为灵气。”莫天奎淡淡说道。
“人阶修者遍布世间,无任何限制。”
“地阶修者必择地而处,或依山,或傍水,山水之多寡,灵气之厚薄,直接决定地阶修者的上限容量。”
“天阶修者,乃至以上,则更是如此。”
说到这里,莫天奎微微顿了顿,神思仿佛沉浸于一种悠远,然后才道:“据闻上古之时,南洲大地,修行昌盛。修者之数量,不论低阶还是高阶,都远逾现今百倍。”
“那是一种什么情况,亦山,你能想象么?”
听了老师这话,徐亦山首先想到的,就是几千个宗门、几万个地阶遍布于安南的东山山脉。
然后他直接就打了个微微的冷颤。
那样的情景,无法想象!
因为真若是几万个地阶的话,不要说每人拥有一个修行之地了,就是每人搭一个小草屋,都会把整个的东山山脉给占满了、撑破了!
“想到了吧?”
莫天奎微微笑道,但其实神情中并无多少笑意,“所以据闻其时,修行昌盛的背后,是攻伐不断。”
“攻山侵水,伐宗破门,种种杀戮惨烈,无所不在。”
“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
“嗯,仅仅是故事。”
莫天奎强调了一下,然后道:“据闻其时,有一修者,方幼年时,举派被伐,而他因为天资的原因,仅以身免。”
“在他渐渐长大,也渐渐熟悉了作为第二个宗门弟子的时候,这个宗门,又被另一个更为强大的宗门打上门来,然后举宗被灭,而他再一次地因为天资的原因,得以豁免。”
“后来,他又作为攻伐者,一次又一次地攻伐其它的宗门。”
“其中,有胜利也有失败。”
“就在这个过程中,这位修者一步步地成长起来,从人阶到地阶,从地阶到天阶,再从天阶一路成长为圣尊。”
说到这里,莫天奎再次顿了顿。
这一次,他顿的时间有点久,久到徐亦山都有点迟疑是不是该提问或者搭个话什么的。
仿佛有什么疑难之处想不通,但莫天奎还是又继续讲述道:“这位圣尊后来成了天下第一人,其他的圣尊,皆奉其意。”
听到这里,徐亦山也是一愣。
天下第一人什么的,虽然夸张,但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严格讲来,也总有一个第一。
但其他圣尊皆奉其意?
这怎么可能呢。
“其时,这位圣尊颁布了一道通行天下的谕令,即收缴天下**,凡地阶以上传承,悉皆收缴,然后毁之。”
说到这里,莫天奎又顿了下来。
徐亦山也是沉吟良久。
就这么一句话。
但其中,当是涵纳着多少的天下动荡以及腥风血雨?
有点难以想象。
接下来,莫天奎也没有多说,只是隔了良久之后,再淡淡地缀上了一句:“今日的修行界格局,就是那位圣尊之后的天下格局,千万年间,再无复改。”
随后,看着自己的弟子,莫天奎微微摇了摇头,又道:“只是故事。”
徐亦山笑了笑。
他的嘴唇并无半点干涩,但这一刻,仿佛染上了一种干涩的意味,以至于,动了动嘴唇之后,他没有说出任何一句话来。
真的只是故事么?
而紧接着,徐亦山忽然想到了同为“故事”的青云之路。
然后,他的心里就冒出了一个奇异的念头,“青云之路的后面,会不会涉及到这种上古之事呢?”
因为冷青云若是一路直上,他迟早也会面对这个问题,然后产生关于这个问题的疑问。
越过故事,回到现实。
“老师,这么多年来,这么多国家,难道就没有某些上层修者,扩大传承么?”想了一会,徐亦山这般问道。
“亦山,你在安南也算是百年了,有想过对安南的人阶及地阶传承做过什么事么?”莫天奎问道。
徐亦山一愣。
“老师,弟子自身尚在潜修中,自无心折腾此等之事。”徐亦山道,“再说了,此等大事,若无老师您的吩咐,弟子又怎么敢随意妄为。”
“是啊,就是这么一回事啊。”莫天奎微微笑道,“我辈行事,对内,考虑自身修行,只此一端,便让天下大半修者之大半时间,皆无心外事。”
“哪怕有心外事,而对外,亦当考虑种种。”
“人阶者,考虑关联之地阶;地阶者,考虑关联之天阶;天阶者,考虑自身之国家承受,又及,圣尊是何想法?”
“是以,漫漫岁月里,漫漫修者中,或有妄意,无有妄行。”
又顿了顿,莫天奎用着更加淡淡的语气说道:“纵有少许妄行之辈,亦很难产生什么影响。”
徐亦山沉默,无语。
现今的修行界格局,现今的天下平和,或至少崤国境内的平和。
老师刚才所说的上古之时的杀戮与攻伐不断,天下遍布灾劫,大地沦为杀场。
两种景象在他的脑海里不停地交织着。
一时间,徐亦山竟不知这两种格局,哪一种对于修者更好,哪一种对于天下更好。
或者不止是“一时间”,哪怕一直思考下去,徐亦山估计他的答案也会是一直纠结难断。
两者,各有利弊。
而且,似乎不论是哪一种,都是其利也大,其弊也深。
但这好像也不是现今的他该考虑的问题,连个天阶都不是呢。
老师先前怎么说的?
天下之天阶,若天上之群星般散落于各地,其数不知凡几!
他一个小小的地阶,别说“妄行”的资格了,连“妄意”的资格,都没有。
“怀上上心,执下下行。”
青云之路里的那句话,这一刻,就这样地再次跃入了徐亦山的意识之中。
老师所言故事里的那位上古圣尊,是不是也是怀上上心执下下行呢,在不知多少年间里,与天下其他修者一般无二,而最终,身登至高之时,却又一举令天下翻覆。
然后徐亦山回应着老师刚才的话。
“老师,我懂了。”
循因守旧万千载,改地换天反掌间。
不论真假。
亦不论其心,而只观其行。
此一行,“圣”或可斟酌,“尊”却是无异。
“万古修界一至尊。”
全知全能者 第281章 夙龄尚遐异
回安南后,徐亦山把从老师这里听来的故事,说给了另一位老师听,也是当前他所能接触到的唯一一位“圣尊”。
他只是汇报这个故事,而没有任何评价。
一位地阶,不论出于何种立场和角度,评价一位圣尊甚至是至尊,都是狂妄,都是不知所谓。
徐亦山自不会让师尊对他有这种印象,就如他在老师那里,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也只是心里泛起波澜而已,而口中,却是一字未有。
此际,自始至终,他也只是在纸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个故事,而没有缀上一句“师尊有何看法”之类的,但其实,他是很想听一听作为圣尊的师尊对这位上古圣尊是有何评价的
没有让他失望,师尊真的有回复。
很简短的四个字。
“内圣外王”。
简短,却不简单。
不止是不简单,在“梦里”看到或者说感受到这四个字的一瞬间,徐亦山像是被一道惊雷击中般地,立即清醒过来。
而清醒过来之后,在花园里,他愣愣地坐在椅子上,发呆。
内圣,外王。
先有内,而后有外。
这一刻,徐亦山甚至还想到了青云之路里的那句话,“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定乎内外之分!
然后他又想到了那句之前让他有点莫名所以却又莫名震撼的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圣人无名。
圣人无名却不妨其为圣。
因为定乎内外。
其内已为圣,只是未将其“圣”,未将其“至”,未将其“神”,向外侵染天下而已。
若有所侵染,便是“外王”。
一如他的这位师尊,其圣自无异议,其尊亦无疑议,但在此之前,他向未有闻,便是此时,安南不知,南州不知,帝国不知,天下不知。
“圣人,无名。”
但无名并没有让其“圣”有任何黯淡,相反,这一刻,徐亦山心里感受到的只是满满的震撼。
而不久之后,这震撼化为倾山覆海。
因为师尊传了一套功法给他,而在这功法最后,有着一句话,似乎也是这套功法的宗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巧若拙。”
久久的沉思及沉默之后,徐亦山交待了管家薛守一一些事,也把师弟许同辉招来对酒话别,然后,闭关。
此一闭关,将直待老师召唤。
随后,青山绿水中,一位地阶,归于“无名”。
山泉自淙淙,溪水自潺潺,花自开谢鸟自鸣,而那一间寻常的草屋中,尘灰,却是渐渐覆满门前。
光阴亦如山泉水,昼夜流转不停息。遍入贵贱贤愚处,任人自知不自知。
一年,两年,三年……
徐亦山静修不出,有着炼形境修士的澜水宗,隐隐成了其它宗门势力关注的中心及重心。
但南屏秀亦是只在自家静修。
在安南一众地阶看来,南屏秀肯定是要去往南州或其它地方发展的,毕竟南州也好,帝都也好,都有天阶,而且南屏秀不久之前还真的得到了南州那位天君的召见,前往南州似乎再理所当然不过。
再怎么说,安南也是贫瘠之地,贫瘠到,似乎并不足支撑起一个炼形境修者的修行与发展。
但出乎他们所有人的意料,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也过去了,南屏秀却还是始终待在安南。
也对,南屏宗主需要静修一段时间,稳固修行嘛。
众人想到了这点,然后就得到了自我解释。
这稳固修行嘛,时间可长可短,短可能就几年,长么,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是没可能!就如他们的郡守徐亦山,不就是也在安南“静修”了百年么?
在众人看来,徐亦山坐镇安南的百年,基本上也就是静修的百年。
不为这些地阶所知的角落,小秀儿也从四五岁长到了七八岁,不过她的外形,总算是比以前好了一点,从两三岁的样子,变成了四五岁。
差不多也是当初那日在聚星楼时的大小。
不过也只是大小。
真要说起来,这位“天阶小修士”,其神形气质,已经隐隐有点不可言说的意味了,静如山岳,动如河海。
其眸光闪动间,是很少有人敢跟她对视的。
因为所有对视者,都仿佛被一眼就看个彻底,没有任何隐私和秘密可以藏得住。
这些人,包括甘从式,包括澜水宗现在的宗主石芍,也包括南屏秀,嗯,南屏秀可以算是半个。
这些人也是小秀儿日常会接触到的人。
几年中,小秀儿慢慢却又迅速地成长起来,真正知道了修行为何物。
一个实际已是天阶的修士,来学习修行入门,修行原理,那自然是势如破竹,一日千里,更何况,她有一个经验已经堪称是相当丰富的引导者。
所以事实上,小秀儿的成长进度,快到真正可以用“不可思议”这四个字来形容。
在她接触的几个人中,甘从式她不管,但澜水宗的两个人,她的姨姨,以及小时候也经常照顾她的芍姨,她是会出言指点的,因为她们的修行,她一眼就可以看得透,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
但事实上,她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缺点。
最初小秀儿也是什么话都不说的,但看到姨姨和芍姨一天又一天笨笨地重复着那些错误,辛苦地修炼着那些遍是缺点的法门,小秀儿实在是忍不住。
她问了下她的哥哥。
然后回来就开始指点了。
指点的也不多,两人那些非常多的缺点,她只是各自指出了一个而已。
而随后,当这个缺点被两人弥补了之后,她又跟着再指出一个缺点……
如此不断向前推进。
南屏秀的修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越过炼形境,向着地阶第三境也是最后一境“还真境”迈步。
而澜水宗的现任宗主石芍,外人所看到的是,她的容颜渐渐变得年轻,从五六十岁的样子,变得像是四五十岁,又变得像是三四十岁,直到有一日,这位宗主看起来虽然还不是少女,但已经只是少女的姐姐。
又一位炼形境而且是炼形境大成的修士!
安南的一众地阶,看得真是既羡慕又嫉妒着,但最多也只是嫉妒而已。
他们都知石芍和南屏秀关系好,但以前真不知关系能好到这地步,好到南屏秀能出手,让石芍也跟着她一起步入到炼形境。
而一众地阶,除了看着,口水着,又能如何呢?
修行的世界,一切以修行说话。
面对一个炼形境的修士,面对一位似乎得到天君的关注与垂青的炼形境修士,他们除了看着,别无话说,更不可能有任何不妥当的举动。
当然,这也和澜水宗向来的风格有很大关系,譬如南屏秀,早在炼形境之前,就一直都是深居简出,不要说宗外了,就是在宗内,很多事她都是委派石芍去管的。
整个澜水宗上下,有资格迈入她那个院子的人,不超过五个。
因此,对于她晋入炼形境之后,继续一如既往的深居简出,宗内宗外,特别是宗外,并没有多少诟病。
人家一直都是这个样子,你有什么好说的?
说人家没有专门花心思来指点你,让你也跟着修行进步?
那不是瞎扯淡么!
所幸,在安南,除了高攀不上的徐亦山,除了也开始高攀不上的澜水宗,他们还有一人,可以去接触,去攀附。
不,是两人。
甘从式,以及许同辉。
全知全能者 第282章 搜对涤烦嚣
偏僻的另外一个性质,是平静。
对向来僻居一方的安南郡来说,向来,也是平静的,不论是世俗界,还是修行界。
外面的风波,波及不到这里。
这里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风波,可以波及到外界。
所以某种意义来讲,这里也可以说是一个“桃花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对世俗界来说或许是一种幸福,但对修行界来说,嗯,其实也是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的核心处,未免有所不足。
反应到四海门门主古怀民身上,反应到八极堂堂主成绍安身上,反应到紫华阁阁主叶南平身上……反应到安南郡这些所有势力的地阶修行者身上,那就是在对宗内宗外的“凌驾”与“安稳”之余,终究是“意难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