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全能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李仲道
嗯,居然还是“小世界”!
这基本上也意味着,有极大的可能,在那些小世界里,存在着那么多的无法想象的“圣人”。
仅仅小世界便是这样。
那被那么多小世界拱卫在中间的大世界,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那个大世界,最高的修行层次,又是什么?会在他们这个小世界之上吗?
太多太多的问题。
这世界运行图,给诸位圣人带来的不止是信息,也不止是震惊和冲击,而是一下子,在一个近乎封闭的房间中,开出了一扇窗。
窗外……
哪怕是圣人,就算心识刹那间就能处理很多很多的信息,但这时,还是被自身心识中冲荡起的无数信息给挤得几乎当机了。
但此时此际,来者一切未明,还不到他们静心思索这世界信息的时候。
继第一个推算之后,两位圣人又进行了第二个推算。
“眼前此人,来自哪里?”
是小世界,还是大世界?
两位圣人先是分别独立地推算,无果,然后进行联合推算,依然无果。
结果是一片混沌。
不仅仅如此,他们甚至捕捉不到关于这人的任何信息!
这个结果,并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经过交流后,十一位圣人的心神都有点凝重,甚至是沉重。
没有结果有时同样是一种结果。
两位圣人尽展神通,联手也推算不出来关于这人的任何信息,那这个结果中所包括着的那个潜在信息是,“这人有极大可能,能力或神通在他们之上。”
换言之,这人有极大可能,是来自那个大世界!
这个信息,对诸位圣人来说,是好是坏,是喜是悲,也同样是混沌的,一时间,难以定断。
是以,诸位圣人全都沉默着。
主动权又交到了许广陵这边。
如果他是要进入这个小世界,那问题很麻烦。不管怎么处理,以后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双方都不可能尽释怀疑,然后相处融洽。
但他是要离开这个小世界的,所以,问题便变得简单很多。
所有的问题,在他“即将离开”的这个条件下,都不再会是问题。
因此,许广陵再一次传音:“此番现身,只是路过。吾即将远行,去向彼端。”
诸圣还是沉默着。
但片刻之后,十一颗星辰的位置发生了变动,它们由一个圆散成了一条线,简单来说,它们撤消了对于许广陵的包围。
“广陵道友,远来是客。不如,给我等一个招待几杯水酒的机会?”
“不瞒道友,我等有不少的问题,想向道友请教!”
全知全能者 第9章 有来,有往
邀请不代表释疑,更不代表放松戒备。
这一刻双方大体平和地交流着,下一刻就完全有可能瞬变为生死不两立。
但不管如何,对方散开包围的举动,以及采用的“广陵道友”的这个称呼,也都是如许广陵之前一般主动地释放“不轻启战端”的善意。
下一刻,十二颗星辰先后散去。
再现身时,十一位圣人,以及许广陵,已经是身在大地之上,而地点正是南洲与北洲相隔的无尽海中。
海中有一岛屿,亭台楼阁大体具备,不过总体风格是简约粗犷,不知是诸圣中的哪一位手笔。
白玉为桌,青玉为椅。
这个世界并没发展出玉的文化,外面的绝大部分石质建筑,那就是石头。但对圣人来说,神识能覆盖大地以下好远,甚至不排除有大神通者将整个星球内部一览无余。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发现比石头更晶莹润泽的玉,然后取用之,实属理所当然。
就在岛上海边,诸人随意而坐。
仿佛是不想给许广陵这边施加压力,对面十一人坐得比较散也比较开。
对面打量着许广陵,许广陵也打量着对面。
身形容貌之类对于圣人这等位阶的存在来说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只要喜欢,完全可以三天一小换,五天一大变。
少年、中年、老年,随意切换。
至于会不会有人在男女的样貌之间切换,就不好说了,不排除有人有这样的喜好。
双方互相打量,但其实主要是对方打量许广陵。
而许广陵此时现身的形象,大体是沿用着前世的样子,但也只是前世八今世二,综合体。
然后,中年的形象。
为什么是中年?
因为是介于老少之间,更具有普适性。
在此时这个极为敏感的时候,他的形象是少年是中年还是老年,都绝对会引发对方不同的猜测和判断的,而中年的形象,勉强也算是“不偏不倚”吧。
说是招待几杯水酒,真的有酒。
但酒精度不高,而灵气的浓度却是很高了。
许广陵注意到,这岛的中央,便有着一处品质极高的灵脉,在地表之上,形成灵山灵水灵泉灵瀑之类。
若是外人闯入,一眼看去,那就是“仙家风景”。
当然,这个世界没有仙,只有圣。
许广陵慢慢啜着酒。
过了一会儿,对面终于有人开口问道:“广陵道友,您刚才说是去往彼端,是指相邻的那个小世界么?”
“对啊,我有位友人流落在那边,想要过去寻访一下。”许广陵干脆连卖带送,把此行的目的也都给说了。
听得这话,对面不少人都神色一动。
这话中的信息,同样耐人寻味。
流落?
怎么个流落法?
又是从哪里流落到那个世界?
诸圣心中全都像是被什么爪子在抓一样,介于痒痒与抓狂之间。
他们实在是有太多的问题想问了!
但一时之间,又不知该怎么问。
主要是对面这位,不论是出现方式还是表现出来的能力,都太过高深莫测了,让他们不得不慎重又慎重。
而对面刚才初一见面就表示将要离开这里,那他们自然不会多事。
就比如说,“广陵道友,我们来切磋一下?”
类似这样的心思或行动那是绝对绝对不能有的。双方现在的这种平和非常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极可能演变成干戈。
诸圣不是真就怕了,而是确实没必要。
“广陵道友,您先前展示的诸界图景,对我等而言极为重要。”场中安静了片刻,又一个人开口说话了,老者的形象。
他不止是说话,还站起身来,对着许广陵微微一躬,“某水暮云,多谢广陵道友!”
这水暮云应该就是诸圣的带头人了,有他这一举动,紧接着其他十圣都站起身来对许广陵表示致意。
“某广化元,多谢广陵道友!”
“小妹云澜,多谢广陵道友!”
……
“诸位多礼了!”许广陵同样起身还礼。
双方俱都重新落座,然后许广陵便道:
“步入修行寻常事,大道愈转愈苍茫。”
“我辈中人,不管出身如何,际遇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如此境地,想必俱都经历过一番风霜雨雪、身心磨砺。”
“时至今日,某时常觉得过去茫茫,未来亦是茫茫,便如一个人驾一叶舟驶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之上,除了天,除了地,除了这茫茫无际的大海,再无其它。”
“是以,此番能与诸位道友会晤,于某而言,实是欣喜。”
“某与诸位,相逢是缘,相谈为道。那诸界图景,某私藏不为多,分享亦不为少。但觉对诸位应是可供参考,便当是此番惊扰诸位的心意了。”
这话说得极是诚恳。
诸圣自不可能因他这一番话而立即忆苦思甜起来,然后感慨万千什么的。
但许广陵的这话,引起了诸圣的极大认同,却是真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下子极大地拉近了彼此双方的距离。
是以,再次沉默了一番之后,还是先前的那老者开口说道:
“道友之心,堪比日月。”
“道友之赠,于我等而言,亦实不亚于日月之辉。”
“道友方才言道,相逢是缘,相谈为道。道友所赠,于我等道途大有裨益,我等无以为礼,一点小小心意,亦请道友收下。”
老者说着,然后伸手在身前桌面上轻轻敲了敲。
点点玉屑浮起,然后凝聚成一块薄薄玉片。
这玉片在老者身前悬空停留了片刻,然后移到了另一人身前,停留片刻之后,又再次向另一个人那里移去。
十一个人都转过,那玉片来到了许广陵身前。
而此时,本来和玉桌色泽一样的玉片,早已变得璀璨至极,光华万千。特别是,在阳光的映衬下,它显得既晶莹也透明,恍如一涨秋水,一眼可见其底,亦恍如一片星空,其中不知藏纳了多少神秘。
许广陵伸手接过。
下一刻,大量的信息从玉片中直接传递入他的识海之内。
十一种不同的,从凝气境一路修行破入天阶的秘法!
除了根本法诀之外,还有大量的延伸术法以及大道理解。
这海量信息中的任何一点,若放到外界,都绝对会让无数修士疯狂。而几乎都可以断定是眼前十一位圣人的根本修行法诀,也就这么轻飘飘地,作为还礼的“小小心意”,送给了许广陵。
虽然说只是到达天阶,而缺乏天阶以上,但这礼,依然可以说是极重极重了。
当然,那诸界图景和这个比起来,到底孰轻孰重,还真不好说。
如果对一般修者来说,那什么诸界图景,一钱不值,相反,这诸圣的礼物,却绝对值得倾尽所有外物来换取。
而对诸圣来说,那诸界图景,也一样值得他们倾尽所有外物来换取。
许广陵先是给了。
而现在,他们给出了这样一份“还礼”。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来一去,但交流到达这里,双方的心意和友好已经俱都表露无疑了。
于是许广陵微微一笑,对在座的十一个人分别点头示意,然后道:
“若非时间有限,真想与诸位年年岁岁,把酒言欢,谈世事,亦谈大道,想必我们彼此都会有很多收获。”
“某此番,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之前的诸界图景,算是相见之礼,而此际,同样有一份小小礼物,便当是临别之礼了。”
许广陵说着,被他拿在手中的玉片,散成十一个小玉片,像之前的场景一样,缓缓地飘飞到了诸圣的身前。
老者伸手接过。
见无有异状,其他诸圣也才分别接过。
这种小心,也算是应有之义,许广陵并不以为怪。而这小心,却也可以说是最后的小心了。若双方以后再见面,定不会还有此番举动。
而片刻之后,十一位圣人,有一个算一个,面上俱都露出极为震惊骇异之色。
当然不是许广陵设了什么陷阱直到这时才触发。
而是他在返还的小玉片中,俱都留了一丝不灭真性。
虽然只是一丝,但这一丝在诸圣手中,足以化为“一点”,一个窥及、导向以至洞穿更高境界的支点。
“诸位,某去也,以后若是有缘,我们再会。”许广陵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诸圣同时站起。
他们不是拱手,而是躬身行礼。
也不是像之前的那般微微躬身,这一次,是足足九十度的深深躬身。
这几乎已经可以当成是半师之礼了。
同时还有诸圣异口同声的一句送别,“广陵道友,祝一路平安!”
全知全能者 第10章 进入
星空的广阔与浩瀚,实非任何言语可以形容。
纵然倾尽所有文明的所有形容,大概也只能勾勒其万一,而不能尽述其美,尽述其妙。
除了美妙,星空本身,自有神奇。
无尽时空,无尽夜晚,不知有多少孩子,或者其它生灵,有意识无意识地望向星空,甚至一望就能望好久。
那可能不止是好奇。
也许还有根植于生命之中,本能地,对于某些东西的向往。
只是当孩童渐变为成年,身为俗累,心为尘染,意为名牵,识为利动,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间,就再也没有那闲暇安静下来,与自己对话,与天地对话。
最多,最多,也就是偶尔的时候,以每个人自己的方式,聊作放松一下罢了。
或以诗,或以文,或以酒,或以茶。
或在ktv高声放歌。
或在迪厅纵情摇摆。
或其它形形色色的方式方法,本质而言,并无太大区别。
前世,在那古典的时代,一个叫苏东坡的人,用他的文字,这样地描述生命中的某个夜晚: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孟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纵然是那个一生都在写诗写文,差不多可以用诗文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串起来的人,人生中,像这样的夜晚,也不会很多的。
也所以,那个夜晚,成为了经典。
不止是他的经典,更是很多人欣赏和感受的经典。
许广陵现在,就在“挟飞仙以遨游”。
而他感受到的,就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此际,他的整个身体,皆已虚化,化作一抹流光,在身心俱融入天地的感应下,也在鉴天镜的指引下,向着某个方向,摇曳而去。
在身心的感应中,这一刻,天地化为一脉平静的湖面,而在遥远处,一个巨大的漩涡,牵引着他的身心,以不可言说的速度或者说方式,向那里跃进。
距离越近,那漩涡越大,逐渐铺天盖地,也开始成为许广陵身心感应中,唯一的存在。
而此际,许广陵最大的感受,就是“沧海之一粟”。
天地是沧海。
本是天地间那小小一角的“漩涡”,也变成了沧海。
而他,就是那“一粟”。
在这种情况下,大宗师也好,圣人也好,或者什么其它类似的存在也好,都是无力的。
许广陵不知道“神”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有所不同,但对于他来说,这一刻,就是一粟掉入了大海,而且是浩荡接天的大海。
也所以,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慢慢地,他什么都做不了了,失去了所有的身心控制权。
前世,是身融天地入轮回。
和此时的情况并不一样。
许广陵也是第一次体会这样的感觉。自身,既是渺小的,渺小到极点,又因为身心都在这漩涡中,随着漩涡而动,恍惚中,有一种身化天地而天地也正在旋转的感觉。
时间也好,空间也好,在这一刻,化作不可言述。
“小天,我现在能做什么?”许广陵问道。
“什么也不需要做。我们现在已经进入时空漩涡,如果没有意外发生,接下来,我们就会这样地被甩入小世界中。”
“你先前说,在这种情况下,还可能有捕猎者的出现?”许广陵之前还不觉得咋地,现在身在局中,感受着这样的形势,那就很咋舌了。
得什么样的存在,才能在这种情况下,翻云覆雨?
“山外青山楼外楼。”鉴天镜拽了一句。
许广陵笑。
“感应到不灭真性没有?”
给十一位圣人的不灭真性,那就仅仅只是一丝,微不足道。但在此之前,他早就把大半的不灭真性给了小秀儿,亟待补充。
其实就算没有那一茬,以他现在的层次,身心也可以汲取或者说接纳更多的不灭真性。而如果整个身心都由不灭真性组成,那基本上,应该就是“神”了吧。
不过现在还做不到。
因为造化层面上,身心还有很多的奥秘,他没有窥透。
简单形容,就如用一个工具接水。
不灭真性是那水。
而身心是那工具。
普通修者的身心就是个篮子,竹篮打水一场空。
天阶以上,可以承接不灭真性了,但不是整个身心都能承接,而只是一部分,比如说根本窍等“地方”。
其实说“地方”也不对,因为那完全是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动则有形,静则无形。
许广陵现在,三大根本窍应该都可以承接不灭真性,而不是像前世一样,只能用天地窍去承接,然后到了今世,才将不灭真性融入命窍。
“没有。”
“但我们入界的时候,也许可能有。”
鉴天镜是这样说的。
然而,当他们随着漩涡被甩入“果冻层”,也就是进入了新世界外层的时候,鉴天镜依然没有感应到不灭真性。
“有点奇怪。”
它这么地说道。
“奇怪在哪里?”
“正常而言,应该会有不灭真性的,就算很稀薄,也应该有一点。”鉴天镜道,“但现在,我没有感应到。”
“另外,我对这方天地的感应,正在减弱。”
“没道理吧?”许广陵诧异道,“我们已经越过了时空漩涡,进入正常世界,按理来说,你的感应不应该是正在加强么?”
“就怕,这个世界有点不正常。”
鉴天镜说早了。
这个世界不是“有点”不正常,而是非常不正常。
感应减弱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它渐渐地失去了所有的感应!
要知道,哪怕是在时空漩涡中,它也是有着对于外界的感应的!
之前,许广陵一直依赖鉴天镜来感应,因为相比鉴天镜的鉴照天地,他的些许身心感应,实在是不值一提。但这时,仿佛太阳下山,他的那点小小烛火,反倒成了黑暗之中,唯一的光。
然而,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小小烛火,置于无尽无量的黑暗天地之间,能映照的范围,实在是太小太小了。
许广陵倒是没有惊慌什么的,前世,还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天池之底,他就已习惯了黑暗,并渐渐地在无数个夜晚,把黑暗变成了身心修行的一部分。
现在,只是换了一个更大的天池。
但是,这“果冻层”完全超出了许广陵的预想。
这不像是一个鸡蛋的外壳,更像是整颗鸡蛋,都完全由这个果冻质的层组成。
因为已经穿行很久很久很久了,久到时空漩涡给他的速度仿佛都要减弱了,他却还在漫无边际的果冻层中。
“小天,这正常么?我怎么感觉我们进入的不是小世界,而是大世界?只有大世界的外层,才可能这么厚吧?”
“大世界也不应该这样!”鉴天镜道,“小陵,你注意了,可以确定,我们的这场穿梭中,意外出现了,但我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外。”
“没事。我相信你,也相信我。没有什么意外,是我们不能面对的。”
许广陵的话同样说早了。
因为就在继续的穿行中,他发现,他的身心力量正在被慢慢地剥夺。
也不能说“剥夺”,而就是缓慢地,像一杯热水倒进冰冷的海水中一样,被稀释,被融解。
然后,他就发现了一件有点恐怖的事。
当融解到最后,那所谓的“不灭真性”,被他和鉴天镜同时认为是“不灭”的东西,居然也被这果冻层慢慢地融解着。
许广陵既诧又惊着,但更多的,其实还是诧。
“难道这个小世界不允许直接进入,还要让我再进入轮回一次?”许广陵说道。
“小陵,一定要小心!我的预感不太好。”
“切,看你行的,你什么时候还有预感这种东西了,我怎么不知道。难道是你刚刚才进化出来的能力?”许广陵调笑道。
鉴天镜没有应答。
而随后不久,许广陵的意识也开始陷入沉寂,他的整个身心,都在被动地,收缩,收缩,再收缩。
这里,没有确切的时间的概念。
不知什么时候,一点极黯淡的仿佛已经与无尽黑暗完全融为了一体的灵光,先是由动而静,静止了不知多久之后,某个瞬间,突然地,就像是一枚种子,在这果冻层中,掉了下去。
全知全能者 第11章 绝灵之地
许广陵现在是什么境界?
用第一世的话来说,是“大宗师”。
那是他和两位老人共同推定的体系,而在那个体系中,他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
用第二世的话来说,是“圣人”。
那是那个世界人阶、地阶、天阶三大阶次的最后一级,而在这个体系中,许广陵同样是走到了最后一步。
但不管是大宗师,还是圣人,都是不究竟的命名,不究竟的层次。
这里的不究竟,不仅仅是**达到终点。若用鉴天镜的体系划分,是还**真正地彻底完成“第一大阶段”,是依然还处于“从零起步”的那个阶段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