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全能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李仲道
但奈何两位老先生不知情啊,还以为这弟子和晚辈真的挺贴心的呢,都是点头表示嘉许。
然后章老道:好,就这么办。拙言,晚上你比平常早点儿过来就行,家里有做饭的地方,锅碗瓢盆什么的都有,你就带上要做的菜就行。
第116章 过去
从公园回来便是睡觉,这是许广陵这些天来固定不变的流程。
而开了右手心窍之后,睡觉,仿佛也变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对右手及整个右手臂的关注中睡着,睡醒之后,许广陵整个身体的感觉都很好,惟独右臂,是既好也不好。
好,是感觉右臂如同种着庄稼的土地被小雨滋润过一般,说不出的一种惬意舒爽以及清新。
不好,是这右手臂似乎又要专门地清洗一下,不然,许广陵总感觉有点不太对头。——所以接下来,连带着,他又沐浴了一次!当然,重点是右臂,其它地方则只是稍微兼顾了一下。
接下来便是粉条的事了。
给大傻送一份,给佳公子送一份,这是早就决定好的事,需要的只是发货。而许广陵考虑了一下之后,摸过手机来,拨打了记忆中的一个号码。
好几年没打过了,事实上他也从来没打过这个号码,所以这时也不知是否能打通。
嘟嘟嘟
许广陵拨打的是固话,所以只有这种古老的回应,而没有铃声什么的。
响了大概有七八声,就在许广陵以为打不通又或者没人接的时候,电话那头被拿起来了:喂?
这个声音,许广陵很熟悉的,虽然隔着几年的时间,又兼是在电话里,显得有点变声,但一个音乐从业者对人声的辨识是要在一般人之上的,所以只这一声喂,许广陵便确认了声音的主人。
许广陵此时脸上不自觉地泛起一些温暖,道:是师母吗?我是周老师以前的学生,许广陵。师母,您还记得我吗?
许广陵?电话那头明显迷糊了一下,但也真的就是一下,然后很快地转为恍悟和一点点的惊喜,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下:小许,是你!我当然记得你!小许,你最近怎么样,现在回来了吗?
师母我很好,我现在还在外头,没回去。许广陵道。
哦,好,好,没事就好!那头一连好几个好,然后道:老周就在边上,我把电话给他。
广陵?电话那头换成了一个温和的中年男子声音。
这个声音以前一向是连名带姓地叫他许广陵的,叫广陵也是第一次,这也昭示着彼此身份上的变化。但是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刻,许广陵的某些心情已经回到了几年以前,周老师,是我,许广陵。是这样的,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我最近做了点粉条,纯手工无添加的,想顺便给您和师母寄点。
什么,做粉条?小许你做粉条?!电话那头的声音陡然大了一截,也不自觉地变得严厉了一些,下一刻,又转为温和:广陵,你现在从事什么?
周老师,您不用担心,我很好,真的很好。做粉条只是兴趣,我自己做来吃的,您把收货地址和手机号码给我。面对电话那头的反应,许广陵心中泛起一股暖意。
事实上,这也正是他会拨打这个电话的原因。
周老师,是他高二的班主任,也是高三的,是见证了他家庭变故的人,也是见证着他从一个三好学生变成一个再不会听课的人,同样,也是在那差不多一整年的时间里,一直地给予着他关怀开导以至于斥责的人。
但是那个时候,不论是关怀也罢,开导也罢,还是斥责也罢,对于许广陵来说,都是一样的。——他什么都听不进去。
此时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却是他感冒的时候。
那一次,感冒很重,许广陵也完全不想去医院,就躺在宿舍的床上,甚至连一整天的饭都没有吃。后来,还是周老师强行押着他去的医院,也是在接下来差不多一整周的时间里,每次饭时,或者在宿舍,或者在教室,把他给押到自己的家里,嗯,也就是校内的家属楼,和他们家一起吃饭。
也是因为这件事,许广陵认识了师母。
广陵,如果回来的话,到我这里来一趟,我想看看你。这是结束通话之时,周老师似温和似严厉的话。
也让许广陵心中欣慰,这个电话,终是没有白打。
这也是时隔多年,许广陵第一次主动地和过去联系,但能让他破例地打这种电话的,在老师中,也就是周老师这个人了。
其实小学初中以及高中,其他好多老师也都很好,而且因为成绩及其它表现的关系,说实话,哪怕是对学生再刻薄再不上心的老师,在对上许广陵的时候,也都是非常热情的。
至于那些本来就对学生比较好比较负责的老师,自然是更不用说。
但他们都不是周老师。
在那个最特殊的时间段里,也只有周老师,适逢其会,给予着他关怀。——尽管那时他没有表现出接受。
电话那头。
放下电话,周老师摇了摇头,又情不自禁地叹了口气。
没等夫人问什么,因为中秋放假在家,刚才也在客厅里的女儿便发话了,事实上小姑娘刚才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着呢,此时问道:爸,刚才打电话过来的,是许学长吗?
鬼丫头,就你耳朵尖!这当然不是周老师说的话,而是周师母,人家毕业的时候你还在小学,连初中都不是,根本没在一个学校待过,怎么就学长了?
就是学长嘛!小姑娘扑她母亲身上一顿不依地纠缠,然后又对父亲说道:爸,你把学长的电话给我。
你要干嘛?周老师瞥了一眼女儿。
学校过段时间不是有晚会么,我们小组也有节目的,我想向学长邀歌呢。哎呀你不懂的,你把电话给我就是了!小姑娘道。
这话可把周老师给气着了:我不懂?我是学校班主任,我不懂?
你当然不懂,又不是你负责晚会!小姑娘理直气壮,哎呀,好啰嗦,我自己来!然后她就跑到电话边,按呀按,把刚才的来电号码给弄出来了。
再接着,就跑房间里去了,顺便也带上了门。
客厅里,夫妻两人对望一眼,都是好笑地摇摇头,然后周师母如做贼一般地蹑手蹑脚来到房门前,把耳朵靠在房门边,想听女儿怎么打这个电话。
第117章 邀歌
挂了电话,许广陵正想出去把粉条给邮寄了,被他扔在床上的手机又想了起来。
莫非周老师又有什么话要说?
能赶这个点儿打电话过来的,多半也就是周老师了。
不过许广陵拿起手机,显示的却是一个未知的手机号码而不是固话号,你好,哪一位?许广陵猜想也许是谁打错了。
喂,学长,我是周蓝兰呀,学长,你还记得我吗?电话里传过来的是一个很轻快的女孩声音。
光听声音的话许广陵多半并不能确定来者身份,但这时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打电话的是谁,于是他的语气也变得很温和:哦,蓝兰啊,你好你好,有什么事么?
电话这头,小姑娘甜甜一笑,同时声音也变得很甜地道:学长,帮个忙呗!
你说。许广陵莞尔一笑。
学长,是这样的,过段时间我们学校有个晚会,我们小组准备舞蹈出场,但是少一歌,学长,你能不能帮帮忙啊?
舞蹈歌曲?极乐净土又或者礼仪之邦什么的,不都是很好么?许广陵道。
《极乐净土是日本那边流行过来的歌曲,其实本身就是舞曲,舞蹈的动作设计中,不论是蝴蝶步还是花魁步什么的,都算是比较有特色,兼之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颇能令一些舞者生起挑战或者说尝试之心,特色小难度,这就是流行基础。
这个歌曲,这个舞蹈,说妖娆可以,说妖艳也行,说风尘放荡也是可以的,其实本质而言它就是三十年前的《舞女《舞女泪等歌舞曲,格调什么的当然是谈不上的,对于学校舞会来说似乎也不是很适宜。
不过现在毕竟是新时代了,在许多不是很正规的场合下,也没有太多的讲究,只一个新奇有趣,就足够了。
《礼仪之邦和这一则正好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方向,从这个名字大抵也就能看出来。其词曲创作人安九也算是才女一枚,嗯,可以划归为原创音乐人吧,所以类似这样的歌曲自然也在许广陵的关注之内。
但其实以目前国内的原创音乐密度,许广陵大概三个月关注一次,也就足够了。
《礼仪之邦是华夏古文化宣传曲,
具体地说是汉服文化宣传曲,和《重回汉唐《汉家衣裳等,算是一体同源,在当前的古风原创里,算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类别。
而仅从这歌曲的名字来看,其实它比重回汉唐汉家衣裳什么的更中和,也具有更高的普适度。
如果再看其内容,看其旋律,看其格调,综合而言,以许广陵来看,这支曲子,上春晚都足够了。——当然,它是不是真的很符合主旋律,许广陵其实也摸不大清,他一向并没有怎么关注这一方面。
不过不管怎么说,把它搬上学校的舞台,那是足够格调的了,若是演得好,不论是校方还是学生这一方,都会是持欢迎态度的,而不像前者,可能略存在一些争议。
这两个,都是较有代表性的曲子,而且并未过期,所以许广陵之前才那么一说。
可是那些以前已经有很多人演过了。周蓝兰小姑娘在这边诉苦着,同时偷偷地伸了伸舌头,因为她们小组原先的计划就是礼仪之邦来着的,学长,你就帮帮忙嘛,好不好?
许广陵当然不可能说不好。
于是道:好,过两天,你等我消息。
挂了电话后,许广陵先打前几天那位送货师傅的电话,确实了一番之后,用还没还的小三轮车载着粉条出小区而去,先是把大傻和佳公子那两份通过货运出去,又把给周老师的二十斤直接在邮局寄了。
以至于邮局工作人员看许广陵的目光都有点怪异。——通过es寄粉条?嘿,这也算是不大不小的新鲜事一件了,反正这位工作人员以前是从没碰到过这事。
二十斤,不多,许广陵确实也就是意思意思。
主要是许广陵不知道周老师一家喜不喜欢吃粉条。这东西又不是大白菜,一顿可以消耗好几斤的,如果吃得不是太频繁的话,其实二十斤都可以吃好久的。
正经是如果寄多了,比如五十斤这样的,很可能放着占地方,碍事。
寄出了粉条,顺便也还了租的小三轮车,许广陵往菜市场而去,买他今晚需要用到的几样食材。
先是豆腐,本来就很热情的卖豆腐大娘,现在再看到许广陵,就跟见了自家侄子一般,热情不见增加,亲切却是多了不少,而且说什么也不肯收许广陵的钱。
前天还石磨的时候,许广陵是有附送了五斤粉条的。
真要从价钱上来讲,其实就那五斤粉条的钱,就足够许广陵在这里白买好几年豆腐的了。但一来这个粉条的实际花费只有许广陵自己清楚,二来这也确实不是钱的问题。
大娘我以后三天两头都要到你这摊上买豆腐的,你还能一直不收钱?许广陵道。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大娘也有豪气的时候,把手一甩,这个甩手的神情姿态从某个方面来说竟然颇有章老先生的风采,你就算天天来买,也吃不穷大娘!
许广陵又说大娘你要是不收钱以后我都不好意思到你这里来买。
大娘一句话甩过来,那你到哪里买?
争来争去,争了半天,许广陵还是没争过大娘,于是只得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接下来就是蘑菇了,第一次买蘑菇的那位摊主看到许广陵居然还是盛情相询,许广陵不知道这位摊主的热情还能持续多久,反正他是不打算再光顾这位的了,只是摇摇头微笑走过。
运用第三个梦里的知识,许广陵精心地挑选了两样蘑菇,作为今晚之用。
然后就是菜,是用大白菜还是小青菜许广陵还颇为踌躇了一下,其实也差不多,就算大白菜他肯定也是只用菜心的,而这么做的话弄不好他会被两位老人家给训一顿。——不节约啊!
所以片刻后,许广陵还是选了小青菜。
不过呢,其实这个只是点缀,也无需多少讲究。
第118章 小秀一手
豆腐,蘑菇,小青菜,还有家里的粉条,也就是今晚用到的四样食材了,从菜市场回来,带上粉条,许广陵考虑了一下,又带了点盐之后,这才提上这几样东西,往章老家而去。
章老说家里锅碗瓢盆之类的皆具,但考虑到老人家自己不做饭,所以家里有没有盐什么的,还真不好说。
至于油,其实许广陵也想带的,但这个真不方便,而且他买的油就是市里的调和油,也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好油,所以再一想,也就算了。
章老家如果真是油盐都没有的话,那今晚两位老人家就勉强一下,吃顿清汤寡水吧,另外其实就算放油,许广陵也只会放一点点。
有豆腐呢。
再说人家正品的九品白玉羹还就一滴油不放呢。
话说现在是下午四点半,许广陵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
进小区的时候,许广陵今天继邮局之后,又迎来了一次稍显怪异的打量,门口站岗的赵哥看到许广陵这般地提着豆腐菜之类的东西上门,那目光真的是说不出的怪异,很是打量了一番,甚至还对着他呲牙一笑。
也许是考虑到许广陵今天带了食材不方便开门的关系?
所以这次许广陵又享受到了一次二老门口相迎的待遇,然后就是一直领着他,过东侧房,再然后,小楼后面,居然是一个颇为不小的院子!
院子靠中间位置,搭了个敞蓬,底下是好几口锅。
为师偶尔用来熬药用的。看许广陵打量那锅,章老解释道。
听到这个解释,许广陵对于老人家这里为什么锅碗瓢盆皆具,表示恍然。
接下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估计今天上午老人家还颇为准备了一下,所以许广陵需要用的东西,刀啊菜板啊什么的都放在一个案上相当显眼的位置,至于水龙头,院子里通了好几个呢,许广陵也不知道要这么多水龙头干什么。
锅具什么的,更是干干净净。
所以许广陵也没什么好说的,放下食材,净下手,然后挽起袖子开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