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全能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李仲道
两位老人家就站在许广陵边上看着他做,
瞧得津津有味,就当是看戏法一般。许广陵丝毫不怯场,他是华夏神厨门第十九代真正传人呐,那天在qq上和大傻佳公子聊天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敢不要脸地这般瞎吹?那当然是有几分底气的。
他不知道猪的前肘与后肘的区别,他不知道冰糖红糖白糖这三种糖中哪一种最适宜入菜,他也不知道中国八大菜系哪个菜系的受众最广,事实上中国八大菜系到底是哪八个他都不知道,瞎蒙的话估计能蒙出四五个。
但是!
但是梦给了他依仗。
许广陵先把粉条放清水里浸着,这粉条不需要久泡,二十分钟足已,然后便是对其它几样食材的处理,当他拿起刀切着豆腐的时候,那飞快的动作,以至于切出的极细的豆腐丝,把两位老人家给看得眼都直了。
这绝不是两位老人家没见识,比这更细的豆腐丝,陈老先生且不说,章老是肯定见过的。
而是
怎么说呢,这个表演,不应该是出现在许广陵身上。
拙言,你还真是练过厨艺的?章老忍不住这般问道。
不用看其它,就这一手刀法,就绝不是普通的家厨能比,事实上,哪怕是大厨,真正的大厨!估计也不能在刀工上和许广陵此时的表现相比。
换言之,也可以说,就凭这个刀工,许广陵说他是大厨,两位老人大抵都不敢不相信的。
如果不是已经接触许广陵有一段时间了,两老在心理上都已经接受了许广陵是一个天才,恐怕这时的惊讶会更甚。——正常的年轻人,哪怕是专业的厨师,也不可能或者说不太可能有这般刀工。
那熟练度,一看就是有几十年功力的那种。
正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就凭这一手刀工,两老便对许广陵擅厨艺这一条深信不疑了。
弟子是天才来着,所以学什么都快,厨艺也是这样。许广陵手中动作丝毫不停,只是嘿嘿一笑地这般说道。
是呀,天才,学什么都快,这厨艺,这刀工,就一天,不,就一夜,就会了的!好了不起啊!
两位老人不知道这个臭不要脸的家伙是在说鬼话,都是啧啧称赞,陈老先生还给许广陵竖了个大拇指。如果他知道内情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把大拇指换成底下的一只大脚。
刀工的熟练,两位老人家可以看得出。换谁来都能看得出。
但接下来的烹饪么,是好是坏一般人就不知道了,看章老的神情,许广陵估计他的这位老师应该也是不懂这个的,但两位老人家看许广陵的神情么,以及他那犹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就知道,这家伙估计还真是有那么两下。
当然了,这个时候,表现得再好,也还是得要结果来证明才是。
好花结歪果,这种情况可并不罕见。
不过对于许广陵来说么,这点基本的信心他还是有的。否则,他也不敢东施效颦,给两位老人家表演这一手啊。这道汤,虽然他只是第一次做,但八十分的自我评价,还是有的。
如果只是在梦里见识了九品白玉羹,许广陵说不定能在此时给自己的这道汤打上九十分,当然了,九品白玉羹是一百分。不过,在其后又见识了那十菌清汤之后,哪怕是精彩绝伦的九品白玉羹,许广陵纵然说不上它哪里不好需要扣分,也还是只能给它九十分,而把一百分让位给十菌清汤。
所以此时他自己的这道汤么,也就只能再往后靠,靠到八十分的位置去了。就这样,甚至都略有抬高之嫌。真正严格一点地评判的话,估计只能打个七十五分。
也就是在良好那一级的良与好之间,评不上优的。
不大一会儿,汤便做好了。其实主要是粉条花了点时间,若只是蘑菇豆腐青菜的话,分分钟就好。
碗筷之类都是早就备好在一边的,这个汤盛到碗里,还是颇有卖相的。
其实在外形的讲究上,怎么说呢,也没有太具体的指标,但一个厨师,只要是厨艺稍微高一点的,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菜的色上有所注意,然后形成自己的特色。
就如豆腐丝,同样粗细,但它多长,才能最适味,也适色?
而其它材料,在外形上,又如何处理,才能使得整个一道菜在卖相上最协调?如果认真地讲,这其实已经上升到美学的层次了。——别的不说,假设一个厨师,让他(她)再去学习几年美术绘画什么的,几年过后,当其再作起菜来的时候,肯定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就是在菜的外形品相上,要受到美术绘画的影响,而且是相当的影响!
许广陵不懂美学,他也不是厨艺高,但对一个作弊者来说,他也不需要这些,而自然地就能让做出的菜在各个方面,都令他满意。味道是如此,口感是如此,外相也是如此。
老师,陈老,请!尝尝看,弟子的这个手艺怎么样。许广陵笑着道。
第119章 好滋味
什么是好的饭菜?
层次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
比如大街上五块钱一份的盒饭,标准或者说要求就一个,那就是重油重盐重味精。
重油,让你下意识地觉得这个菜实惠,店家舍得下本钱。其实这当然是错觉,而且是很大的错觉,因为劣质油根本不值钱,而且一般人也根本分辨不出来,五块钱一斤的油,和五十块钱一斤的油,吃下去对身体有区别,但吃的时候对舌头没有区别。
重盐,再不新鲜的食材,咸味一重,你什么都吃不出来,甚至有更狠一点的店家,不但重盐还重色,比如说加点酱油之类的,得,食材哪怕过期到颜色都变了,你也看不出来。
重味精,和重盐是相辅相成的,这两者配合起来,让人会觉得这菜够味道!
于是三者齐上,互辅互助,彼此的缺点都被对面给掩盖,使得这饭菜可以广受好评,不错!好吃!很实惠!我一直在这家吃!
贯彻这条宗旨,再于食材等成本上尽力压缩控制,这样的一家快餐店,只要选址适宜,纵然不赚得盆钵满满,也能颇有进项,反之,如果不按这个宗旨来,则多半要大败亏输,用的食材越良心,关门倒闭的速度就越快。
所以,如果让一个有水平的厨师去开快餐店,三天倒闭,妥妥的。因为做这个根本就不需要厨艺!反而,会厨艺,是最大的障碍。有一种饭菜,叫做反厨艺。
吃惯了家常饭菜的人,是吃不下这种饭菜的。
什么是家常饭菜?
家常饭菜就是适口养胃。
自家吃,肯定不会买劣质食材,当然,少数一些贪小便宜者例外,又或者因为不识门道而买了似好实劣的,也例外。总体来说,家常饭菜,至少在食材这一关上,是有一定保障的。
然后,不会放那么多油,不会放那么多盐,也不会放那么多味道。
大多数家庭都知道这些东西吃多了对身体并不好,偶尔就算个把菜味道偏重,其它菜或者下一顿,也会有意无意地偏淡一点,调剂过来,比如中午吃了炸鸡腿,晚上很可能来个小米粥。
每一个家庭掌厨的人,只要不太笨,都会在岁月中慢慢地学会中和之道,尽管其自身可能并不知道。
如果在中和的前提下,还能有较好的味道,那就是好的家常饭菜了。
厨艺,其实也就是在这个层次上的,对食材火候及味道有更多的讲究而已。
就以味道来说,一般家庭知道用点味精鸡精又或者酱油什么的来作为调味,不加这些东西会显得寡淡,但如果是厨师,知道得多,手边也方便,所以可以有高汤,可以有蘑菇粉,可以有海肠粉,或者哪怕是海带煮汤,有些情况也可以取代味精。——尽管味精最初就是从海带里提炼出来的,而且是青出于蓝。
至于葱姜蒜花椒胡椒大料小茴香等普遍的专门的调味料更不用多说。
这些多种多样的调味增味手段,自然不是一般家庭可比,而如果手段多再加上搭配适宜,不同的菜式运用不同的增味手段,所以,一个好味道,是跑不掉的,而如果食材过关,烹饪的火候也适宜,配上好味道,那就是总体的好滋味了。
好滋味,这三个字,也正是对一道饭菜的最高评价,看似寻常,其实要求很高。
滋,是食材搭配火候这三者配合下的绵长,味,是绵上基础上的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好滋味,就是吃的时候,味道好,口感好,吃下去之后,肠胃舒服,身体的反馈好。
从好味道,到中和,到好滋味,这也正是由表及里,然后表里兼顾的一个过程。
这些年南来北往的见识,佳公子的零星普及,以及最重要的梦中经历,这三块合起来,导致许广陵虽然还不是厨师,但从根本上,其实已经领悟了厨艺的宗旨。
不过,领悟宗旨,和成为一个厨艺高手,之间还有漫长的一段路程。
这段路程,走,其实是好走的,中间没有太多的坑坑洼洼,从难度上来说并不大,但是需要时间。而梦中的经历,弥补了一切,恩,不能说一切,弥补了很多吧。
现在让许广陵自己创一个菜式,那大抵是不能的,让他做一道梦中没有见识过的菜,那基本也还是要抓瞎,让他水货的本质暴露无疑,但让他照虎画猫,画个七八成像,问题还是不大的。
章老先是打量了一下盛在碗里的汤,然后端起来,小喝了一口清汤,或者用呡了一口来说更恰当。
就这个动作,许广陵就给他点了个赞。——这是行家啊。
不管什么汤,烹调及火候到位的话,滋与味总是化入在汤中的,也可以说,清汤,是汤羹的晴雨表。如果清汤不那么美味,那也别指望整个的汤羹很美味,那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如果是美食家,品鉴一道汤羹,不需要动筷动匙,如章老现在这般,小呡一口清汤就已经足够了。
而这口汤之后,章老也不出意料地给许广陵点了个赞:不错,拙言,有几分水平。
这其实已经是很高的称赞了。
指望一个曾经和许多御厨打过交道,也肯定尝过不知多少御膳的人,尝了一口汤之后,就立即惊为天人,那实在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至少许广陵的这个汤,不行。
只是材料一项上,就不过关啊。
这道汤用到的四样材料,除粉条之外,其它三样,都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用来凑个数可以,想凭其得个高分,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这句称赞的话之后,章老的第二句话却又是:拙言,你这可害苦我老头子了,你的这道汤,依稀往日滋味啊,让我以后可怎么办?
老师如果喜欢,弟子就是每天都过来给你老人家做,也是可以的啊。许广陵道,诚心诚意并无半分花巧地道。
但这时他忘了自己会的并不多,准确点说就那么两三样。其它的,那是完全拿不出手啊!
然而章老听了这话却笑,然后摇头,老天爷如果真的有知,知道老夫这么浪费一个天才时间的话,估计直接就是一个九天雷击下来,把老夫给带走了。拙言,你的时间不是这么用的,也不该被浪费在这里。
陈老先生没有章老这么讲究,是直接开动,连吃带喝的。
而就在一口之后,他立即放下碗,脸色转为凝重地道:不对!
==
感谢地狱的决判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北极天文丨星之巡回的月票捧场。
第120章 粉条里的秘密
不对?
听到他的这话,章老和许广陵都把目光转过去。
不对?哪里不对?章老问道。
陈老先生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甚至还闭起了眼,只是嘴里仍然保持着慢慢咀嚼的动作,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来,说道,不是对许广陵,而是对章老先生:老秃,这个粉条,你吃吃看,好好体会一下。
被他这一说,章老是彻底地起了好奇,先是问询般地看了许广陵一眼,然后才拿起筷子,专门挑了几根粉条,放入口中。
同样地,他也学陈老先生之前一般,慢慢地咀嚼着。
然后,咀嚼着,咀嚼着,很快地,他的脸色也变了。
待这口粉条咽下,他很快地略转过头,对许广陵道:拙言,你的这个粉条,哪里来的?
许广陵也被两位老人家此时的举动给搞糊涂了,这粉条他昨天自己是有吃过啊,没什么不对的!也因为此,他才会把这个粉条作为今天汤羹的材料之一,而如果口感或者味道有所不对,任一有所不对,他肯定都不可能拿过来的。
陈老,老师,这个粉条有什么问题吗?许广陵满腹狐疑地问道。这粉条是他自己亲手做的,来源底细,可以说是清清楚楚,没有半点含糊!按理来说,也不应该存在任何问题!
问题大了!陈老先生说道,依然是一脸的凝重。
接下来,许广陵的疑问却并没有得到很快地解答,两位老人家干脆不再理他,而是专注于碗中的粉条,他们开始吃起来,并且完全置碗中其它的几样材料于不顾,只用筷子挑着这个粉条吃,并且,都吃得很慢。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也可以说,许广陵的这道汤羹,白费了!
待两碗中的粉条都被吃完,一根也不剩后,还是章老先生开口,他此时脸上的神色和陈老先生一般地凝重:拙言,你今天拿过来的这个粉条,很不寻常!
有点大惊小怪了吧?
老师,你可是自诩的千年第一神医啊,甚至都是有志于挑战过万年第一神医的人啊,这般容易沉不住气?
许广陵此时是略有点好笑地道:老师,陈老,这个粉条是我闲着没事的时候,自己做着玩的,也就是外面的粉条有添加,用料也不周正,所以我自己做了一点来吃,没有什么不寻常啊。
小许,那你这个粉条是用什么做的?两位老人家对望了一眼之后,陈老先生问道,除了山芋山药,以及人参之外,还有什么?
听了这话,许广陵立马就是一个大大的服字!
并没有立即回答陈老先生的话,因为他真的是很好奇,许广陵对章老道:老师,您也能吃出来粉条中的这三种成分?
章老笑了笑,道:为师好歹也是一名医生,如果连这几样东西都吃不出来,那岂不是连庸医都不如?
听了两位老人家的话,说实话,许广陵是有点小郁闷的。
昨天吃的时候,他就没有吃出来!
猜你喜欢